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工智能的突破临界点 -- 达萨

共:💬239 🌺112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弦理论

俺的载体能动论,与理论物理学的弦理论十分类似,都是视能量为世界的本源,都是企图实现大一统,因此,可以称为哲学方面的弦理论。

谢谢兄台介绍的缠中说禅,大略看了一下,都说这个人是李彪,开国上将李天佑的孙子,著名的操盘手,已经过世了。

其理论,应该是技术分析派,但任何技术,只要被人熟知,就会丧失其效力,还会被人所利用。

证券分析,主要有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两种,基本面分析是开放性的,以我为主的的分析方法,可以适用任何证券,甚至任何事物,而技术分析,则必须满足一些条件,离开了这些条件,就不管用了,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中国的股市,这段时间上下波动的很大,在俺看来,主要是大小非减持,与新流入资金的博弈,而且想减持的一方,默契没有形成,想进场的一方,默契也没有形成。

股票的波动,实质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但只要大小非减持的压力不消失,中国的股票,就不会有大的上涨。

因为,无论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大股东的股本都特别大,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股份,与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在决定权上是一样的,甚至因为长期经营公司而形成的关系网,和大公司股份分散的原因,占有百分之三十多的股份,甚至更少,也能基本掌控公司。所以,这些原始股东减持的欲望一直十分强烈,而他们的持股成本是十分低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成本,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股市,实质上是资本圈钱的狩猎场。

分红,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良心,原证监委主席,就想把分红落实下去,结果,自己却在这个位置下去了,跑到山东做了省长。

在香港,很多人买汇丰的股票,长期持有,不在乎价格的波动,只是分红就比存银行的利息要高,中国大陆的银行股,原本也是如此,但不分红,一切都是白搭。

在俺看来,中国的股市最好的操作理念,就是利用期货规律,根据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市场份额的变化,对相应股票,做长线操作,压力小,风险也小,操盘手那种操作方法,是不适合普通人的。

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各方面资金的博弈情况,做中短线操作。

无论是长中短线操作,都是根据不同层面的均衡制衡结构做出判断,但不论怎样,都是大的层面,决定小的层面。

由大见小,应该是基本面的根本特征,这种分析方法,是能形成理论体系的,而由小见大,见微知著,则是技术分析的特征,很多时候玄之又玄,靠的是一种直觉。

据有人统计,美国的职业证券分析师,长期操作的收益,甚至还不如指数基金的收益高。

俺感觉,股票操作就如种地种菜一样,都是季节性的,该种就种,该收就收,只要知道节气时令变化,做出相应的操作就行了,没必要整体在地里盯着。其中,大环境是决定性的,没有风调雨顺,仅靠人力,是不会有大丰收的。

体系与直觉,是哲学的两大分支,体系代表宏观,理性,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维特根斯坦都是这一派;直觉代表微观,感性,苏格拉底,柏拉图,叔本华,尼采,存在主义则是这一派。

直觉是很玄妙的,苏格拉底就认为,一旦形成文字,语言的生命力就消失了,而柏拉图的著作,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创作的,应该也是这方面的原因,而且,感性派哲学家的作品一般通俗易懂,文学性很强,而体系派哲学家的著作则晦涩难懂。

中国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很玄的东西,佛教也是如此,即使是儒家的仁义,中庸,和后来的心学,也有些玄虚,可以说,玄虚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点,中国的书法,绘画都是如此。

由大见小,是可以通过理论体系解释的,而由小见大,却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即使宏观物理学,与微观物理学方面,也是如此。

有些胡言乱语了,俺的这些文字,就够玄虚的,自己都不知自己在说什么,呵呵——

通宝推:从北苑到太古,盲人摸象,fuxd2002,muqi,
家园 这方面的科幻小说

王晋康:《养蜂人》

还有一篇,不算科幻,是对一个精神/思想异于常人因而被关进精神病院的“精神病人”的采访笔记,是《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里的一篇,离散式生命(网页打开后按Ctrl-F搜索“离散式生命”)

家园 这个可以看看

[FLASH]【视频:人类灭绝的一种可能 115】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I1NDIzNTI0.html?x&sharefrom=android(来自于优酷安卓客户端)[/FLASH]

家园 我有整个想法受分形理论启发很多

异常繁杂的系统都是有简单的单元叠加,组织而成。

有时候,过程是在太复杂,以至于当结果出现在人面前时,已经无人能够完整的理解其内部所有的细节了。整个系统对人而言,其内部也就处于黑箱状态了。

这个思路,貌似在黑客帝国中有阐述。好像是老议员和noe晚上在锡安聊天时说的。

家园 说一点浅见

最近因为大数据方面的分歧,和不少人闹了矛盾,其中有几个还是曾经的好朋友与好伙伴。我这里不是想说其中的是非,以这个话题为开头,是想说,在时代变革的格局下,即使是对时代变化趋势有共同的方向性认知的人,也会在具体实践路径与组织方式上出现不可逆的分歧。比如,前面提到的人群中间,我和他们提出的这样一个观点有深深的认同:从本轮新技术革命开启的社会生产力变革,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恐怕比蒸汽机时代开启的人类社会变革之余更深远。那么我们假设,我们还是那些还处于蒸汽机方兴未艾的时代的那些农夫或者那个时代自诩的有为者甚至那个时代自诩的精英,我们可能预测到从蒸汽机开启的工业革命时代一路走到今天,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与影响么。甚至可以预测,工业革命对人类自身进化的影响么。我个人的回答,肯定是不能。

最近看了一个TED视频,演讲者是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发明者,当然那时候他称之为膝上电脑。他在演讲中提到过这样一家是,最早构想网络的技术人员,对网络发展到今天的程度是没有很直接的想法的,他们想的多是解决他们当时面对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什么,我想的是约束一下有关数字化进程的讨论边界。或者说我们没有必要在一开始就约束数字化讨论的边界与极限。即使是黑客帝国的作者,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当时的假设有缺陷,甚至是严重缺陷,这个缺陷之一就是忽略了随着某些技术迅速进步而同步进步的其他技术的发展甚至伴随其中的人类组织的进步以及人类自身的进化。

也因此在茶馆论坛,我邀请了老槐开了两个大数据讨论帖子后。我想写一个帖子,标题就暂定为写在大数据讨论之前。具体内容偏向,大数据影响的社会组织变革这个范畴。为什么设定这个范畴,因为我确信。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中国第一次从国家治理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有了共同变革诉求方向一致的契机。这个契机,甚至包含了,来自统治阶级诉求于剥夺中权阶级权力侵蚀与来自多数人对中间层盘剥的反弹正在当下产生了一种合意。而这种合意,与数字化社会的崛起必然会起着我们不可完全预知的后果。

我举例,比如最近忙总的在网络的再出山,提出了对有关流程改革的质疑。以及,我自己所知道的对于这种来自中间层质疑与反弹的回复,后面是更激烈的社会中间层治理。在这样博弈之中,个中成败很大权重取决于数字化社会组织能否在一定层面承担多少社会职能。简单点说,就是数字化社会改组会对社会流程改组形成多少范围的覆盖。在这个过程中,来自管理层的诉求,不可避免会倾向于通过积极回应社会中下层的诉求获得改革进度推进。

我这里想说明下。西西河前几年曾经有篇文字是内容大致是,在这个社会谁会革命。我当时问作者,技术革命是不是革命。对方,说她的本意是约束在社会革命范畴。实际我当时想说的是,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组织革命本身是不可逆的。而技术变革已经发生,我们现在身处的技术变革时代已经举例技术革命不远了,或者技术革命已在发生。

请原谅我说话比较啰嗦,我只想在很多人批评过的看起来漫无边际的铺陈中,让你体会到我提出观点的时空背景。就在前几天,有人说现在中国内部改革与应对国际变局要饭一口口吃。我对此的不同意见背后各自的分歧点,不能说具体谁对谁错。及时在共同的时空背景中大家有一样的认同,我相信这样分歧依旧存在。

而我这里写那么多和你讨论本身无太多直接关系的话,关键还是在这样变局中我们如何自处。我在准备发在茶馆讨论的文字我会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如同伴随工业社会崛起的中产阶级及其社会组织的基础市民阶层一样。假设我去年和朋友推导的两个关于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为真,那么这次伴随数字化组织崛起的必然与之相关新型社会组织关系及其附属于这些关系之上的新阶层甚至新阶级的崛起。(目前用网民阶层涵盖,还有很多问题所以暂时不用这个称谓表达)我和合作伙伴去年初推导的结论是1.数字化或者信息化是核心生产要素。2.,数字化或者信息化将替代资本成为生产关系各要素中处于核心支配地位的要素。(这两点,去年发表在茶馆后一个月,习总在网络安全小组成立讲话中已经提到了信息是生产要素)那么,假如此两点为真哪怕是可能为真,我所写说想讨论的如何自处,不过是大家不一起参与我们谁也不能置身事外的。这种参与,绝对不是通过激烈的社会暴力来实现因技术革命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组织更迭。是看看有没有可能,通过社会公众愿意改变的人一起用一种不通过暴力手段表达诉求形成合作取得改变的方式。

为什么我会这样表达,你如果是老河游友就该知道我实际被西西河一些人赶走的。原因很复杂,就他们行为模型而言在他们自身看来有不少逻辑自洽一面。但是,就和不少人提过的我写那么多的目的是什么。因为,那时候我和人打赌过,打赌是想证明,管理层和公民通过无差别的交流,是可以在变革到来之前达成利益一致形成合意的。这个赌我输了,背后的选择我们今天已经看到了,就是当年谁被人掀桌子赶下台后面的治理思路的放弃:群众运动引入政治博弈。我不是说这种放弃是我导致的,我只在说我这些年努力是有心人看在眼里的。这样的看在眼里,包括某案在2012年在西西河引起轩然大波的时候,西西河的海峰在我回复一些关于习总过激的话之后他说我在为习总洗地。随后他对我的无差别攻击甚至在别人指出他的举证不是我说过的话之后,他说针对我的谎言只要是对我的批判就是有理。同样,问题也出现在有人在2012某案话题试图用我没有说过的内容作为证据表达对我的不屑,那时候我已经不在西西河发言半年左右,即使如此还是因为有人举报的关系,我被要求到西西河来把一些事情说明白。虽然当事人,在我发言后删除原文,但是造成的影响删除不了的。还有,就是我此前最后在西西河引起争议的发言 ,是和AJ开头的ID引起的,我和AJ的争论是关于天主教的,这里本来不影响到什么。但是,随后某个ID在对我的攻击中同样,用他自己臆造的证据来表达对我的不屑,我当时不想纠缠就离开了。我只想说,我和AJ引起争论的事与人背后都看在眼里,如果我继续纠缠就会和2012年一样,把更多陌生人引入不可删除的影响中。我说那么多不是在说这里谁对谁错,只想说我过去一直在说的话,网络内外并无区别,我们不能以为我们在网络做什么都是不影响我们自己余生的。2017年,个人诚信评价系统上线,我前面说的都实际会影响到上线的评估。具体已经发生的会怎么影响我们余生,我只能说让时间来证明。

上面一段,你是否已经在思考你回复我的话中的黑客帝国问题。如何避免或者抑制这种来自新技术的社会崛起后对个人空间几近无限制的压制。是我真正想讨论的,或者说是想说避免暴力来实现避免这种压制的可能性有多大。也许这种可能性,在我这一代或者我这一辈子还是不可避免会失败,就和前面提及的打赌因为网络社会各色人等基于人性本能的应对形成的竞合结果那样。但是有些事总要试试才知道是不是可行。如果你觉得基于这样想法的讨论还有讨论价值,你不妨在我文字写完后参与讨论。如果你觉得我这样过于无聊,或者说是和一些人对我的批判是跳大神,那也请谅解我这里的唠叨,一笑了之即可。

与这个回复对应的河内讨论链接

链接出处

通宝推:雪君,bluestarry,一语成谶,天涯睡客,棋人鲁大耍,墨虎,夏至欧锦,马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个人觉得老兄的载体唯能论与缠中说禅并不矛盾

能量是难以把握的,能量的认知和控制才是关键,缠认为能量载体是结构,而能量是有量级和生死的,在合适的位置去把握能量的生死,或控制其生死。

就如同缠在3000点保卫战中,通过制造一个小级别的能量背驰段,阻击境外做空资金,激发做多的力量,造成的反转。

低级别的能量结构是能被控制和引导的,拿缠论搞短线,不仅对普通人不合适,而且易被反利用,就算有所得也是以消耗精力和生命为代价的,但是级别越大,需要的能量越多,其量级约5倍,想控制几乎不可能。

股票只是缠论中的一个小术,文以载道,在当今社会弘道,需以赚钱为载体,炒股票只是引人入壶而已。

当今世界的斗争也如是,脱离资本的战争,斗争,毫无意义。

其《货币战争和人民币战略》就是对资本能量的阐述。

资本的形态和能量的形态相同,量级也符合5倍率,

美英之争是5千万能量核心体至2.5亿能量核心体之争,

中美的竞争是人类经济能量从2.5亿级别经济体迁跃至12.5亿级别经济体的核心之争

资本的形态应当是从为控制原材料和市场以殖民地化为导向的产业资本

到控制石油和美元的主导全球化的金融资本

到控制的新能源和大数据的数据资本(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以大数据的介质融合),就是现在的工业4.0。

通宝推:fuxd2002,独草,hullo,
家园 旁观者清

首先,真诚地谢谢兄台,真是旁观者清呀!

的确,缠中说禅,与俺的思想在一个路子上,“缠”对应龙魂,即结构与体系,“禅”对应易道,即直觉与先机,缠中说禅仅仅从字面上,就是龙魂移道的同义词。

俺多次说,俺的文字主要是写给自己的,目的就是拯救自己,整理思绪,但公开发表在网上,也真心希望有人能从旁观的角度,指点迷津。

说实话,俺对后者很是失望,一方面也许是俺过于固执了,难以听进别人的劝告,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别人在思想境界上,还是处于俺极力想摆脱的层次。

俺的“四性四商”理论,将“我”分为本我,他我,自我,原我,常我,忘我,超我,无我等八个方面。

我的人生悲剧,主要是陷入了他我,自我,超我,忘我的泥潭,现在的自我拯救,就是想要从这个泥潭走出来,进入常我,无我,本我,原我的境界。

但大多数人,还是在俺极力想摆脱的层次里,只不过不是像俺这样挣扎,而是在其中自我陶醉而已。

主体,客体,载体,三体合一,习惯(秩序),先机(主动),能动(节奏)也是三为一体的。

习惯代表的常我,先机代表的无我,能动与节奏代表的本我原我,才是自我拯救,自我实现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向前。

向前,就是健全,就是生生不息,息息相关。

生生不息,易道也,禅也,健也,息息相关,龙魂也,缠也,全也。

希望兄台,多介绍一些关于缠中说禅的心得,更希望兄台,对俺的思想提一些见解。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迷时人度,悟时自度。

俺的文字,兄台应该是读的最多的,真心希望兄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供一些看法,没有对错,只有借鉴与切磋。

说实话,俺的心理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远比文字上表现出来的,严重的多,前两年,连写东西都不能,现在,炒股也不行,会引发严重的焦虑症,很多时候,锁个门,都要用钥匙锁几次。

家园 人的决策机制也许没那么复杂

看过很多的算法逻辑更多的试图从求解的角度出发,但感觉人的决策机制更多的是依赖于“直觉”,对于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模式。任何领域的高手,几乎都是通过长期反复的刺激来获取建立对于特定刺激的反应模式,并最终确保这种加强能够在下一次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甚至这种反应会绕过大脑的决策过程,以身体的直接反应表现出来。感觉这也是为什么人总是在复杂输入的情况下能够做出应对的原因,因为这种并行处理的能力对于应激式的反应其实根本没有经过求解,而更像是一种反应的叠加。如果按照更多输入参数求解的方式设计算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感觉上,绝大多数人不具备同时进行并行计算的能力,哪怕是简单的四则计算,但同时进行多个肢体动作反而是很简单的事情。

家园 当全社会都大数据化了,依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

总经理推动的改革之一就是简政放权,不论忙总还是葡萄提供的信息来看,中权阶层对该项改革的抵触很明显,轻者推托不作为,严重的就是故意下绊子。

大数据造就的社会结构扁平化,是否可以有效地减少中央政府对中权阶层的依赖,实现大脑对手和脚的直接控制?忙总对此,不看好。

那么总经理是否准备好了?他掌控的社会结构和政府体系中的部分是否准备好了,在技术上,在思路上,特别是在人力上?

也许 互联网+ 也暗合着这样的意图。当全社会都大数据化了,依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也许整个中国社会的运行模式都会有变革性的变化。

家园 推荐您一部好电影

恕我冒昧, 您看过Jack Nicholson演的《as good as it gets》吗? 如果没有, 推荐您看一遍。 很好的电影。

家园 互联网+ 和大数据是决策层的工具和执行层的助手

离开执行主体, 寸步难行。

忙总讲的流程,实际上是博弈的手段。

以建PX为例,你可以用大数据来了解市场是不是需要新的PX厂,应该不应该建,建的时候民众的情绪如何。

但是,博弈的其他主体也在做这个工作,他们会观察中国的决定来做自己的决定。如果中国的意志坚定,他们就会退缩,那么中国PX厂只要管理不出大问题,一定会成功。这就是忙总强调流程的意义所在。

当中国成为市场上的巨鳄玩家时候,再讲什么市场化决策,就有点矫情了。 总经理就是在这点上无比幼稚。

家园 葡萄兄,劝你一句哈。

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不要在圈外多说外行话。看看你的文革八卦,大家很是开心。你现在又扯起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就只能呵呵了。作为一个文科生,不要太拿一些实验数据当真。目前人工智能的突破点,不是在大数据方向,而是和机械结合的机器人领域。看看波士顿动力,这个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历来这方便的需求都是军事推动的,就米国的军事投资来看,一等一的是智能战士,而不是这些大公司忽悠的大数据和云计算。

通宝推:黄世仁,
家园

我学过几个专业,最后一个是法学,第一个是模拟电路。我在这里提并不是因为我想讨论,不想讨论的原因这里说过几次的。我现在在讨论的地方我已经说的很明白。现在走在前面的提出的是去云端,甚至是IT去互联网,所以你说的和我说的已经不是一回事,只是你以为我在说这些。相关的关联性,你可以从你回复的帖子链接部分看,我提到的一些话题。然后你再说这方面的你以为我在说什么。

你提到的部分,实际我一个朋友退役前就在做,时间点是2003。甚至他还在服役时候,他的表妹在欧洲做的博士研究课题也是人工智能的,时间节点是在2005年之前,我至今在网络上看到的开放式讨论还没有触及他们研究的领域。我并不是强调,我很专业或者比你专业。我讨论只是在集合我身边和多在这些领域的专业人士,基于他们研究的新进展新发现,我在这里没有引入的,在茶馆已经在讨论的是,通过视频的声光导引删除或者修改记忆在网络的应用,这是在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朋友基于他们研究在去年的进展和我提到的话题。还有,我在茶馆论坛已经提醒,在今年某个特定时间点,有关部门已经做到一个服务器搜索的关键词可以同步检索到关联人的个人征信记录,这些记录包括你的手机通信记录,QQ 、微信等聊天工具的聊天记录,还可以对应你医保社保记录以及银行消费记录,还能同步处理检索的是交通违章记录个人房产登记。如果你觉得这些很扯,我只是想说今年年初在某个直辖市这样的检索权限全放开已经做到了。还有我能告诉你的,这些我相信信息来源并不是信息来源和我关系很好还因为去年我们这里签署的合同意向就是给某省某部门做同样的事情,在意向签署后不久意向标的后面就加了一个0。这个省份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规划范畴,启动这样项目的目的也许对你现在的思考方式很难理解,你看起来也许毫无关联的信息,本身背后针对点之一是舆情分析。其模型是建立在,用动态数据激活近几年的静态数据,形成新的元数据来作为参考依据,而和我们签订意向的部门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是平时都会忘记的那种存在,我这样说不过是你只要是国内的成年人就不可避免在这个部门留下信息记录。曾经和孤舟争论过这样的信息分析应用,会不会起到真实效果,我承认孤舟说的这样的信息分析本身的真实有效有待验证,但是你不可避免会被他产生的影响波及。

这里可以举一个去年的案例,青海省追逃,在湖南抓了错了一个小女孩,羁押了半年,我当时对一起讨论的人说(其中一个就是公安部三所人脸识别技术团队的负责人),我想参与这些并不是我想准确的抓捕人是想尽量避免抓错人,因为那一个可能被抓错的下一个可能就是我。我这里突然添加这一段话,也许你会觉得很突兀。我实际在认同你说的最后一部分。军事需求另外加上政府需求推动,前沿技术的研究。如果我说了半天,你还不明白我说什么。我去年在茶馆提过一个很明确的观点,我们个人产生的数据源是有价值的,这些价值在无差别的被大公司拿走形成他们现在的利润来源。而这些大公司你以为是忽悠,你不妨看我又一个案例。当年,美国士兵虚拟训练软件需要更要的样本完善系统,因此导致了游戏三角洲部队的开发。同样,你今天看起来很忽悠的东西,能被持续砸钱有其真实的目的,或者意向清晰的目的。回到现实中的例子,就是去年炒做的沸沸扬扬的,某体制改革崛起的阿里项目背后就有总参直接背书,不是北斗不是物联网,是今天叫做阿里健康的项目。

我这样说不是在说你批评的不对,我只是在说有些事情不亲身去在圈子里或者项目里经历一次,有时候很难发现我原本想的和实际在发生的并不是契合的。或许我的表达方式和你前一个帖子说回复的连接中,我说我的表达方式固有问题,引起你的批评。我只是在说,我因为我的专业不在数字领域有所长,但是我表达的内容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理解,是那些项目有关的参与者负责人与投资人和我多次讨论触及的内容。我只是觉得,这些内容有必要让更多对此还没有接触的人参与并积极讨论。我也没有说我想说的一定是对的,我只是觉得讨论本身是有必要的。

还有就和茶馆有人批评我试图把大数据神话一样,类似的批评在前几年就有很多西西河的人批判过我,涉及的话题包括3 D打印与石墨烯还有其他。在这里我并不是说,讨论中谁对谁错,而是想通过前面的话题引入这样的内容:普通人,有没有能力参与能决定他们生活的各种事物的博弈。简单点说,公众有没有能力介入公共决策,哪怕是作为专业人士的精英人士,他们可以多大程度介入公共事务的讨论,或者说这样的讨论多大程度能影响公共事务的有关进程。我说的大数据,我在茶馆中多次说明,他改变的不是某事某物是改变了我熟悉的一切生产组织与社会组织及其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进化速率。所以你静态的和我说某事现状如何,那已经不是我的初衷,除非你能准确预计他在未来半年中的进化速度。我也在你回复的帖子说的很清楚,我侧重的是数据化社会崛起后对社会组织的变革。在我看来,这种变革,需要更多人的参与而不是由更少数的人去掌控。对于后者我认为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灾难性的影响。如果你觉得我说了那么多,依旧改变不了你对我文科生的批判。我可以告诉你,我在你回复帖子里提出的关于数据化社会的引导的两个论述,是不专业的。我只告诉你,和我一起推导的人,一个是美国回来的专业人士,现在在国内负责某体制改革的数字化部分,虽然我和他就数字化改革的实践有不小 分歧,但是他的专业性我很敬重。另一个是,在数字化核心领域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现在他负责的项目已经进入到军事演习的对抗阶段,请注意我刚才的表述,他的项目就是你提及的大公司忽悠的范畴,不是从众多普通人拿到的海量数据源,这项目完善需要持续很多年更不要说现在就进入实战阶段。还有一个是我老师,24岁就博士毕业的学霸,在他从事的算法研究领域国内专家不超过40人,甚至他的导师本身就是某个算法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我所做的,不过是把他们在专业领域得到的研究成果,嵌入到法学体系中制度设计的那部分来预判这次改革启动中的社会组织关系调整的对应,或者说获得卡位的优势。我不是说我们做的一定就是对的,但是我想说我这里论述的不是我一个人的臆测,形成这些论述合意的人他们在你说的数字领域是有发言权的。如果说因为对我个人的质疑引起对这些论述的批判与批评,这是我个人引起的问题。但是就我的目的而言,如果相关批评能更具体一些,更有针对性一些,我很欢迎因为这本身是我想引起讨论的目的:更多人的理性讨论来参与一个已经正在崛起的社会模型的构建。

更具体的讨论,或者所谓我现在很认同的信息同步讨论基本不会在西西河。因为,这不可避免会因为历史原因造成最后的口水仗,我没时间纠缠。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在这样的范畴约束下就数字化社会的崛起这个话题讨论下去,你回复的帖子我已经给了讨论的去住。不好意思了,这回复已经啰嗦了。

通宝推:棋人鲁大耍,
家园

我们去年做的项目,本质就是通过公共服务站点激活静态数据,或者所谓沉睡数据来做舆情分析判断。

举例,我们在某网站做职业训练培训公示,那么哪怕登陆的人只是点开网页。也会激活他在特定部门的沉睡数据,通过这些历年沉睡数据的比较大致对他的最近的状态有个初步的分析。如果再配合一些更基础的数据,比如婚姻家庭个人消费情况就业情况,甚至医保社保记录,来判断他是否是存在对某个公共项目的认同。

举例,某小区去年年初 完成的全数字化实验,已经做到小区超市可以精确到根据数据源有针对性的定时定量补充特定品牌的烟。同样基于小区特定人的,消费痕迹,早晚进出痕迹,以及其他基于各种信息源头的数据源分析,可以大体知道他在小区公共事务的选择倾向。比如,是不是在家门口建立一个配电站,或者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这小区是在上海浦东,暂时有这一个作为试点。不过,配套这个数字化社区的体制改革尝试,就是社会自组织的推进。不过这是另外的话题了,说多了因为制度设计的复杂博弈,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的。我只是在说,现在很多工作都围绕数字化推进,并且有进无退的,所以我想引起更多人重视与讨论,以免变化来的时候措手不及。

家园 人海战术

你要想继续对美国有信心,必须倒立着去看它。我是说,一切给人希望的好的变化都来自底层,那里,大学和产业界紧密配合,NGO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创新层出不穷,也没有官僚政治。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天才战术out了over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