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马叙伦劝章太炎进食——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六十六 -- 习之

共:💬2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马叙伦劝章太炎进食——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六十六

马叙伦劝章太炎进食

——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六十六

习 之

章太炎(1869.1~1936.6),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人。他是清末民初思想家,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又是史学家,著名学者,小学①大师,朴学大师,国学大师。

章太炎门下桃李极盛,知名者就有:鲁迅、钱玄同、许寿裳、刘文典、黄侃、朱希祖、周作人等。其实,在章太炎众多的弟子当中,还有一个就是后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这个可能就是大家所不太熟知的了。

马叙伦(1885.4~1970.5),字彝初,号石翁,浙江杭县人。他是一个现代学者、书法家。历任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辑、《新世界学报》主编、《政光通报》主笔,北京大学教授,浙江第一师范校长、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全国解放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等职。

马叙伦1902年在杭州养正书塾毕业后不久,为了生活之计,就跑到上海《选报》、《国粹学报》去当编辑。在他当编辑的这段时光,他结识了柳亚子、章太炎、陈佩忍②等人,并邀约他们为自己编辑的杂志写文章。由于他编辑的这个刊物鼓吹民族民主革命,所以出版以后,风行一时。马叙伦也在革命思潮的陶冶中,不断提高了他的革命意识,坚定了他的革命斗志。

1911年,他追随他崇拜的偶像章太炎去了日本。在东京,章太炎介绍他加入了同盟会。从此以后,他与章太炎建立了师生加同志关系,且感情笃深。

有一次,章太炎先生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当局幽禁,他丧失自由,愤慨备至。马叙伦以弟子身份前去慰藉。章太炎非常高兴,与之长时间交谈,以遣岑寂。不久,章太炎痛感幽禁生涯之困苦,决心绝食,以示抗争。各方人等坚劝进食,均之不从。一天,马叙伦前来慰问。当时,章太炎正蜷卧在床。见马叙伦来,立即坐起,与之交谈。交谈片刻,马叙伦即欲告辞。章太炎说:“我不日即填沟豁,此后恐难再见,请再谈片刻,以示诀别吧!”马叙伦回答说:“现在我已饥肠辘辘,须即回家以进晚餐。”章太炎说:“此间也有厨房,何不在此随便吃点。”马叙伦回答说:“面对垂死之人,我怎咽得进食?如欲饭我,除非我俩师生二人共食。”章太炎沉吟片刻,意示为可。于是,马叙伦赶紧示意厨妇将早已准备好的参汤、牛奶、面包送将进来,与之同用,这才免章太炎于当年之不死。

——————————

注:① 小学,此处的“小学”系指语言文字学。章太炎

1903年在《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

文,猛烈抨击清皇朝的统治,被捕入狱。1906年6月

出狱,立即被革命同志、青年学生们接送到日本。

他在东京一面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继续鼓

吹反清革命;一面讲学,讲的就是“小学”,即语

言文字学。

② 陈佩忍,即陈去病。陈去病,,字佩忍,近代诗

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

山先生,宣传革命。历任国立东南大学(即后来中

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中文系教授,江苏革命

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

任。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镇。

家园 有趣有趣

没饭吃似乎不可怕,最吓人的是有饭不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