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万年历”的发明者郑振秀——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七十四 -- 习之

共:💬2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万年历”的发明者郑振秀——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七十四

“万年历”的发明者郑振秀

——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七十四

习 之

不少人都非常喜欢使用“万年历”,它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你在使用“万年历”之余,会知道这“万年历”的发明者是谁吗?我估计,能知道这个的应该是凤毛麟角了!

这个“万年历”的发明者就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郑振秀先生。

郑振秀先生是广东省恩平县人,时任加拿大温哥华市《大汉公报》的总经理及中华会馆主席。他耗费了三十年的时间,于1936年,研究发明了这个上至公元1年下至9999年的精巧准确的“万年历”。这个“万年历”的外形像一个镜架,它可作日常的案头日历,又可查询某一个年月日和星期,而且查找起来很是方便。要查找任何一年的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只要一转动这个日历,就可找到。后来,郑振秀将这个“万年历”装入一支铅笔之中,将100个世纪的日月,装在小小的铅笔中。为此,加拿大政府给予郑振秀先生50年期的专利权,美国政府也给予了25年的专利权。获得两国政府给予的专利权以后。不少报纸称赞郑振秀是“历法革命家”、“东方的爱因斯坦”。其中《哥伦比亚省报》、《大汉公报》、《新国民报》以及美国的《金山时报》、中国的《科学画报》都对此事均作了专题报道。

郑振秀初抵温哥华时,还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当时,旅居美、加的华侨,都还保留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使用的历书也是还中国的旧《通书》。旧《通书》虽然也是科学技术的结晶,但查找时令较麻烦,左翻右翻才可找到一个日子。不少华侨都希望能有一个既简单又方便的新《通书》。华人的渴望也激励了平日善于思考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郑振秀。郑振秀就对人说:“我要创造一个可以永久使用的历书!”当时的华侨都嘲笑他说:“中国人没有根本就没有发明的天分,你这个可以永久使用的历书只怕是永久页发明不出来的!”

郑振秀听到这些嘲笑后,也不反辩。他只是默默地埋头苦干,每天干完活后,就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小的房子里潜心的研究,不停的探索。他认为中国人是聪明的,是有发明天才的。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不也是中国人发明的吗?只要有信心,有恒心地苦干,也可以有伟大的科学发明贡献给人类的。经历了三十个寒暑,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创造出了这个使用一万年的历书——“万年历”。

郑振秀没有进过正式的中学、大学,尤其是对于数学、天文学、历法等知识更为贫乏。为了弥补知识方面的不足,他白天做工,晚上自学,坚持20年手不释卷,从初中的代数、几何等学起,一直攻读到大学的微积分;又读了几百本中文、英文版的天文学及历法著作,才终于掌握了较渊博的知识。

若干年后,郑振秀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我可惜各门学科没有根底,所以要从基础学起,我花费的时间太多了!如果我当时我在大学毕了业,也许我用10年的时间就可以发明这万年日历了。”

关键词(Tags): #万年历 华侨 发明
家园 普及教育真是重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