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龙玉出冰天--上古华夏的高纬度北方起源-第一章 -- 石头布

共:💬122 🌺1024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龙玉出冰天--上古华夏的高纬度北方起源-第一章

龙玉出冰天 --上古华夏的高纬度北方起源

前言

亲爱的读者,你可知道,根据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人在内所有东亚人,是在一个极度寒冷的环境下进化出来的?

你可曾想过,我们民族独特而神秘的龙、凤、龟和玉崇拜,都可以在高纬度北方具体的自然物理现象中得到完美的解释?

你可曾想过,为什么上古华夏有着以“卜必北向”、“君必北位”、“葬必北首”为典型表现的尚北习俗?

你又可曾想过,为什么我们民族仿佛从历史的起点,就拥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早熟的辩证思维、仁爱和睦的伦理倾向和自强不息、与天奋斗的强大自信?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共工折山。我们的祖先有着与大自然奋斗的不同寻常的强悍气质。

大禹治水,以天下为家。玉帛为礼,万邦辐辏于中国。我们的祖先又从很早就显示了血缘和文化上不同寻常的高度同质性和向心力。

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教授和史前考古的老一辈领军人物--苏秉琦教授,在总结平生积累的知识和思索之后,分别在台湾和大陆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欲探究上古华夏人群和文化之来源,我们必须将目光投向深远的北方!

如今两位先生俱已作古,但他们的学问和勇气长存。小子不才,忝继前贤之遗志,誓发千古之覆盆。在这本书里,让我们一起沿着前贤指出的方向探索前行,去追寻我们伟大的祖先一路走来的足迹吧!

  石头布诗曰:

  龙光玉魄出冰天,流播四海本一源。

  炎黄种类皆南向,北首故丘一万年。

关键词(Tags): #历史#文明起源#龙玉出冰天通宝推:伏波将军,Ace,朴石,河区分,红军迷,柴门夜归,HiJohns,青木堂主,拿不准,白玉老虎,桥上,回车,jboyin,襄阳之裔,星海潮生,HarryGore,武侯大道,晴空一鹤,想学自由泳,陈王奋起,早起的虫子,浣花岛主,笑任平生,haonan,上古神兵,pattern,铁手,痛改前肥,关中农民,豹子头,SleepingBeauty,无心之云,老调重弹,脊梁硬,小戎,芷蘅,发了胖的罗密欧,非鱼,踢细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等下文

看样子最近两千后们不那么缠人了,七零后们再次活跃起来了。

家园 花等。
家园
家园 又回来一个老河友
家园 搬个板凳排队学习,宝推下文。
家园 有点不明白

您这前言,扑面而来的一股大师气,国粹气,神棍气。

不像以前那。

家园 中央十台气,走进科学气

不过无伤大雅还是有点好奇的

家园 你这个开头,让我激动不已。实在是太挠人痒痒了
家园 龙玉出冰天 -- 东亚人群的晚近来源 (1)

第一章 东亚人群的晚近来源

华夏文明的起源,与龙崇拜与玉崇拜的起源密不可分。而龙、玉崇拜并非华夏独有的文化特征,而是广布于东亚和中美洲的各蒙古人种人群的普遍特征。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龙、玉崇拜文化可以追溯到约八千年前,而典型蒙古人种的最终形成也是相当晚近的事情,距今也只有约一万年(这是为什么我们只谈“晚近来源”的原因,以此与六七万年前的非洲来源相区别)。所以,华夏文明之源与典型蒙古人种之来处,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李济教授用其毕生精力寻找中国民族和文化的源起。他说:“我认为要明白中国民族本身是如何开始的,我们必须先了解蒙古种的开始。”

为了探寻这个遥远的过去,让我们先把一切理论和假说暂时抛开,从日常可见的事情着手。毕竟先得摆出事实,然后才能谈到理论。为此,我们先来看看东亚人的体质特征能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第一节 东亚体质特征的寒带起源

典型蒙古人种的人类以东亚居民为代表,也包括中亚和美洲北部的一部分居民。为行文简便,本书中皆以“东亚人”指代之。

东亚人是最晚形成的种族,被人类学家称为“特异化”(specialized)的蒙古人种类型(“非特异化”类型包括大部分东南亚人和大部分美洲印第安人)。该人群有着独特的面貌和体质特征,是人类最晚近的演化分支。关于它的形成,早期的人们曾经很迷惑和好奇。比如,英国上世纪初的考古学家米瑞斯(John Myres)曾突发奇想,认为鞑靼人的细眼睛是从孩提时代就趴在牛羊乳房上吮奶时挤压造成的。这当然是荒诞不经的,那么,更科学的解释是什么呢?

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指出:东亚人的体质特征是对极寒环境的适应结果。李济等老一辈的中国学者对这一点也早有阐发。东亚人从五官、牙齿的形态,到皮肤和皮下脂肪的分布特征,以及对酒精和血糖的代谢特点等等,都一致地指向一个事实:该人群是在一个酷寒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让我们来逐一检视这些祖先留下来的耐寒特征,去追寻祖先一路走来的足迹。

(一) 单眼皮和天然墨镜

东亚人的眼睛是世界各种族中最为独特的,可以说是标志性的。在阳光炽烈的马来西亚,有时你不能用肤色来区分华人和马来人,但是一看眼睛就“一目了然”了。美国人类学家胡顿(Hutton)说,人类的眼睛形态只有两种,即所谓“蒙古眼”(不凹陷,细长,多单眼皮)和“非蒙古眼”(不同程度地凹陷,圆而大,多双眼皮),前者为东亚人所独有,后者囊括了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东南亚岛屿上的大部分居民,也是人类远古祖先的形态。

为什么唯独东亚人的眼睛与众不同呢?进化论的解释是:这种独特的眼睛型态是对极度寒冷环境的适应。比如说,眼窝内有脂肪铺垫、上下眼皮脂肪层的厚度较大、眼裂较小(婴儿期的眼裂尤其小)等等。你也许会问:眼睛不怕冷啊,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做耐寒适应?

我们之所以感觉眼睛似乎不怕冷,是因为它是受特殊照顾的供热优先区,如果你看人脸的红外线图像就会发现,眼窝是温度最高的区域。受到如此重点的保护,是因为眼睛的“体液外露”的解剖结构造成它的散热速率很大,其实是最怕冷的,它在极寒环境下非常脆弱。在眼球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为保护眼球内部液体不至于凝固,必须合上眼睑,等于说丧失了视觉功能。美国自然历史学家 Guthrie 在《猛犸冰原和蒙古人种的起源与扩散》[1] 一文中自承在阿拉斯加的冬季远足中不仅他的鼻子多次冻伤,眼睛也曾冻僵,因为温度过低而根本不能睁开。

对寒带的原始先民来讲,是生存,还是死亡?一双耐寒的眼睛几乎是决定性的。为什么?因为眼睛是唯一必须外露的部位!末次盛冰期的远古猛犸猎人穿着兽皮缝制的“袋式”连衫裤(就像近代的爱基斯摩人一样,带孔骨针在距今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发明了),脸部大部分包裹着,只露一双眼睛。在零下40度到60度的暗夜雪原上跋涉和追猎。在这接近人类生存极限的严寒环境里,一个微小的差异可能决定生死,从而造成巨大的选择优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 1:上眼皮的脂肪分布比较 (图片采自 Weng C. J. Oriental upper blepharoplasty. Semin Plast Surg. 2009, 23(1):p5-15)

为了抵抗寒冷,东亚人的眼睛变得与众不同。比如说,双眼皮比较少见。这是因为东亚人的上眼皮里面附有较多的脂肪,厚度超过其他人种的两倍[2]。所以双眼皮的发生率较低。如图 1所示。东亚人之外的人群的双眼皮,其实就是眼皮中含脂肪层的部分和不含脂肪层的部分在交界处因厚度突然变化而产生的一道褶痕,而东亚人的上眼皮脂肪层向下延伸一直到睫毛处,没有不含脂肪的部分,通体饱满,所以大部分没有双眼皮。少部分有双眼皮的则是因为脂肪层上的皮肤起褶造成的,多是随着年龄增大皮肤稍稍松弛后才产生。

东亚型眼睛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几乎没有眼窝的凹陷,这是因为脂肪组织的充填,把眼窝“填平”了,与脸部其他部位几乎平齐。眼球被包裹在脂肪组织中,这与其他种族中常见的”“清癯见骨” 的凹陷眼窝形成鲜明对此。

有人说,凹陷眼窝也是遮风御寒的结构吧?其实侧面风对眼睛造成的威胁很有限,正面来风才是主要威胁。凹陷眼窝如果是遮风御寒的结构的话,它只针对次要威胁,却把正面来风的威胁放大了许多倍,岂不是得不偿失?

显而易见地,东亚人脂肪铺垫的浅眼窝大大缩小了受风面积,较小的眼裂降低了体液外露的程度,眼窝附近较多的脂肪以及较厚的眼皮,降低了对外的热辐射。这些细微的变异特征都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持眼部温度,使它能够在极低温下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在低温环境中的生存几率。

东亚人的眼睛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点,那就是针对强光的保护性。眼睛害怕强光是因为眼底视网膜的感光细胞非常容易受光氧化效应的伤害。所以在视网膜的最外层有一个带色素的半透明结构(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英文缩写作RPE。它就像有色眼镜一样,通过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来保护视网膜最内层的感光细胞不受强光的伤害。而它的颜色和透明性决定了反射量和吸收量。美国眼外科医生Wilmer曾经用检眼镜观察了不同种族的人的眼底,发现RPE的颜色与人的肤色相关(这并不意外,因为在胚胎期,RPE曾是皮肤的一部分)。但有一个例外:中国人的眼底颜色比欧洲人的更浅,前者是浅黄色,后者是橘黄色。其他种族则是深浅不一的棕色。就透明程度而言,欧洲人的RPE透明度似乎较高,因为可以透过他们的RPE隐约看见底层的脉络膜,而其他种族的则没有这个现象[2]。 中国人的较浅颜色和较低透明度的RPE决定了它的反射量和吸收量都比较大,也就是说,光线的透过性较低。这样的保护性结构说明了东亚人祖先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强光。

这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沙漠是一种可能,但更可能的是茫茫雪原。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可以达到95%,长期受这样的强光刺激会引发雪盲症(暂时性失明)。而东亚人较小的眼裂和透过性较低的眼底结构,都是针对雪地强光环境的保护性适应。

[1] R. D. Guthrie. The Mammoth Steppe and the origin of Mongoloid and their dispersal. In Prehistoric Mongoloid Dispersal. 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 1996

[2] Carleton S. Coon. Racial Adaptations: A Study of the Origins, Nature, and Signicance of Racial Variation in Humans. Nelson-Hall, Chicago, 1982.

通宝推:朴石,迷惑不解,铁手,桥上,北纬42度,星海潮生,金口玉言,陈王奋起,苦药汤子在美国,踢细胞,浣花岛主,关中农民,回旋镖,岑子,SleepingBeauty,一刻馆皆様,
家园 高加索人种也是在寒带形成,甚至可能更冷

那么,为什么高加索人种没有演化出“蒙古眼”?

高加索人种的皮肤色素含量相对最低,可以解释成对寒冷的适应(提高微弱阳光下的维生素D合成能力以维持人体钙循环),而蒙古人种的皮肤色素却不支持寒带形成论。

关于“蒙古眼”对强光的适应说法非常牵强,假如确实如此,那么应该观察到蒙古人种的弱光视力应明显不如其它人种,可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和数据,而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中,雪盲患者的比例可不小。

有学着认为,“蒙古眼”特征是适应风沙的结果。

家园 肤色跟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关系最大。

阳光并不是维生素D的唯一来源,肤色与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关系更大。

高加索人不是在寒带形成的,他们进入北欧很晚,环北极的土著人群都是蒙古种的。

家园 好奇

推一下,等下文。

话说现在分子考古学这么热门,赶紧去起源地找点骨头啥的测测啊。

家园 第二批现代人走出非洲时正处于第四纪冰川时代

目前学术界的看法是:现代欧亚人种由第二批走出非洲的现代人分化而成,在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形成过程中都是处在寒冷地区,当时欧亚大陆的大部分都被冰川覆盖。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中国汉民族人群的来源非常复杂,至少包含了截然不同的三支主要来源,即南支、北支和西南支(以中原地区作为方向判定基准),其中文化上的古华夏人群的主要来源,复旦大学人类学研究者的看法是西南支(大致是从波斯高原-印度次大陆-缅甸-云南-陇西-中原一线迁徙、扩散而来),这支人群是汉藏羌等族的父系共同祖先,语言学研究也支持这个说法(汉藏语系)。

家园 花赞有志有为之作!

楼下老铁已经感激涕零了

p.s.也看了楼下两个帖子总结的几个“气”,刻薄了点,但也不无感觉。望斟酌,不要因文害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