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乱弹:苏联武装直升机值7吨猪肉,中国装甲车值496吨干龙眼 -- 山猫部落

共:💬40 🌺15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乱弹:苏联武装直升机值7吨猪肉,中国装甲车值496吨干龙眼

此文为 马前卒 君的《关于文革乃至毛泽东时代的经济》,为缅怀毛时代经济的人而作。

大工业体系、乃至国家民族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平民百姓吃饱饭,不是相反。

苏联时代阿富汗战争末期,一架米24的价格和7吨猪肉一样,一方面这工业体系把武装直升机造得非常便宜,一方面哪猪肉是天价。

2005年的中国,泰国与中国签署“物物交换”协议,用6万6000公吨干龙眼换取133辆中国制造的装甲车。一辆装甲车换496吨干龙眼。

大工业体系,参与全球分工,依附性经济,殖民地经济;这些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普遍联系的,可以同时存在的。就中国来说,各地区经济差距比整个欧洲内部的差距都大,已经具备初步工业体系,在某些工业领域有优势,某些领域处于劣势,这些优势和劣势都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形势大好,也不是完全失败。

片面强调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失败,强调毛时代的“大工业体系”,无非是对当前政治经济不满。但是,再不满的人,也要承认当前中国单纯饿死的人基本没有了;而毛时代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不知道 马前卒 君年纪多大,我是记得自己小时候,1984年在西安,最大的幸福就是每月吃到鸡肉。

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过多,一开始忍气吞声,接下来用脚投票,最后时刻肯定要造反要千千万万人头落地的。

家园 说起小时侯的最大幸福

不才印象比较深的除了过年一大家子聚到一起时能吃到鸡腿和酱牛肉,就是偶尔早上在学校门口能吃张一两的糖油饼,夏天偶尔能吃上两毛钱的小碗冰激淋。

说到桂圆干,的确不太值钱,尤其泰国那边多的是,这个买卖他们还是划算地。

家园 花之

不过确实如高兄所说 桂圆干泰国那边多的是,的确不太值钱。但主要是我们要跟泰国搞好关系不是。将来也好在南海以南有个落脚的地方啊

家园 还记得小的时候,父母吃粗粮,给我们吃细的

不是每天都这样,但是时常有.一直到了大概我上小学的时候,才开始真正告别粗粮.那时候真是怕窝头啊,根本咽不下去,父母说他们小的时候能每天有这个吃就不错了.

到现在都养成个习惯,吃饭的时候一粒米都不会剩下,还有就是剩菜先吃掉.

家园 呵呵,这是好习惯啊。

俺也是一样,见不得浪费粮食。上大学时看见那些学生吃不完倒掉的饭菜,总是心里愤愤然。结果就是吃多少,盛多少。万一盛多了,就盛多少,吃多少,拼着撑着也不剩饭,西西。

不过我本人的胃对粗粮细粮不太有概念,我妈说我小时候红面,干窝窝吃的也喷香喷香的,而且至今不怎么爱吃肉,最爱吃的是土豆,哈哈哈,结结实实的山药蛋娃娃。

唯一的印象就是那时候挂面显得挺金贵的,大鱼大肉的更是故事里的情节,虽然我觉得还是觉得红面山药蛋更好吃。^_^

家园 关键是新中国的工业基础是在毛时代打下的

锦上添花容易,从无到有困难。现在的经济不能说是失败。但是有些人硬要说毛时代什么都没有也是以偏概全。研究历史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好。

现在的经济有没有问题?我觉得是有的。明显的一点就是内需不足,过于依赖出口。一旦出口对象出现经济危机,或者别人对你制裁,经济就会受到影响。老百姓弄得不好也会活不下去的,要起来造反的。

有很多时候,造反并不是因为吃不饱,而是因为不平等。美国人起来造英国的反并不是因为美国的资产阶级吃不饱饭。原因之一是英国本土对殖民地的种种束缚。

毛时代虽然贫穷,但是大家一样穷,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对比。现在呢?一方面贪官污吏贪污百万算是小案件,新贵暴发户争相比阔,另一方面下岗工人无钱看病,只好等死。在这种两极分化之下,哪一个时代更加容易爆发危机不是很明显吗?

通宝推:立金洪海亮,老老狐狸,
家园 换龙眼,应该是装甲车最好的用途了吧。

美国卖那么多军火,最后还不是用于改善人民生活?呵呵

家园 【原创】造反所为何事?

造反所为何事?

现在的经济有没有问题?我也承认有问题。不过,不考虑成本、质量等效率问题,现在中国的工业体系里面相比欧美造不出来的实物产品已经不多了。

想想块头能和现在的微波炉相比的红灯牌、 熊猫牌的电子管收音机,七十年代末新婚夫妇必买的,再想想当时美国walkman开始普及。这个差距就是军用雷达性能差距的一个缩影。

就这点来说,比起毛时代的工业能力不可同日而语。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可绝对不是变弱了。

至于“有很多时候,造反并不是因为吃不饱,而是因为不平等”我一看这个就笑了,为何?因为这个是知识分子的想法,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啊。把造反的原因、条件和造反的宣传口号混淆啦。

造反是啥?造反目的就是要夺权,要改朝换代,要通过暴力让统治者换人。造反和叛变或搞恐怖活动不一样,造反必须是影响达到动摇统治者核心利益的规模。象西班牙的巴斯克分离主义分子,闹了好多年,人也杀了不少,可没人当他们造反,大家都觉得是癣疥之患。自由平等、独立自主、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在造反大业的作用和阿弥陀佛、安拉真主、真_善_忍一路货色,都是口号和信仰。

古往今来,造反有三种模式:

1、自下而上

农民造反(陈胜吴广),市民造反(攻占巴士底狱),军队哗变(俄国十月革命);当反叛者被某种政治势力组织起来,打垮旧的统治者,天下就变了。

吃不饱饭,底层民众还不会造反;活不下去,饿死或者上前线送死的时候,才会造反。但凡死亡不是迫在眉睫的时候国家机器能正常运转的时候,都没人造反,因为造反的风险和收益根本不成正比;造反的风险是杀头,收益却是实现机会很渺茫的当官发财、翻身做主人,肯定会有几个人由于思想站出来鼓动造反,但是大众造反的原因必然是理

性。

2、自上而下

宫廷政变(玄武门之变),军事政变(赵匡胤黄袍加身);上层政治势力窝里反,民众、 大部分军队袖手旁观。政变前,政治多清明、 平等、饭吃得很好,都不会让民众介入,除非大家都觉得政变之后会活不下去。这种造反,结果对民众改变不大,大不了日子一样过。本朝太宗执政,叶帅可是出了大功的。

3、借外族之力

里应外合(五胡乱华)、引狼入室借兵(儿皇帝石敬塘)当傀儡;这可能真的是一小撮人造反了。结果对民众改变虽大,日子一天天变坏,但不到最后一刻,日子也还是要过的。

人生而不平等,“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这个口号的背景可是大圣天王杨么面对“自江西至湖南,无问郡县与村落,极目灰烬,所至残破,十室九空。……官兵盗贼劫掠一同,……盗贼既去,疮痍未苏,官吏不务安集,而更加刻剥,兵将所过纵暴,而唯事诛求。”拉杆子起义还不是活不下去才干的?

两极分化之下,哪一个时代更加容易爆发危机不是很明显吗?其实,想起来还真不明显。毛时代,虽然民众生活困难很大,

但是还没到普遍活不下去的地步,而且信仰教育通过培育对毛个人崇拜做得很好,信息控制严密,造反所必须的组织、通讯联系都做不到,成功造反难度很大(民众想不到造反);现在的时代,民众生活困难基本解决,生活极度困难的人比毛时代更少,信仰教育以民族主义作号召依然很成功,信息控制比毛时代放松了,不过信息监控效率更高了(民众不想造反)。造反的危机,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远。

经济过于依赖对外贸易,欧美忽然一起围堵中国,市场、资金、原料遇到封锁,经济崩溃失业遍地,咋办?其实也不难办,

前面说过中国造不出来的东西不多了,巨大的产能拿来作为军用,效率低一点也可以应付。台湾一直放着,到时候完全可以作为用兵的对象,国家统一了,民众热情上去了,兴许可以让造反的压力减缓几年;最后经济问题还是缓和,哪就只有南进了。连识字的普通老百姓都经常事不关己的想“中国要是6亿人,7亿人,日子该多好过啊”,统治阶层到最后一刻估计也是这个念头。德国在二十世纪前50年的历史,就是这个方式的展示,至于最终能不能过上德国现在的日子,哪可难说。

家园 很好的文章,就是结尾比较恐怖
家园 【原创】旧工业体系的后遗症要依赖外向型经济解决

旧工业体系的后遗症要依赖外向型经济解决,不是靠内需拉动,难道大家能全下乡当农民自给自足(农药、化肥也要靠工业啊)?

东北的抚顺(煤、铁)大庆(石油),云南的东川(铜)、个旧(锡),这一类以资源采集为经济支柱的城市,当初是围绕

着矿、厂建立起来城市社会体系(交通、饮食、住宅、医疗、教育、行政),现在矿快采光了,准确地说是高品位矿采光或者采矿成本高的离谱,相应的资源可以直接从澳大利亚、越南(铁)、中东、俄罗斯(石油)、赞比亚(铜)、马来西亚(锡),这些国家以低价进口。

这些城市垮了,甚至从行政上撤销城市编制(云南东川市变成了昆明下面的县),原本开通的铁路由于维护成本问题关闭了。这个城市的人一下子失业率超过60%,连底层公务员都靠低保生活(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等),普通市民不知道何去何从――由于长时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他们连在城市旧址种地都不可能。他们只能作为城市贫民,作为经济难民,流落到其他城市,这些人的出路是不可测的。

但是,不依靠国外进口廉价资源,从经济上来说,维持这些城市和它们的既有产业是无利可图的;从现有技术来说,也确实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

只有依赖国外市场,依赖经济高速发展,才能解决失业、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上述的城市难民才有活路。

国外市场和资源,早就成了当今中国的生命线。就算依靠内需,也根本解决不了资源问题。能源短缺,冬天是会冻死人的;

食品短缺,直接饿死人;原料短缺,工业就会开工不足,失业剧增,同时工业产品短缺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加上失业,造反

恐怕迫在眉睫(希特勒如何上台的?)。

家园 【原创】绕个大弯,还就是这个意思

写这些文字的意思,倒不是要鼓吹或者预言什么(哪是革命家或者神棍的专业);实在是要说说现在中国经济的困境只能靠参与全球贸易解决;做生意双方或者多方都想赚钱,立场问题其实还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就是可以谈判解决的;假如拒绝让步,拒绝谈判,走极端的结果必然是鱼死网破。

而让步,对方要让步,我们自己也要让步;底气不足,我们让步可能让得比较多,这很正常。而现在,除了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商量、做生意解决问题的(海外华人这方面方便一些),实在无法商量大家急眼了就会出事的;也需要让我们自己人知道,不付出必要的让步,恐怕只能举国玉碎了。

家园 呵呵,山猫老兄的造反经念的很透啊

呵呵,山猫老兄的造反经念的很透啊。本人从来不想造反,自然也无所谓三年成不成的问题。

不过,说来说去,美国独立战争好像您列举的三种模式一种都套不进去啊。

首先,美国独立的时候,那帮造反的都已经给英国人逼得“活不下去,饿死或者上前线送死”了吗?历史书上好像都没这么说。您这第一种模式可就套不进去了。

自上而下的政变各国都有。美国独立战争可也不是自上而下的政变。您这第二模式可又套不进去。

至于借外族之力就更加谈不上。美国独立战争可也成功了。呵呵,我差点忘了,老美独立的时候借了不少法国兵,直接引起了法国财政困难,成了日后法国大革命的一条导火索。所以勉强也可以算是借了外族之力吧。不过事情过后,老美也没成为法国的儿皇帝啊。

您这造反经是不是应该加上第四种美国模式呢?

您如果认为两极分化是没关系的,内需不足到最后可以用战争来转移视线的,唉,您还是没有把自己说的第一种模式研究透彻啊。连您自己都说了“吃不饱饭,底层民众还不会造反;活不下去,饿死或者上前线送死的时候,才会造反。”这十月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战争失败您也是知道的,怎么就这么信心十足的认为不会重蹈覆辙呢?就算老百姓不造反,您认为象二战的德国那样被肢解瓜分,或者象日本那样挨上几个原子弹是很写意的事情吗?

中国现在有没有成绩。当然是有的。但是如果随了您的愿,像您这么搞法西斯那一套,危机只会越来越近而不会越来越远。

家园 我兜圈写出来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写这些文字的意思,倒不是要鼓吹或者预言什么(哪是革命家或者神棍的专业);实在是要说说现在中国经济的困境只能靠参与全球贸易解决;做生意双方或者多方都想赚钱,立场问题其实还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就是可以谈判解决的;假如拒绝让步,拒绝谈判,走极端的结果必然是鱼死网破。

而让步,对方要让步,我们自己也要让步;底气不足,我们让步可能让得比较多,这很正常。而现在,除了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商量、做生意解决问题的(海外华人这方面方便一些),实在无法商量大家急眼了就会出事的;也需要让我们自己人知道,不付出必要的让步,恐怕只能举国玉碎了。

ps:我这边今天上西西河时断时续,dns老是有问题,帖子发上是反复重试数十次才成功,排版上的问题只有日后才修正,请大家多包涵。

家园 您这里犯了几个错误

第一,内需可不是“大家能全下乡当农民自给自足(农药、化肥也要靠工业啊)?”您如果认为扩大内需就是上山下乡,那么您的经济认识也就和本朝太祖差不多啦。

第二,原有的重工业城市为什么凋敝,您可没说。您认为国外的资源便宜,所以国内资源没有竞争力。这是典型的只算小账,不算大帐。重工业并不是仅仅提供廉价原料,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工业更加是解决就业的渠道。如果让一个城市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失业,从表面上看似乎省了几个原料钱,但是国家还是要养活这么多人的。从国家开支的角度来说,花费更大,而且这么多失业人口本身就是不稳定因素。

当然,您可以说我们会把蛋糕做大等等。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讲,您真的人为一个在车床上干了三十年的八级钳工改行去做皮鞋或者去做小买卖会是个和他原来的职业一样是个熟练工?

第三,自力更生,才能够奋发图强。您既然并不讳言战争。那么请问如果原材料全靠进口,而自己的工业围着别人的屁股转,一旦战争真的爆发,我们真的能够从敌手那里买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吗?

外向型的经济并非一无是处。但是喊出“旧工业体系的后遗症要依赖外向型经济解决”这种口号,未免本末倒置了。

家园 【注意】美国革命不但不是第四种模式,而且三毒俱全。

哈哈,美国革命不但不是第四种模式,而且三毒俱全。

请查一下历史书,特别是美国人自己写的哪些。

美国独立战争是综合性造反,自下而上有之,反对英国人苛捐杂税和贸易禁令,因为这些降低了百姓收入和就业,莱克星顿枪声就是民兵打响的;自上而下争权夺利有之,大陆军的领导者中不乏出自当初十三个英国在美洲殖民地政府官员的人(这批人是主力,造反的组织者是也);引狼入室借兵有之,美、法军队在约克镇战役中痛击英军,当初十三个美洲殖民地通用语是英语,这法军咋看都算外族(法军是为了和英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在新大陆开战,您可别说是自由和解放。法国人最后是当不成儿皇帝,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波旁王朝被推翻,可不是自己放弃的)。

美国也没有例外,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鲜血写成的,不是自由诗篇。民主,自古希腊时代开始,就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扩大到极限,是让统治阶级的代表性更加广泛些;不是全部国民的民主,更加不是和外族、外国讲民主,不是搞普世价值。

还有我的文字和鼓吹法西斯,差得也太远了。“至于最终能不能过上德国现在的日子,哪可难说。”这句请您朗读出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