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马前卒:3015年会有中学生记得上海吗? -- 万年看客

共:💬102 🌺776 🌵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家园 你说我无知,没关系,但是你是不是信口开河吧?

1、建国大约前30年的人口平均寿命的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儿童死亡率大幅降低,具体数据我不记得了,大约是从10-30%降低至为0.5%左右。儿童死亡率降低的原因是医疗科技技术的普及+保障。

所有的这些必须建立在医疗技术的发展。50-60年代是抗生素药物发展的巨变。

有药物技术,后面的生产体系,医疗教育体系,保障体系才能够发挥作用。

轻轻巧巧说句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就完了?

这在当时可是高精尖。

举个例子,你要是在50-60年代会算一个简单飞机流体动力学模拟模型,你就是高精尖人才。现在么,一个工科相关专业本科生会用电脑,基本一个月就会算。

1929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41年才有青霉素生产。中间有多少故事?

我们国家另一位听说青霉素是霉菌中产生,1941年就去寻找菌株,发现了桔霉素。悲剧的是,桔霉素副作用太大,至今也没解决。

2、你无非是想说现在如何如何的不好,毛时代是如何伟大而已。

我实话实说,毛确实很伟大,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帝国。但是这个全社会都是半军事化体系,不是好事。也未必就是毛的本意,只是无奈而已。建国之后的30年是处于备战战争状态。邓意识到,和平已经来临。

-------------

另外,解释一下“文科牛”。这个我并无恶意。只是引用一个典故:牛进了瓷器店。

家园 印度是个很好的参照对象,如果你说的理论是正确的

同时期印度平均寿命也应该大幅提高。

找资料能力有限,以下仅供参考:

Index mundi

中国和印度的人均预期寿命数值在1960年十分接近,其中中国为43.46岁,印度为42.45岁。到1976年时,中国达到65.98岁,增长了22.5岁。而同时期印度为53.24岁

我的愚见是:赤脚医生体系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赤脚医生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医学再发达,也要由人去实施、普及。

家园 涨速慢也可能是边际效应。有日美的数据对比么

比如日本,平均寿命已经很高了,以后其涨速慢很正常啊。

家园 兄台,你被TA带沟里了,只驳增速并不是证明

国家医疗好坏的充分条件即可。

起点低的情况下自然增速快,越到后面,边际效应越明显。

拿中国和韩国、古巴比更是没道理,人口基数相差都不是一个数量级。

家园 【商榷】您关于污染的观点

小弟是学环境工程的,对污染问题略有涉猎,所以冒昧跟您探讨一下所谓的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是怎么回事。

第一,农业产生的污染,并不是有机物污染,准确来讲,那叫做水体富营养化。这是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引起水生藻类恶性繁殖产生的后果,也就是您所说的“臭水”。

氮磷的来源,一般是农田过量释放化肥随雨水进入河流或者家庭生活污水的排放。在建立地下水系统和水处理厂之后(工业化水平提高的副产物),这些污水不再排入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就得到极大缓解,这就是马前卒写那篇文章的逻辑。

而有机物一般是以碳分子为骨架的长链化合物,氮磷并不属于有机物。在环境工程里,所谓的有机物污染往往跟苯系物等强致癌物联系在一起,比如著名的二恶英。

此外,有机污染一点也不好治理。有一类有机污染物叫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它们不仅分布广泛,难以降解(半衰期长达数年),还会随着食物链进入高等生物体内,并且通常是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代表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DDT等有机氯农药。

也就是说,农业污染并不具有农业的温柔光环,它的穷凶极恶程度毫不逊色于工业污染。

第二,发达国家的水的确是通过产业转移获得了暂时的环境改善,但是并不代表他们解决了重金属问题,大气和水体的重金属,最终都会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土壤和沉积物,并形成难以分离的各种结合物。

就像您所说的,虽然发达国家的河流很清澈,但是“这样的水再清澈见底于人类也有害无益”,因为河底沉积物所固定的重金属,会在某种条件下释放出来,重新进入水体。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不吃亚洲鲤鱼,除了因为众所周知的鱼刺问题,更深层次的担忧是,美国河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还有上节提到的POPs残留问题,都是亚洲鲤鱼身体内的定时炸弹。

迄今为止,能根本解决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换土。除此之外,就是把重金属转化成难以溶解的硫酸盐或者硫化物,而将重金属在不剧烈破坏土壤的情况下,从土壤中完全提取出来,以目前的技术手段几乎做不到。

环境工程跟生物工程类似,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充满了无奈。

通宝推:王小棉她妈,陈王奋起,桥上,
家园 论坛不是净土,也是随着社会变化的,这几年明显能

感到人群戾气变重了,为很小的事情大打出手。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论坛,这个没法避免。我们都喜欢曾经沧海难为水,怀念当年很小众的论坛。那时候确实干净,河友背景接近,娓娓谈来,气氛融洽,就跟一个小家庭聚会聊天一样。但是,河友的单一也造成我们思维的相对单一,听着是好听,可是并不能大大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就说我,10年的河友了,现在回头翻看10年前自己很敬仰的帖子,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可是当时就觉得完美。只有视野扩大,我们才能更成熟,更心胸开阔。能接受朋友,人人都能办到,可是能容忍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群,并在其中找到可学习的,不是证明自己更广博吗。

所以,我们不能太苛求,用一颗平常心,除非是恶意的破坏论坛,我们要容忍不同的观点和声音。观点一致不是论坛之福。很多东西没有绝对的正确错误,我们曾经苦苦捍卫的东西,除非是大是大非的东西,过几年有可能觉得自己的见解也不一定正确。

自己的一点浅见!

通宝推:97年的鱼,史文恭,桥上,
家园 是啊,和水土污染相比,雾霾应该往后排
家园 你这里没有考虑知识产权问题。

无需花专利费。医疗技术,特别是药物方面,可以廉价。现在的基本药物,你知道多便宜么。金霉素眼药膏,5毛。(因为专利过期了)。

中国在八十年代之前,是没有任何知识产权保护的。1980S-2010S这里三十年受国际舆论压力(改开),国家大规模盗版转入地下。中国就是拖延时间,让大量专利过期。2008-2010年才正式重视这一问题。损失的是中国创新力严重不足。

至于医疗体系,我说过了,半军事化体系的效率肯定高。

但是山寨也不差,

现在,医疗体系的包括其他领域技术推广,比文革的效率更高。

------------

就此打住。我不想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以前上学时学的东西。鹦鹉学舌,实在是累。

家园 没看明白。然中印都不鸟知识产权的同期印平均寿命还不如中啊

虽然不想抬杠:你要知道印度一直是不鸟知识产权的,特别是在医药方面。

liminqi只强调主观能动性,兄台只强调药物和技术,恕不知二者须相辅相成,哪条腿短都走不快。

家园 你还能更搞一些吗?

为什么用日本的雷达?

首先那是导航雷达,任何船上都得配。你水面航行时不开导航,你准备与其他船玩碰碰船吗?所以必需装导航雷达。

其次你要自己做一个个性独特的导航雷达,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美帝的电子侦查卫星是吃白饭的吗?你想在万千渔船中一开导航雷达,就告诉美帝快来搞我吗?

家园 推荐一篇文章:大逆转——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陈美霞)

这篇文章在网上能搜到,作者陈美霞是在美国的台湾学者。这篇文章清晰地描述了新中国前30年的医疗体系的逻辑和做法,从制度层面解释了为什么前30年人民医疗卫生健康水平可以取得那样长足的进步。

结合毛泽东关于医疗体系的论述,以及后三十年医改的做法,可以清楚看到,我国医疗体系的根本逻辑在前30年和后30年是有很大不同的,根本目的和逻辑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医疗体系,也导致了不同的后果。

医疗技术的进步当然也重要,但对于一个国家的人民来说,医疗体系要重要得多,中国医疗体系前后30年的变化,以及当今美国的医疗体系,都可以作为例子。

在毛泽东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发展出一个以预防为主、十分革新性的医疗卫生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发展合作医疗制度;使用赤脚医生;通过群众运动执行全民保健计划;中西医结合;越来越注重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然而,在过去20多年的市场改革中,中国将原有的医疗卫生体系改变得面目全非。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从预防为主转变为医疗为主;合作医疗体系大部分解体;赤脚医生不复存在,绝大部分转为专业化的乡村医生,很多人转而从事更赚钱的工作;官方不再注重群众动员,反而重新强调医疗技术;中西医结合的政策取向变为更依赖西医;医疗资源日益从农村转向城市地区。自1978年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戏剧性的变化,的确说明毛时代的医疗卫生体系发生了“大逆转”。

改开后中国医疗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早几年就已成为朝野共识,官方的观点可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这篇报告指出: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 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

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多数社会成员(包括相当多农村人口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出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数第4。

在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方面,尽管全社会的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42%,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改革开放前已被控制的部分传染病、地方病开始死灰复燃,新的卫生、健康问题也不断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仅列144位,结果令人深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改革”这个词本身就成了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殊不知有些我们自己的本来是别人学习的样板的好的做法,却被改革掉了。

家园 咋修改不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