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中国本土宗教会在佛教面前一败涂地? -- ywa13

共:💬8 🌺4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为什么中国本土宗教会在佛教面前一败涂地?

可能是因为古代中国的文明化速度太快,他们与时俱进去了,离其源头,也就是闻一多怀疑存在的“古道教”,越走越远(比如说在神界分封诸侯和建立官僚制度,“封神”)。不幸的是(对中国本土宗教而言),这个源头,可能像弗洛伊德假设的那样,通过遗传留在了中国人集体记忆的某个角落。

所以,当那几个胡僧来到中国,中国古人就像中了邪一样,前仆后继舍身求法,跑到印度去刮地三尺(绝大多数是以偷渡和沿途乞讨的方式)。无论真伪巨细,统统打包搬回。佛法在印度灭了几百年了,还有人跑过去看有没有漏捡。

龙西江:印度佛教起源于中国原始萨满宗教思想考

外链出处

佛陀在印度出现,可能是偶然中的必然。“古道教”应该是一个还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东西。是黄种人在几万年的时间跨度上以人为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的实践(“气功”可能是其一个分支)。作为实用主义者,他们对解释世界和理论建设缺乏兴趣。他们的实践,最终在印度遇到了来自西方带着五花八门的理论和世界观而且能言善辩的雅利安人。经过双方的接触,交流和辩论,终于成形了。核爆了。

通宝推:拿不准,土拨鼠yuanap,
家园 龙西江是不是过火了点?

“古代印度沙门、婆罗门和佛教等宗教信徒冥思中,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是中国人所无法比肩的。佛典《华严经》曰:宇宙中有无数恒河沙数的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构成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两千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两千中千世界构成叁千大千世界。一个世界从产生到毁灭的劫数{一劫},是数十亿年。在没有现代电子天文望远镜观察天宇的情况下,印度哲人只通过禅坐内观,在宇宙学方面达到现代科学相同的认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这个也行?

家园 汉语是孤立语言汉字是形象文字,做事快做事好但逻辑表述差

汉语是孤立语言,汉字是形象文字,注重做事做人,轻于逻辑分析,更轻于逻辑表达。所以中国几千年搞了很多举世瞩目的重大的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中国人也被公认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但对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的贡献却不多,有算术计算而无数理哲学;有工程业绩而无基础理论。反映在宗教方面就是没有本土发展出来的宗教哲学,和系统的逻辑表达。上古有一些神话,但没有严密的推导出宗教方面的哲学思想,更没有把它系统地记录下来。道教并不是老子创立的,老子自己创造的思想学说很少,只是在逃跑途中被逼无耐,凭借作为周朝图书馆馆长的记忆,书写了一部关于国家和社会的经验杂谈,没有详细描写推演的过程。后来被各路人士凭借自己的不同理解搞出了各种道教学说,没有统一清晰的源流和传承,让人感觉雾里看花,但实用性有时是很强的,中医、武术、养生、治国都有应用。所以道教不象世界范围被普遍定义的宗教概念,而更象一部大众百科。

符号语言在逻辑推导方面是有优势的,因为人的思维是借助语言,人是通过在大脑里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方式(甚至自言自语)来完成思考,再而借助文字记录自己的思考,再开始下一个思考过程。抽象符号因为简单而有利于逻辑推导,长此以往,使用者(知识分子)的逻辑推导能力就强些,产生的成果就与形象思维不同。因此佛教一经在中国传播就给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如同现在很多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给了很多中国知识分子耳目一新的感受一样。

但龙眼独家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符号语言在逻辑推导方面虽然看似有一定优势,但随着推演过程的不断深入,很可能会推导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导致机械、僵化和教条的发生。最后甚至不但不能支持做事,反而会耽误做事。比如佛教最初是反对拜偶像的,前500年佛祖刻意没有留下任何雕像和画像,只留下一只脚印,可后来却是佛像林立,大家狂拜偶像。再比如佛教讲四大皆空,可发展到后来确实寺庙一个比一个盖得高大宏伟,金佛贡奉一个比一个珍贵,这些都远远偏离了四大皆空的原则。再比如佛教讲跳出轮回,不在三界,可发展到后期的金刚乘,竟然连活佛都要转世了,这是成佛的样子吗?

以此对照,大家会发现西方很多以符号文字推演出的哲学和逻辑会导致'似是而非'的结果。比如,民主、自由、平等,都有这个问题,很容易被极端化,教条化,这就有符号思维的祸根在里面。让我想起中国春秋时代的诡辩大师公孙龙有一个经典的问题叫'白马是黑马',既,白马是马,黑马也是马,所以白马能是黑马吗?当然,我们可以运用内涵、外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来分析出这个逻辑陷阱的漏洞在哪里,但实际上,在一系列的逻辑推导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和意识去分析每一个推演环节,往往把一个抽象的定义符号,盲目地,无条件概括成了这一范围的一切事物,而忘记区分各种存在条件了。

这里最佳的方式是结合两种思维方法,形象结合抽象,实用结合逻辑,汉语结合外语,就能让人变得既聪明又智慧。

这对我们海外华人是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统计表明,海外华人最成功的人是一代半华人,以后就逐代颓变了,一代不如一代了,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主动放弃了汉语和汉字的教育,放弃了人类远古流传至今的唯一的形象思维工具的教育。

一代半华人就是指在中国出生,到海外发展,既会讲汉语写汉字,又能讲当地语言和书写当地拼音符号文字的人。与之相比,你会发现无论是在西方哪个国家,那里人最大的思维问题是考虑问题都很机械、僵化、教条,不会类比,缺乏事物之间的联系,简单讲就是'脑筋慢',越是发达国家,这个问题越严重。当然,国内只讲汉语和写汉字的人有相反的问题,多数人经过西方理工知识的初级和中级训练,掌握现代科学没有问题,甚至工程方面更加得心应手,但到高层以后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的人不多,这恐怕也是有原因的。所以作为华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最好要让自己和自己的子女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字:汉语和汉字-人类远古流传之今的唯一的形象思维的宝贵工具,以及一门外语及其拼音符号文字。因此,我对身边华人家庭不去督促自己子女学习汉语汉字,而去学什么法语,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的是嗤之以鼻的,法语、西班牙语和英语都同属一个大的语言系统和文字系统,多学一种也没有更大意义,而丢掉汉语和汉字的独立特点,就丧失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后代也就和西方人一样思维受限了。

通宝推:hwd99,海峰,
家园 看明白了在说不迟。

我就遇到过尼泊尔的释迦人。廓尔克人不是黄种。

先问自己懂多少?

佛教之于黄种,就是天然本底的接受,不是没有原因的。

家园 佛教之于黄种,就是天然本底的接受,不是没有原因。

接触过很多尼泊尔人,有印种和黄种,龙西江还是有根据的,突破了

近代西方所划的地域的限制。是方向性的突围。

只不过我们对那一带的过往知道的太少。今天国内对哪里的考古也没投

精力,或其它原因所限。今天佛教也还在尼那一区域,没有到印度。

它不是现在意义的本土宗教,却是同源宗教。看看阿三们像是能产生这样的族类吗?

我佛黄种,当明今世。

也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矣!

考古表明,上古印度河考古文化发现这里有着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民族宗教背景。上古东方蒙古人种远早于地中海白种人进入印度地区,以中国华北为中心发源的蒙古人种的非几何形细石器文化,压在以地中海为中心发源的几何形细石器文化下面。蒙古人种和达罗毗茶人同为上古印度土著,黄色的蒙古人种主要占据了东方印度。古印度东北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蒙古人种和达罗毗茶人的混居至少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两者有着某种共同的底层原始萨满宗教渊源。

释迦牟尼和释迦族可能是属于蒙古人种中的夏(嘉、迦)人之古羌系统人群。佛教产生的公元前六世纪,正值婆罗门教作为正统派思潮普遍流传于古印度的时代。佛教是释迦族带着自己土著的蒙古人种的部族宗教信仰,在与正统的婆罗门教的辩论、对抗和刺激中,产生发展而来。释迦摩尼佛教的宗教源头应该在蒙古人种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中去寻找,而不是在雅利安人种的原始宗教中去寻找。

1、释迦族来自阿萨姆地区,此地区是蒙古人种的萨满宗教的一处渊薮,是《山海经》中的一处“都广之野”。菩提树就是萨满宗教的“世界树”或“建木”,萨满巫师和其管辖的灵魂,要通过世界树接通天地的。阿含经(agama)有一个意思,是彩虹蜥蜴。蜥蜴在萨满宗教中就是指龙族,这里有龙穴和灵魂出入的世界树,是大量出萨满宗教经典的地方。佛教有传统说法,佛经是藏于龙宫的。佛陀在摩揭陀国王舍城修习的灵鹫山,就应该是都广之野和建木的灵山。

2、迦摩缕波这个词,“迦摩”就是“嘉莫”,“迦”或“嘉”在藏语中意思是指“夏人”和“汉人”。“摩”或“莫”藏语是指“女人”。“缕波”藏语指“王”。合起来就是“夏(汉)”女王。意即西王母国。藏族还保持着对汉族最古老的称呼:“夏”或“嘉”,藏族中现在都有不少支系属于“嘉(夏)”人。

3、迦摩缕波的先祖福授(Bhagadatta)与小勃律的始祖Bhagadatta同名,小勃律是隶属古象雄(古支那)国的,与迦摩缕波都是嘉(夏)人建立的国家,应是一回事。雅利安人种的俱卢族和蒙古人种的西王母国(迦摩缕波),在摩诃婆罗多大战前已经通婚融合。通过史料和事实分析,我们就读懂了《山海经》中“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此轩辕氏就是嘉(夏)人建立的古象雄、古支那国。北俱卢州与轩辕之国完全可以视为同一区域。这也是俱卢族与轩辕族能通婚的条件。

4、关于宇宙比成“树”的这种形象化描写,在印度许多古代经典里都能找到,如《薄伽梵歌》、《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伽塔奥义书》(Kathopa-nisad)等。在图兰民族萨满原始宗教神话中,也有关于“世界树”的理念,在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族中大多都有宇宙开初地上长着巨大的神树的说法。在《山海经?海内南经?建木》、《淮南子?地形篇》中关于世界树的记载,都广之野有一处应在乌仗那国(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此区域是上古华夏的古轩辕之国。今西藏阿里地区的岗底斯山,是古昆仑之丘,黄帝的下宫。

5、佛教密宗的根源虽来自中国,但是在迦摩缕波才形成密宗这一大教派。不仅迦摩佳女神的圣地青山寺在迦摩缕波国都附近,而且密宗的许多圣地都在该国。引用李约瑟先生的一段话:“乍视之下,密宗似乎是从印度输入中国的,但仔细探究其(形成)时间,倒使我们认为,至少可能是全部东西都是道教的。”

6、类似湿婆的生殖器崇拜在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四川的盐源县、木里县和整个青藏高原的蒙古人种的萨满原始宗教中是普遍存在。达罗毗茶人神话保留原始社会以创世女神和母神为主角的神话。这一点与蒙古人种的嘉(夏)部落一样,都对印度教神话有很大的影响。印度教神话从前两者吸取并加工了许多传说,丰富了自己的神话内容和神话系统,反过来又使蒙古人种的神话和达罗毗茶的神话附属于自己。与蒙古人种相似,达罗毗茶神话特点是没有神系,也没有形象丰满的神袛。

7、月亮王朝是由雅利安的俱卢族建立的,由于俱卢族与黄种的支那人通了婚,在神话和史诗中也被贬为魔的一方。因此,月亮王朝的国王那护沙从因陀罗在天上的王位上被推翻在地,化为了蛇。其实,太阳王朝的后裔们也与蒙古人种通了婚,也是杂种。《阿摩昼经》中载,佛陀询问阿摩昼的出身,指出阿摩昼的祖先是干诃(Kanha)。佛陀告诉阿摩昼干诃是释迦族祖先誐迦格王(Okkaka)的一个婢女生的儿子。干诃属于雅利安的太阳族系,是蒙古人种的释迦族的婢女所生,血统已混杂。

中国的儒教、道教,实际上都是源自中国萨满底层文化,而佛教则在印度文明中,中印底层文化冲撞交汇的结果。从古典经籍中考察儒家、道教与印度佛教思想的渊源关系,有如下论点:

1、释迦牟尼的“中道”、周文王《保训篇》的“中道”和孔子的《中庸》的“中道”是同源的哲学思想。

2、释迦牟尼开悟的一瞬间的境界与孔子作《周易·易传》时的境界极为相似。

3、释迦佛门的道和中国道家的道从《庄子?大宗师》篇看到了极大的思维、修行方式和路径的重合面,如果不是同源的关系,很难解释这一现象。

通宝推:龙眼,
家园 没那么简单

佛教是完全中国化了才在中国站住脚的,汉传佛教只能说是受佛教影响而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和本源的佛教差别大了去了。

家园 这段当能解释不同。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读龙西江研究员《寻根》有感

  因为殊胜因缘,我担任释迦佛陀诞生圣地-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住持二任方丈长达十二年。中华寺是我国佛教界以国家名义在国外建立的第一所寺院,该寺院自1986年始,选址、设计、施工我均有幸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作为佛教徒,能在佛陀故乡参与建佛寺,当然应该说因缘殊胜,并且前后常住达16年之久。目前,这里已有来自世界的18个有佛教的国家所建的35所寺院,将来会有70余国家在这里建设佛教寺院,它将成为世界佛教大都市和佛教界朝圣的神圣地。

  在我入住佛陀故乡之前,曾对已故的台湾印顺长老所著《印度佛教史地考》《印度之佛教》中所提出的“释族非雅利安系,其为黄种无疑也"(《印度之佛教》14页),“释迦族,旧传雅利安人,出名王甘蔗之后。初居印度河侧,东下立国于雪山之麓,即释种所自起。甘蔗王族出瞿昙(即乔达摩)仙之后,因以瞿昙为氏云。然以近人之考证,颇不以此说为然,而以释种为黄色之蒙古人种。"(《印度之佛教》13页)引起过比较深刻的注意。带着这一我以为是“重要的历史课题"思绪,在之后的十六载中,将此“心病"汇入实行中,对尼国境内,甚至尼印边界的印度国境内的拘尸那、毗舍尼、舍卫国等地都曾留意考察过。在考察中对释迦族人群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及访谈,在大量的践行中,我得出结论:

  释迦族是蒙古人种的中国人。

  2011年,二任中华寺方丈圆满回国时,尼国尼中友好协会主席-Prem Kumari pant prof拉着我的手说:您回到中国,请您在中国呼吁:

  1、一直以来,中国说佛教是从印度传过去的,但佛教的根是在尼泊尔,佛陀是尼泊尔人,不能离根而说枝叶,回去之后,拜托纠正过去的说法。

  2、释迦族是蒙古人种,一直以来,都认为是雅利安人,是对事实的歪曲,回去之后拜托纠正过去的说法。

  3、历史以来,尼泊尔和中国就有友好交往,其中有佛缘、政缘、亲缘、血缘,我们尼泊尔人始终和中国人保持着这种关系,回去之后,能常来常往,保持友好。

  回国之后,我一直在找同志和知己,总想将这位可亲的释迦族古玛丽的嘱托付之于实行,我亦下定决心,要将此一些历史问题予以澄清。

  我发现,在研究同一课题的人还不止我一人,其中还有许多高层领导听了我的阐述之后亦十分兴趣。在我接触的人流中,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龙西江研究员便是其中最为执著者,我惊奇地了解到龙研究员在这一问题上已花了三十余年时间了,其间也发表了不少论文。使我高兴的是,这本关于佛教与中华人氏的关联的力作《寻根》,还补充解决了我的不少疑问,比如,释迦族作为蒙古人种的中国人,是什么时代到达迦毗罗卫国的?作为沙门思潮之一的佛教,反对当时婆罗门教的主体思想基础是什么?这些疑点在这本《寻根》中似乎有了些眉目。

  《寻根》以六个方面大量的文字依据阐述了古西竺佛教源自中国原始萨满宗教思想。这些大量的文字依据并非主观忆想,而是依据大量的国内外考古、思想、哲学学者的成果而撷取、搜集加上自我分析而成。其中,龙西江研究员以六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从上古印度河考古文化发现这里有着不同人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进行阐述。我们知道,位于现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的考古缘于1856年英国人在这里修建鐡路,英国人发现了大量的远古时期的遗迹,惊动了当时大英帝国,于是在1862年成立了以亚历山大?孔宁汉(Alexender Cunninghum)为主的“印度大英考古调查局",之后于1920年和1922年在印度河流域先后发现了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古文化遗迹,这片古文化遗迹分布于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的2000公里见方的广阔地域内,地域比起埃及和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化遗迹来,要超过一倍半以上,时轮要早500-1000年,这在当时,引起了世界性轰动。此后,印度河流域文化便定义为“哈拉巴文化"。恒河流域文化的考古,则是在哈拉巴文化考古之后,由约翰?马歇尔总理率领进行。

  “哈拉巴文化"“恒河流域文化"的研究起初是以建筑文化为课题的,之后便涉及到文化、艺术、宗教、民族和人种等范畴。龙西江研究员便引用了不少其中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既有西方的亦有东方的,当然包括中国人的研究成果了。

  二、考证“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属的释迦族为蒙古人种"。众所周知, 在过去的中国历史书籍中,对于释迦佛陀出身于雅利安人的剎帝力种性阶级,是较为普遍的说法,亦已成为传统的定论。然而,大量的事实说明,历史的说法是误导。我们翻开“四阿含经"仔细一看,不难发现,里面没有一个地方记录着佛陀出身于雅利安人,倒是有许多地方记载着,佛陀出身于反雅利安人的“剎帝力"人种。为什么释迦族自规于剎帝力种性?按印顺长老的研究证明:

  是因为长期(公元前二千年前到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受占统治地位的雅利安文化影响的结果。

  我们翻开龙西江研究员的《寻根》一书,可以看得见,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释迦族是属于黄皮肤的蒙古人且是中国人是无疑的。这不同的角度便包括:佛教的《阿含经》、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大唐西域记》、蒙古考古学家和学者以及日本人学者和考古学家前田仁贵、中国近、现代人类学学者及考古学家等人的真实数据。

  三、“从中国上古经籍、释典及西方古地志穿越青藏高原考察蒙古人种在西北印度河流域、东北印度和喜玛拉雅山麓南侧的蒙古人种上古居民和活动"论证释迦族的历史及属蒙古人种的中国人无疑。

  龙研究员以史记及佛经为依据,以古今研究印度河流域、青藏高原南麓、恒河流域北面平原区人种研究学者所得的结论为基准,以不同人种所产生的宗教信仰比较为分水岭,以大量数据证实了释迦族落籍于迦毗罗卫国的缘由。理由充分,事实详明。

  四、既然定居于尼泊尔境内的释迦族是东方黄皮肤的蒙古人种的中国人,由释迦牟尼创立了伟大的佛教,那么他们的文化基础是什么?包括宗教信仰是什么?《寻根》引述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学者及佛教界、婆罗门教的经典文献资料,证实:

  从经籍、释典及人类学角度等考察佛教与中国原始萨满宗教有着渊源关系。

  说明当时在古西竺所产生的“沙门思潮"的渊源,与来自中亚、西亚的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思想完全不同,却与中国原始萨满教思想、礼仪、传说、信念

是那么相近。应该说,佛陀以其释族固有的原始文化思想及宗教信仰为基础,结合当时人们的心态,雅利安人统治思想领域的空隙以及传统婆罗门思想的不足处引发了“沙门思潮"。说明佛教的产生,是与当时政治、思想、宗教信仰的激烈碰撞的结果。这个“固有的原始文化思想及宗教信仰基础"便是中国的原始萨满教。这部分文字的阐释,应该是本书的中心区,是本书的基本思想。

  五、既然释迦族是中国人,代表释迦族创立的佛教基本思想基础是原始萨满教,那么它与中国人的基本思想和宗教信仰有什么渊源?我们知道,中国人的本土基本信仰是儒教和道教,它是否与原始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有什么关联?龙研究员在《寻根》中用佛经所说和中国儒家和道家经典所说以及藏传佛教祖师所阐释的有关主体思想作了一番对照,以大量的文字依据说明了原始释迦佛陀所说与儒家和道家的关联之处。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原始佛教思想及修行方法与中国儒、道二家的关系,这就自圆了释迦族以及佛教和中国人的相切合之处,也证实了释迦族是蒙古人种的中国人的真实和可靠性,否则,怎能将“立论"立于可立之竟?!

  六、为什么带有中国原始萨满教基础的佛教创立于古西竺而非中国?《寻根》用中印两国文化比较来进行说明,用位于中国本土人所占据的地域和古西竺人所占据的地域进行比较论证。古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面主要说的是因水土原因对人们思想及行为所产生的异同渊源。不是吗,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方方面面上存在着差异,比如说面貌、个头、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就拿语言结够来说,相差的竟有那么大,用中国人的语言逻辑去套欧美语言,结果是一大堆笑话或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意思。另外,中国人对外来文化有很大的包容心,但在中国以教权大于王权是不可能的,而在古西竺却可以。在孔雀王朝时期,当时的统治者虽然以正统的婆门教为主体思想,但并没有以行政手段去剿灭沙门思潮。再则,古西竺北起喜玛拉雅到德干高源以南的平原区,气温自摄氏零下100余度到零上50余度,温差竟然是那么大;从东面的孟加拉国湾到西面的阿拉伯海,不同季节的季风令人可畏。可见生存在古西竺的人要具有相当的忍耐性,这种忍耐性便反映在人们的包容心及对神灵的企盼以及对宗教文化的追求上。因此,佛教以其强大的慑受力在古西竺得以生存,甚至在一度时空里战胜了婆罗门教使其思想体系占据了统帅作用。然而,尽管如此,中国和印度人的思想有诸多同通之处,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是作者的最后阐释。

  依我看来,龙研究员在阐释释迦族非传统所说的雅利安人而是黄种人的蒙古人种的中国人是成功的,是立得住脚的。龙研究员是以大量的文字考据来说明的,在今天,只要我们以科学的DNA数据来验证一下现存的生存在尼泊尔的释迦族人群,不就解决其民族属性问题了么!这使我想起来,当今的科枝界发现了“上帝粒子",这一发现证明瞭过去许多不可解释的物理和化学现象。但一发现使一位元西方的物理学巨匠-霍金发出了科技界的强音:由于“上帝粒子的发现,使物理学变得没有趣味"。同样,我们在讨论、论证古老的佛教创始人释迦佛陀的释族是黄种的蒙古血统的中国人时,是以挖掘文化底蕴的前提下产生的,它具有很强的魅力,如果以简单的方式去处理这一课题,同样存在着“没有趣味"了,这绝非戏论。但,作为中国人,一定要排除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哪怕最终被世界认可释迦牟尼是中国人,我们也只是以平常心对待,只能说我们做了一件还历史本来面目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罢了。

  然而,我虽然对龙研究员的关于释迦族是中国人的论证持肯定态度,但总觉得对佛教的整体思想和古西竺的主体宗教思想(四吠陀理论)的关系没有很好地摆正,亦即是其企图将佛教的思想理论主要建立在中国原始萨满教上而勿略了和本土文化的关联。我们可以认为,佛教是建立在释族本有的思想理论基础(如前所说)吸收古西竺的主体宗教思想理论的精华对四吠陀理论思想产生强列碰撞结果之上的,而绝不可将佛教和古西竺的主体思想理论割裂开来。一者佛教产生于古西竺而不是中国,任何一门外来思想体系要想在当地扎根、开花、结果,必须要和当地的本土文化相结合,这是不争的事实。二者,即便佛教的基础理论是萨满教,那也一定会接受当时存在的本土文化精华。何况在整部大藏经中,所包含的内容便是佛教和婆罗门及其他思想体系的对仗。而部派佛教及印度教产生之后,佛教还大量吸收了印度教的内容。三者,我们不难发现,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是与当时 “九十六种外道"相重合的,如地、水、火、风理论,人生历苦的理论,甚至出世理论等,都有相重迭之处。这便说明,佛教是离不开当时古西竺的主体思想理论基础的,这点一定不能忽略。

  承蒙龙研究员的错爱,要我写一段付梓前言。由于在尼泊尔中华寺时有幸对佛教史地作一番缉考,且有着优越的工作生活空间达十六年之久,使我得以有说话的余地。我想,我是专门在佛陀故乡坐下对佛陀故乡做考证的,今天的交通工具及我所要追求的目的和过去的法显、玄奘、义净等西域求法的高僧们的历史背景不太相同,古来求法的高僧们是以取经和求法为目的,他们只能走马观花般地对史地作一个大概了解,不可能也不充许对释迦族是什么人种作调查了解。尽管这样,在玄奘三藏的《大唐西域记》里,对释迦族的缘起还是多少有些说明。我是学水利工程的,向来对所攻的科目有比较严谨的苛求,因为我的专业不充许我对工程的计算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垮了大埧,爆了压力管那将有杀头之果的。同样,对我认定了释迦族是蒙古人种的中国人之后,我便耿耿于怀地追求和以“打破沙锅纹到底"的心态破释它。因此,当龙西江研究员要我写此文时,也就不管水平的高低来完成任务了,不对或荒唐之处,就教于高人,是为本怀。

      

尼泊尔蓝毗中华寺开山方丈 释怀善 谨识于中国佛教协会悦净斋

                 二0一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家园 中国自从周灭商以来就发展出强大成熟的世俗政权

在佛教传入中国前,中国还没有出现过古印度佛教或者罗马基督教意义上的宗教,暨宗教能够稳定控制国家政权,或退而求其次操纵国家政权统治。

中国的道教朴素思想在道家的维系下存在,直到古印度的佛教中国的如火如荼的传播,才参考佛教体系创立出道教。同时中国也在改造古印度佛教,剔除不合中国道理德成分,成为中国的佛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