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砸一下画家们:印象派的历史源头纯粹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结果 -- 豪哥的江湖

共:💬17 🌺9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砸一下画家们:印象派的历史源头纯粹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结果

这是1860年照片里的圆明园,焚毁前。印象派出现的同一时期。

已经不可能有画家的手法赶上这样的细节和逼真了。于是画家最大的财源就危机了。同时教会的势力比以前差远了,宗教题材也没人花钱了。。。。

于是画家们就开始探索新的东西,写实的路子走不动了,就来表达感觉吧。。。。看看摄影还是黑白的,我们就玩色彩吧。。。

印象派明显追求视觉冲击而不是内容就源于此。。。。

后来的流派更多更滥。。。。到艾未未时代已经需要在作品里添加政治元素了。。。。

这是研究了n个国家的n个城市的n个画廊的感受。。。不传之秘,那些美术馆里精美的手册不会告诉你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普鲁托,時千峰,年青是福,
家园 同感,照相技术普及之前

画家的工作实际意义和市场价值联系很密切的

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广州等开放口岸,有专攻西洋画法的外销画派(以下转贴)

呱是18—19世纪广州画家的名号,也是画店品牌。林呱、庭呱、新呱、周呱、通呱,今天为人所知的呱字辈都是历史中留下手笔的洋画高手。

  呱字洋文写作Qua,从葡萄牙语词Quadro而来,欧洲人看见商行的呱字招牌,便知道店里做的是洋画生意。

外销画材料多样,早期有制作复杂的玻璃画——中国画工是如何掌握这门复杂技巧的连欧洲人都迷惑不清;还有一些画的人脸用象牙贴镶,衣服用丝绸粘补;呱字辈最擅长的是用进口矿物颜料画成的油画,最热销的也是油画;价格比较低廉的是悬挂纸画,画满花鸟和蝴蝶、风景与风俗,专门用来挂在欧洲人的中式房间。

  呱字辈不仅靠进口颜料、纸张创作西洋风味作品,而且自有发明,比如用通脱木茎髓制成“似纸非纸”的通草片,在上面用水彩作画。这种材质与主题均中国味十足的“广州明信片”,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东方旅行纪念品。

  最早的外销画以安静优美的港湾风景为题材,随着1857年“一口通商”,广州财富聚集,画家开始描绘“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繁荣,外销画的画面多了大船、大宅、教堂,也多了动感。《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中,最令人惊叹的是描绘珠江沿岸图景的画幅,一派水国商都景象。

  除了炮台和军舰,入画的还有花艇。大英博物馆所藏的9米长的《珠江长卷》中有近500条船,华丽的花艇遍布十三行商业区和沿江码头。花艇、老矩艇执色情行当,还有专为花艇接客人的皮条开埋艇,以“虫二”为招牌,意思是“风月无边”,画中的珠江颇有秦淮风味。

  除了“明信片”,还有一些“连环画”很流行。“茶叶、丝绸、瓷器是当时主要的贸易内容,是欧洲最需要的东西,他们欣赏产品,也很想知道这些东西究竟是怎么生产的,因此就有很多像连环画那样的画描绘茶叶、丝绸、瓷器的制作过程。”吕澎说。

  呱字辈还画市井风俗,接订单画欧洲人和中国人肖像,除此之外还有情色味的家庭生活画和直接的春宫画。比较少见的则有描绘雪后场景的雪景图、描绘新年场景的岁朝图等。

  林呱在1836—1855年之间受伯驾医生(Peter Parker)委托绘制的患者肖像,恐怕是外销画中最特殊的例子。这些画现藏于伦敦盖伊医院戈登博物馆,最早是作为医学档案而创作的。伯驾医生回美国之前,需要向赞助人展示他在中国行医和传教的成果。这些画像的主人公每个都有奇大的肿瘤,每一幅画都附有病状的描述。它们还曾作为广告宣传画在广州博济医院的走廊里挂过。(这个纯就是当照片使用的)

外销画流行一百多年,为什么后来消失了?吕澎说:“这个时期绘画的目的就是了解事件、人和风土人情,有照相术之后,为什么还要去画,多吃力。

通宝推:等明天,mezhan,年青是福,赵沐浴,
家园 英国BBC有个纪录片系列讲印象派。。。。

讲学院派把持了学习、入行业圈的种种封建森严壁垒,跟中国古时候名士评品人物一样,学院派办个沙龙,进行画展,必须要符合学院派的口味,他们才愿意接纳新入行当者。

这导致很多有才华的人都不满,体制内熬出头太难了;铁路的普及;新式轻巧画架的出现;新型灌装颜料的出现(一个学院派学徒,准备颜料,把颜料从石头磨成细粉就得几个钟头);直排笔头配铝管套的画笔的出现(可以刷刷刷很快地涂抹堆积颜料在画布上,学院派用的老式画笔,跟中国毛笔一样);

一推,一拉,很多画家就跑到野外乡村去了,画自然景色,画普通人物,总之,他们从学院派的压迫之下,得到了解放,到生活中去了。。。。

但这个纪录片,应该是漏掉了照相技术对绘画艺术的影响。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有价值。

这跟长途大巴似的。。以前长途大巴不向今天这么点对点的,很不为大家所熟悉的一个出发点,一个很不为大家所熟悉的目的地,都有大巴在跑。。。因为高铁把主线都把持了,大巴只好被“挤出”到支线上去了,另辟战场。

家园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不光是技术革新对写实作品的冲击,现在广场上还有人卖肖像写生之类的,也有人买,手工的反而比电子照相一类的贵多了

主要是很多艺术形式前人把路走绝了,比如:你画马能画得和徐悲鸿一样好吗?就算你画得和他一样好,没创造性,因为前人画过了,除非你画得比他好几倍,艺术这东西,要有创造性才有生命力

同样唐诗宋词,也在这里,唐朝人把诗都写完了,宋朝人只能写词了,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仿崔颢的《黄鹤楼》,后人认为无论韵律还是思想深度都高于《黄鹤楼》但是因为《黄鹤楼》先,所以......................

家园 不对啊,近代有太多新东西可画了

前人画过火车飞机汽车吗?就说动物,前人画过大熊猫和考拉吗?关键就是照相普及后没必要画这些东西啦。。。

不过说起来,画火车和汽车的的确不多,但画飞机的很常见。。。

家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近代其实是个艺术形式百花齐放的时代。比如说吧,问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谁,答案大概不唯一,但说出谁来,恐怕都很难比巴赫、贝多芬如雷贯耳。这其实是苹果比橘子了,二十世纪的古典音乐可能确实不行,比不上前辈(不懂啊,错了请指正),但是二十世纪有爵士乐,有摇滚乐,有流行乐,这也是之前没有的。之所以下意识的认为古典音乐家出名,八成是因为历史沧桑感带来的附加价值。巴赫和贝多芬,听说活着的时候混的不都挺惨的嘛,比现在流行乐手差多了,没准千年以后,公认公元第二个千年中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迈克尔杰克逊呢

不过我倒是有个问题,文学呢,我是从三千年前的诗经到现代文学都能欣赏;美术是古代的能欣赏,现代的欣赏不了;音乐恰恰相反,现代的能欣赏,古代的欣赏不了。我感觉这样的人不少吧,内人和我就一样,谁能分析一下这有什么原因嘛

家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没有被画的,只不过太普通了,普通到你根本没关注了,一时半会儿想不起,不说商场什么的铺天盖地的广告什么的,最直接接触最多的就是动画片,火车、汽车、飞机、大炮、熊猫,恐龙.............那样没被画.............

家园 可能最早的考拉就是绘图传回欧洲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以看看《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早期博物学绘画的经典

当时考察团很多都配有专职画家,但摄影技术的发展淘汰了几乎所有这类的画家

家园 音乐我不懂,但是绘画有个断阶式的衰落

你去大都会博物馆之类的看看,一路从早期宗教画过来,越来越精美,然后突然就发散了。

家园 是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

过去的绘画,确实有两大主题,一是宗教,二是人物。前者受雇于教会,后者大多是以达官贵人。这两种题材,可以说是画家的饭碗,但不能说是画家的全部。既然是创作,在自己喜欢的题材上肯定会更加用心的。我没有研究过美术史,一下找不到合适的例子,但是印象中,中世纪也有风景,民俗题材的作品的。贝多芬能写《田园》,难道画家会对美景视而不见?

照相术的出现和教会势力的衰退,确实砸了不少画家的饭碗。画家的数量肯定是比以前少了。数量占压倒性的人物宗教作品的减少,使整个画坛显得百花齐放了。

我以前不喜欢印象派的作品,觉得乱。可是,一次偶尔的机会,退后三步看一幅日本画家的印象派作品,正是被雷劈一般的感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原来印象派是要这么看的。原来那些杂乱的白斑,瞬间化成了湖面上粼粼跳跃的光斑。

由此我对印象派画家充满敬佩,手臂没有三米长,所以在往画布上堆颜料时,脑子里要把这些杂乱的色块转换成一幅完整的图案。这不是单纯的题材的转变,而是绘画技巧的跳跃式发展。

照相术可以逼得画家去画风景,但是绝对逼不出印象派。梵高莫奈们是天才,就像莫扎特说的,上帝把旋律装进了他的脑子,他只要动手弹出来就行了。

家园 Or is it the WWI

The Great War, the war that people at the time had never seen before. When the most brave and the brightest are mowing down by machine guns by hundreds of thousands, what's left for those who are spared? Anyone who might have 19th century style romanticism ideals were "awakened", discarding their old orderly world view like butt wiping tissues. Some German philosopher declared "God is Dead" soon after. The rich Americans celebrates "roaring 20s" with booze and jazz. The desperately poor working class led by ambitious intellectuals who call themselves commies are in fashion everywhere.

Similar to the paintings, classic music is also toast, the musicians are in no mood to write pleasing and smooth melodies and well balanced, well structured sonatas, symphonies any more. Typical example is Stravinsky -- "the Rite of Spring", great master piece no doubt about it, but you cannot say it is pleasing to the ear. To hear Stravinsky , it is not like you are in the Golden Hall of Vienna dress in tux anymore, but thrown back into wilderness that the fa?ade of civilizations is stripped away.

Wait, "the Rite of Spring" was a 1913 work, one year ahead of the Great War. Oh, well, perhaps the horrendous lost of the Great War may not be the direct reason for the sea change of Fine Arts and Classic Music world. Nevertheless, these things and changes happen in a couple of years, almost simultaneously.

家园 classic music

二十世纪的古典音乐可能确实不行 is probably not true

Stravinsky, Schoenberg, Shostakovich, Debussy, Ravel, Copland, Prokofiev, Gershwin, .

You probably have heard Debussy -- he's also an impressionist. And Gershwin, for his Rhapsody in Blue.

... and for Ravel:

Ravel's Boléro is something you may want to sample if you haven't heard already.

家园 工具革新很重要

1、因为记载手段的能力不同,你看到的诗歌也好,画作也好基本都是原汁原味的,而音乐几十年前钢丝记录的阿炳原声就已经损失不少音质(无论录取、保存、传播的全过程),按谱演绎,和当时原创还是有不少出入的,二泉映月我听过不少版本,但是能让人深深感动的还是损失不少音质的阿炳钢丝转录的原版,

2、文字还是绘画制造工具(毛笔、钢笔、计算机输入)对其艺术表现力的作用远不如音乐表现来得大,古代也只听说过制琴大师,没听说过制笔大师(当然例如帕克工艺笔等只是增加的附加功能,并不影响主功能),现代音乐新增了不止几百种各式各样的乐器,再加上制造工艺,原材料等水平包括建筑水平(如音乐厅修建对听众感官的考虑等等)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3、场景限制,很多流传下来演绎广泛所谓的古典音乐大部分是交响乐,这种演绎形式受场景限制,需要在较为广阔的空间演绎,我自己在家不喜听交响乐,虽然音响已经够好了,但是去音乐厅听一次还是不错的

家园 稍微有点不同意

印象派的“造反”算是最温和的,还算是能理解为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尽管对于梵高还是有点距离感

最初科技的挑战恐怕也很弱,当时想要照出好的照片似乎也不容易,更别说彩色照片了甚至点彩画能理解为某种来自科学的启发

而后来的什么野兽、抽象、结构、立体、未来之类的,我的眼睛里就属于“再上层楼强说愁”

当然了,我的“艺术修养”仅限于十几岁看的电视

家园 巴赫还好,贝多芬有点惨。那时音乐的金主是教会和宫廷。

约-塞-巴赫一生都有稳定的职位,不是教堂的管风琴师就是宫廷、圣咏学校的乐长。不论是在魏玛宫廷还是在莱比锡圣咏学校,都是待遇优厚。

与巴赫的淳朴、谦逊相比,贝多芬可算桀骜不驯。这造成了即便实在荣誉的鼎盛时期,王公贵族对贝多芬的音乐也不买账。贝多芬社会地位的弱势,也容易让这些金主们随意赖账。

比如,在《D调弥撒曲》预售登记的时候,只有俄国皇帝、普鲁士国王等七个预订人回答了贝多芬的征求。而奥地利宫廷、歌德等都装作不知道。

在《第九交响曲》完成后,由于无法得到维也纳社交界“音乐朋友”的赞助,贝多芬只好打算拿到普鲁士宫廷去做首演。于是,一群有钱的音乐爱好者写信请求他“不要使首都丢脸,新的的杰作应该在本国的艺术爱好者赞赏后才能离开故土......."。老贝虽然出生在玻恩,却被看做奥地利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