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也说说岳飞 -- 弄花香满衣

共:💬17 🌺60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我也说说岳飞

岳飞之死,核心不是皇帝的猜忌,核心是两宋腐败的文官集团一贯防范、打击统兵武将的必然结果。皇帝猜忌,他们就趁机整武将;皇帝不猜忌,他们就挑拨离间一直到猜忌为止,然后继续整武将。这就是所谓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题记

点看全图

几年前好像在哪个论坛看过韩世忠与秦桧的那个对话。今天又看了一遍感触颇多,就随便扯扯吧。

当时宋军对外军事真是一塌糊涂,宋军是有严重军事弱点的,首先就是宋高宗唯愿以战求和,不惜屈辱苟安的大政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其他的弱点,诸如有的将帅拥兵玩敌,各军不能协同作战等,也就相应地无法解决。尽管宋军存在弱点,但一个最明显、最基本的史实,就是南宋军力自守有余。

秦桧的历史作用,只是在经抗金军民和官员的努力,金人事实上已无力吞灭南宋的形势下,协助宋高宗,完成了屈辱和议。

本人就班门弄斧一下,主要说说成名于南宋的岳飞,个人的一点愚见: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最优选择岳飞该杀,原因有三:

首先,违背赵构主和意愿,一意孤行、不听话。十二道金牌都指挥不动,留你何用。

二,你一军区司令直接参与立储,且宋高宗还是无法生育没有孩子,你不是变相示威要挟逼宫吗?各个朝代只要是参和到立储问题的统兵大将,最后结局都是死亡!

三,北伐成功概率极小,如果赵构他不杀岳飞,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不要意淫,等宋宁宗的时候,已经稳定很久,财力军力还是蒸蒸日上的,再加上金国内部动荡,民心不稳。韩侂胄提出了北伐,结果呢,还是一败涂地。

假设岳飞侥幸成功,也会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一种破坏。

并非提倡投降有理,而是对于现状的考虑,便是天下的事情绝非一个人可以办成的,但我们这个民族总觉得一两人可以改变大局。急功好利,贪功冒进。

中国人不是不聪明,事实上,大家更明白在此处境下最优的选择。历史上所谓的昏招,仔细去想,也是处心积虑的,有些只是时不假事而已。比如专制,比如独裁。赵构一生,就是维系自己的权威,做事再任性妄为,也是树立一个强势的形象为第一要务。不然,天下纷乱,中国能不能统一是一件事情,而他能不能再自己的位置上寿终正寝又是另一件事情。对于赵家王朝而已,后者更重要。

我们的历史教育总是很简单,好像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我以前觉得这么教育下去不是耽误事情吗?但后来观察,原来说一套做一套而已。中国从来有两套价值体系,一套是天下为公。一套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其实,你看看中国历史上任何胜仗归根结底都是以强凌弱,以多欺少。这是万古不变的。所谓以少胜多的战争,只是决策者抓住了时机,也是局部以多欺少、以强凌弱,逐渐扭转局面,最终赢得胜利的。

在众多可以选择的条件中, 选择最佳策略可以加大胜算的概率。如果斗争的双方采用的都是优选策略, 那么, 至少可以继续持久的抗衡下去, (即: 不败)。如果某一方采用了劣选策略, 那么, 则很有可能当时就被对手立即吃掉。所以赵构肯定是做了各种权衡最终选择了主和,也就是说在北伐没有必胜把握下,他不愿意去冒那个险。

南宋当时的实力要偏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高宗也很清楚这点,他对金国的情形也非常清楚,所以才敢在双方交战期间自毁长城。

既然这样,岳飞为什么不干掉皇帝再完成它的壮志,

一,他确实没有那样的实力与资历,他只是一个后起之秀,像吴玠、韩世忠、刘光世等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些人都是忠于宋高宗的。

二,他是宋高宗赵构一手提拔起来的,即使事实上是不听赵构的话,不支持他的主和战略,情感上或许还是忠于皇帝的。

赵构其实和岳飞关系很好,岳飞几乎是赵构一手提拔的,委以重任,信任有加。用岳飞,也有权制诸将的意思。

既然这样岳飞为什么那么年轻没干掉别人自己还被干掉了,还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不了解历史上在皇帝眼里的自己人只有两类外戚与太监!外戚、太监总是留给大家不太好的印象, 但事实上, 他们才是保护皇权的重要力量, 失去了他们, 皇帝就成了一个孤儿, 皇权很容易被比如相权等其他势利击败,因为只有这两类人离开皇权自己的利益直接受到破坏,所以会与皇帝休戚与共。

虽你岳飞是皇帝提拔起来的,一旦你做大做强可以离开皇帝,另立新君或者自己当老大,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不就是那样登上皇位的嘛。虽说这种情况不是赵构杀岳飞的主因,主要原因还是高宗和秦桧的议和需要,以及朝中政治集团的权利斗争及倾轧,包括立储问题。但赵构肯定是对岳飞这样的军区司令是有所防范的。

那岳飞怎么才能继续北伐?

想北伐必须先保住命,想保住命就要先顺着老大、韬光养晦,然后等到主战派上台才能寻找机会、大展宏图。

题外话,我就比较尊敬抗倭名将戚继光(历史上戚家军与岳家军的作战风格颇有些相似),手下送的钱全收,但等到死时家里一贫如洗,原来他把收来的钱全都用来贿赂皇帝周围的大臣太监,所以他的成就比同时期能力并不比他弱的的俞大猷还要有名,也青史留名。在那样的体制下,他懂得变通,做成了事情! 清朝的张廷玉就这样评价过戚继光: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我写这篇文章也并不是贬低岳飞。其实说白了就是赵构维持之天下,与岳飞捍卫之天下,是微妙的两重关系。因为前者是有主人的,而后者并不确定,更为严重的是,赵构认为,后者将影响到前者。我有好刀斧,你有好头颅。都没有对错!

但后世大家一致认为岳飞是英雄,赵构杀岳飞到底有没有合理性,正当性?我认为是有的。大家会不会认为我污蔑英雄,哗众取丑,我想也会有的。所以中国的英雄大多都是悲剧的,那么我们的民族到底是不是一个悲剧?---即便以喜剧的名义。其实,只要不消灭分歧,在改变中寻找共识!这是一个民族该有的品质。做人也如此!

有时候我想这分析那分析还不如回归现实,现实就是宋高宗赵构为了实现主和战略杀了战功赫赫的岳飞,且成功偏安于一隅。这是既成事实。只能说明在国富将强的宋朝没做出盖

世之功,说明宋高宗赵构是个怂蛋!他为了自己太自私了!比起各种推导,这或许才是接近历史最真实的答案!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打发无聊时间,二是等到老去再回头看看这些不成熟的文字,证明在这个年龄自己思想还没有僵化。

关键词(Tags): #岳飞#秦桧通宝推:豪哥的江湖,
家园 推荐以前河里讨论岳飞之死的帖子

https://www.talkcc.com/alist/3351861

主题后面的讨论都是精品。

家园 确实都是好帖

谢谢你,不错!各种角度都有,思路大开。

家园 侍奉君主就像哄老婆

重要的是要给对方一种安全感

宦官,不会为自己的后代打小算盘,会给君主安全感

亲族,就算反对君主,也会被外人当作君主的天然同盟对待

至于各路文臣武将,就得各显神通把哄老婆的本事使出来了,不然真是会掉脑袋

家园 皇帝的猜忌不需要文官集团的挑拨,那是赵家的原罪
家园 最近看帖子想起一个有趣的东西

因为历来的宣传都将官员塑造成好人,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衰世是因为皇帝昏庸+臣子忠烈,盛世是因为皇帝英明+臣子忠烈。

因此,从什么因素才影响治乱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好不好,不取决于臣子,只取决于皇帝。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可以认为不必关心臣子,反正他们都一样。只能增加更多的资源来加强皇帝培养。

当然,千人千面,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从什么因素才是治理国家的短板的角度来看,皇帝才是短板。从这个角度说,取消皇帝国家也就治理了。所以要取消皇帝。

你看,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就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所以耍嘴皮子是一件很坑的事情。

对于岳飞和宋高宗这个事情,楼主有一点提醒了我。那就是岳飞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算作是宋高宗的私人班底。

岳飞崭露头角其实是在宋高宗南京(商丘)建政的时候。当然那个时候他的地位还不很高,和宋高宗的接触有可能不算太多。但是理论上来说,岳飞是宋高宗的第一批班底。

所以岳飞完全可以走一条死心塌地做宋高宗走狗的路线:无论宋高宗的命令是否正确,岳飞都死命推进,并辅以言论引导,在宋高宗心里不断加重自己的“元从”色彩,最终使自己成为名实俱全的元从第一重将。

如果是这样,文官对岳飞的弹劾会很多,同时又很小心,大概会不断弹劾他的一些小毛病,表示自己的忠贞,以及与武将划清界限,但是这些文官绝对不敢动太大的心思。如果整个文官集团都是这样的,那么作为文官首脑的秦桧,也断然不敢动岳飞一个指头。

在实践中岳飞似乎并没有完全走这一条道路。

岳飞的战绩和地位都是打出来的。

岳飞的行动和决策都是充满自主性的。

除了正义什么都不能约束他,这样宋高宗对他其实没有任何控制力。

这样他也就属于可以剪除的对象了。

一旦到了这个地步,也就危险了。

通宝推:ton,
家园 有个小小的问题

衰世是因为皇帝昏庸+臣子忠烈
我读书少,不知道宣传上赵高、魏忠贤、秦侩等怎么忠烈的,你能否告诉我一下,谢.........

家园 魏忠贤肯定比东林党忠烈
家园 不是宣传上,是网友扯淡的时候

各种岳飞如何忠烈却依然凄惨结局,变着法子黑中国历史。

家园 千万条原因都最终归结为一条:“陈桥兵变”!

有宋一朝重文轻武,或者说亲文疏武,或者说信文疑武,是国策,是国家没开好头造成的。就如同文彦博对皇帝说狄青兵权太重,要削。皇帝说:“狄青是忠臣。”文回答说:“太祖对柴周也是忠臣,可一旦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想做忠臣也做不了,纵然想做忠臣,手下那些想当开国功臣的大将也不答应。”文彦博掌权就对狄青百般刁难,狄青自陈无错,文彦博就直视着狄青的眼睛说:“你是没错,但朝庭对你不放心。”

家园 这种风气到了基层危害最大

削减武将的权力,其实也不算大事,历史上也有很多胜仗是芝麻官打出来的,南宋韩张等人,权力其实足够实现大多数的军事目的了

倒是当兵的惨,原本在汉朝只有根正苗红才能加入的正规军,到了宋朝都掉到社会底层了,与战争相关的产业也没有生产积极性,搞得给养和装备的水平上不去,人们宁可去做小买卖。就没有一个阶级同时具备战斗的能力和决心

家园 其实大家要是多想想就能发现,

如果从“陈桥兵变”向上追溯,就能追溯到另一件事,可以说是陈桥兵变的真正源头,那就是-安史之乱。只不过安没能推翻唐朝自己坐天下,而他赵匡胤成功了,但是这两件事从本质上来讲是一样的,都是拥兵自重的武将起来反对对他们有厚恩的皇帝,与情与理,都是要被谴责甚至背上千古骂名的。只是赵匡胤很幸运,他赢了,所以写史书时他可以让人把安禄山之流写得无法丑陋,把自己写得光荣伟大正确。

想明白这一点才能发现,赵匡胤虽然未必比唐末五代的各路军头好多少,但是其真正终结了自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以来无法无天的武人政治,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也带来两个副作用,一是过份地崇文抑武,让中华民族越来越文弱,二是武将在此之后在政治上被无情打压,无出头之日,如果遇到外族入侵被打压的武将就会投靠异族来打自己的祖国。

家园 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

货币诞生了。交子和钱引。这段金融历史很有意思。

几大势力都在争夺货币发行权。

岳飞肯定不是皇上的人。南方集团的。

当时不仅有岳家军,韩家军,还有其他几个某家军,都是地方豪强的武装力量。抗金都有目的。来个例子,对外用兵,有说打越南、有主张打菲律宾、有打日本、韩国,甚至还有要求去交好的。在这个四处冲突纷乱状态下,如果突然跟文莱,缅甸发生摩擦,一个将军胜利了,也会被吹捧成岳将军的,当然这肯定与皇帝的战略计划是相悖的。现在有大红旗反红旗,掺混水的,之前千年来一直有。再来一个例子,难道伍子胥就比夫差聪明吗,虽然结果伍子胥是正确的,这里面说起来故事就多了。比如越国的官僚基本都是楚国人,勾践必然时刻小心走入被胁从状态,所以他跟夫差的合作是有可能的。

还有,儒家思想王朝根本就不适于那个时代了。

周秦汉,天下混乱一片,没有儒家,于是促成中华文明最大的扩张阶段。

随后中华地域扩张在地理上已经到了极致,拿起了儒家,在这块疆域上开始闭门过日子。

接着中华文明反复被蹂躏。

现在又到了这个阶段。

其实把每个朝代从经济到政治的细节发展分析一遍,亡国基本都是这个路子。但史书却把重点放在分析权术博弈的方向上去,例如、乱权、腐败之类。一直到今天。

家园 老九猜忌的可不只岳韩张,秦桧何尝不是。
家园 小孩谈的是对错,大人讲的是利益

很多弱者站在功臣的角度,来思考杀功臣的事项。觉得,做法太无情了。而无情本身就是从情感角度来说的,而建立事业,首先考虑的不是感情,而是利益。在中国做成事情的我认为根子里都是法家思想,忽悠人、台面上讲的都是儒家精神。

衰世的原因很多。。。。。你说的仅仅是千万种之一

下面我就给你简单说说魏忠贤吧

当时整个国家的大背景是明帝国已经处于战时紧急状态,国家面临重大外敌入侵的威胁,军费开支直线上升。政府需要增加税收保卫国家安全、恢复故土。但东林党人出于一个阶层的利益、不顾国家安危直接反击这些政策。对于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来说,内部叛乱、各种政策执行不下去,那就是让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吃不饱、穿不暖,就是对天下、对国家不负责。

除了打击天舞腐败的官员,魏忠贤还对与天府官员勾结的地方豪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最典型的就是黄山案。

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整治了豪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处理后金入侵问题,这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魏忠贤变法的好与坏必须要经受战争的检验。

这下来经历了宁远之战、东江移镇、抗金援朝、宁锦之战。。。。。

但天启皇帝由于在船上游玩,不小心落下水,留下病根。不久之后就死去了,由于他没有儿子,就由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是崇祯皇帝。东林党人复辟,重新掌权,大明完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