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砸砖】《中国人大声说话》(0175-0182) -- 方天化几

共:💬2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求砸砖】《中国人大声说话》(0175-0182)

【求砸砖】《中国人大声说话》(0175-0182)

关键词,标签:中国人,大声说话,西方人,小声说话

0175中国的对印反击战

0176中国的物质食品的工业化

0177大跃进

0178中国的精神食品的工业化

0179北京的“城墙”

0180文革

0180.1文革中“毁坏文物”

0180.2文革中“杀人”

0181工业化经济

0181.1“高附加值”经济影响战争能力

0182工业化生产的成本

0182.1宗教和文化成本

0182.2家庭和种族成本

0182.3家庭工资

0175中国的对印反击战

前面提到,近代中国是从国土战争不断到邻国战争不断,对印反击战就是一个

关于中国的对印反击战,有一件大家不怎么提的事,其实呢,“抗美援朝”的也有同样的一件大家不怎么提的事,那就是这两个战争之后都有一个世界级的领袖去世了,“抗美援朝”后,准确的说是“抗美援朝”结束前三个月,斯大林逝世了,中印反击战后,准确的说是中印反击战后差不多一年半,尼赫鲁逝世了,完全可能是巧合

0176中国的物质食品的工业化

一般来说,“工业化”指的就是物质食品生产,虽然,精神食品或文化产品也需要工业化,因为,物质食品跟精神食品需要平衡

今天,回头看,中国的“工业化”也只能从苏联那里得到需要的帮助,因为,全世界一共就那么几个工业化国家,日本没可能,即便是有可能,日本也是工业化新秀,最多属于“第二世界”,还刚刚“二战”战败,西方的可能性也不大,至少不如苏联的可能性大一点

因为,苏联是“共产主义”,所以,苏联在技术的“产权”和经济利益上算的不那么仔细,当然是比较西方

相比之下,西方“资本主义” ,技术的“产权”和经济利益就算的比较仔细,不要说技术了,比如,就连中国的小商小贩烤几个歌儿都是美国总统动用国家力量级别的国际事件

当然了,苏联帮助中国工业化跟中苏军人在“抗美援朝”中并肩作战有直接联系,这又是“抗美援朝”的“第四、五次战役”的好处之一,因为,中苏军人并肩作战基本上只有空军,而“第一、二、三次战役”只有美国空军参战

0177大跃进

“超英赶美”在一些人看来很不“理性”,幼稚可笑,甚至愚蠢

可是,现实是中国落后,“赶超”是必须做的事情,因此,“赶超”的目标也是必须选的,或者说“赶超”的标准是必须定的

地球还是这个地球,如果,目标不选英美,那么,选谁呢

选日本和德国就是“超日赶德”,要么就选别的欧洲国家,当然了,也可以选苏联,或选日本和印度,那时的印度也比中国先进一点,那就是“超日赶印”,这样就“理性”了吗

“超日赶印”,选这样的目标的“理性”是“现实”,虽然,“现实”是一种“理性”

当然了,逻辑上,目标还可以选低了,只不过这种选择不是一般人希望的,因为,人都有“潜力”,选目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步,另一方面是为了发掘“潜力”,目标选的“理性”的意思就是需要达到发掘“潜力”的目的,因此,选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也是一种“理性”

比如,“置之死地”,拼了是一种“理性”,投降或和谈也是一种“理性”

所以,选目标的现实往往是要么高了,要么低了,最关键的是现实中有没有刚刚好合适你的“潜力”的目标,如果没有,选低,还是选高,就看你对自己的“潜力”怎么看了

好在这个地球还有个跟中国相似的农业大国印度,比较而言,印度选的目标就很“理性”,绝对不会不理性的选超级大国当目标,近些年就是中国,印度要“超中赶中”了

当然了,我说印度要“超中赶中”是近些年的事儿了,毛主席搞“大跃进”的时候印度肯定没要“超中赶中”,反正,那时的印度也没搞“超英赶美”,更没搞“大跃进”,总之,印度是“理性”的

关于“理性”,请参考前面的“有道理”一节

反正,自然和人的逻辑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目标高了有高了的坏处,目标合适有合适的好处,同样的,目标高了也有高了的好处,目标合适也有合适的坏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好在有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例子摆在面前,大家可以“自将磨洗”

0178中国的精神食品的工业化

人民公社化的集体化的有组织的生产的效率也许不如单干高,可是,却提供了两个工业化需要的条件,一个是中国的初级工业的产品需要的市场,因为,个体单干的农民买不起农业机械如拖拉机什么的,集体化相于大家凑份子,金融上相当于保险公司,二个是工业化生产需要的组织性的文化,组织起来的集体化的生产产生相应的组织性的文化,同时,减弱了中国农民历来单干的松散的无组织文化

0179北京的“城墙”

还有中国的“城墙”文化,或“城墙”经济,或“城墙”社会学

“城墙”有里外,“城墙”里是“城”,“城墙”外是“廓”,明摆着,住“城墙”里的“城”的条件好一点,住“城墙”外“廓”的条件差一点,用房地产的语言,“城墙”里的“城”的房地产是高价房地产,“城墙”外“廓”的房地产是低价房地产

北京的“城墙”是毛主席最终决定拆的,至今很多人批评,完全可以说没有几个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北京的“城墙”应该拆,我以为主要是因为缺乏经济或市场头脑

如果,北京的“城墙”保留了,那就有对应的“城墙”里的“城”的房地产和住“城里”的人,好比“一环”内,只不过“城墙”里不仅小了一点,也高了一点,“城墙”是“墙”,“一环”是“路”,虽然,“墙”和“路”都有“分离”、“分割”甚至“分裂”的客观效果,“墙”和“路”的“分”的分离程度还是不同的,毕竟“墙”的目的就是“分”,而“路”的目的是交通运输,“路”的本质是联系,“墙”的本质是不联系

如果,北京的“城墙”保留了,全国各地有“城墙”的城市也就都会保留,也就都会有相应的“城墙”里和外,及其客观效果,等等等等

还是那句话,自然和人的逻辑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城墙”有“文物”的好处,“城墙”也有“分”离社会的坏处,同样的,“文物”有“文物”的好处,“文物”也有“文物”的坏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物件只是物件,东西只是东西,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0180文革

因为,汉语汉字是“向上说”的语言文字,中国“文人”也不搞“普及教育”,直到孔子搞“有教无类”,具体地说,教育普及到了新兴的地主们,对这一点,后来的中国文人,其实是地主文人,也就是“儒家”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对地主们来说,识字和不识字的差别就是“白天”跟“黑夜”

从孔子搞“有教无类”开始算,两千多年来,生产精神食品的中国文人们基本上没有为社会“下层”生产物质食品的农民生产任何“精神食品”,也就是没为农民生产任何文化产品,简单的说就是中国农民不识字,也就是没文化,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万古如长夜”

不仅汉字不方便“向下说”,当年,“向上说”的中国文人也不需要生产“向下说”的文化产品

今天,生产物质食品的农民需要识字了,因为,中国的工业化需要中国农民识字,或者说需要中国文人们生产跟工业化平衡的精神食品,因为,中国的跟农业生产平衡的农业文化跟工业化生产不平衡,比如,工业化生产需要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力,所以,中国文人需要搞普及教育了,而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传统是不搞普及教育的

中国农民没文化,这个现实就是前面提到的中国文人欠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文化债,因为,中国农民生产的“物质食品”满足了中国文人的需要,反过来,几千年了,中国文人为中国农民生产的文化屈指可数,比如“锄禾日当午”等等

大部分中国人没文化的事实,而且是持续了几千年的事实,责任只能是中国有文化的人们的,因为,中国文人不向没文化的中国人传播文化,比如,不像西方基督教的“教父”那样传播基督的“真理”,还有,一般认为利玛窦就是向中国传播科学的先驱

当然了,中国文人没有发明科学,要求他们传播科学就是强人所难了,但是,中国文人不普及教育,比如,不教农民识字就是欠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文化债

问题是中国文人不认为他们欠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文化债,也不认为普及教育是他们的责任,一些中国农民的“没文化”的行为,比如“义和团”和“文革”等等,中国文人从来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就跟这些现象跟他们毫无关系一样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嘛,中国古代没有“向下说”的工业化了的西方文明的比较,中国文人不普及教育不普及文化的问题还不明显,即便是今天,这个问题已经明摆着上百年了,完全可以说没有几个中国知识分子看见了

比如,义和团是最有名的还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农民的“没文化”的现象之一,中国文人经常批评“义和团”,完全可以说没有几个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义和团”是中国文化人的耻辱,而是中国农民的,因为他们没文化

可是,中国农民没文化是谁的耻辱呢

只能是中国文人的耻辱,因为文人有文化,而不是中国农民的,因为他们没文化

0180.1文革中“毁坏文物”

“文革”中是非最分明的“没文化”或“破坏文化”的现象之一是“毁坏文物”,完全可以说没有几个中国知识分子认为“文革”时发生的“毁坏文物”现象是中国文化人的责任,而是中国农民或工人的责任,因为他们没文化,当然了,一切的责任都是毛主席的,因为,毛主席发动了“文革”

当然了,“文革”时的“毁坏文物”人们不都是农民,甚至都不是农民,只不过196几年的中国还没工业化几年,而且规模也极其有限,所以,一般的说都是“农民”干的也错不到那里去,总之,就是不知道那些“文物”是好东西的人们干的,而对于他们知道是好东西的东西,他们就不会毁坏了

当然了,“文物”无罪,具体的某个“文物”就更没罪了,可是,人家不知道它是好东西嘛,

可是,为什么他们不知道他们毁坏的那些“文物”是好东西呢

答案当然只能是因为知道那些“文物”是好东西的人们没告诉他们了,不是昨天没告诉,也不是去年没告诉,而是祖祖辈辈都没告诉,换句话说就是中国文人没搞“普及教育”,两千多年都没搞,从孔子搞“有教无类”开始算

当然了,这也不能完全彻底的都怪中国文人,因为,汉语汉字作为一种人跟人交流的工具也确实是不方便“向下说”,虽然,孔子当年搞“有教无类”确实是“向下说”的,只是没有下到农民

前面提到过,汉语汉字还是“没神”的语言文字,因为“没神”,所以,中国人需要生产自己的精神食品,或者从满足物质需要达到满足精神需要,或者从物质中找精神,比如,中国的“玉”文化,中国古代,各种“玉器”不只是艺术品,还满足精神需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衣服的长短也是,还有衣服的材料,比如刘邦就是“一介布衣”

所以,“文革”中毁坏的“文物”不只是艺术品,因为,在传统文化中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为了中国农业文化的工业化,一些传统文化的“文物”需要作为代表而象征性的破坏,然后,剩下的“文物”就不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了,今天,这些“文物”就都只是纯粹的艺术品了

比较而言,印度就没有“文革”,也没有各种政治运动了,印度的文人、僧侣和知识分子以及各种“精英”都没有受到“冲击”,不仅印度自己的各种文化和传统都完整的继承下来了,而且就连英国人殖民印度留下的东西也都差不多完整的继承下来了,包括历届英国总督的画像,至今一个不差的悬挂在印度国会,接受印度人瞻仰,还有英语,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特别是今天,英语还是印度值得骄傲的优势之一呢

反正,印度的教育早晚也会普及到低种性的,比如普及到那些“不可接触者”,比如识字率,现在,中国比印度高一点,印度的教育普及程度早晚也会达到甚至超过中国的,只不过需要的时间要长一点

前面提到过,“一神”才是“神”,因为,“一神”的本事是“多神”的本事加起来,所以,“一神教”比较不需要“偶像”,印度的宗教就不同了,它们都是“多神”,因此,印度教比较需要“偶像”,也有很多“偶像”,跟中国的“文物”类似,印度的“文物”也不只是艺术品,而是“神品”

所以,如果,印度的“贱民”和“不可接触者”也有翻身的那一天,他们难免破坏一些印度的“文物”,因为,如果不然,他们就还是“贱民”和“不可接触者”,或者时间消磨掉那些“文物”的“神品”的力量,直到它们变成纯粹的艺术品

只不过,中国的“文革”不只是早日开始“向下说”和快速普及教育的问题,更是中国文人还欠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文化债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已经落后西方相当远了,“时不我待”,“一万年太久”,需要“只争朝夕”

还是那句话,好在有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例子摆在面前,大家可以“自将磨洗”

0180.2文革中“杀人”

文革中有很多“武斗”,造成“打人”,甚至“杀人”,以至于“自杀”,都有

前面提到“毁坏文物”,这里说的主要是“毁坏文人”

一般地说“文人”无罪,具体的某个“文人”就更没罪了,可是,中国文人也确实是几千年来都没有普及教育,吃着农民生产的粮食却不为中国农民扫盲,中国农民没文化是几千年积累的结果,中国文人欠中国农民的文化债也积累了几千年

几千年不普及教育的现实就是中国农民基本上都是文盲,中国文人跟中国农民的关系就是没联系,结果是欠债的不知道欠债还理所当然,债主不知道自己是债主还自愧不如

中国的文人们啊,孔子搞“有教无类”都两千多年了,你们还号称是儒生呢,两千多年,你们都不搞普及教育,你们不教农民识字,结果呢,绝大部分中国农民都是文盲,他们不会“文斗”,还得怨中国文人自己

前面说“义和团”提到中国农民没文化,差不多都是文盲,中国有这么些人不识字,耻辱虽然是文盲的,但是,归根结底,耻辱还是识字的文人的

比较而言,印度就没有“文革”,也没有各种政治运动了,印度的文人、僧侣和知识分子以及各种“精英”都没有受到“冲击”,高种性的印度人不仅没有挨打,也不会自杀

如果,印度的“贱民”和“不可接触者”要求平等,可想而知,他们跟高种姓人们的冲突是难免的,因为,他们没文化嘛,说他们没“教养”也行,反正他们肯定不如高种姓的人们更懂礼貌,也不如高种姓的人们更懂礼节

可是,有史以来,印度的高种姓的人们对印度的“贱民”和“不可接触者”也没有多少礼貌和礼节,所以,就跟中国文人欠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文化债一样,印度的高种姓的人们欠印度的“贱民”和“不可接触者”几千年的礼貌和礼节债

几千年的文化债跟几千年的礼貌和礼节债一样,都是一种不平衡,减一个字就是“不平”,当然了,这个“不平”不是那一个或几个人的责任,可是,这个“不平”难免被一个或几个人承担

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印度的“贱民”和“不可接触者”有机会要求平等,当然是真正的机会,那几千年的礼貌和礼节债必然以某种方式偿还,结果呢,很可能他们毁坏了一些庙宇,伤害了一些僧侣,一些高种姓的印度人受到迫害,比如他们的房子被没收了,他们被迫住进了“牛棚”,还有,侮辱了一些宝莱坞影星,等等等等,造成了一些僧侣的自杀或死亡,也造成了一些宝莱坞影星的自杀或死亡,大家怎么想

一般地说“僧侣”无罪,高种姓的印度人无罪,“宝莱坞影星”也无罪,具体的某个“僧侣”就更没罪了,具体的某个高种姓的印度人就更没罪了,同样的,具体的某个“宝莱坞影星”也没罪,可是,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有高种姓对低种姓的各种优越享受,包括物质食品和精神食品

同样的,中国文人几千年来都没有努力为中国农民扫盲,他们也有识字带来的的优越享受,他们也就有时间饮酒作诗,等等等等

所以,中国文人应该能够跳出此时此地个人的位置,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看自己的位置,再看个人的利害得失和民族甚至人类的利害得失,从历史的角度就是站在时间角度看,很多事情不仅就都可以释然了,还是贡献,比如“文革”,也替古人向农民还文化债

0181工业化经济

前面提到过,工业化就是生产很多很多自己用不了的东西,因此,工业化经济需要大量原材料和巨大市场,所以,工业化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人活着就是吃喝,消化和拉撒三部分,经济也是一样,经济的三个部分是原材料,生产和销售,生产包括技术,销售需要市场,工业化经济尤其如此,而且规模巨大是全球化的

历史是工业化跟殖民相辅相成,因此,原材料在工业化经济里是比较便宜的,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殖民地的原材料也基本上是零成本,好比吃白食,而生产是在工业化国家进行,所以,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技术就是比较贵的了,而且是最贵的,最后是销售和市场,也很贵,因为,那是完成工业化经济运转循环的最后一步,不然就前功尽弃

因为,关键是工业化割断了人们跟物质食品的联系,工人不生产物质食品,所以,工作成了跟物质食品的联系,英文叫“job”,因此,工业化的产品需要市场

简单的说,工业化经济跟别的经济一样,比如农业经济,都是有机体,也要吃饭,也就是需要原材料,吃了饭就需要消化,也就是生产,消化了就需要排泄和厕所,也就是销售和市场

随着殖民成为过去,原材料的成本增加了,一直都吃白食的西方经济有了成本提高的问题了,西方想到的解决方法是经济转型成“高附加值”经济

可惜的是,目前看来“高附加值”的利润不足以弥补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因为,“高附加值”的利润虽然很高,可是“高附加值”商品市场的规模却很小,结果就是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0181.1“高附加值”经济影响战争能力

因为,“高附加值”经济的产品都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奢侈品”,所以,“高附加值”经济对市场也就是厕所的要求比较高,比如,穷国都没有这种高级高级厕所

“高附加值”经济对战争能力影响来自需要特殊的厕所,也就是“奢侈品”市场,因为,这种厕所是非常脆弱的,都不用说战争了,哪怕是战争的风声就可以毁了“奢侈品”市场,因为,要打仗了嘛,谁还要“奢侈品”哪

结果就是需要“奢侈品”市场的经济比较不可以打仗,所以,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经济转型到“高附加值”经济有“自废武功”的效果,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国家的殖民历史,可以说这种经济转型是革命性的,至少也是反“传统”的

最后,中国是很多西方国家“奢侈品”的市场,因此,需要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高附加值”经济的西方国家就需要中国和平

0182工业化生产的成本

开始时,工业化生产只是原材料、人力和市场成本,别的一些成本没注意到,或忽略了,比如环境成本

因为,工业化生产需要大量资源和巨大市场,所以,还有和平成本,也就是军事成本,或者叫战争成本,等等

0182.1宗教和文化成本

前面提到工业化割断了人们跟物质食品的联系,因为,农民变工人了,本来农民生产物质食品,可工人不生产物质食品,所以,割断了人们跟物质食品的联系也是有代价的

工业化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是惊人的,虽然,据说机器可以取代人力,人们会失业,可是,事实也许是恰恰相反,以美国为例,本来,女人不需要工作,现在,女人都需要工作了

当然了,也可以把女人工作看成是妇女解放,可是,妇女作为劳动力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然后,妇女工作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对生育不利,还有离婚,等等,这些可以认为是宗教和文化适应工业化生产,也就是传统的精神食品需要工业化以平衡工业化的物质食品,换句话说就是宗教和文化成本

0182.2家庭和种族成本

前面提到工业化割断了人们跟物质食品的联系也是有代价的,代价之一就是没有了跟物质食品的联系所产生的不安全感

这个不安全感的表现之一是影响家庭,基督教也随着工业化了,表现在家庭上就是基督教也接受堕胎和离婚了,这就是家庭成本

堕胎和离婚的规模大了就是种族成本,而种族成本也是宗教和文化成本,更是语言成本

工业化生产影响家庭和妇女生育,结果就是工业化国家都有生育率低的问题,生育率低到不足以维持工业化国家自己的工业化生产,以至于需要大量移民

比如,欧洲,西欧工业化国家接受了很多穆斯林移民,宗教和文化成本难以估计,美国好一点,好歹墨西哥移民都是基督徒,主要是天主教徒,宗教和文化成本比西欧小多了

具体到种族成本就是白人的生育率比较低,工业化的先驱白种人有可能为了发展工业牺牲自己,其实就是对自己进行“种族灭绝”

0182.3家庭工资

所以,为了白人种族的延续,白人需要考虑“家庭工资”概念了

其实呢,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本来,西方经济学理论也没有“最低工资”概念,后来创新出来了就有了,意思可以顾名思义,英文叫“minimun wage”

本来,西方经济学理论也没有“生活工资”概念,后来有创新出来了,意思也可以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维持工人生活的工资,英文叫“living wage”

毕竟,只是维持工人生活还是不够的,因为,工人会死,所以,还需要新工人或小工人或年轻工人,因此,那就需要女人生孩子,很显然,仅仅维持工人生活的工资是不够让工人生孩子的

所以,西方经济学理论需要“家庭工资”概念,就是可以维持工人的家庭的工资,包括生儿育女的需要的钱,也就是保证小工人继续不断的出现,英文可以叫“family wage”,只不过这个家庭工资经济学理论概念是我的发明创新

所以,以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的标准看,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还是挺残酷的,比如,他们的工资不是“家庭工资”,也就是不够“养家糊口”,以至于人们开始不生孩子了,包括白人

当然了,只不过西方国家本来就家庭观念不强,没有中国人的“孝道”,无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生儿育女“断子绝孙”对西方人也不是什么问题,至少不像中国人那么重视传宗接代和喜欢长孙满堂,等等

所以,西方资本家和工人也不感觉生育率下降是个什么大问题,就跟工业化初期大家都不感觉毁坏环境是个什么大问题那样

或者说,西方的宗教和文化也就是精神食品是不是能够平衡工业化的物质食品还是个问题

关键词(Tags): #中国人#大声说话#西方人#小声说话通宝推:说几句,
家园 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