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电影的《长城》,文化的长城 -- 林风清逸

共:💬93 🌺564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imdb 6.3

欧洲啥样不知道,imdb 6.3也算的上好片么。还是说你觉得都是中国人评的?

家园 拜读两篇大作,我举得有必要看看了

对一些小细节过度的穿凿附会,反而是不自信的表现

比如“跪拜”引用那人的文章,我觉得就是这样

家园 你在我帖子下面反驳一大堆我帖子里没有的内容太有欺骗性了!

手懒不点链接的还不把那些内容张冠李戴?麻烦做一下说明,你反驳的观点我引用的文章里有吗?

家园 你想太多了

恶评如潮的最大原因就是这片子在宣传的时候调门太高,结果货不对盘。宣传的好像要中西合璧把好莱坞那堆俗艳的贱货都踩到脚下一样,结果一看,丫还是抱着人大腿蹲着呢。

其实类比一下你就明白了:一汽90年代信誓旦旦要恢复红旗风采,结果拉出来一看原来是奥迪换了个美国发动机。除了引擎盖上的红旗一点没红旗味。你拍一个长城,结果这城墙有没有一个样,你是毁长城呢吧?!

长城不是一部烂电影,但也仅仅是一部爆米花电影,距离近乎完美的评价很远,但可以说是非常完整的水平不错的商业电影,这样的电影好莱坞六大每年都要有好几部,在中国确实不多,但也仅仅是一部好莱坞二流电影。

拿这片子和地心引力比,就大的问题其实是在艺术水平上:地心引力的3D摄影运用在几年前的水平长城还没有赶上。地心引力的人文关怀(鸡汤)加得比长城自然,细腻,合理。地心引力主角的情感深度比长城深,性格更立体。另外地心引力演员的平均水平比长城高。电影本质上是一门综合性大众艺术,长城这一点败了。另外地心引力虽然是合拍片,但人家没有腆着脸说自己要担负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人家就是直白的:我情节上讨好你,用你的演员,你国内票房分成给我高点。长城和地心引力相比,换了资本主导方,但文化上仍然没有立起来:失望——是一种很重的情感。

至于文化自信的部分,我对你的逻辑理解不能。我理解的文化自信是对自己文化精神的自信,而不是拿着一个外国包装的中国文化符号喊我中国啦,自信啦。你要说我喊得不好就是你不自信。

电影里的“饕餮”和中国神话中的“饕餮”其实有很大不同;电影里的中国军队和历史上的中国军队有很大不同;电影里的中国和历史上现实中的中国有很大不同;电影里中国人的美德没看出来和美国电影里的美德有什么不同。长城就好像一道左宗鸡,拿着这样一个玩意宣传中国美食,然后把对这玩意的攻击当成对中国美食的攻击,我觉得一定是作者也不知道啥是中国美食的原因。

其实这是我国目前文化输出的最大尴尬:我们有灿烂的但现在半死不活的传统文化,我们现实中学习西方文化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但是我们还没有完整的,有活力的,有说服力的新文化。不过这问题并能说明《长城》有多好。

通宝推:山药糕,三笑,梓童,蓝鸟,花大熊,何求,李根,
家园 中国市场严重背离很正常好不好!《小时代》还摆着呢。

中国市场是一帮90后,00后撑着,大人都是看盗版写影评,不背离的都是神作。

家园 西方人当主角是小细节吗?

完全100%的中国历史题材,跟西方半点关系都扯不上,弄一个西方人来当主角,这不是跪着是什么?你见过西方拍希腊罗马中世纪题材,弄一个中国人来当主角的?

中国的娱乐传媒文化界,有极大一部分现在还是向西方跪着的,承认这一点不是不自信,而是勇于面对事实。为了维护民族自尊心去为这些跪着的货辩护,这反倒是不自信的表现。

家园 应该是为了海外市场吧

照顾观众口味。

其实也没必要,花木兰,藏龙卧虎,这些片子在西方票房都很成功,也都是清一色的东方面孔。

因此很可能西方面孔是为了国内观众的口味。看看国内满大街的广告中与多少白人面孔,这个还是很有可能的。

有一次与美国人就中国对白人面孔的热衷讨论过,此人倒是对中国媒体的倾向很熟悉,包括一些国内公司喜欢找白人面孔来包装的问题。我对此的解释倒不是“崇洋媚外”这么简单,因为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下,传统的“崇洋媚外”解释起来比较无力。存在必有其道理,我的分析是类似于美国流行的对英国口音的推崇,某些场合的司仪与销售代表,生硬的英国口音往往带给人一种不同凡响的效果,因此经常在类似场合见到。

按说,一个大众场合或事件,主持一口外地口音,有些不伦不类。你无法想象一个北京的商业展销会,主持人一口河南口音。但是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美国。其中的含义,当然不是美国人见到英国人仍然是殖民时期留下来的仍然跪着,这不可能因为重大国事,礼仪性场合此类现象绝对见不到。

那么为什么商业场合此类现象比较多呢,说明观众内心中对英国口音一定有高看一眼,档次高,甚至信用的因素。说白了就是英国口音似乎更一言九鼎。

回过头来看洋人面孔出现在中国题材电影中,尤其其观众主要是国内观众的话,洋人面孔与好莱坞洋明星的票房价值,肯定在这个选择中起的是决定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国内观众估计对好莱坞洋明星是很舍得花钱追捧的。反过来,好莱坞今年明星们也不放过中国市场,也许在电影制作投资等方面都比较积极,希望加力打入这个市场。

这样你情我愿就弄出此类不伦不类的电影题材与演员选角,商业化与全球化的结果。倒不一定是国人对洋面孔有什么格外的热衷,甚至跪着的问题。

家园 张艺谋导演了北京奥运,g20,还要导演北京冬奥

不被黑才不正常,狗粮不是白发的。所以我特意带着6岁的儿子去电影院看了,儿子也非常喜欢。

就冲葫芦爹在国内拼着罚款超生,也要支持一下张国师。其实他当得上国师这个称号,这恐怕是当年发明这个绰号想嘲笑他的人没想到的。

家园 现在这种“跪舔”的奴性自卑心理还有市场,而且和行业有关系

电影圈一直奉好莱坞为圣,各种学习借鉴,蹭红毯。好莱坞式光影特效,把观众搞得眼花缭乱,震耳欲聋。然后再套上所谓的价值观,就一“三明治”。都讲国际化,拿国外的大奖才是人才。所以就要加“国际元素”,生搬硬套,竟然还能拿奖。丑化国人叫写实,一块红布飞来飞去叫会用颜色。

家园 卧虎藏龙里把周润发或杨紫琼换一白人试试。
家园 每次说北京奥运就会说起假唱,真是恶心死人。

为他洗地的不少,可以上升到爱不爱国的高度,却无法洗清假唱的污点,也说不出必须假唱的道理,最后就只能是歪国人也假唱,看不惯去外国…

家园 不要扣极端民族主义的帽子,如果连民族自尊心都没有,

还谈什么民族自强。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保家卫国,抗击外辱。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宋有岳飞,辛弃疾;明有朱棣,于谦,万历,戚继光等等不可胜数。可惜的是,现在拍电影要子虚乌有的去虚构。我们的先辈就那么上不了台面?我们的历史就那么不值一提?

中国的电影业应该大有前途,因为我们有极为丰富的素材。再看看好莱坞,建立在“编”上,以“技”为本,以至于很多电影内容雷同,只是换了个包装。

通宝推:俺老孫,
家园 故事情节适当修改,这个不难做到
家园 后来我也想明白了

他还真是把什么都当电影拍

电影里唱歌,能真唱就见鬼了

最近找了一些不会滑冰的明星拍冬奥宣传片,滑冰镜头都是吊威亚做的。不过这个应该不只是他的主意,还有北京电视台那些人

让他导个就职典礼啥的,估计主角都可以用替身

觉得根子就在,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出来批评他,说这样不行

家园 不用恶心,假唱没毛病

开幕式不是演唱会。

开幕式本质上是一个show。

show就是用各种办法看着爽。看着爽,就行了。

这种show世界各地多的很。看了百老汇甩大腿,难道要抱怨演员比基尼底下还穿了衬裤么?或者看wwf,还要抱怨下手太轻?

更何况林妙可连明星都不是,她那一段show的效果是:一个红衣小姑娘唱《歌唱祖国》。影音效果达到了,就成功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