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六)

【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里开始,颜回出场。颜回,字子渊,小孔子30岁,鲁国人,孔子的最得意门生,貌似没有之一 。颜回和子贡差不多大,比曾子、子夏等大了十来岁,所以你看子贡和颜回对孔子的评价在论语里他们能说的话别人就讲不出来。

颜回智商情商双高,可惜慧极必伤。

这一小节,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讲了一天也不见他提出疑问,或则提点反对意见,看起来好像很笨的样子。等他退下之后,我观察思考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都能理解并尽力照着做,颜回不笨呐。”

从此节以下3节,是孔子作为老师的一些感慨。

这一节是说自己作为老师,愿意从多方面听取学生的意见。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他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也就是我们说的思想碰撞。

孔子感慨道:颜回这个家伙,从来啥也不说。不过还好,我私下观察一下发现他这是对我讲学的全面的肯定,不仅肯定,还能够发扬光大。

虽然后面对颜回给予了肯定,但是这句话,其实是在发牢骚。

我当老师有体会,课堂上一群人你说什么他们都不吭气,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就是乖乖滴你说啥就是啥,那样的课,上得让人想死。

所以领导开会要积极表态,积极发言,或者至少要有表情有回应。

【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上一小节孔子说“回也不愚”。他怎么看出来的呢?这一节就说了三句看相秘诀。

人人都能学会算命。只要学会用这三点去看人,就可以变有道高人了。因为早几千年孔夫子就说过了:“(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做事的方法,考察他到底要个什么结果,这样看去,一个人能往哪里隐藏呢?一个人能往哪里隐藏呢?”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而探照灯下,谁能隐藏得了真实的自己呢?

所以,所做事情的出发点,立场。 所由,做事所用的方法途径。所安:安于什么结果。也就是前面心理学的那个行为三段论。动机过程和结果。所以我总跟学生强调一定要把这个三段论内化于心,什么人什么事用这个去框就好了。

知乎上有人立帖:射雕英雄传如果以杨康的视角,写本小说会是怎么样?

我回帖:没啥,不过是一个内心极端自私的人看世界罢了!杨康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常人看起来是坏人也无奈,那是因为常人连受他迫害的资格都没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杨康做的事情,表面是无可奈何,实质上所有的行为只有一个出发点:自私。

结果有好几个人回复我说人都是自私的,一个网友甚至说你要杨康杀完颜康,还不是自私。

于是我写了个回帖:

人性层面的自私是不能否认的,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道德层面的自私。

杨康做事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且是损人利己,所以我们要批判。如果杨康为了养父的利益杀了郭靖,我们说他是坏人,这才是基于立场的判断,但杨康显然不是。

能跟杨康作对照的悲剧人物也不是没有,金庸笔下的萧峰便是。我们说萧峰是英雄,因为萧峰所做的一切,除了立场和我们契合以外,他做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别人,或者为了信仰。

道德之所以谴责自私,是因为作为人,别人不自私才能成全我们的自私。这就是人性的自私!那么作为社会人,我自己做不到大公无私,但我敬仰能够为他人利益做出自我牺牲的英雄!

这里我没有大段地写,也是没有那个功夫,另外我觉得说这么多应该可以了。其实还可以再写好大一段:

人作为社会人,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改造自己来适应社会。用道德的自私来约束人不能损人利己也是改造人性的自私。如果只有人性的自私,那人的世界和动物的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要学习和劳动,这是强迫自己与人合作,就是社会性,如果单讲人性,谁要去学习?谁愿意去劳动呢?都不学习劳动,又怎么能建立起现代的工业文明?单为了活下去,动物也没有都灭绝嘛,比如动物园的动物,除了没有自由,其他都好,但那显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所以看一个人做什么,要先看他的行为动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了某个小团体服务?是为了某个人服务?还是就是为了自己?

举个政治正确的例子。比如同样是贪污受贿,某些人做了是为自己就贪财,所以下场被抓住了都不怎么妙,但是某某某就没关系,为毛?因为人家是为了安皇上的心,是告诉你看我,也就这点子出息,没有觊觎皇位的野心。甚至我贪财好色就是为了自污,大家对我口碑这么不好,我哪还有脸去争皇位?谁会傻到跟我一起干?所以您就放心吧。这样,怎么贪财好色都没关系,贪的好,贪的妙,皇上喜欢哈哈哈!

这也是动机不同的区别。

看一个做事的动机一般用来区分好人坏人。比如同样是砍掉人一条胳膊,坏人砍人胳膊是伤害,医生砍人胳膊是救命。如果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好,那我们一般判定他是个好人,如果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坏,那我们一般判定这个人是个坏人。

要是说坏人做坏事结果有了好的结果,那功劳也不顶不了多少罪。比如说,一个人要把一个傻子推下山崖摔死,傻子在生死一瞬间忽然头脑清明了,没摔死反而摔聪明了。那能说这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吗?阴差阳错而已,坏人还是坏人,傻子的家人可能会饶恕坏人的罪过,但绝不会当做恩人来敬仰。

穿越小说里讲宅斗有一种方法叫做“养废”。就是说管家的女主人对原配子女或者庶出子女非常好,绝对的娇生惯养,然后就给养成了大少爷大小姐,全不成人。那从行为过程上看绝对是好的,但因为动机和结果是坏的,所以也是坏的。

再有,动机可能是一样的,看行为过程也能看出一个人到底是什么人。比如说人人都想赚钱,都想要成功。孔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就是有道德修养的圣人。如果普通人通过劳动,靠多能鄙事去赚钱,按照现在的道德观念,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那么即便是动机没有问题,因为形式的手段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也是不对的。这样的人,也算不得好人。如果我们能看出一个人做事不择手段,那还是远离为妙,因为你很有可能成为他人追求成功的牺牲品。

最后说结果的问题。现在讲结果导向和我们这里的所说的结果还是有区别的。现在的结果导向是和目标任务相结合的。而孔子这里的“察其所安”,更多是说看一个人安于什么现状,也就是一个做事要求的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的结果。这里一般指大目标。一个人的所求有甚于温饱,那就是这个人不会安于自己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所安。这是圣人之所安。有的人追求高官厚禄,娇妻美妾,这也是所安。再有的人追求学问的境界,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也是所安。所以看一点个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也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这三个点就跟三维立体图像一样,认真看没有看不清一个人的。孔夫子早就教人怎么看人了。所谓的知人知面不知心,那是自己愿意被他人蒙蔽。自己识人不清,怪不得别人。

这个我曾经写文告诫小女生怎么挑男朋友,当然,交男朋友是打算升级为老公的。

首先你要看男朋友和你交往的动机是爱你还是爱他自己,或者说他是为了爱他自己才爱你的。

一个女孩子去调查男朋友的背景资料,结果据说男孩子以对方不信任自己为由提出要分手。网上许多人竟然会说就是啊,信任一个人就不该去调查他,这个男孩子一定很受伤提出分手那个女孩活该。

我呵呵呵!分手最好!我要是那个女孩,条件再好我也不要。就为了他这句话就说明人家根本不爱她。

人家爱的是自己谈恋爱时高高在上的感觉。条件好嘛。自然高高在上。如果是那个男孩子背景有假造,那更不值得信任,估计也说不出那种话,除非脸皮厚到被戳穿了还以我“还不是因为怕失去你才不敢实话实说的”的这种被害者的心态来辩解。总而言之,这样的人,能离多远离多远。

要是我,还不当场发飙:老娘市场上买棵葱都要从头到尾看看市场上哪颗葱又便宜又水灵,要把自己嫁了还不好好看看自己到底要嫁的是什么人?你发的哪门子疯?调查你说明我谨慎,调查你说明我跟你是认真的。你贷款买房子银行查你征信你怎么不觉得受伤?你要是真爱我,为什么不从我的角度考虑考虑这件事?你还提出分手,太好了,再见,永远不见!

被调查的男孩子如果是真爱一个女孩儿,首先就会想到她是为了和我结婚啊,是认真的,我女朋友真谨慎啊,我好爱她。以后我也不担心她会被谁骗。

反过来如果觉得受伤,那只能说明在这个男孩子的观念中,两个人并不平等。市场上的大葱只有被挑拣的义务,哪有挑选买主的资格?

其次看过程。男女交往的过程是他尽量不给你添麻烦尽量爱护关心你还是经常挑剔你不够温柔体贴,挑剔你给他添了麻烦,没面子等等。这样的人,条件再好也放弃吧,如果结婚的话,受罪的日子在后头呢。

最后看结果,追你追到手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是否还顾及你的感受,是他完成了一项任务还是他才得到了关心你照顾的你的法定权利。

以上这些,都是可以从日常的言谈举止自然流露出来的。

如果这样还不能正确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对你好,那只能说明一个女孩子眼睛看了没看见,耳朵听了没听见。

职场也一样。

只要从这三方面去看,任谁都是火眼金睛。领导批评你,动机是为了帮助你还是为了找茬骂人?这个只要分辨一下领导在批评的过程中,是一边批评,一边帮你想办法改正错误还是一味狂骂到底。

作为领导者更要首先学会判断下属工作的动机。做基本的判断可以像邹忌那样分析分析,是私我也?畏我也?还是有求于我也?在具体工作中也可以具体到是为了温饱混饭吃?为了出人头地?还是为了做一番事业?

一个领袖人物,一定有识人之能。不能分辨追随者是忠于自己还是忠于自己的信仰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领袖。

下属在领导者面前表现工作态度积极,是真的积极努力工作还是仅仅为了给我留下好印象?若一下子看不清就去看一个人做事的过程和所要达到的结果。比如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就抱怨说自己非常辛苦却没有得到领导的表扬,那很明显,这个人“所安”的不是把工作做好,他真正想要的是领导的“看见”。

所以要了解一个人,不用学会看相算命。只要认真地看他做事的动机、过程和对待结果的态度就可以全面了解一个人了。再高明的伪装都会被视作透明。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这一小节承接上文。

上文说怎么去判断一个人会如何如何,这一小节说的是怎么预测一件事的发展和结局。

“温故而知新”通常被解释成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于是这句话变成了一种值得推广的学习方法,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所推崇。因为人们学习新知识一般都是建立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通行本的翻译是这样的: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这样解也不算错,因为古为今用有时候就是会错了意。但那也没关系,只要解出来的道理能够对今人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就好了。

不过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当时可不是在说一种学习方法。因为后文接“可以为师矣”,所以“温故而知新”说的是一种能力,一种对事物发生发展结果的总结分析判断能力。

老子说“足不出户知天下”被批判是唯心主义。如果咱们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句话,也许老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说的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那也解得通。所以我认为孔子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回想一下过去所发生的类似的事件,就会知道(猜到)现在发生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局。

也是进一步引申前面的算命方法。如果事件发生了,推动事件发生的人的动机与以前发生的类似的事件相同,那么当然可以推断出未来该事件的发展进程和结局。不是说历史惊人的相似么,温故而知新就是了解历史就可以预知未来。

可以为师矣,能有这本领,并且能把这种本领教给学生,那当然够格做老师了。

不过按照我上面的解释,把这句话理解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温故”可以作为“知新”的老师,也还说得过去。

总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看人,学会了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才可以为政。

通宝推:mezhan,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七)

得见君子,云胡不喜?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

这段话很好理解,孔子说:“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君子是论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含义可以自行百度。君子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好各种政务,对外能够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为好的统治者要能够通观全局、领导全局。当然这种思想在今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求今天的领导者最好是具有某一方面的专才然后再统领全局。

孔子主张君子治国。因此这一小节以下,说的是君子的行为模式。

君子不器,这里是一种劝诫。孔子告诉学生们没必要非得在某方面做的特别突出。因为作为君子,追求的不是某方面的突出成就,那时候基本不存在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原始落后,那时候孔子说的不器,是让学生不要为了学君子六艺而荒废了学道的意思。

学六艺是为了学道,为的小道通大道,不能为了小道忘记了学习大道。乐学得再好有什么用呢?又不是为了成为乐师,御学得再好,也不是为了去赶车谋生。这也是孔子反对樊迟想学稼的原因。学得再好难道自己去种地吗?自己种地能管几个人的温饱?如果学道学好了,能够领导民众好好去种地,不是比自己亲自去种地有意义得多?

当然我们得明白,当年是不提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所以当是时,孔子说“君子不器”让学生们抓大放小,是没有错的。

【原文】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来问孔子:老师,怎么做一个君子呀,您看我行吗?孔子看了看子贡,说,子贡啊,做君子呢,也不难。比如你,先把自己说过要做的事情做掉了,然后让大家愿意跟从你就行了!

孔子教学生,向来是针对不同的人答不同的话。比如一样问孝,针对不同的人答案就不一样。这里子贡问君子,孔子这样回答其实是教训子贡,你小子爱说大话的毛病最好改了。同样问君子,后文司马牛问的时候孔子就说君子不忧不惧。这是在劝司马牛,因为那个学生有点儿多愁善感。所以要劝。子贡这家伙傲气得狠,骂着也方便,所以,《论语》通篇孔子对子贡的态度都是吹胡子瞪眼,只有子贡问友的时候孔子才用了劝说的口气。因为这方面,子贡有点儿瞎讲义气。

通常这句话都被翻译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我觉得这是勉强凑字。按照翻译的语意,这句话的表述应该是“先行其志而后言之”。君子先做后说,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句话说的是“其言”,按语意是话已经先说出口了。先行其言,指的是先照自己说过的话去做,是“言而习之”的意思。曾子三省自己“传不习乎”也是在反省自己说过的话自己有没有先做到。“而后从之”,是先行其言之后使大家跟从的意思。南怀瑾老先生《论语别裁》里对后从之的解释就是而后大家才会跟从。

这话在现代职场上尤其有指导意义。小到言谈举止,大到廉洁奉公,一个领导者,如果要求下属做到的事,自己一定先做到。自己做到了,其身正,就会不令而行。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紧接上文,进一步解说君子的行为模式。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周与比,按照字面翻译是和群与勾结。我觉得周还有无差别对待的意思,而比相对于周,就是有选择地对待。

君子是无差别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人,该和谁打交道就和谁打交道,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与人交往的行为符合“礼”且不谋求个人的额外利益。小人专门喜欢和与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打交道,也就是勾结。君子是不会和他们勾结的,所以小人想周也周不成。

后人总结君子之交淡如水,其淡如水才复合大道。小人之交如醴酪,如醴酪小人才孜孜以求。可见君子与小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一求道,一求利。做事的出发点就开始不同。所以才会有成语叫分道扬镳。

所以我们周围可能有一些人,看起来总是对人没什么热情,淡淡的,但是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说句到家的话,他对你不好说明他对你无所求。而你若对他有所求他也无私地帮助了你,那这个人就接近于君子了。这样的人,反而可靠。

平日甜言蜜语与你交往的人,很可能—咱不能说全部哈—是为了谋求你给他提供某些方面的便利,而这个便利,很可能是窗口上得不到的。那他究竟是为你好呢还是为自己好呢?是不是还留着过年就需要个人自己去判断了。

通宝推:mezhan,
家园 是笔写在竹简上,不必刀刻

下面是里耶秦简的图片,出自[URL= http://m.phbang.cn/hotnews/shenghuobaike/201405/04/50574.html]《里耶秦简》[/URL]: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八)

君子做官的秘诀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小节讲的是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道却不加思考地去运用就会迷惘,不在学道的基础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危险。

学,不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学,是前面讲过的学道的学。学道,不是学过就完了,学了就要运用,那么在运用道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规范的时候,要认真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具体的现实状况下,我该怎么做才更符合道?是机械地照做,还是辩证分析后再做。这就是思的作用。

如果不思靠机械照搬,就会觉得怎么我照着道的要求去做了呀,怎么还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呢?就会迷惘。其实,这个迷惘,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解决。

那么,思是在道的基础上思考。没有学道习道,单纯地去思考,孔子说,那就危险了,为什么危险呢?因为没有理论作指导的实践就是蛮干瞎干,很有可能只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后患无穷。不以其道行之,不知其可也。

不学道,就不会走正道。不走正道还瞎琢磨,险过“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所以下一小节直接说出思而不学的坏处,那就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通行本译文是这样的。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这是机械的文字翻译。

【原文】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句承接上句。思而不学则殆。光思考不去依从道,也就是不遵循客观事实或者客观规律就危险了。怎么危险了?这句话是举例子:那就比如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什么是攻乎异端呢?就是看事情不走中道,不按照常理去考虑,偏要剑走偏锋,与众不同。异端,还不是两端,是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孔子说,这是有害的。一个人为什么要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呢?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学道,或者学道没有学好。没有学或者没学好,什么事情不去细究物理,自家瞎琢磨,真是有害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为啥不语怪力乱神?因为这是异端,不符合正道。不是一个有序的自然界和社会要认真对待的东西。

至于说有的书解释为“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那是瞎解。

再接下来,孔子告诫自己的学生。

【原文】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里,子路出场。子路也是孔子非常喜欢的一个学生。和子贡差不多,孔夫子也经常不留面子地训他。

孔子跟子路说什么了呢?好比书接上节,告诫大家不要走偏门,然后特意点名问子路:“由啊,我告诫你的话,你真的知道(听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也是一种智慧呀!”

如此说来,孔子几千年前就认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凡事不弄虚作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个不丢人,不知道还楞充啥都知道,那才叫丢人呢。后文“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也是强调这种实事求是的做事原则。

这三小节是讲一个从政的人,一定要学习大道,既不能学了不知道变通,也不能光讲变通不走正道。考虑问题要站在中正的立场上,不能走歪门邪道。最后还强调从政的人一定要讲求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然后下文再进一步讲解,一个从政的人,如果不知怎么办。

【原文】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后来官做得还挺大。这里接上文继续解说一个从政的人该怎么做事。

这里我们还原一下师生问答的场景。

子张问:老师,教教我们该怎么做官呗?(别光教我们如何做君子,具体的业务也教些)

孔子也主张学以致用,所以并不排斥教别人怎么做事。不过这里的教,还是理论指导层面的。

孔子回答说:(当官很容易啊!)遇事多听听别人怎么说(有疑问多听听人家解释)疑问就少了。剩下还搞不明白的就尽量少说自己的意见,这样一般就不会犯错误;要做事就多看看别人同样(或者相似的事情)是怎么做的(不会做就照猫画虎)做错事的风险就少了。剩下还不会做的就尽量谨慎少做,这样一般就不会后悔了。说话不犯错,做事少后悔,做官的道理都在这里了。

这一小节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先要内心承认自己不知道,不会干,然后要多听多看,这就是君子的为政之道。要是不肯承认自己不懂不会,那自然啥也学不到。盖着盖子的瓶子是倒不进水的。

孔子自己是非常愿意做官的,所以《论语》中处处宣扬“学而优则仕”。虽然,他也会赞美隐士的高洁,但对于出仕且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也一样不吝溢美之词。所以这就像网上说的,最矛盾的励志便是一边颂扬积极成功,一边又说“平淡是真”。

至于怎么样才好,我估计对大多数人来说,因为无法波澜壮阔,所以只好甘于平淡。自己骗自己罢了。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还是要对社会有贡献。

上节子张问君子如何为政,紧接着就是君主问如何为政。

通宝推:脊梁硬,mezhan,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九)

【原文】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公正的人提拔起来去规范约束那些处事不公不正的人,老百姓就会服从统治了;把处事不公不正的人提拔了起来,把本来可以处事政治公正的人都带坏了,老百姓就不愿服从统治了。”

这段话是孔子评说君主的为政方法。君主为政,最重要的事是选人。君主为政,不可能时时事事亲历亲为,那么君主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自己统治的代言人,并且要层层往下选。天子居中,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那么众星的选择是为重中之重。君主也是一样,要想维护一个良好的统治秩序,也就是鲁哀公问的民皆服之,做到近者乐远者来,那就是要重视选择官员。

官员的选拔原则,便是举直错诸枉。

现在通行本都把错解为措,据说是某位大儒考证出来的,我觉得那就是瞎考。

根本不用引经据典,孔子诛杀少正卯就是“错”。论语书中也自有解释,举止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使枉者直,那就不是光把小人摆在一边了。是要让直者的行为修正和规范枉者的行为。荀子“蒿生麻中,不扶自直”用来注解这句话才是最恰当的。这里的错,就是取其引申义,规范修正的意思。

反过来举枉错诸直,小人当道,直者受排挤,可能有些直者也就同流合污了。恰似“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如果是这样,老百姓如何能服从统治,官逼民反的节奏么。

所以说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大智慧还在于洞悉维护统治秩序的关键所在。

【原文】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这几节好像是从子张开始,大家轮流来问孔子为政该怎么做。我们知道这些对话肯定不是排队时发生的,是因为他们阐述的是一个共同的话题。这里季康子上场。前面是子张问,子张问完鲁鲁哀公问,鲁哀公问完季康子问。整个一罗卜蹲!

季康子问:“让老百姓都对官员尊敬,忠心耿耿且好好干活,要怎样才能做到?”

季康子是鲁哀公时期最有权势的人,姓季孙名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估计那时候谁要是敢提倡减肥,准给季康子抓去杀头!

按说季康子作为政府官员,自然要问怎样才会让老百姓内心敬服好好干活。

孔子回答鲁哀公的政治手段是好好选官。被选出来的官员来问,答案自然不会一样。孔子回答说,如果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态度恭敬;用孝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上级,用慈的态度对待老百姓,百姓就会态度忠诚;选拔擅长做事的人去教不会做事的人,百姓就会努力好好干活了。

这段话详解就是孔子告诉季康子,要想达到你说的目的,第一,官员们自己在接触老百姓的时候内心要庄严,态度要庄重。内心不庄严,态度必然轻佻,一个人自己都没拿自己当回事,也不把老百姓当回事,老百姓自然也不会从心底里尊敬这个人了。第二,官员们要引导老百姓孝慈,且要用慈爱的态度对待老百姓。这样老百姓自然就忠诚了。孔子提倡以德治天下,官员就该做好“对上忠孝,对下慈爱” 的榜样。因为前文说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犯上作乱便维护了统治秩序的和谐,也就是忠了。那么第三呢,就是选拔擅长做事的人去教会那些不会做事的人,这样就人人都努力干活了。

【原文】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罗卜蹲最后轮到了一个咸吃罗卜淡操心的路人甲。路人甲问孔子,(说起政事来你啥都明白),那你怎么不去亲自从政(当官)呢?可能说这话的人有点儿小坏,大概是在孔子教他们为政的道理的时候拿话堵孔子的。

当然也可能是学生某太佩服老师,认为老师这样的人,就该去从政么,怎么没去呢?想让老师解释一下啥原因。

孔子回答说:“《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我教你们这些,你们再把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在参与政事啊,难道只有我亲自当官才算是从政吗?

孔子这话的思想高度是相当有的。从政的目的是为了山河有治,国泰民安。那么只要做于此有利的事,都是在参与国家治理呀,不一定非得自己当官才算嘛。如果非要自己当官才算,那恐怕所要求也只是一人之私罢了。

现在的人考公务员,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自己谋求权利或者最低也是谋个饭碗。至于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也不是非做公务员不可嘛!

每次看孔夫子的这句回答我都会瞬间忆起当年革命派的调门:“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借古喻今,提倡人人干好本职工作,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如果真的人人都做到了,岂不就是天下大同!

这段话以前看翻译总觉不顺。后来我自己带入孔子授课的场景,才明白其全部含义。孔子说这话是在授课时,并且讲课的把内容就是关于孝悌和从政的。课堂上某个同学提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去从政?那才是参与国家治理的方法呀!孔子回答说,小子,你太片面啦。我教你们这些人如何从政,就比如教你们《尚书》说的孝悌的道理,你们以后从政的时候用于教化百姓,这不也是间接地从政了吗?难道只有亲自做官才算是从政嘛?

通宝推:mezhan,
家园 我这就叫不学无术:)

发现错了就纠正,没关系。

我写东西都是想到了就写,所以出错在所难免。告诉我我不再错下去就好了。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

萝卜蹲的最后一位

【原文】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罗卜蹲最后轮到了一个咸吃罗卜淡操心的路人甲。路人甲问孔子,(说起政事来你啥都明白),那你怎么不去亲自从政(当官)呢?可能说这话的人有点儿小坏,大概是在孔子教他们为政的道理的时候拿话堵孔子的。

当然也可能是学生某太佩服老师,认为老师这样的人,就该去从政么,怎么没去呢?想让老师解释一下啥原因。

孔子回答说:“《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我教你们这些,你们再把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在参与政事啊,难道只有我亲自当官才算是从政吗?

孔子这话的思想高度是相当有的。从政的目的是为了山河有治,国泰民安。那么只要做于此有利的事,都是在参与国家治理呀,不一定非得自己当官才算嘛。如果非要自己当管才算,那恐怕所要求也只是一人之私罢了。现在的人考公务员,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自己谋求权利或者最低也是谋个饭碗。至于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也不是非做公务员不可嘛!

每次看孔夫子的这句回答我都会瞬间忆起当年革命派的调门:“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借古喻今,提倡人人干好本职工作,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如果真的人人都做到了,岂不就是天下大同!

这段话以前看翻译总觉不顺。后来我自己带入孔子授课的场景,才明白其全部含义。孔子说这话是在授课时,并且讲课的把内容就是关于孝悌和从政的。课堂上某个同学提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去从政?那才是参与国家治理的方法呀!孔子回答说,小子,你太片面啦。我教你们这些人如何从政,就比如教你们尚书说的孝悌的道理,你们以后从政的时候用于教化百姓,这不也是间接地从政了吗?难道只有亲自做官才算是从政嘛?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这段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从政的人说话必须要算数。当官的人,很可能言出法随,所以说话一定要谨慎,说过了也必须算数。那时候文化不普及,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也没接受过专门的而教育,对于法律法规的理解,就是停留在口头的解释上。当官的说话要是一天一个样,那老百姓就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所以,当政的人说话一定要有信。

孔子说:“如果一个从政的人说话不算数,谁也不知道怎么办才能得到他的认可。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车子可要怎么走呢?”

这里的輗和軏,都是车子的关键部件,所起的作用跟现在汽车的方向盘差不多。大家试想一个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怎么开呢?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这一小节的信是取信于民之意。讲从政的人说话要算数。只有从政的人说话算数,老百姓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这里的信,和个人的品德的那个信有所区别。看了几个版本的翻译,都没有把为政里的这句话和施政联系起来,所以那些解释但看倒没什么,放在为政里,总让人感觉差点什么。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里子张问孔子:三百年后的政治制度(包括礼仪制度)老师您能够想像得到吗?孔子回答说:(往上追溯),殷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有所增减罢了,可以推演知道。周继承了殷朝的礼仪制度,有所增减罢了,我们可以推演知道。将来某个王朝替代了周朝,其政治制度随历经百世,也不过就是在周朝制度上有所增减罢了,是可以推演出来的。

古时三十年为一世。那时候传说的沧海桑田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村里面年纪特别大的人看见家门口的大河几经改道,或者是大湖边上几次干涸又几次被水淹没。没啥稀奇的,洞庭湖边上的村里人也见过好几次了。只不过当年口口相传下来变成了神话,再加上人们对于沧海的理解是大海,又真的有史前海平面上升的造山运动,所以就更加玄乎了。我认为所谓的沧海就是北京人说的前海后海什刹海的海。

再回来解读这段话的含义。这段话表明孔子对政治制度演变的理解。孔子认为,历史是有传承的。现在的制度是以前制度演变而来的,那么将来的政治制度也是从现有政治制度演变产生的。所以,将来的事情也可以略知一二。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他不是反对所有的变革,他反对的是人们开始不遵从周礼,而不是对周礼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革。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段话放在这里看似没头没脑的,其实不是的。这句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认为这一小节是应当放在下一章里的。因为祭祀是礼的范畴。而下一篇《八佾》讲的就是礼。

孔子说:祭拜不是自己该去祭祀的神灵,就是谄媚。作为君子,看见别人这种行为(谮礼)却没有站在道义的立场上去规劝,就是没有“勇”。那么这段话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这段话说的是下一章里面的“季氏旅于泰山”这件事,或至少是类似的权臣谮礼祭拜。非其鬼,说的是非是按照周礼能够祭拜的神灵。谄也,是说这种行为是谄媚神灵妄图得到神灵的护佑。妄图得到神灵的护佑,但得之不以其道。

见义不为,无勇也。该做的没有去做,就是懦夫、胆小鬼。

这是在骂包括冉有在内的一干人等。知道了却不去规劝(这是君子按照周礼该做的事情),是一群只知自保的懦夫,没有维护“礼”的勇气。

至于现行本把“其鬼”解释成某祖先,那往下,就没法说了。

通宝推:mezhan,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一)

八佾篇第三

学而重点讲忠孝,为政重点讲信,八佾重点讲礼。

这里面礼的含义就比较复杂,既是周礼的典籍制度,也包括礼仪的施行,也包括对礼的态度等等。我们要是简单通俗地理解,礼就是对万事万物的内心的尊、敬以及其外在的表达。

忍受还是忍心?

【原文】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季孙氏咱们前面说过了,鲁国的权臣,在鲁国想干嘛干嘛。这次季氏僭礼在自己家里排演八佾,孔子痛心疾首。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才能用这种仪式。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这家伙竟然越了两级。

孔子评论这件事说,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违背周礼)的事情是不可以容忍的!”

我认为这段话的句读应该是: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这里的忍,不是忍心的人,是容忍的忍。因为如果是忍心的话,那孔子的意思岂不是“季氏这是要犯上作乱的节奏啊!”。事实上,季氏也没灭了鲁国国君取而代之,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应当和上一篇最后一句话连在一起来理解,这个忍心,是责备其他士大夫等人的。恰是因为他们“见义不为”,没人去规劝季孙氏不要僭礼演舞,孔子才大骂“这种事情你们都看得下去,你们还有没有底线了?” 这里表明,孔子是想要用舆论的力量来维护周礼。

【原文】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雍》是《诗经·周颂》中的一篇,是当年周武王祭祀周文王时唱的歌。

这句话跟上一小节内容一致,都是说孔子对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的反对态度,最后的反问,也是责备的口气。“三桓”这三家在家祭祖结束的时候让乐工唱诗竟然唱的是《雍》。孔子说:“诸侯助祭,天子庄严肃穆地主祭,这样的诗歌,难道应该从这三家的庙堂听到吗”?

其实也还是在责备人们“见义不为”,引用这两句诗,是暗讽“三桓”家算哪颗葱啊,他们在家里僭礼唱诗,怎么就没有人劝阻和反对呢。所以最后孔子也没法子了,只能哀叹。那么三桓到底算哪棵葱呢?人家也是周天子的后代,我怀疑三桓的做法对于后世皇家无父子兄弟、卧榻旁岂容非他人酣睡思想的合理性影响深远。

【原文】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礼对他怎么会有约束力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乐怎么能够教化他呢?”

乐在古代是礼的重要部分。礼记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有别”。

所以八佾的内容中,既有礼的内容,也有乐的内容。

家园 论语不过是孔丘的只言片语的集合

和毛主席语录一样,是碎片化的东西。脱离了具体的环境,把这些只言片语拎出来单独编成册,实际上就是把只言片语变成了教条主义圭臬。后人再去解这些只言片语,用教条主义解释教条主义,尤其是现代社会环境风俗习惯脱离先秦太远了,解这些东西,意义不大。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二)

内心的外在表达

【原文】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是鲁国人。有说是孔子的学生,也有说不是的。这个关系不大,关键是这个人问,孔子答,通过问答表明孔子对礼的根本认识。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这个问题问的好啊,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面色哀戚,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这里孔子的意思很明白,仪式是表达礼的重要形式,但礼的根本反而不在形式而在内心。如果只是外表做做样子,那就违背了礼的精神。礼仪俭朴但内心尊崇,并不会损害礼的庄严。同样,丧尽礼讲的也是内心和感情上的哀戚,真正的失去亲人的哀痛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原文】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据说这话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反映了孔子思想中的强烈的“夷夏观”,导致后世的儒者都看不起南蛮北夷。我倒觉得孔夫子说这话的时候应当没想这么多。他也就是话赶话秀秀华夏文明“礼”的优越感罢了。至于说这话的前因后果,书里不记载,大家当然就不知道了。于是后人便断章取义,夫子自己么,因为这个都快成了背锅专业户了。

我猜这个小剧场对话上一句应当是,或曰:夷狄亦有君,其礼若何?然后孔子回答了这么一句。

孔子的本意是夷狄现在虽然有君主,也只是有形式上的等级制度罢了,他们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礼仪制度用来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不如诸夏之亡也。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反而好理解了,就是说他们都不如夏商等灭亡了的国家还有一套礼仪制度流传下来。即便把亡解成无,这话也说得通。

总而言之,这里重点说的是礼的传承,不是比较夷狄与华夏有没有君主的优劣。 把这句解释成孔子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华夏诸国没有君主呢。”这话语义并没有表达完整,补充完整应当是“夷狄虽然有君主(却没有相应的礼仪制度),还不如华夏诸国(即使)没有君主了,(都还有礼仪制度流传下来)”。

人都有死,王朝亦有更替,文化能够传承才具有历史意义。孔夫子就是感叹这个罢了,哪里有歧视少数民族的意思!

【原文】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孙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能不能劝阻他呢?”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僭礼”行径。我觉得上一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可能说的就是这件事。而“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挨骂也有冉有的份儿。

最后一句,“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这话该怎么理解呢?书上就解释成“唉,难道说泰山神灵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其实解释到这里语义并没有解完。我认为这话的真正语义是孔子让冉有传话给季孙氏:“泰山的神灵认为你去祭祀他是“僭礼”的行为,他是不会接受的,你去也是白去。泰山的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也许还会降罪于你。”

祭祀泰山上达于天。天道是要维护礼制的。曾谓句是反过来的肯定句,肯定泰山的神灵一定是比林放还知礼的。知礼,便不会同意“季氏旅于泰山”。古人不是无神论者,所以孔夫子这话我理解有吓唬进而阻止季孙氏祭祀泰山行为的意思。

通宝推:mezhan,
家园 实在看不下去了,随意发挥那不叫解论语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段话的意思是,林放问孔丘礼的本质是什么?孔丘说:“啊,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大了。礼,从其形式来说,与其形式铺张,宁可遵从制度进行约束。丧事,与其形式轻率怠慢,宁可仪式悲戚肃穆。

在这里,大,不是重大伟大之意。大,就是大。而奢者张也,奢不做奢侈解释,奢的原意就是铺张,形式夸张。俭,不做节俭解释。俭者,约也,约者,缠束也。易,在这里做轻率怠慢的意思,戚,悲戚肃穆。

也就是说,孔丘这个人,不喜欢形式夸张的礼仪,更反对轻率怠慢地办丧事,凡事都讲究一个制度。对于孔丘来说,礼仪就是制度的表现形式,任何礼仪包括丧事,都要按制度办,要以制度约束。

孔丘在这里告诉林放,不要问题问那么大,礼,就是从制度和细节反应出来的,不是形而上的东西。礼仪和丧事,都要按制度来,不要夸张也不要怠慢。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没那么多伟大意义,你上面的发挥,对于孔丘来说就是奢和易,不是俭,更不是礼。

家园 古文是万能的

主要原因就是多义性。每个字都可能有几十个含义,每个含义都包罗万象。那么十几个字的组合,几乎就有无限种解释了。所以随便一个古文经典都是万能的。比如我说一句话,刻在石板上:如果A,那么B。一个落地秀才说,A是给考官送礼,B是中举,他成功了,就会说多亏南宫长万的金句。而另一个落地秀才说,A是发奋读书,B是中举,他成功了,还会说多亏南宫长万的金句。这两个人就可以创办两个南宫学流派互相斗争。

家园 这话就不对了,我也可以说你是在随意发挥呢

大家各说自己一家之言,你非说别人随意发挥,好像你的就一定不是发挥?再说了不随意发挥,难道还有标准化解释,只能听一家的?

你的解释至少有一个问题:“易”和“戚”的关系问题。前一句奢和俭的关系很清楚,是明显对立的,“易”和“戚”,你解释为:轻率怠慢,悲戚肃穆,至少对立关系是不明显的。

楼主的表面上vs内心里,这个对立关系至少更明确些

而且头一句说宁俭勿奢,第二句说宁穆勿轻,不怕让人觉得冲突矛盾吗?

家园 你说的也有道理!
家园 我当然有充足的理由说楼主随意发挥

楼主的帖子号称解论语,那自然就应该在论语的原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见解。那最基本的一点应该做到,也就是不扭曲孔丘的原话。那么,在这段话里孔丘的原话是什么呢?

“丧,与其易,宁戚”

我们在这里先不谈易是什么意思,戚,是哀戚之意,这个大家都没什么疑问。这句话楼主解释为:“就丧礼而言,与其面色哀戚,不如内心真正哀伤。”这完全就扭曲了孔丘的原话。孔丘的原话是宁可戚,也不易。是肯定戚,否定易,而在楼主这里变成了否定了戚。把孔丘的话改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也叫解论语?

至于在这里易是什么意思,易,有轻视怠慢之意。如:“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上下文结合在一起,自然是,办丧事,与其轻视怠慢,不如悲戚肃穆。

众所周知,儒家历来提倡厚葬,注重形式,孔丘作为儒学宗师,先秦时期周礼的集大成者。怎么可能说出丧礼上要重内容不重形式,后世提倡的薄葬之风话语呢?不重形式,本身就违反了周礼的制度。不重形式,本身就是轻视怠慢。就是孔丘口中的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