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欲望超过了能力,就是灾难? -- 给我打钱87405

共:💬50 🌺1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我对铅中毒有研究
家园 我一日一餐,生酮饮食,感觉良好
家园 中国葡萄酒如何?新世界呢?

感觉耸人听闻

家园 是学习还是自我驯化?

这是我的第二组问题:人所指的学习,本质是不是驯化?

家园 人类可能在不断的进行自我驯化

我提出这个问题,自我表扬一下,勇气可嘉。

狗是一种公认的通人性的动物,相关研究一直是热点。一些研究认为,早期驯化过程中对温顺型的选择,是狗具备 这一特征的起源。实际上,对狗的智商评价中,“社交”能力占了很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说是全部。简单而言,一条狗,首先要听主人的话,然后是听懂话——一般而言,只要听话,听懂话就是早晚的事了。

谈狗的时候,容易做到客观。谈自己的时候,就得十分小心。

温顺,似乎是人类自我驯化的一个关键选择。比如说,通过对比,发现海德堡人或许比现代智人更具攻击性。坦诚的说,现存原始部落中族民们的相貌,确实会让人感到害怕。最早提出自我驯化观点的,大概是达尔文。此后不断有人在这个研究方向上深入挖掘。通过与一系列动物驯化前后发生的变化做对比,发现人类也是如此:大脑容量变小、模样更加和善可亲、较低的睾丸激素等等。甚至可以用一句很简略的话来描述驯化的结果:女性化。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是不是可以认为社会就是一台人类自创的进行自我驯化的巨大机器?

家园 弗洛伊德,荣格上世纪就讨论过了

社会压制和想象控制都是想象共同体对载体的精神控制。《文明及其不满》《荣格谈心灵之路》《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家园 当生物学和社会学混合在一起,就有点雌雄难辨了

1.父系社会的出现,是驯化失败了,还是进化的一个必然过程?

2.应该如何来看待男、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又应该如何来看待二者在进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3.如何看待当下出现的娘炮、小鲜肉、同性恋、变性手术……?

4.未来有没有可能制造出人工合成精子?

5.进化的目标是什么?是完美吗?是雌雄同体吗?目的又是什么呢?

……

家园 福柯谈的也很深

楼主这句“社会就是一台人类自创的进行自我驯化的巨大机器”写的精到。

我觉得揭示这种驯化机制更为老辣深刻的是福柯,他的比如癫狂与文明、规训与惩戒、性史,读来实在发人深省

家园 另写了一篇,弑神术,聊聊如何杀死想像共同体

三力思:弑神术,聊聊如何杀死想像共同体

家园 尝试回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不需要,人类的身体有一定的储存功能,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摄入一定热量与营养即可。

第二问题:人类有足够的能力生产出货真的各种谷类、肉类、蔬菜类食物,但价实不好说,受气候影响,但期货市场能够起一定的作用来抹平价格大幅波动。

但我也有个问题:你为啥问这两个问题?

家园 把驯化理解成女性化是典型的男性视角

从男性视角来看,仿佛现代男性都女性化了,对男人的要求中也混入了许多过去对女性的要求,如温柔、体贴、注重仪表等,并且摒弃了许多过去认为是男性骄傲的特质,如不修边幅、粗鲁等。

但反过来,对女性的要求也一样混入了许多过去是对男性的要求,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是更多,最典型的是加入了对职业女性的推崇,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并且同样摒弃了许多传统上认为的女性特质,如小心眼、眼光短浅等。

简单的说就是,现代社会对男女的要求趋向统一,从男性角度看男人似乎在女性化,其实女人也在男性化。

为什么我想强调女人的男性化?因为男人女性化只是改变了审美,但女人男性化的后果其实要严重的多,因为到目前为止生孩子还得靠女人,当所谓现代女性成为一种时尚之后,生孩子就变成了一个完全的负担。很多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的教育与男孩一模一样,当她长到二十来岁的时候可以说人生规划中没有一点与生育有关的部分,生孩子对她来说机会成本就极其巨大。

家园 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构建

我认为,得先从生物学的角度入手,而不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因为从后者入手的弊端是十分显著的,那就是不可避免的“伤感情”。

从我们人类驯化动物的成功案例来看,我们总是先选择温顺型的,找到方法之后,再来选择更好的(往往是不易驯服的、攻击型的)品种加以驯化。这是先易后难的总原则。比如说,一匹真正的好马,首先是一匹烈马,要驯服一匹烈马,并不容易。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好”是人类的主观判断,人认为“好”,跟是不是真的“好”,是两件事。前面所提的“好”是一种主观判断(主观判断 不一定总是错的,也不一定总是对的)。

就人类这个物种而言,大型社会的出现,显然不再是简单的求生存的需要了。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我们是怎么干的。那就是先易后难,先选择温顺型的组成“有主动意识”的社会。这并非是站在男性的角度来看问题。因此,母系社会出现在父系社会之前,合情合理。为什么又从母系社会演变到了父系社会呢?目前来看,这仍然是一个谜。但可以做一个假设:假设父系社会的出现,是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准备进入驯服“烈马”的阶段了。在此,必须要说明,用女性化来替代温顺型的说法,确实容易从生物学跳跃到社会学。实际上,狗更喜欢女性,也是这个原因,人是感观动物,动物就更是如此了——至少可以说,从外表上看,女性更为温顺。

此外,稍微补充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某某处在食物链的顶层,这种说法是断章取义。甲吃乙,这是我们可以很容易观察到的,那么谁吃甲呢?这就不容易观察到了。但到21世纪的今天,还不能从一个环形食物链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底层、顶层问题,这恐怕有点“以己度人”了。

家园 空闲时展开聊聊这首歌,大有意味啊
家园 2大于1,3大于2,那么谁“大于”3呢?

这是一个问题。

用直线型的思维来回答,大于3的是4,而用圆型思维来回答的话,那就是1大于3。

这个问题很难,难就难在,我们人类到底是自然之子,还是机器之主呢?

我们虽然总结出了螺旋式上升的经验,但我们能肯定这一点吗?

这就是我的第三组问题。

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可以在电脑中建立一个像模像样的人类个体模型了,同时也可以建立一个人类社会的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杀”死他(她),“养育”他(他),而不必冒过大的风险。即便还没有走到这一步,但我们也能推测出,这项任务不简单,也并非能就此揭开谜底,我们只是企盼对自己更了解一些。

以上都是装在我脑中的一些问题,发表出来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各位河友能摒弃一些成见,少谈一些道德的看待这些问题。

家园 我的一些浅见

我个人以为,作为一名活在21世纪的人,不妨对先哲的观点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比如,就我来看,我认为老子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他说道比德大,整天谈德是一种堕落的表现,这句话我认为就是半对半不对的。诚然,可以说,道是规律,德是规则,规则不合理、不完美是必然,但不经过德的阶段,又如何能明白道?道路总是曲折的。当下的退,是以退为进。

又比如,我认为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解读是有历史局限性的,过于“社会学”,而少了“生物学”的味道。为什么一定要解释成阶级对立呢?我不否认,有剥削,有欺诈,暴力无处不在,弱肉强食甚为流行。但它的根源是什么呢?难道这和“教化”无关吗?而之所以如此“教化”难道不是因为认知有局限吗?当我们在谈所有制的问题是,难道没有注意到“我们往往是一个东西买到手就不再喜欢它了吗?”拥有那一瞬间即刻得到满足,而之后是否属于我,一定重要吗?我到底要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我就非要认为我买了一样东西,我就必须是这东西的主人呢?

再比如,我认为毛泽东所说的“人的唯一属性就是社会性”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因为我们到今天也无法找到“要到哪里去”的答案,我们对“我是谁”也只是较之前有一点更多的认识,我们并不能肯定,社会化就是终极目标,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处在一个循环中,还是直线向前进。可能我们猜想,终极目标是完美,但我们并不知道完美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只知道,人类不再是吃了睡、睡了吃了,但孩子们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再吃了睡、睡了吃了。

对我个人而言,影响最大的是“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先圣都可以老实承认“我不懂”,为什么我不去学习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