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总人皆醉我独醒?--关于主席及其追随者 -- 达萨

共:💬200 🌺2133 🌵6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倒毛最大的一块,

应该近些年来兴起的城市富裕市民阶层,注意我的用词,城市富裕市民阶层,而不是中产阶级,因为从阶级划分上来讲,中产阶级不是无产阶级,而城市富裕市民阶层还是无产阶级。

城市富裕市民阶层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他们本身并不掌握生产资料,他们的富裕很大程度上是通胀制造出来的一种货币幻像,从这点上讲城市富裕市民的境遇甚至还不如农民,毕竟农民即使一无所有,还有土地在手,而市民阶级除了城市里的一个不大的空间一无所有,与此同时,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还有行动方式已经向资产阶级靠拢,当他们在搞不清自己所处境遇的情况下,盲目接受资本话语权的毒害后,必然会站到极端反毛的一边。

家园 天道轮回

我前面讲了,邓未必是反毛,但是他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盒子里会飞出什么东西,可能他自己也无法预料。

前三十年的原罪能全归到毛身上吗?我认为不能,但是邓和他的人还是这么做了,那么改开三十年的各种原罪能全让邓来背吗?我也认为不能,但是我认为不算,以后如果真要清算改开原罪,一切的一切要算,也只能算到邓头上。

家园 说得非常好

其实,中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主席对解放前中国社会分析和理解之深刻是无出其右者,因此土共和他的领导下一方面历尽艰辛,另一方面又大刀阔斧地夺得天下。但从我个人觉得主席对解放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分析没有解放前那么精准,当然,他身在社会变革的之中,做什么都是试验性的,开创性的,不能强求。以我小时候的一个例子,从小就被教育: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农民由于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先天的革命性就没有工人阶级强。可是,解放后中国的现实是农民大多数都愿意放弃这些生产资料,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生活相对优越的工人阶级革命性难道比生活相对贫困的农民阶级更强烈?这是我小时候非常困惑的地方。对应你的说法,不是本届人民不行,是解放后工人农民阶级的思想发生变化,如果套用解放前的方法或者后来的推行的方法不再那么理想,主席这时用造反有理的概念未必管用,因为造反成功,自己也变成管理层、统治层、利益层,七八年再来一次,无非换一拨而已。

家园 不信

40岁以上的,普通人绝对多数都是毛粉儿了你信不信?

普通人绝对多数不恨毛,大概还差不多-----粉?

家园 阶级斗争这种分析工具

我个人是不怎么赞同的,虽然主席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我总感觉是挂着阶级斗争的皮,本质上起作用的是他个人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以及马列主义哲学的其他理论。

不过更大的原因,我觉得是毛泽东乃至TG这种逆天式爆发所固有的先天缺陷:一个不断创造奇迹,不断证明“在座的都是垃圾”“真理永远掌握在(我们这)一小撮人手里”的群体,是难以掌握自己的能力边界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然而是哪一失又有谁能事先说定呢?无论是大跃进还是文革,这些所谓的晚年错误都具有某种必然性:如果一个人一直不犯错误,那么各种内外部因素一定会发展到促使他犯错误为止(不知道我这观点算不算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家园 人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做出判断

掌握的信息有问题,判断自然会有问题。除了官方宣教,普通人并没有其他了解党史的便捷渠道;改开后人民群众长期接受说起毛就是三七开,说起邓只有伟光正的信息,导致人作出错误的判断,这不是人民群众的判断力的问题,而是长期接受歪曲片面宣传的问题。

再说了,人民史观的核心是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什么时候变成了人民群众相信的都是对的?还是那个问题,西方人民都相信斯大林毛泽东是大恶魔,请问他们是对的吗?

家园 我的观点是

毛邓江胡习做得都很好,中国有今天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领导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家园 没有什么死人很多的革命能够持续超过一代人的时间。

这可能也是一个自然规律。

家园 我觉得286对主席只有半个回归。

对比二人的主张、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所产生的结果,我觉得在发展中国方面,二者目标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主席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286的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混合发展。在286看来,黑猫白猫甚至灰猫皆可,而主席是决不允许资本主义的猫存在的。如果286是薛定谔的话,主席则是爱因斯坦

由于这种发展方式的不一致,必然导致二人对发展成果分配的不一致。

286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而在如何分配上却软了。按劳分配可,按资分配也可,按权力分配也无不可.......。虽然286也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分配上的软化使这个目标无疑水中捞月。

主席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共同富裕和发展几乎是可同步的。只不过国人觉悟的不高、技术的限制、原始积累的不足等客观因素使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成了发展的限速器。

家园 然而我身边的情况与你恰恰相反

我身边中我是唯一一个支持主席的。孤独到大部分时候我不都已经不愿意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因为一说往往就得引起争吵。

家园 记得解放初期是按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安排的

开始是打算10-15年,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说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逐步退出的过程,结果随着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快速推进,只用了3-4年便完成了这个过程。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很骨感,一实行人民公社大食堂,社员们思想境界干部的管理能力都达不到社会主义的标准。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可能就是要补课,类似刘少奇建国初提的剥削有功论,认为只有国家经济基础更强大了,才能进入真正的社会主义阶段。所以在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只能是劳动人民的分配手段,而按资本分配、按技术分配都有它合理性。象现在建一条高等级芯片生产线,少则几十亿美元,多则上百亿美元,资本没有话语权,光靠劳动是建不起来的。

家园 这个跟我老妈说的一模一样

一实行人民公社大食堂,社员们思想境界干部的管理能力都达不到社会主义的标准。

当年我老妈还在读中学,大食堂只吃了半年,就没有了。。。据她观察,当年的社员的思想境界确实没那么高,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是很严重的。

不过,河里的左派应该不会同意这个观点,他们主要认为困难是因为被封锁,没有化肥,导致产量低下。。。这个我就不争论了。。

家园 大食堂是刘要搞的,男女还要分开呢,让主席制止了
家园 你这是庸俗化标准。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标准不能放得太低。

如果把好的标准放到天上,坏的标准放到脚底,当然不对。

可要把好的标准放到膝盖,那么跪着也可以鄙视爬着的人。

至少得把标准放到三人那么高,我们可以挺着腰做人,大家齐心协力,落成人山,可以摸的着。

然后大声的说:可以再高一点!

家园 也说明中国人民大智慧的一面

就是要造出一座高峰,不光是鞭策被造的,还要用这座高峰鞭策后来者。事实证明,毛主席这座高峰正在狠狠的反衬出某些后来者的难看吃相,不是吗?从这个角度看,毛主席万岁和人民万岁都不白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