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共:💬560 🌺2019 🌵7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家园 霍去病那种已经是在阿巴拉契亚山顶祭天了
家园 卫青中军面临险境,那李广少量偏师遇到匈奴主力该被包饺子了

还——“由于李广的迷路导致一大堆将领没能立功对他恨得牙痒痒的倒是不少。”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麻烦给出一大堆将领对李广恨得牙痒痒的史料。现在大比例地图和地形图很清楚,请老兄说明下李广带万余人怎么行军该到达哪里?卫青“中军面临险境”,那李广少量偏师遇到匈奴主力该被包饺子了。

骑马的兵跟骑兵不是一码事,李陵5000人车和马都很多,但属于步兵。一般军用马跟战马也不是一码事,卫青带的是汉军精锐骑兵,战绩比霍去病差远了,就是指挥差距

关于骑兵和战马,描写新四军骑兵团的《金戈铁马》(作者就是高级指挥官)有很好描述

2、因为后勤成本极高,万余人出师无功要找责任人,打赢了却没抓住单于有什么责任?前者责任肯定是李广的,正因为如此更能说明被卫青阴了——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人家表明不愿意去(很清楚劳而无功),硬逼着武装游行,难道就没别的合适将领了?这点上卫青指挥问题更大

“卫青宽宏大量不代表李广李敢就没错,军队要不要正常奖惩了?李广怎么不对霸陵尉这么宽宏大量?”

李广死了,李敢死了,有错就代表卫青可以阴人了?代价除了李广自杀,还有万余人出征的天文成本后勤

家园 如果是卫青阴人请问太史公为啥不写出来

是没给他配向导还是给他指错了路,敢情卫青能够一手遮天堵住李广手下人的嘴?李广不是深得部下爱戴么?他们怎么这时候不说话不扑上去拦住李将军自杀呀?卫青的部队的兵力最多和单于打成平手,如果不是那场风沙还真难说,这种情况下卫青把1/5以上的兵力分出去就是为了坑李广,脑子出问题了?匈奴吃饱了撑的放着卫青不管去包围李广?为啥那些人恨的牙痒痒,卫青的部队本来是打算包围单于的,现在卫青部队到位了,李广部队没到位,口袋没有封紧,所以败退的单于部队可以一路狂奔的逃跑,追都追不上,一个够级别的俘虏都没有,他们怎么能不恨?

家园 汉武帝也给了非身边的人很多机会,成功就奖赏,失败就严惩

比如那个坚决反对给匈奴送女人乞和的边吏王恢,因为理念相通,本来是非常得汉武帝赏识的,但因为马邑之谋泄露,匈奴逃跑时没有追击,王恢就被汉武帝下狱赐死了。汉高祖起于草根,后面几个皇帝对平民取功名设置的门槛很低,只要你有好的主张,勇于任事,就会给你机会。但如果犯了错误,也会按律处罚,所以一个人经常一会儿立功受奖,升官封侯;而一会儿又因罪当斩,赎为庶民。跟过山车一样.

比如那个跟汉武帝抬杠的书生,还被封为边关守将,结果因能力不行被匈奴斩首。再比如后来被汉武帝宠信的栾大,因为道术被识破而被腰斩。

总的来讲,在那个时代,你要有理想,有见解,有胆量,愿意为国家做事,你是总有机会出头的。而机会对于象李广家族这样的名门,不是太少,而是远比卫青、霍去病这样出身草根的阶级要多很多。

家园 你杀了5个鬼子,于是我说你杀了10多个鬼子,封你战斗英雄

读者都会怎么理解?

家园 志愿军奇袭白虎团轻率吗?关键是有本事成功而不是被包围
家园 后方光说闲话不干事在汉朝就被腰斩,在明清却腰斩了水师

一支叫郑和,一支叫北洋

家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明之师是用来对付文明之师的,比如春秋时期的战争就是跟世界杯差不多程度的军事体育大赛。但对付野蛮之师,强盗之师,恐怖之师,无常之师,就只能破除过去的条条框框,以野蛮对野蛮,以强盗手法对强盗手法,以正义的恐怖对付邪恶的恐怖,以我之无常对付敌之无常。

匈奴用兵: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对于这种无常之师,你去四平八稳打堂堂之阵,他则灵活机动,见你少就围歼你,见你多就逃跑了,你根本抓不住他们,这就是李广和从前的将领讨伐匈奴屡屡失败的原因。只有也随匈奴灵活机动,奔袭加偷袭,死死咬住不放,才有胜利的机会。

包抄的目的不是包围,而是堵截逃跑的大致方向,要咬住敌人。在匈奴内线,匈奴逃跑要携带很多牛羊、淄重和家属,所以整个部落的逃跑速度远低于汉军骑兵,只要抓住这些牛羊、淄重和家属,就是跑几个首领亲兵,也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那些几个首领亲兵没了补给,没了部众,就是逃进大漠,逃进其他部落的领地,也早晚是死。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汉军能深入匈奴内线,寻找到龙庭和部落的生活区,就能征服和招降整个部落。

那么粮食、补给还是问题吗?

家园 卫青是替汉武帝挨的李敢那一拳,所以无语

卫青能对李敢说什么?说皇上说,你们家老爷子晦气,总给机会总也抓不住,说算了,这次这么重要的决战别让李广先上。于是给你们家老爷子一次几乎万无一失的机会,去包抄匈奴,只要走到目的地就是胜利,封个终身成就奖,就能光荣退休了。没想到你们家老爷子在自己地盘上连路都不会走(查查李广多年转战的战区在哪里,他又是在哪里迷的路)。

家园 是'亡向导',就是给配了向导,但不知是死了,还是逃亡了

所以卫青要李广的参谋部人员过去报告详细情况。过去李广的参谋部做事总是非常马虎,行军资料(估计也包括地图)总是乱七八糟,这次怎么给配的向导好端端地'亡'了?

家园 司马迁和李广的家谱出自哪里啊?史记吗?没见到过呢!
家园 最明确的就是汲黯的后来居上的抱怨

汉武帝不喜欢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老臣,哪怕是卫青也一样。所以一直没有新功的李广真没什么好说的。

家园 卫青后期打的这种人情仗太多了

所以战法逐渐保守,因为太激进的打法这些人打不来。

家园 估计是李广对霸陵尉的事迹太有名了

参谋怕成为第二个背锅的?李广是有苦说不出来。

家园 史迁写李杀霸陵尉写得太恶心了,秉公执行公务叫酒醉

李广因为兵败本来该杀,但汉武帝看在老臣的面上仅仅将其废为庶人。李不知道在家闭门思过,却在军事区到处游猎,破坏宵禁,一日,'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集解苏林曰韩安国。後韩将军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史迁最最恶心的是把一个秉公知法的霸陵尉,硬说成是因为酒醉, 恶意顶撞李广。“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这句话要是李广值班顶撞了汉武帝,肯定史迁不会这么写,而是一堆高大上的赞誉,堪比他写周亚夫的细柳营: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司马迁肯定不会说是因为细柳营把门的喝醉酒了,才不让天子进门。何况天子是现职,而当时李广早就是无职无权的老百姓,凭什么要破坏禁令,要霸陵尉放他入关?而霸陵尉义正词严地说:“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肯定是依照当时的宵禁法令,怕晚上看不清敌我,被敌人摸了岗,夺了关城。那么就即便认清是李广本人,怎么就能肯定李当时没投降敌人,或被敌人胁迫来赚关夺城呢?怎么看到是李广就一定必须给他破例呢?就凭他的名声吗?不给开就是喝醉酒了,就是狗眼看人低?就该杀?

史迁为什么不把禁令说清楚?'今将军尚不得夜行'到底是当时的法令,还难道是霸陵尉自己编造的?这么用曲笔的目的是什么?

司马迁要是公正客观,起码应该是这么写:(广)还至霸陵亭,霸陵尉依令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广恨之,后冤杀之, ,,,,,。

通宝推:林风清逸,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