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写在惠若琪退役之时 -- 七天

共:💬73 🌺390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止对日本一场比赛啊

动图里队员穿的队服颜色不一样。

朱婷在那些动图里看着就跟刚过门的小媳妇见婆婆一样。

家园 我是苏州的,兄台说的我认为和小农文化很类似,一声叹息。
家园 文字上都可以断章取义,动图难道不能断章取义?

大冠军杯对日本的时候,朱婷还对着王梦洁挥拳头呢,也可以弄出个动图来。

再说,老运动员在比赛状态都杀气腾腾的,哪能顾得了那么多。

再说,新队员入队都是小心翼翼的。龚翔宇回忆,第一次去国家队报道的时候,由于不知道该坐哪儿(老运动员都有固定的板凳位置,都把自己的包),自己找了角坐下,连话都不敢说。老运动员不帮忙吗?老运动员都帮着准备器材、相互打招呼呢。

想当年冯坤做队长的时候,对待新运动员像对待小鸡子似的。后来受伤了,郎平给她安排去芝加哥做手术,手术回来,对新队员才友善了好多。

家园 就以您说的13年大奖赛对日本为例吧,

苦战5局,赢了日本队2分。赢球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主动失误一直很少的日本队突然失误增多(可能胜利在望,心态起了变化),主动失误至少送了5分(至少3次发球失误、2次扣球失误),而惠若琪得了最少5分,前4分都是惠若琪得的,后来还有一次吊球得分(因为日本防守好,吊球的分很难,所以印象深刻)。其他人只记得徐云丽拦网拿下赛点、杨珺菁拦网1分,其他的不记得了,但是朱婷肯定没得分。这就意味着,决胜局主动得分至少有一半来自惠若琪。输掉的第四局18平时朱婷在前排至少被卡了4分,最后靠惠若琪后攻渡轮。

但是整场球得分如何呢?朱婷超过30分(好像是34分),惠若琪得了不到15分。这说明什么呢?

这至少说明三点:

1. 13年惠若琪还是球队的老大。

2. 惠若琪的攻击力,打爆日本没有问题。

3. 整场比赛,惠若琪主要是保障朱婷进攻,主要是在度轮和朱婷拿不下的情况下才参于进攻。

这算不算照顾?

14年意大利世锦赛,朱婷吃不惯西餐,又不敢瞎吃(因为有尿检),球队想法做了点鸡蛋饼,惠若琪等4名队员,把自己的鸡蛋饼都让给朱婷,因为她出力最多、她最累,这算不算照顾?

至于非常照顾,惠若琪对父亲是农民工的林莉肯定是非常照顾的。据朱婷回忆,刚到国家队的时候,姐姐们带她出去玩,要说玩,惠若琪肯定是头。到了14年朱婷就星光闪烁了,也用不着惠若琪非常照顾啊。

家园 搭车问个问题

现在女排联赛到了决赛阶段,这个临时转会制度却是不同寻常。大家能说说这是啥思路?

家园 好了,别解释了,越解释越乱

惠若琪也好,朱婷也好,都是不完美的。

13年朱婷作为一个刚入队的小队员遇到的小惠恰恰是不好的一面,她们是对角,在球队中主要的进攻手,只能说朱婷的天才第一时间就光芒四射了,小惠自己承认过那段时间压力大到想哭。

不过大家扪心自问,在类似的情况下谁能表现得无比完美。

家园 马上去阳澄湖散步一圈!
家园 不是第一年了

很多年前就这样,排球的市场一直不行,要不是国家队成绩好这个项目会很惨淡。其实分阶段转会主要是增加悬念,当然资本是需要的。还好女排又搞上来了。

家园 中国女排这几年是明晃晃的球星战术

郎平很神奇,但是朱婷同样神奇,二者缺一不可,算是冠军的两大必要条件。

其实中国队与巴西的四分之一赛是这届中国女排最重要的一场比赛,当时场面大家都看到了,再喜欢惠若琪的球迷也得承认,当时小惠最合适的位置在场下。朱婷在最后时刻被换下场一次,当时小惠上场,弹幕上一片骂。

别的不说了,楼主说小惠的人气比朱婷高,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看一看她们同时在场是什么样子,我很确定,你对人气两个字有误解。

家园 是 ,记岔了
家园 朱婷13年怎么遇到小惠不好的一面了?愿闻其详。

就说上面那位河友列举的13年大奖赛对日本吧。因为两个原因,对那场比赛印象比较深:1、伦敦奥运会被日本淘汰出四强后首次碰面,仇人见面分外眼红;2、胶着,苦战5局,总共赢了日本队2分:

第四局朱婷体力下降,攻击力降低。18平时,日本队换人发球追发朱婷。朱婷都躲进3米线了,还往朱婷头上吊。朱婷一传要么送探头,要么不到位,被迫打调攻,调攻又打不下去。被连卡4、5分,最后靠惠若琪后攻渡轮。

第五局,日本失误突然增多(可能胜利在望,心态起了变化),主动失误至少送了5分,而惠若琪得了最少5分,前4分都是惠若琪得的,后来至少还有一次吊球得分(因为对日本吊球很难得分,所以印象深刻)。其他人只记得徐云丽拦网拿下赛点、杨珺菁拦网1分,其他的不记得了。这就意味着,决胜局主动得分至少有一半来自惠若琪。

而整场球朱婷超过30分(好像是34分),惠若琪不到15分。这至少说明:

1. 惠若琪的攻击力,打爆日本没有问题。

2. 整场球,惠若琪主要是保障朱婷进攻,主要是在度轮和朱婷拿不下的情况下才参于进攻。

朱婷横空出世给惠若琪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不假,但是惠若琪并没有跟朱婷抢风头、而是老老实实给朱婷做保障。一个22岁的女孩,能做到这样,还能怎地?

通宝推:愚弟,
家园 四强赛前还能转会不应该

对辛辛苦苦打了一个赛季的非明星队员不公平!

家园 好吧,很好的有代表性的一面

引用:但是整场球得分如何呢?朱婷超过30分(好像是34分),惠若琪得了不到15分。这说明什么呢?

这至少说明三点:

1. 13年惠若琪还是球队的老大。

2. 惠若琪的攻击力,打爆日本没有问题。

3. 整场比赛,惠若琪主要是保障朱婷进攻,主要是在度轮和朱婷拿不下的情况下才参于进攻。

------------------

你懂不懂排球?一场球34分的人享受不理不睬的待遇。中国女排在与日本打伦敦奥运会四分之一请注意,日本的江田和木村各得33分,江田不接一传,那是中国女排历史上少有的惨痛时刻,注意,小惠是此时的主打,不想说得更细了,免得大家说我故意挑不好的讲。

特别强调一点,包括小惠在内,新世纪以来的攻手在一场A级比赛中得到30分以上的场次屈指可数,如果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由朱婷获得,小惠在任何A级比赛中都没有打出来过。被不理不睬发生在这种时候真是奇迹啊,是小惠很好的表现啊。

一个队长对一个新人得分王不理不睬,果然很好,很仗义,你想说什么呢?一粉顶十黑。白玉老虎网友有偏见,我有偏见,那么多球迷都有偏见,郎平也有偏见?郎平做那个思想工作干嘛呢?你的领导在你做得很好时也对你做这种思想工作你还会感激他或她?你别告诉我惠若琪胸怀宽广,不介意郎平的不公正。

没有人完美无瑕,不好就是不好,大节行就行,我并没有否定小惠的意思,你这样不顾一切地解释来解释去真有意思。

通宝推:唐斩非,
家园 郎平说的明白:中国队要想赢世界强队,至少要有3个点打出来

奥运1/4决赛对巴西,刘晓彤、张常宁发挥出色,卡轮的时候杨方旭很好地完成了渡轮任务;半决赛对荷兰,惠若琪、徐云丽打得好,颜妮也不错,第三局0:6落后的时候龚翔宇救场成功;决赛对塞尔维亚基本全面开花,除了张常宁发挥不好被杨方旭换下(杨方旭防守非常惊艳)外,惠若琪、袁心玥、徐云丽打得都非常好。

至于惠若琪对巴西发挥不好,这很正常。惠若琪因为心脏病缺席了15年世界杯、16年北仑集训、漳州集训,主力位置已经让给了张常宁。由于龚翔宇发挥不好、杨方旭受伤,被迫让张常宁打接应,惠若琪才首发打巴西。而且郎平为了给惠若琪调状态,小组赛让她上场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小惠马上进入状态,实在是强人所难。

好在一直在国家队边缘游走的刘晓彤打出了她人生巅峰(这场球效率比朱婷还高)。这届中国队靠的是整体,朱婷是这个整体中能力最强的一个,也是最稳定的一个。想赢球,必须保证队友不掉链子。典型的例子是世界杯对赛尔维亚,张常宁正常、曾春蕾掉链子,立马全面下风。全靠郎平随机应变,用刘宴含打接应(惠若琪生病前,张常宁是替补接应、刘宴含是替补主攻),乱中取胜。

至于人气,小惠的微博有700万粉丝,朱婷大约是200万吧,小惠的影响不局限在排球内。

家园 问题是当时的朱婷,还处在得3分、丢2分阶段

第四局体力下降后,更是丢分比得分多。第四局之所以输球,就是因为朱婷在前排被追发卡轮,调攻不下球(体力下降),转到后排后防守一个球都没起来。

不要说13年,就是14年世锦赛、15年世界杯,朱婷的一传和防守都有很大漏洞。15世界杯首战塞尔维亚,曾春蕾掉链子,朱婷跟着曾春蕾一起飞一传。后来换刘宴含上来打接应才靠刘宴含的后攻度轮。

朱婷真正全面成熟,是在奥运后以后。13年的朱婷,比不了12年的木村沙织。

惠若琪是主接6轮一传的小主攻,主接6轮一传还要承担最多的进攻任务,女排国家队历史上,只有98年的孙玥干过,连周苏红都没干过。在国际上承担这个任务的,一只手数的过来(木村沙织不是,金软景是)。

小主攻和大主攻比得分多少?

以惠若琪11年世界杯的攻击力,打亚洲队如果做大主攻,一样可以得到30分。不过没有如果,因为殷娜退役后,中国队能接好一传的主攻,有且只有惠若琪。所以惠若琪只能打小主,就算对角是陈丽怡也只能打小主。

至于偏见,大家有理说理,没有必要数人头。数人头的话,你看我有多少花、您有多少?也不要粉啊,黑的。有事说事,最好用事实说话,没有必要在哲学高度扯。

另外,小惠因为身体条件不好,一直不被看好。朱婷之前,有过不止一个天才少女被认为可以取代惠若琪,比如范琳琳、杨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