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62-全能舰 -- 本嘉明

共:💬14 🌺10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茗谈162-全能舰

(一)

最近几天,最大的事情就是三将军访华。

很多事情彻底改变了吗?没有,这都是虚招,浮夸。我还是很钦佩三将军的,他个人能力真的不差,但是目前朝鲜还是太弱小,对大盘的影响不大,整个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锐角转折,只是事实浮出水面而已。

朝鲜是东亚唯一一个“国民收入洼地”,哪个国家能主导朝鲜的经济改开,这个国家就能得到极大的收益。从经济依存度而言,朝鲜基本就是是东北的第四个省------这里丝毫没有歧视朝鲜的意思,抛开主权之类政治正确的空话,事实就是如此。

至于朝鲜在地缘关系和左派政党政治上(新时代的左翼国际联盟)对中国的意义,我们早就说过了。

这个世界上,有两个美国(唐纳怆的美国,民主党的美国),有两个中国(“前30年就是好”的中国,“前30年好个屁”的中国),其他国家也差不多。“唐美”要制裁中国,“屁中”就急了,说吾们是夫妻,天作之合,吵相骂也要关起门来吵好不啦,侬个死人~~~(这里需要绵羊音)。

大国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分裂,是很正常的,否则就不是大国了。不过最终,两国各自有一个人格会占上风,不然迈不开步子。这些事情已经渐渐激化了,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我们就会看清楚。所以总之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色即是空,这个礼拜其实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过,兴奋一阵也就过去了。

今天我们要说着玩的,是另一个琐碎的小事,就是新时代的“无畏舰”------全能舰。

(二)

中国海军在055之后的创新大项目,就是全能舰。核航母不是不创新,而是美国早就有了,没有全能舰这么拉风,领先就领先美国嘛。

全能舰是一定要有电磁轨道炮的。我们就说是炮口动能32MJ的吧,现在说中国在海试的电磁炮每45秒发射一次(射速)。这里有几种可能性:第一种,中国发射的炮口动能要大于美国已经做到的32MJ,这个可能性不太大,那样对于电磁轨道技术的要求太苛刻了。

第二种,中国发射的弹丸,净重大于美国的(动能一样是32MJ,出膛速度低一些),只用于远程对面(地面,海面)打击,不考虑本舰防空,所以发射频率(射速)不必太高。这个也不太可能,美国已做到的是弹丸16公斤重(初速2000米/秒),中国披露的炮口动能是30MJ以上(现在最好的坦克炮的炮口动能,大概是15MJ),出膛速度是7倍音速,射程200公里,炮口直径XXX毫米(估计是130--155毫米之间),那么这个弹丸净重应该接近美标(美标是6倍音速)。

即便中国海军降低任务要求,不防空了,每45秒发射一发,这对于舰炮,仍然太慢。32MJ的电磁炮,其打击威力比现有最好的化学能舰炮好得有限(传统舰炮可以打出5倍音速),但传统舰炮的发射速度就高很多了(20或30发一分钟),那就没必要换用电磁炮。这就是现在“朱姆沃尔特”上选择了155毫米AGS火炮+增程制导炮弹的原因-----当然后来实践下来,发现增程制导炮弹价格太高(80万美元/枚),发射速度明显慢于普通炮弹等等问题,但确实电磁炮的吸引力不那么大了。

所以,电磁炮要生存下来,必须提高射速,恰恰在这个环节,美国遇到技术瓶颈,BAE已经做到了15秒一发,但美国海军的最低要求是5秒一发,导轨寿命4500发(现在做到100发寿命),毕竟在海上换个炮管是老麻烦的事。所以最后美国海军版的电磁炮下马了。

我们假设,美国遇到的技术瓶颈,中国也遇到,目前也没迈过去(所以45秒发射一次,比美国要慢),那么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一艘舰上装几门炮,轮流打,就像老式火绳枪的“三段击”。这样,3门炮轮流,就相当于一门炮的射速提高到15秒打一发。电磁轨道炮每发射一次,用电大约50几度,弹丸造价20万美元以内,而相同射程的舰载导弹,造价至少100万美元,这么一算帐,还是要继续攻关。

让一发炮弹在出膛时有32MJ的动能,就必须尽可能地提高电源的放电功率和减少放电时间,中美的方案,都是由多个电容型储能模块并联组成高功率脉冲电源,电容技术成熟可靠,但缺点是能量密度在几个技术方案里是最低的,需要庞大的体积,而且电容无法长时间(过夜)留住电能,对舰配实时发电功率的要求很高。按美军的计算,即便只装一门炮,这门炮达到10发/分钟的射速,那么对电力的要求就是20MW/分钟。“辽宁舰”的动力配置是:4台蒸汽轮机+8台增压锅炉,总功率20万匹马力,合149MW,但是且慢,辽宁舰不是全电推进,它的发电机组为9×1500 kW涡轮发电机+6×1500 kW柴油发电机,全舰发电功率22.5MW。换句话说,如果辽宁舰或者山东舰装这么一门电磁轨道炮,那一开火,全舰连电灯都暗了,甭说雷达开机,连伙房也直接改烧蜂窝煤得了。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对于电磁炮来说,重要的是在投入战斗的那几分钟或十几分钟里,军舰必须提供极大的现时发电能力。而不开战的日子里,这些发电功率只是“养兵前日,用于一时”,备而不用罢了。所以,有人说开发个“电磁炮战列舰”或者巡洋舰,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因为炮舰炮舰,不开炮它就干不了其他的,那么大的发电功率,白白浪费。

非常幸运的是,中国不像美国,已经造了十几条两栖攻击舰了,木已成舟了。在这个领域,中国还是一张白纸,因此我建议把轨道炮整合到未来的“中国两攻舰”项目里去,开发多功能的“全能舰”,有电磁弹射,没有阻拦索,固定翼舰载机必须弹射起飞,垂直降落。不开炮的日子里,这些电能用来运转整条船和舰载机队;开炮的那一刻,船慢点,飞机暂不收放。由于要迁就电磁炮的“用电胃口”,全能舰的单位功率要远远大于美式低速两攻舰按吨位平均的单位功率,因此不动用电磁炮时,全能舰的航速要快于美式两攻舰很多。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因此,全能舰可以变身为:

1)直升机母舰(直搭载直升机):高速,反潜,和平时期人道援助。

2)两栖攻击舰:立体机降夺岛。

3)轻航母:利用本舰高速,不断迂回纠缠,能利用舰载DF-21D独立威慑“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及其舰载F-35B联队,拦截其攻击航线,迟滞/干扰其原定作战意图;能击败“出云”级,“独岛”级两栖攻击舰及其舰载F-35B中队。

4)能辅助我方主力,攻击敌重型航母,分散/吸引其舰载F-35C。

5)实战使用电磁炮,束能武器,攻击雷达武器。

6)全电管理舰对海上补给的依赖较小(主要补给油料,弹丸,食品),没有“大型导弹运送过舰+再装填”的困难,因此以“全能舰”为核心,辅以2-3艘补给船来回倒班,可以组成自持力较久的“海上要塞”,扼守/断绝某航道较长时间,迫使较弱小的海上对手不得不离岸出战或投降。

7)全能舰最高配置版,可以装备大型米波雷达,“飞刀”无人高空侦察机(歼-8侦的上舰无人型),DF-21D垂直发射筒,歼-18(弹射+垂直降落),重点对应外军新型航母及其舰载五代机。

全能舰分A,B版。B版不装备电磁弹射器/米波雷达/双联电磁炮/耐高温甲板,只装备中华神盾和舰尾低甲板上的垂直发射阵,电磁炮换为大口径传统舰炮,这是“低配版基辅级航空巡洋舰”,等于是一艘052D外加直升机甲板,只携带直升机,既自用也出口,但留有改装余地,战时可以迅速加装齐全。

由于全能舰直接使用山东舰动力系统的简化版,一造就是20来套,因此中国的“超大型船用蒸汽轮机动力方案”及其配套的发电系统将直接白菜化,从而大大摊薄整船造价,有利于出口和自用。

本嘉明:必须有弹射器

通宝推:海中山,桥上,otto,北纬42度,mezhan,anne2607,
家园 45秒发射一次这个数据感觉不真实

都上舰试验了,应该间隔比这个短得多才对。

家园 很可能

但我们不纠结这个。

1)军工研发也有摩尔定律,只要已经做到45秒一发,给他们时间,会逐步改善的。我们从这个数据出发,开始推论,如果推算出来“全能舰”是可行的,那么射速将来再提高,不是更支持论点了么?

2)重要的是成系统上舰,出海以后孤身在外,因此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小型化,是实打实的要求。BAE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3)我认为“电磁弹射”是个风口,有了这个风口,不要说雅克-141,就是雅克-38这个“猪款”,一样可以再飞起来,至少通杀海鹞。而复活雅克-38/雅克-141并使之能弹射起飞,对中国军工都没有难度。所以本嘉明版“全能舰”是可行的。

4)说这款“本氏全能舰”是无畏舰的历史价值,是因为美国海军的大驱必须整体换代了,被中国这么一刺激,美国海军本来就没什么战略定力,一急,会心慌意乱,随意变更自己的发展路径,美国军工原来积累的预研技术就会作废。因此哪怕是带歪美军,“本氏全能舰”都最好能大张旗鼓地抢先搞起来,就跟里根搞“星球大战”一样,卖大拐。

5)再说一句题外话,当今世界,得数学者得天下,大国领导人一定要懂数学(这是个简略说法,就是有STEM的知识基础)。日本并不是因为高龄少子才弱的,韩国中国一样会高龄少子;美国并不是因为唐纳怆才乱的,唐纳怆之后美国照样会乱。因为日本美国社会都不推崇STEM学习,其政治体制无法培养出懂数学的未来领袖,无法应对数字化社会的剧烈变迁,只会用非常可笑的办法来顽强抵抗变迁,越反弹越乱。

6)朝鲜有吕布之才,也有吕布之“德”,既不能太小看,也不必太高看。唐纳怆看不起很多人(比如安倍),但他看得起普京,习老总,三将军,这是有他的人生经验在里头的。

家园 在军坛上看到的是每分钟六发
家园 希望美国玩武库舰

那玩意就是移动火药库啊,而且贼贵,毕竟现在导弹不便宜,小导弹也不值得装在武库舰上。弹药殉爆可是多数大型舰艇被击沉的重要原因。

家园 马氏全能舰是要高能武器上舰的

马伟明的全能舰,防空分为3个层次:200—600公里范围,使用可重复自动装填的通用电磁发射装置发射反导导弹,实现点对点防御;10—200公里,利用电磁轨道炮实现目标面拦截;10公里以内,利用激光炮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对末端导弹进行拦截。反潜和反鱼雷上,利用电磁发射装置发射反潜导弹对潜艇进行攻击,利用电磁线圈炮对来袭鱼雷进行拦截。

在反舰与对陆攻击体系的构想中,全能舰将形成3层火力圈:600—1000公里,使用可重复自动装填的通用电磁发射装置发射远程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完成对海和对岸目标攻击;200—600公里,利用电磁火箭弹(炮),进行对海和对岸目标攻击;200公里以内,利用电磁轨道炮完成对海和对岸目标的攻击,依据电磁轨道炮可将对岸打击能力提高一个数量级。

2020年之前开始建造,2035年之前实舰下水。

美帝:我没听见,没听见,听不见~~~

通宝推:盲人摸象,
家园 马家军是上駟

我是下駟。

我的方案,其实是把已经接近实用的电磁轨道炮和电磁弹射,整合到中国将出未出的两攻舰上,用满排不足4万吨,动力装置仅仅是蒸汽轮机的“经适版”,战力上压住美国的中駟-----美国级两攻舰,同时完虐日韩伪军。并且可以大胆外销,给巴基斯坦,俄国,巴西,南非,土耳其,沙特,伊朗,都来几艘(基本上伊朗有N艘,沙特必须要N+2艘)。

美国没办法应对。就算他有黑科技,能照样造出来,但现役老款军舰占着位置呢,海军的老领导们还念着自己的老部队老战友呢,OK他怎么办?但凡科技去怼人情,基本是二货工科男们去悲剧。

这么着,马家军的上駟,就有充裕的时间打磨上市了。唐纳怆只看得懂蒸汽弹射和F-18(所谓看得懂,是看得久了,外行也知道这货管用),这样的政治压力和社会舆论下,美国海军一定脚步错乱。

家园 其实中国才该玩武库舰

052D“有眼无坑”(雷达够给力,坑数不足),真打大仗了需要一艘“伴随舰”,起到战力倍增器的作用。和平时期,把伴随舰封存,052D值班,部队手艺没荒废,还省钱,等于是把055舰,半艘半艘地封存,多好。

这个伴随舰(坑舰),可以是原054A的船体,相当于空军的僚机,与“长机”数字链后,就是特大号的022导弹艇,管杀不管埋。如果伴随舰直接用电磁炮,按052D命令指哪儿打哪儿,那么弹药殉爆的危险性也解除了。

家园 外贸版这个主意好

我就觉得要是照马总说的一艘全能舰能打掉一支88舰队,太平洋放几艘,印度洋放几艘,把场子都看起来了,仅仅这样有点浪费。光看摊不行啊,这么先进的高科技得用来赚钱啊。

家园 我们看看全世界谁能卖航母

英国能造6万吨常规动力,不过大轴漏水。

法国能造4万吨核动力,造价和维护费太坑爹。

美国能造10万吨核动力。

以上各款非卖品。

好在美国能卖二手两攻舰了,因为有F-35B。但F-35B很坑,非美军的用户最后必然怨声载道。所以要卖该船卖飞机,得抓紧行骗,过几年一定不灵。

美式两攻舰航速很慢,如果中国此时入场卖“本式全能舰”,扛块唬人的新科技牌子搅局,虽然卖给的都是坏银,没法买美舰的主,但只要“本式全能舰”够给力,他们对面的美国小跟班就觉得我买黄蜂级还是真不值,或者必须不断升级舰载机而买不起了,硬买了拖垮军费了,那也是好事。

油价就快起了,土豪们就快壕了,这个得抓紧。

家园 老本哪找到这么多好图
家园 我觉得老本有好多原创

本大以后可以把自己的原创图标出来,打上水印

家园 这背后是有一个团队的吗?
家园 这些图很容易做啊

我一个人足够搞定啊。难的是我推定那些数据指标,不过都是有依据的,如果真按这些思路造飞机军舰,大致指标就是这样了。

加个水印很简单,只是懒得加就是了。凡是加有“@本嘉明”的,肯定都是原创图,其他没加的,多数是忘记加了。

这就是带水印的(水印是金文大篆体的“本嘉明”),“陆军专用无人对地攻击机”,遥控组推进到前沿,机场在火线后方100公里处,遥控队直接听火线步兵营/连长的指挥:

点看全图

一组3门无后坐力炮,共用一根尾喷管(不可能同时发射,齐射也是依次击火),尾喷管从尾部推进螺旋桨的主轴中心伸出。

机翼翼根处共4挺12.7毫米机枪,共备弹1300发。

这点火力,不管带了穿甲弹还是榴弹,都足够一个小连长造一阵子的了。

通宝推:xiaobailong,非鱼,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