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香港百万(号称?)大游行和罢工冲突,下一世界热点? -- HAL

共:💬688 🌺5048 🌵2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家园 1979年中国经济蓬勃向上,进出口生意进销两旺

当时香港是中国的窗口,但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窗口的作用已经开始下降。

中国强制收回香港,英国的利益归零,这是英国人不希望看到的,当然中国的窗口也消失了,这两条才是中英谈判的基础。

现在其实就是搞一国一制,欧美取消香港单独关税地位,又有什么影响?至于金融,可以搞一个自由贸易区,单独搞金融即可。

家园 欢迎香港同胞,真心诚意的!

河里能多一个中国的声音,多一个视角!欢迎来河里发言!

家园 香港问题是阶级问题大于民族问题的典例

主要问题是今天大陆令人自豪或羡慕的具体内容不多,我总用一个例子,大学免学费,毕业包分配,何愁香港青年没有认同感,曾经理所当然家常便饭的草民利益,今天的剥削制度下变得天方夜潭,香港问题是阶级问题大于民族问题的典例。

这位朋友,我是广州人,实事求是地说,香港人对内地人有偏见,本人直到今天仍有亲身体会,当然,被北京人歧视更严重,同时,内地人黑香港人也是事实,什么香港人回归前不敢闹,回归后胡闹,还有香港算个球,爱咋咋的,那是比较无敌,接近地球算个球爱转不转的无敌境界,其实真正算个球的是歧视本身,曾经,全国黑上海,上海黑全国人民,也没见黑出个上海国,也没妨碍中国崛起,香港问题根源是共产党大面积变质了,共产党不去领导香港人民,那CIA就来领导搞事。

香港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随便查查,较远的有1922年香港海员罢工,1925年省港大罢工,较近的有1956年双十暴动,1967年六七暴动,那玩的可是比今天更刺激。所以我看好香港。

让我们温习一些旧歌,许冠杰在97回归前有几首相关的歌曲,还有一首83年的《洋紫荆》,歌词励志和穿越,许冠杰很老了,不过香港一定会好起来的,全中国都会好起来的。

摘抄加翻译几句歌词:

香港制造好,老外来访每人发个高质量中国沙煲。(今天可能会写“香港沙煲”)

管它1997,不要自己吓自己,说不定到时候天上掉馅饼。

澳洲佬,肥头大耳,仨月不刮毛。

美国加拿大,荒郊野外,去了能干嘛。

紧紧抱着吉他,倾出这心里话,实在不愿意移民外国当二等公民,实在不愿意移民外国当捧菜倒茶。

捕鱼小岛,遍历风浪,在地球一小角,却负名望。路仍康庄,哪用惊惶,望齐心一致,再破万重浪。破镜明日定会重圆,时局定必得好转。

《香港制造》

《话知你97》

《同舟共济》

通宝推:ccceee,燕人,
家园 老兄援引的解答站不住脚

首先这个东西叫《逃犯条例》,不是什么引渡法规。在香港,这条例早就存在,本质上是一个逃犯移交协定。这次修订,香港安保局的建议是:将条文中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其他部分除外”的字眼删掉。

这里不相关国家主权,内地和台湾就有类似的罪犯移交协定。如果你非要说《逃犯条例》和引渡法规实际上是一回事,我只能说《逃犯条例》起码避开了“引渡”这个涉及主权的字眼,而类似的协定也让大陆和台湾移交罪犯成为了可操作的事实。这种灰色处理本身就是一种法律智慧。

在此,内地对台湾与内地对香港本无差别,都应该有类似的协定。内地早就立法向香港移交罪犯,而香港也应该修法向内地移交罪犯。

除非当初香港基本法一开始将《逃犯条例》废除,而今天香港基本法规定香港有独立立法、司法、最终审判权,《逃犯条例》只能由香港来修订。即使你和其他人反对,也并不影响它的法理存在。除非你和他人要求全国人大修改基本法,并成功。

家园 在中国的经济腾飞中,香港作用巨大。

1、在台港澳三个对标的特区中,厦门、深圳、珠海,只有深圳成了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厦门、珠海都没戏,就因为台湾、澳门都不给力。

2、全球经济,除技术的作用外,都是投资拉动型。

1979-2007,内地利用外资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45%和42%都是来自港资。80年代中期,港资一度占到60%。

H股、红筹股、非H民营企业,在沪深开市前,都是在香港上市融资。

3、大量的外国银行、跨国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企业开始都是把亚太总部设在香港,由此进入内地。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香港回归后维持繁荣稳定为前提。要达到这个目的,当时除了一国两制,谁还能有更好的办法。

今天,香港的经济作用大减,搞搞一国一制当然没问题。但政治影响呢?那么多不确定性摆在哪儿,冒这个险不值得,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中国发展道路中的主要矛盾,只是别人的政治劫材。咱们随手陪他打打劫就完了,去消劫或把劫做大都是不智的。还不如维持现状,继续发展国力。

家园 拜托别给香港群众加戏了

他们啥时候有上街反对过高房价和地产商吗???

还反资本压迫?人家为自由经济自豪的不得了呢

港府虽说在房价问题上问题很大,但是不管真心还是假意

至少港府还搞过八万五计划,明日大屿计划,试图增加房屋供给,不都被这些"香港群众" 强烈反对了?

求求你别内心给香港群众加戏了。人家不需要。

家园 自媒体有声音啊

都在看笑话笑sb呢

家园 香港是一盘死棋,无解,湿透了才能解

香港现在是一盘死棋。无解。怎么解?只有等他死透了才能解。

1

理由。一方面香港一直作为国内资本进出通道,欧美社会制裁香港,把这条通道逐渐堵上。大陆会选择海外通道,就是英国总部,做通向西方世界的通道。所以潮州佬跑到了英国。

第二方面,大陆想配置一个自己能完全控制的金融中心。香港自己控制不了,太多国外资本和纠结。所以用上海取代香港,是个大战略。香港越乱,这个战略事实就越顺利。

所以呀,认为大陆想让香港好,其实是幻觉。是不确定的。认为欧美想稳定香港,更是胡扯。

楼下面的河友们,就不要再出主意去稳定香港了。没意义,更没用。

2

对主题提出的问题给个结论。香港问题,想上头条没问题,想成为世界焦点,还不太够格。不是单纯的能力,而主要利益各方没有意愿在这里使劲打, 反正打烂了,也是几栋破楼。反倒对岸的深圳倒是很有搞头。

家园 我给加什么戏码了?别张口就来。

我对香港问题一直是和“大厅外的散户“河友的观点一致。

大厅外的散户:正视问题,徐图解决

只不过我的表达能力没他那么强:

“这和胡乱邦佐政时期把社会资源重新让渡给西藏那些头人贵族是一样的道理。“

“與论阵地你不去占领,西方外部势力自然会乘虚而入。“

“资产阶级领导的街头抗争是没有出路的。“

这是香港市民政治诉求表现凌乱的根本原因。

对此,你不能因为香港民众不具备自为的无产阶级意识而把他们排斥在中国人民之外。你更不能因为他们的政治话语权被内斗的上阶层蒙蔽而否定这种导致香港社会乱象的资无阶级压迫的最本质原因存在。

——对于你所说的“左派公知言论“——

我和你在许多社会问题上的观点争执,归根结底还是遵循于各自的屁股:你们完全能够容忍承受三共今天所依靠的政治基础改变而导致的社会现象变化(并为此不顾逻辑的站台洗地)。

家园 这不就是程心大圣母的做派吗?

国内舆论都臭死的东西放在西西河上白活,你这心也是大。

家园 随便聊聊

香港对大陆的意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政治上的.

在80年代初中国弱小的时候,香港这个窗口,带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达和政治先进,老百姓相信中国会逐渐向香港学习,逐渐将繁荣带入大陆,大量的大陆官员开拓了视野.对老百姓而言是看到希望,对管理者来讲,是找到学校.

在90年代初中国追赶的时候,香港这个窗口,经济带来了华侨和国际上的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经验,给大陆输血,而这种由港而陆的影响,政治上使美帝迷信可以通过香港而影响中国政体,因此对中国采取了较为绥靖的政策,给中国以喘息之机.对老百姓来说,是止痛药,对官员来说,是救心丸.

如今中国逐渐走上大国竞争的舞台,香港这个窗口,又成了抵御西方政体的一个疫苗.看看最新的"反送中"游行,这些议员\民主代表等精英人士,为了反中而反,将一宗本有利于民众的法案给强行否决了,那么国内煽动民众的成本相应提高了.所以,对老百姓而言,是疫苗,对官员来说,是稳定剂.

将来中美争雄的时候香港还将发挥其他无法预测的重要作用.不过,与相对封闭而又管理严格的大陆相比,香港显然可以作为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桥头堡,作为可以利用的大陆之疮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大陆也会因此获得较为可控的经济战场,而且若是战局不利,在最后关头还能割肉止损.

香港,不仅是大陆经济的蓄水池,也会是政治的蓄水池,试水点,也是将来的战场,从这个角度来看,邓的主权我有,港人治港的50年不变,是非常高明有远见的.

家园 麻烦说别人屁股之前自己先动动脑子

我对真左派很尊敬,但是我说左派公知的意思就是说和以前的公知一样,脑子里只有一个逻辑,把世界上一切都往他脑子里这个逻辑套,用一个逻辑解释世界上的一切。手里拿一个锤头,眼睛里就全是钉子。思维上的懒惰。

你和铸剑先生的毛病是一样的,香港群众的构成,诉求,想法,推手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用你们手里的榔头砸钉子了。满嘴都是主席,马恩列毛是这样分析问题的吗?

说洗地什么的就更搞笑了,我还没说你和铸剑先生给港独洗地呢拜托。

家园 当下腰杆子不硬,是因为我们已丧失国家主体阶级的“人民地位

1对此你应比照的是60年代香港普通市民对中国人的整体认同感

(海运工人罢工,文革时期的造反派,香港历史上的左翼避风中心,为何到今天却成了泛民的势力主宰?这是因为香港人民如今在权贵资本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面前他们没得选。别说香港,就是大陆人民今天也面临着与他们一样的困惑)。

2把土共在毛泽东时代的“阶级意识形态“污化为锤子和钉子的比拟才是真正的公知意识。

3对于那些站台洗地的我才懒得与他们去争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