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建议】有没有人在国外吃食堂的? -- 风满袖

共:💬27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建议】有没有人在国外吃食堂的?

大家写写心得和菜单,交流一下,看看各地的学生生活,如何?

家园 【好奇】你说的食堂是什么意思?

我在国外还没看到过食堂, 也没听说过...

家园 有的,有的!

德国的叫闷萨

米国的多是几个快餐点凑在一起---叫某某中心

别的不知道了。

家园 照你说的, 加国有food court

就像国内的美食中心, 但不是食堂吧, 都是个体户, 并不是单位出钱, 还是自己掏腰包

家园 对,米的是美食中心

德国闷萨的确类似中国食堂,欧洲别的国家不大清楚。

没看懂这一句

都是个体户, 并不是单位出钱, 还是自己掏腰包

家园 惭愧, 刚才写的潦草了.

开店子的类似国内的个体户, 只是出钱租了个铺面, 连承包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 即便这些食肆开在自家公司里, 这些也都不是有单位出钱办的, 所以, 在那里吃饭, 还是得自己掏腰包.

更有甚者, 这些地方的价钱比外面的要贵.

就我所知, 中国人多数是不会花这个冤大头的钱的, 自己带午饭的就居多了.

家园 老美的学校有食堂

Dining Hall,Commons等等称呼.以Buffet为主.本科生一年级住校,如果交伙食费的,可以白吃.不交伙食费的,可以每次交钱,也可以买月票(年票)等.

如果在里面吃上一学期,长10磅是很正常的.

家园 米国北边的这个国家的大学好像没有食堂, 至少还没听说过.
家园 你做饭多

还是你家LG做饭多?

家园 多么甜美的梦想啊!!!

若是成真了, 怕是会遭天忌吧

家园 一点体会

很少听说中国学生在外吃食堂的,主要是因为大家奖学金钱都发到手里,自己开伙,如果再去吃食堂就大头了,再说几次就会吃腻。我刚来美国时,学校给我包吃包住包学费,一分闲钱没有。不过生活上倒也省事。这里面我最怀念的就是吃食堂。一周19顿,为什么呢?周末两天各两顿。对食堂的第一印象是“社会主义大食堂又回来了”。只见所有的男男女女人手一个大食盘,盘里靠边一溜摆着各色的玻璃杯, 一个颜色一种饮料。多的能喝六七杯。吃得也不错,每吨至少两道主菜(面炸鱼,八宝鸡,bufflo Wing 。。。),加配菜(白煮蔬菜),加干粮(汉堡或Pizza)。食堂里还有色拉吧,二十多种菜的选择和十多种色拉酱的选择。因为有外国学生,还加了一个炒饭吧,印象最深的是我能把虾仁炒饭做成饭炒虾仁,有一次食堂工作人员愣要尝尝我的炒饭,吃完了说这是他这辈子吃得最好吃的炒饭。废话,虾仁比饭多,能不好吃吗?每周两次还有现炸的牛排。对了,食堂里有个意大利通心粉吧是我的最爱,通心粉加刚炒好的自选浇汁,甭提多诱人了。所有这些可以敞开肚子吃,全吃完了可以从水果箱里拿些水果,再从冰激凌箱里做一个大大的sundae带走。

每年会有两次“大吃会”,(所谓大吃会类似于共产主义大食堂,比社会主义来要搞一个档次。)这时会有方圆几十里的供应商带着自己的那手食品上来做广告,不但可以白吃,还可以拿许多样品。在食堂里最怕的就是过火鸡节,因为到时候只有索然无味的火鸡肉,土豆泥和玉米可吃。其他时候,我过的还是和惬意的。好日子不长,我很快就毕业了,好想那种饭来张口的生活啊。

家园 美国的政府,医院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食堂

我在医院,政府工作过,那儿的食堂还是满不错的,选择很多,自己人还打折,两三块钱就能吃得很好.环境很干净,饭菜的质量也不糟糕,看得出来人家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但是每年工作总结的时候,食堂这一块的得分总是最低的,也应了中国那句老话,众口难调.

上学的时候在中餐馆打工,每天往回带,不用做饭,也没去学校食堂吃过.现在想想,是不是也少了一个人生经历.

家园 我最喜欢吃: chicken tender sub 和 tuna sandwich!

我们这儿大点儿的食堂叫dining hall,小点儿的干脆就叫cafeteria.

家园 第一次在学校食堂吃牛排,带血的,

第一刀下去,血“噌”地冒出来,我“噌”地就站起来了!

家园 不对不对。。。

Food Court一般指在购物中心之类的地方开的比较大型一点,叫食街可能贴切些。

不知道食堂怎么定义,在多伦多设在办公楼里面的很多叫Cafeteria。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