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现在都不能在评论区为无产阶级辩护了 -- 来世要做赵家人

共:💬52 🌺136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要带歪了,我有将“生产效率”作为至高无上吗?

只是用来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差异的一个角度而已.

还有别的,没拉出来对比而已.

共产主义有点象圣经里的天堂,破除了私心,物质高度丰富,人人都具有理想化的思想觉悟.

就是因为太理想了,所以我觉得可以永远接近,而不能到达.

有一种状态可以,就是生产全机器人化,全民脱离了肉体的精神存在,生活在云端,如Matrix,思想也可以经过程序来修正,剥除自私阴暗面,全部是圣徒,生命无限,世界大同就实现了.

如果太过无聊,可以虚拟出一种外星怪物,大家云端打怪,生活就有乐趣了.

家园 不乐观地说,现在读书人里承认马列毛的不多,站在底层人立场

看问题更少——成天盘算如何搏出位,即使下层人出生,累死累活也是一心要进阶,而不是阶级的前途,口上不便说,心里是嫌弃下层人的。比如你说的评论区的小编辑,基本都是这样的人。老板并不能很明确的指示他删什么,怎么删,他(她)的主动权很大。

家园 简化一下:劳动者劳动目的就是劳动成果——不论你公私

私有制下,老板让你干活,你做出十分成绩——十分成果,即使老板拿的再少,你不会拿到十分吧?

公有制下,大家一起干活,你做出十分成果,拿到的就是十分——这个十分包括所有公共消费。

怎么会没有积极性呢?除非某种产品真正地生产过剩造成浪费,那会降低劳动积极性,否则,你总要生产自己所需啊。

当然,实际生活中不是这样的,总有管理者克扣——这也是一种压迫/剥削的形式。

那这之间的差别究竟是什么呢?

私有制下:个人的奋斗目标就是自己做老板,以达到压迫剥削他人的目的。唯此一途。

公有制下: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应得的成果。达不到这个目标,有造反的机制做保证。

那对比一下我们会看到:

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私有制下的劳动积极性比公有制下的高这种情况。

至于说,偷奸耍滑坑蒙拐骗达成暴发户的目标,是有的,但这不是劳动积极性。对劳动成果的形成并不产生优势,反而是有害的。

小结:所谓私有制下劳动积极性高于公有制,是邓改以来意识形态上的欺骗,是不符合事实的谣言。

家园 无产阶级指的是无生产资料。
家园 小老板算有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

过去城里开店的都属于资本家,现在很大一部分人有开店的能力而不屑于开店,成为有产阶级太辛苦,,

现在的社会,小企业主才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支柱,承担了大部分的就业需要,干最苦最累的活,挣最干净的钱,,,因为处境艰难,计较也多,社会也不待见,,,个别极左派用词太脏,本人是不理睬的

家园 【商榷】我一直不确定剩余价值这东西是否存在?

假设我是资本家:

1、盖了间厂房,花了1000,一个月折旧100;

2、买回一个月的原材料,花了100;

3、顾了10个工人,每人每月10,一月共100;

======

一个月生产出100双鞋子。鞋子每双卖5,共收回500。

现在500-100-100-100=200(管理费忽略)。这就剩余价值?

厂房折旧+原材料+工人劳动在此成本上产出的鞋子的价值本该是多少?

如果鞋子每双卖6、7、8,剩余价值岂不是300、400、500?如此不确定的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结论不符啊。

家园 我觉得你是把剩余价值和商品价值搞在一起了,

把模型简化一下:假设一个人一年可以生产600斤粮食,同时吃掉300斤粮食,那这个人产生的剩余价值就是600 - 300 = 300斤粮食, 不管粮食的商品价格怎么变,其剩余价值就是可以再多养活一个人。

一碗米饭正常情况下是2元,发生饥荒时1000元,起变化的是商品价值。

其内在价值:“提供232大卡热量”并没有改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