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一些杂谈 -- 清水

共:💬27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一些杂谈

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一些杂谈

今年是中国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及其他国家都有大的纪念活动。而在弘扬抗战精神之余,对抗日战争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则是必要的。

八年抗战中,国军以伟大牺牲精神赢来了民族解放及主权独立,这点当然不容亵渎。客观的说抗战之前国府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强化武装力量,制定作战方针,划分战区等为后来的长期战争做了一定准备。但国府高层在部队建设及局部作战策略上仍然有些不足。

首先在空军建设方面。早在1931年淞沪抗战时期,国军就吃了制空权的亏。在没有特殊地利遮蔽的平原及城市作战,大规模集结的部队只能是对方空军现成的攻击目标,毫无还手之力。而这一问题在六年后的1937年抗战开始时还没有得到解决,地面部队甚至还没有碰到日军,就被敌空军拦截。

当时中国的主战战机,完全依赖进口。而空军方面在战前也储备了大量外汇准备购置上千架飞机,可被宋美龄及某些官员否决,认为最新式战机正在美国研制,中国应坐等最新型号后再大举购买。开战后,空军措手不及加上北上的广东空军也只有两三百架飞机可升空作战。而同期日本陆军的作战飞机有两千多架,但日本是以自主研发制造为本,其结果是日机越打越多,中国是越来越少,不足一年,国民空军基本伤亡殆尽,已经完全失去了制空权。而这笔购机款还在香港的银行里。高层人士有自己的理由,但战争和杀戮不会给机会去解释或从头再来。

战前,日本做了大量工作,航空工厂生产研制新型飞机,飞行学校也培养出了上万名飞行员。中国航空事业起步虽不迟于日本,但无一家航空工厂可批量生产飞机,且大多设在易被攻击,占领的沿海省份,仅有的四所航空学校只培养出了不足千人的航空人员。特别是当时财大气粗的东北空军的飞机,近三百架竟被日军无偿接受。在指责敌贪婪,无耻的背后,不得不承认很多工作做的不尽人意。如果,早些准备整合各省空军,在内地省份成立大型航空工厂和学校。战前凑足近千架飞机对陆军以援手还是有可能的,甚至可以撑到美国援华。

国府在机械化部队的建设上也认识不足,机械化装备要求大型化,规模化,集团化,而且要结合空中打击力量方能凸显其强大威力,用宝贵的外汇储备买来少数坦克,战车在配给各个部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打击效果已大幅降低,甚至不能排除某些国府官员有面子工程之嫌!

维持机械化部队的特殊配件,技术人员配置等,都不是当时中国能够充分提供的。当时国民识字率不及5%,很多士兵连汽车都没有见过,对己方战车更是奉如神器。但战场上仅有的几辆战车目标巨大,只会成为敌有效的打击目标,当己方战车悲壮殉国之时,对这些来自农村的年青士兵而言,心里打击是何等之大!而有限的维护,驾驶等技术人才不让其在后方从事生产运输,保障供给等更重要的工作,而轻易的杀身成仁实在是让人扼腕……

以当时中国的现状与其购买华而不实的战车,不如多购置轻型的便携式威力较大的武器,轻重机枪,迫击炮甚至反坦克火箭等等,装配给思维敏捷,训练有素的人员成立特殊部队对日军实施特殊打击,效果要好的多!实际上老共的八路武工队,军统的敌后特工等都是用这种特殊方式作战的!而其杀伤效果,心理打击也让敌军大为胆寒。

这就是作战策略问题。国策是以空间换时间,持久作战为主。但抗战初期在华北,江浙等绝地过多的计较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致使国军损失较为惨重,当然国民有渴求胜利的强大呼声,但最高指挥者一时气血上涌,呈匹夫之勇,以人海战术,血肉之躯去正面攻坚,抵御装备训练高于己数倍的日军则是犯了兵家大忌。因为这样的战争方式正是日军所期盼的,那就是在大城市,交通要道会战挫败国军主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控制大量国土。在占领地疯狂掠夺人力,物力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险恶目的,也正是兵家“食敌一粟胜于食己十粟”的运用。

对此,国府高层在后来已大大改进,如湖南作战中的坚壁清野凭天险据守,夜袭突袭也做得不错。可在国军主流中持旧式作战思维者也不是少数,就是两军在正面对垒反复冲杀,你攻我挡,但综合因素的原因实际效果并不好!正所谓牺牲精神人人有之,可效果也是很重要的。

战事一开仅国力而言,中国就是败者的战争,如何以弱制强,以实击虚,才是不可不察的大事! 兵者是诡道也。国军应以较轻便的团级,师级武装力量为单位采取运动战方式穿插敌军侧翼背后,不计较无险可守的大城市,以消灭其有生力量为主,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秘密穿插,摧毁其辎重补给或集结优势兵力消灭敌军。而再以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经验丰富的军人为基础,组建特殊部队,携良好的轻型武器对敌后仓库,机场,交通要道,指挥中枢等地实施突袭。这样的效果一定要好的多。而这也是林彪,彭德怀等八路统帅常用的策略。

国军的某些军官在素质教育方面也有不足。同共军新颖的平等教育相比,国军还停留在旧式军队的管理中,官兵不平等,克扣军饷,甚至草菅人命的事也有发生,且国军论资排辈,官僚体制严重。当林彪,陈赓都已担当重任时,其在国军一方的同学,校友还在第一线冲杀。再后来的内战中,拥有了更多的战车,飞机的国军在小米加步枪以运动战为主的共军面前败的更是一塌糊涂,而这个种子早在抗战时期就种下了……

弱者对强者的战斗中,运动战是一种极好的方式,共军在朝鲜的作战也证明了这点,同样是双方装备,补给差距较大,可在作战效果上比起国军对日作战要好得多。

随后的越南战争也是如此,北越有中,苏支持但其装备比起美军及机械化美式装备的南越军仍然是大有不足。但经过了中共特种作战,运动战训练的越共攻势凌厉。可南越军就局限于城市得失,分兵据守,以至于让越共诸个消灭。当时南越的军事顾问,那个共军称之狡入狐的胡琏就看到了这点不足,提出了运动作战方针,可老将闹心脏病回了台湾,南越对此意见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其后果就是被人直抵西贡……

时至今日,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地不分南北,人无论国共,对抗战先烈的伟大牺牲精神都有了较高评价,对牺牲的将士决不能质疑,可冷静下来思考,是不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这才是昭警戒以图振兴也!

关键词(Tags): #抗日#战法元宝推荐:萨苏,
家园 一句话,国民党不是不能打,是其高层不舍命不敬业不动脑筋

以弱抗强,不是能不能打,而是怎么打!

毛主席教导我们,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以弱胜强。

国民党的老爷们,多的是只能恃强凌弱,对手一强就发软的。这样怎能克敌制胜?好多将士被瞎指挥硬碰硬无谓牺牲掉了。不过现在国民党又拿巨大的伤亡人数来作为自己抗日有功的证据。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让人哭笑不得。

家园 错误之处

淞沪抗战始于1932年1月28日,不是1931年

反坦克火箭最早出现是1942年美制巴祖卡M9A1反坦克火箭系统,国军在抗战前无法购买

“国府在机械化部队的建设上也认识不足”-这个好像1939年前只有德国认识比较足,其他列强美、苏、英、法、日都认识不足,只是法国没有机会再认识一次了,而其他国家借法国灭亡的机会认识了这一点。

“如多购置轻型的便携式威力较大的武器,轻重机枪,迫击炮甚至反坦克火箭等等,装配给思维敏捷,训练有素的人员成立特殊部队对日军实施特殊打击,效果要好的多!实际上老共的八路武工队,军统的敌后特工等都是用这种特殊方式作战的!而其杀伤效果,心理打击也让敌军大为胆寒。 ”-这个八路不仅是机械化部队和炮兵不足,轻重机枪,迫击炮也不足,在不足的情况下还是在游击战中给予日军重大打击。不能说八路因为有了轻重机枪,迫击炮才开始游击战的。

“这就是作战策略问题。国策是以空间换时间,持久作战为主。但抗战初期在华北,江浙等绝地过多的计较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致使国军损失较为惨重,当然国民有渴求胜利的强大呼声,但最高指挥者一时气血上涌,呈匹夫之勇,以人海战术,血肉之躯去正面攻坚,抵御装备训练高于己数倍的日军则是犯了兵家大忌。因为这样的战争方式正是日军所期盼的,那就是在大城市,交通要道会战挫败国军主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控制大量国土。在占领地疯狂掠夺人力,物力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险恶目的,也正是兵家“食敌一粟胜于食己十粟”的运用。”-国军江浙抗战,尤其是淞沪抗战,恐怕当时有树立抵抗形象,争取国际干预的想法,客观上也迫使日军增兵,避日本由蚕食变为鲸吞,战略上取得了主动。另外,国军对现代化战争方式的确不熟,指挥还是落后,武器装备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在在江南水网地带打正规战这些劣势比在华北平原一马平川面对日军机械化师团还是要小得多。迫使日军主力由华北转向长江,战略上还是得分的。

“国军应以较轻便的团级,师级武装力量为单位采取运动战方式穿插敌军侧翼背后,不计较无险可守的大城市,以消灭其有生力量为主,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秘密穿插,摧毁其辎重补给或集结优势兵力消灭敌军。而再以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经验丰富的军人为基础,组建特殊部队,携良好的轻型武器对敌后仓库,机场,交通要道,指挥中枢等地实施突袭。这样的效果一定要好的多。而这也是林彪,彭德怀等八路统帅常用的策略。”这个好像不太容易,八路也很少听说对日作战中以团级,师级武装力量为单位采取运动战方式穿插敌军侧翼背后的战例。

家园 呵,仓促截稿需要补充补充

看得很细,非常感谢!

1,搞错了1.28实在是不应该的,要道歉的……

2,反坦克火箭可能出现的比较晚,但本意是希望国军能搞到

反制敌装甲,坦克的武器和手段。毕竟用自爆来对付敌装甲实在是太壮烈了。

3,至于机械化部队的问题,得确是德国人棋高一着,走在列国之前。“国府在机械化部队的建设上也认识不足”的本意是希望中国不应盲目学习外国搞机械化。这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

4,至于采购轻型武器方面,就是看到了华军轻重武器不足才由此想到,试想一下,如果国军能具有八路的战斗艺术,而八路能有良好装备的话,抗战会是什么样呢……

5,淞沪抗战看法类同,不在多叙

6,八路取得的胜利,平型关的115师,还有百团大战不都是师级,团级的运动战方式么?!再失去制空权,缺乏防空武器的情况下,几十万集结的部队就是敌机的现成打击目标。用少而精的部队采用运动战方式分散,集结无意是最好的反击方式。这个战法华军也不少使用,共军就是此战的鼻祖,老八路就不用提了,陕北对胡宗南三次战役,鲁南的74师,甚至朝鲜,越南,都是如此打法,这是弱者胜强的最好战法。而抗战时国军也有如法炮制的,例如薛岳在湖南的大捷,只可惜此战法没有被国军仔细分析,视为主流。

且内战时同样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这次共军在没给机会了。这点,其实胡琏等国军高官在退守台湾时已经指出来了。

家园 【同意】对于国军装甲部队建设的批评过于事后诸葛了

事实上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列强对于装甲部队的认识极为不统一。英国/法国沿用一次大战经验,认为坦克只有也只能伴随步兵。美国人干脆取消装甲部队建设。直到法国陷落前,全世界也只有德苏两家才能做到“大型化,规模化,集团化”,至于下一句“要结合空中打击力量方能凸显其强大威力”,那也只有德国人从西班牙内战学到了。

现在回头看过去,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然而在那个年代,即使集中军界精英的德国总参谋部也在如何使用装甲部队的问题上犹豫踌躇 -- 真正拍板决定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其实是希特勒。

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如何使用装甲武器,能造的造,不能造的买。国府也不例外。至于对于“面子工程”的指责,或许“莫须有”吧,但是把战车配属部队,可绝对不时国府的发明创造。

家园 国民政府没认真做好备战也是真的!

看看后面的军政动员,搬迁,就是一"乱"字!一点计划和后备方案都没有.

日本人是:有战术没战略,打到那算那,等中国人投降!

国民党是:有战略没战术,耗到那算那,等美国人参战!

也就是中国地大人多,耗的起.

家园 这个评价可谓中肯

与我心有戚戚焉……

家园 要求国府搞好装甲部队建设简直相当于要求今天的台湾搞好太空部队建设

国府里根本就没有懂这行的,国府也根本就没有相关工业制造/设计/后勤保障能力。每年能自产几吨钢、几吨油(麻烦精确到个位,这很重要)?送给国府1000辆T34,估计大部分还是自毁了,或者被鬼子缴了去。

我只敢偷偷地希望国府看在老蒋是读炮兵出身的份上,给每个步兵师配上12门75山炮,给每个步兵团配上12门82迫击炮,各三四个基数炮弹。只要做到这一点,日军的典型正面攻击作战损失就要上一个台阶。但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年产的那点钢全拿来也不够,你总不能让步兵没有子弹吧……

一句话,买办抗起日来,即便是真心实意地,还是要让人吐血。可惜了无数忠勇的将士!本来只要在装备上稍微加强,你们的牺牲就能换来多得多的日军陪葬……

家园 这话概括的精辟.
家园 战争的教训确实需要吸取

比如空军的建设,本来是下大本钱的,但清水提到的问题,削弱了空军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

不过中国抗战军备也有闪光之处,有空兄弟准备写一篇《令日军泣下的中国抗战武器》,全用日本人自己的材料,看看鬼子最怕的是咱什么家伙。

家园 等着萨兄的包子
家园 有材料,没时间

您可以大致猜出是哪些家伙。

家园 生动!生动!
家园 这评论可真是盖了帽了!花!
家园 萨兄工作繁忙,不要着急,慢慢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