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帮识数的漂泊网友回忆一下七十年代物价并和当今比较一下 -- flyingcatgm

共:💬151 🌺710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应该是区域不同的物价差别

年龄上你应该大我一点点。我的价格也记得非常准,甚至楼下买冰棍的老太太姓马,我现在都记得这也算吃货的一种精神

老太太非常干净,冰棍箱子安放是在一个四轮小手推车上的,刷的蓝漆,写的白字“冰棍”。箱子里面是一个裹着塑料布的大棉被用来保温,里面是数个暖水瓶分装不同价格的冰棍。老太太非常干净,和电影黑三角里面的哈尔滨特务老太太一样打扮,白帽子和白色在后面挽系的长围裙(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的行业着装要求)。

只是老马太太比特务要瘦很多,有点驼背显得矮一些,也没有凌元老太太好看喜相。她说话非常慢,人也非常和善。怎么看,也不像在我们这里的卧底。前阵子看老电影《黑三角》赫然发现特务凌元老太太漂亮的女儿竟然是后来的任长霞(演员刘佳)

学费在我们这里就是纯书本费,班费好像初中之后另交,开销在平时某些活动奖励,以及运动会采购集体用品啥滴,印象里没有退回过,可能是我总是转学错过了。

那时候五块钱的份量,我还有记忆可以佐证。1984年秋天,同学的哥哥去广州,带回来很多录音带,里面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歌曲和搞笑的港台说唱,我就美滋滋的随身借了一盘回家听,结果被老爸发现上面印着“新桃花江”,老爸说这在旧社会就是黄色歌曲,当场给扔炉子里烧了。过后我问同学多少钱赔他,他说他哥5元一盘买的。

我就回家和奶奶哭着要了五块钱,结果这小子拿到钱就领着我,又叫了一个家伙,我们仨去下了馆子。叫了四个菜,至少俩是肉菜(好像是肉菜在一元之外,凉拌菜或炒素菜几毛钱),米饭,还有一二两白酒,反正是正好把钱用光。然后在厨子和服务员围观“耍猴”一样的神情里我们把东西吃完。有个戴眼镜的女服务员还绘声绘色摇头摆脑的学我们点菜的样子——“来盘炒肥肠吧”。当时都羞死了。但这就是当年我们那个东北小城的消费水平。这五块钱换回来的一桌菜,我一分钱都不会记错。

而且那个年代,饭店做的东西是真香——我们肚子里根本没有油水,再说饭店的厨房也比家里舍得用油。很多老味道,再也回不去了。

家园 恐怕还是就业不足才会有上山下乡吧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家园 老百姓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

老百姓基本需求中的衣食住行里面在七十年代,食是支出的大头,广州米价不到0.15元一斤,现在便宜的一斤3元左右,大概涨20倍。现在住是支出的大头,现在广州租房要一平方50块,七十年代大概一平方1毛钱左右,大概涨500倍。大学毕业工资大概涨100倍(51->5000)。

家园 文革前就有上山下乡了。
家园 在70年代家庭有100多块钱,那绝对是高收入

能买得起收音机也是富裕户了。我父亲是高级瓦工,母亲是大集体,每月收入在80元左右。奶奶去世时葬礼花了不少钱,自打我记事起父母都在发愁给人还帐的事,加上我家5个孩子,生活算是比较差的。

家园 是,那时粮食定量按年龄、性别、行业划分

学龄前儿童都分为3岁以下与3-6岁两档,小学生到中学生又分若干档。此外,成人分为机关档、轻体力、重体力与超重体力等档次。好像井下作业的矿工、钢铁厂的炉前工、装卸工、建筑工人都是超重体力档。

具体见这个链接:计划经济时代每月的口粮是怎样配给的?外链出处

通宝推:桥上,
家园 谁说文革了呢?大跃进失败以后会就业不足很合理吧?
家园 上山下乡大跃进之前就开始了。

从1955年底毛泽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批示发表到1968年底城市学生大规模上山下乡前,全国共有229.96万城镇未能升学的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

大规模组织未升学的中学生上山下乡,不能完全否认这中间可能有就业方面考虑,但不能说这是主要动因。

从统计年鉴看,文革十年尤其是进入70年代,城镇人口增加、全国职工增加,都是超过同期毕业生的,也就是说,只要不从农村招生、招兵、招工,总体上看,城镇年轻人就业没有大问题。

68年底开始的那波知青下乡,要和68年中主席与红卫兵“五大领袖”那次谈话结合来看。

家园 1955年就鼓励上山下乡了么?怎么像是要把我绕晕呢?
家园 主席一贯主张"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

上山下乡不是68年临时想出来的。

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发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四点: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结合的问题。知识分子既然要为工农群众服务,那就首先必须懂得工人农民,熟悉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如果一辈子都不同工人农民见面,这就很不好。我们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文学家、艺术家、教员和科学研究人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机会去接近工人农民。有些人可以到工厂农村去看一看,转一转,这叫“走马观花”,总比不走不看好。另外一些人可以在工厂农村里住几个月,在那里作调查,交朋友,这叫“下马看花”。还有些人可以长期住下去,比如两年、三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就在那里生活,叫做“安家落户”。有一些知识分子本来就是生活在工人农民里面的,例如工业技术人员本来就在工厂,农业技术人员本来就在农村。他们应该把工作做好,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我们要把接近工农群众这件事,造成一种风气,就是说要有很多知识分子这样做。当然不能是百分之百,有些人有各种原因不能去,但是我们希望尽可能有比较多的人去。也不能大家一下子都去,可以逐步地分批地去。

PS:说说本狐对上山下乡动因看法的变化。

家母是高六八的,68年底下乡77年底高考离开农村,整整九年。本狐生在乡下,也当了好几年的“小知青”。

对于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本狐最初也认为这是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权谋,从66年中开始,乱了两年多,学生未升学累积起来,工厂也没怎么招工,一竿子去农村,缓解了城镇压力。

后来看的资料,才知道文革前就有“上山下乡”了,看了主席55年题词、57年讲话、68年谈话,认识发生了变化,觉得主席是理想主义者,但68年具体决策执行的干部队伍更多是出于“就业压力”雷厉风行地执行,当时有个感觉:主席的想法与干部队伍需要一致时,执行就快,否则,就会被拖着。

再后来,看了《统计年鉴》中十年尤其是70年代后的城镇农村新增人口、中学毕业生数据、招工数据,比对之后,再次确认:68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主要动因与就业压力关系不大。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57年把工厂和农村并列,是强调实践吧

存在就业压力就是经济问题,即使你认为不重要,别人关心也很合理吧?上山下乡的事,有些知青可是恨了一辈子,我想毛应该能预见到,造成这种问题,大概也不是毛希望的吧。理想主义的话,王明怎么样呢?

家园 思路是一贯的,你看后面,有“住几年”这个选项。

当然,57讲话是针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而不只是“待就业的中学生”。55年题词就与之不同了。

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看统计资料,数据会提供很多新视角。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