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说“惟楚有材” -- 用心荐华

共:💬165 🌺76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三千大洋

值!

家园 湖北省学生考清北很不容易

我高考那一年,清华在湖北招生89人,北大招38人。那一年全省考生十二万。

那年比较诡异的是,报考北大的居然只有23人。

盖因大事件后几年中,北大新生要去信阳踢一年正步。

家园 楚国最早在汉水丹阳一带

然后经过历代楚国君主(特别是楚武王,他那句“吾乃蛮夷”很有名)的武力开发,国土得到极大扩充,特别是向南和向东。至今武汉还有一句“不服周”的口头语。

然后以郢为都城持续了几百年。虽然被伍子胥带领的吴军攻破过,但后来也恢复了。真正以寿春为都是在白起破郢以后的事,那是战国中后期。所以楚国最传统的范围是湖南湖北地区。

楚国在孙武伐楚国之后 兼并了吴越,当时称为“东楚”,然后继续向西北兼并了徐州沛县这些齐鲁之地,称作“西楚”,所以项羽叫“西楚霸王”。但这片地区在汉朝楚地吴地(有楚王和吴王)。

另外,秦楚通婚从秦穆公开始有三百多年二十一代,根据记载(应该是宋朝在宝鸡发现的一块石碑)秦惠文王时期,张仪骗了楚怀王后,楚国进攻秦国两次(第二次打到蓝田大营),这块石碑记载了秦楚通婚了十八代。然后有宣太后,华阳太后,还有扶苏的老妈,总共二十一代。所以秦楚王族之间亲缘关系很是深厚,所以楚怀王这个天真的家伙才跑到秦国死在那里,所以秦国和楚国翻脸灭了楚国之后,楚国人觉得最无辜,所以才有后来项羽把赢姓王族全部屠杀。

通宝推:方平,
家园 湖北引进人才难

有次我看到一副省长在电视上感叹,说引进人才难。其中原因之一是有些人小孩子在湖北上学要考大学难度太大,为下一代考虑时就放弃选择落户湖北。

家园 很多年都是如此

我研究生毕业那一年,全年级30人,去北京3人,上海12人(全部中兴),深圳13人(全部华为),留汉仅仅2人。

家园 那位湖南小姐姐

那双眼睛,真是明眸善睐,人真是冰雪聪明

可惜了,早早的嫁人了,随便找了个工作。

家园 问题是学渣已经自暴自弃了

总不能再出个自暴自弃的学渣罢

家园 十五中是不是在傅家坡

砍树三十颗烧篝火倒是头一次听说。。。

一晃三十年,俱往矣。。。

家园 娶对老婆可以福及三代

只要那小姑娘觉得幸福就好。

不过如果对老婆在智力上没有压倒性优势,日子不是那么好过的。

家园 哈哈,标准凡尔赛。。。
家园 别说鄂女多音了,武汉三镇都多音

武昌、汉口、汉阳之间发音的区别,本地人一听就明白。更不说后来县改市的黄陂等区的口音了,彼此间经常取笑“弯管子武汉话”。

因此也催生了些许莫名其妙的“地域歧视”。有次我在汉口打车,一上车就被司机听出了武昌口音。车行至武昌一路口,绿灯,多人抢过马路。汉口司机破口大骂:“这些乡里人就是不讲规矩!”

坐在后排的我竟然无言以怼,也是一乐,哈哈

至于武汉方言与湖北方言的区别之大之多,外地人不明白,湖北人都明白。大概是九省通衢,兵家必争,历代战争之后,移民来源复杂。

家园 话说

刚工作曾和一武汉大姐(30岁左右)去武汉出差,那是2000年附近,武汉满街都是“麻木”,我们跟司机谈价钱,大姐也不说武汉话,之说普通话,结果还要被司机当外地人欺负。我问大姐为啥不讲武汉话,她就笑笑不说话。

话说长江边三个大码头,南京,武汉,重庆,其人民在全国来说,说话都很粗野,满嘴生殖器,不知道这是为啥?

话说
家园 武汉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道,居民来源杂乱

五湖四海的人汇聚,互相学习,那么最先学会的必然就是外地方言中骂人的话。不要说他们,咱们学外语,最先学会的也是外语中的骂人话。

南京特殊一点,正好处在江南,江淮以及安徽的交界处,鱼龙混杂,自然也就和武汉差不多了。

家园 回想起来

遇到的顶级外貌的女孩,头脑都是顶级的

男的就不一定了,没有这种“统计特性”

话说
家园 昔日火炉城,造就爆粗口的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