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品 -- 胡里糊涂

共:💬19 🌺100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品

又是意识流瞎扯,形散神也散的散文,大家凑合看。

我老爸是江苏人,老妈是生长在四川的浙江人后代,我自己生长期随父母迁徙,中学以后落户广州,周围朋友基本都是外省人和非省城的广东人,我老婆也是非省城广东人后代,所以,我这个文化基因上是以中国南方文化为主的杂合文化,不过,我个人也算怪胎,对于中国北方文化也还算比较感兴趣。说了这么一通,其实就是说,我还是对北方人主导的小品感兴趣的。还有,如今算是顶流的沈腾,领衔开心麻花团队参加《欢乐喜剧人》,结果硬是凭弄哭人的功夫拿到冠军,这整个行为艺术才是笑死人的。

感兴趣是过去感兴趣,不知道从哪个时代开始,流行啥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理论,结果惨了,非要在本应让人高兴的小品中加入煽情部分,也不知道谁喜欢?比如小品一个重要舞台是春晚,那些小品总是想让人陪哭的样子,精神病。

据说看春晚的以中老年,北方人,中学文化,农民为主,难道他们的喜好是哭?反正我是问过一些北方朋友,也没人喜欢这种卖惨的。大家看小品还都是喜欢笑的。就是嘛,本来在生活里已经挣扎得够痛苦了,回家就是休息一下,准备明天的996的,象以前香港那种无厘头让人不动脑哈哈哈就挺好。

记得早先还不是这样,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宋丹丹这些人搞的东西,或许稍有点主旋律,但是绝对不是让人哭的。蔡明,潘长江等等,虽然水平要差一些,但是好歹也是想买力把人弄笑的。

真不知道这是主管文艺的问题,还是搞文艺的问题。

当然,象春晚小品本来并没说是喜剧小品,弄出悲剧也还可以狡辩下,但是打着喜剧名头的作品还煽情就是没法说了。

另一点,由于网络的普及,这个编笑话确实越来越难,人的笑点也越来越高。现在我基本都是看现实生活里的真实的事才真觉得搞笑。生活总是出人意料,而且不需要逻辑。

小品
家园 小品还是

陈佩斯朱时茂那时最好,当年的桥段现在都不过时。后来就堕落了,靠喊,靠煽情;好的小品俗而不媚,切中时弊,如今的都成了二人转了,有的还往下三路去。

不是地域哈,我现在对东北口音有些过敏,建议广州也上点节目,南北调和一下。

小品
家园 老铁

不让修改,结果我最后写的关于沈腾那段帖错位置了,一看真是喝多了写的。

家园 南方

差在语言障碍上。就像广东的说书(讲古),用本地话就挺有趣,我认为不比什么单田芳,袁阔成差,但是外人听不懂,要是换做普通话,即使是广普,也没啥意思了。

我觉得陈朱真牛的作品也就2,3个。后来的赵丽蓉,赵本山的顶尖作品也能有2,3个,能逗笑的就更多了。赵本山,范伟演戏还都挺好,我个人认为比陈朱演戏要好多了。

靠喊的是黄宏吧,对下岗工人太无情了。煽情就更不知所谓了,不明白目的。要大家感恩?但是小品本身表演的又假得不行。也就现场那些带节奏的观众哭一下吧。说起来我曾上过一次某节目,当观众,开场前就有带节奏的告诉大家到时候配合一下,跟着鼓掌。

话说前些年,东方卫视吧,有个笑傲江湖,给所谓喜剧新人一个平台,有个孙建宏,比赛时出了几个好作品,后来也上电视,就再也没啥了。还有一个张聿/霍星辰组合,说相声的,其实最后我看也是小品,那个决赛作品也不错。

现在有网络,点子被用得太厉害,创作确实也不容易。尤其中国当下,不管针对政府,还是针对资本,还是针对公知,都不能讽刺,讽刺只能讽刺打工人。操,这个比欧米都不如,欧米还知道让打工人在文艺中出一口气。

通宝推:杨微粒,阳春白雪,
小品
家园 又是一年新闻联播式春晚

刚刚公布了节目单,唉。

家园 不知道

工人,农民,小市民,军人,北方人,南方人,老人,中年,青年,谁爱看这种东西呢?领导吗?估计领导从来不看吧。

小品
家园 应该请黄宏和宋丹丹再演一次超生游击队
家园 最终可能还是互联网淘汰

这次B站搞了个元旦晚会,说不定以后更多的视频网站参与进来,大家优胜劣汰,看看进化成什么样子。央视春晚是特定历史,特定物质条件下的传播象征,被淘汰是迟早的事。

小品
家园 一听到吃饺子了,就听都不想听了。

农村家庭,就没文化的父母会看,子女偶尔陪听。

家园 今年的马保国事件诞生了很多梗,要是能用就很有趣了

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肯定不能用啊。

家园 其实每年都会发生很多黑色幽默的事情

比如上半年的马保国,下半年的假活佛事件,要是把这些事编成小品,肯定反响不错。但是为什么就是不能编呢?呵呵。

小品
家园 把讽刺放开自然就有吸引力了,不过春晚顶多适可而止

欢乐戏剧人看的不多,很多比春晚有意思多了

把讽刺放开自然就有吸引力了,不过春晚顶多适可而止,多数所谓说教牵强附会

现在对老年也没多少吸引力,尤其手机上网普及后

另外幽默跟南北方没关系,跟创作者水平有关系

我十几年来基本不看春晚,一边看书或上网一边听

家园 这几十年的变化,可谓打脸啊

看看当年被穷追猛打的超生游击队,

让那些被说是占用公共资源要交社会抚养费的一代人,心里乍想呢

小品
家园 有一句话,叫喜剧就是悲剧 -- 有补充

中国的北方还有俄罗斯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语言艺术,本身就是和这些地方历史上的种种惨剧有直接关系,每一个苏联笑话背后,都是巨大的历史悲剧,如果你不了解历史,可能只是觉得好笑,但是如果你了解苏联历史,可能在觉得可笑之余,会觉得悲凉甚至痛心。不说俄国了,就说中国,比如候宝林的《关公战秦琼》,背后就是解放前的曲艺人在军阀面前狗都不如的惨状,你戏唱得再好有什么用?军阀放个屁,提几个不着四六的要求,就能让你连饭都吃不上,你连哭都没处哭去。可惜现在还有些文化圈里的人在明目张胆地”怀念民国“,你说这是可悲还是可笑?

一旦喜剧被剥掉了悲剧的本质,就没有灵魂了。这才是这些年春晚越来越不能吸引人的原因。

通宝推:天空不空,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觉得甚至可以编个小品: -- 补充帖

某演艺圈(juan)的民国粉穿越到了民国,满以为到了天堂,欢天喜地地以为自己能成享誉国际的大明星,结果被军阀,财主,电影圈里的黑恶势力层层扒皮,苦不堪言,最后可以设置两个结局,一是被黑恶势力层层扒皮,苦不堪言后终被抛弃,最后死在某个阴暗的小角落里,二是在吃够了苦头以后醒悟,后来加入了左翼电影界,成为坚定的革命者,最终熬到了解放,成为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怎么样?

见前补充 459030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