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 潜望镜

共:💬131 🌺842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共军和国军的区别,河里以前就有高戈里的50军纪实 -- 有补充

拿晚清和晚明比,怎么比?南明固然四分五裂,只剩大西军开发的云贵两省和郑军控制的台湾,晚清灭的时候嘛,各省纷纷独立,连一个省都没剩下。

17,18世纪的封建王朝的法理也就这么回事,没啥好高估的。

二战打输了,柯尼斯堡都能变成加里宁格勒。

抗战要是打输了,日本人能看在康熙的面子上把台湾和东北还回来?

如果没解放军进疆,三区革命以后苏联会因为乾隆而不把新疆变成第二个外蒙?

如果解放军不解放昌都,藏地贵族能因为福康安而拥护统一?

没有辽东,北京的安全就没法保障,没有河套,陕西就没法保障安全,面临沙俄的入侵,自然要去控制喀尔喀蒙古,要对付信黄教的蒙古,自然要维持西藏的稳定。

任何一个继承明朝的大一统王朝都会为了国家安全去干这些事,这还真不独是满清皇帝的功劳。

至于清初干得比明初强,原因很简单,基础不一样,明初面临的是整个甘肃没人(凉州皆空)和北方千里赤地的局面,清初即使经过残酷的屠杀,损失了40%的人口,还能剩下1亿多,总数远超历朝历代,由于明末引进的美洲高产粮食,清朝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提供更强大的后勤。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争,满清的火器居然是一鸦前200来年的顶峰。

至于满清在边疆的特殊贡献也是有的

比如东北的柳条边,使得东北长期一片荒凉,以至于应对沙俄的入侵毫无抵抗能力。

比如台湾,满清想方设法限制移民数量,不准移民带家眷,不准移民和当地人通婚,福建移民只能选水文条件不好的地方偷渡,死伤累累。整个满清年间,都是福建老百姓顶着满清的杀戮,顶着满清各种拖后腿想方设法把台湾变成自己的领土。

比如禁止蒙古人学汉语,禁止蒙汉通婚,禁止汉人移民,清末汉人在蒙古的移民只有区区50万,民国年间满清倒了之后,到了新中国时候猛增10倍,到了500万人。论对蒙古的经营,整个满清几百年都比不过傅作义将军在绥远经营的那些年。

对于陕西,因为回民和闯军一起抗清就屠杀陕西的格底目派,埋下了直到现在都后患无穷的绿教分裂势力的隐患。

之所以满清还能有看起来那么大的疆域,纯粹是因为满清洋爹太多,大家互相牵制不能独吞。洋爹大多也过了拼命占地的殖民阶段,更倾向于扶持傀儡政权赚钱了。

等到新中国成立,发现大量领土连划界都没划,长期无人管理,100%的争议领土在对方手里,还有一堆不平等条约等着废除。比如藏尼条约就是新中国之后才废除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无论继承明朝的是哪个王朝,只要有和清朝差不多的财政和军事 -- 补充帖

实力,清朝能做到的,其他王朝也能做到。

如果其他王朝没有满清的迁界禁海,各种奇葩的血腥政策,没有限制移民,干得只能会比满清更好。

见前补充 4594221
家园 说这个没有用

有明一朝自己干砸了才把明弄丢了,有啥好说的?

通宝推:北纬42度,
家园 就晚明那个战斗力跟50军比?别埋汰50军了

打赢才是硬杠杠,50军要不是在朝鲜打出军威会被您拿出来当例子?老兄就是扯一堆细节捣糨糊,反正就是不提晚明军队打不赢仗,晚清军力再弱也是灭了天国收复新疆,要比就是晚明灭了闯王收复辽东,嗯,估计在某个平行宇宙里实现了,不但灭了女真人还殖民全世界呢。。。

家园 是没啥,反正大清亡了中国又没亡

不过满清不少血腥政策被掩盖得真好,直到现在还一堆人吹满清。。。

家园 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靠英国人借款

如果没洋人帮忙,满清早在太平天国时候就该灭亡了。

家园 不用在意那些细节。

就算它们的罪行不掩盖,还是有很多粉丝。

希特勒搞大屠杀,不耽误各个角落都有人狂吹它;

美国下三烂天下皆知,全世界多少人跪舔它?

我早说过,粉有很多种,一种是粉世界观、方法论;一种就是单纯崇尚文治武功;还有一种,就单纯是为了政治目的,加私货

家园 关于吃豆腐问题,拉黑我你也遮掩不了事实啊,看老河泥吧

flyingcatgm:为何杨振宁的母亲吃不着足够豆腐,因为吃得起豆腐的人多了。

flyingcatgm:以北京为例作个最基本的计算吧

你能看明白吧?

家园 ”现在买豆腐不排队是因为人民吃不起“?你这是典型耍赖了。

解放前如北京的劳动人民普遍一月只挣几元钱的工资,就连几分钱一斤的豆腐也极少吃到/吃得起,自然不必排队。

解放后毛泽东时期在人口众多需求旺盛,大豆产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豆腐以票供应,排队购买是必然现象----城市居民每月少则二三十元,多则四五十元的收入,买几分钱一斤的豆腐还是不在话下的。

现在人口增长缓慢,由于科技进步,大豆供应充足,豆腐产量足以满足人民需要,自然不需要排队购买。

解放前”买豆腐不用排队,是因为人民买不起“,

毛泽东时代”买豆腐要排队,要用票,是因为人民买得起,但客观条件限制,豆腐产量不足“。

现在”买豆腐不要排队,不用票,是因为人民买得起,量也足“

你把三者混淆起来,不是典型耍赖是什么啊?

通宝推:陈王奋起,大胖子,
家园 如果你是皇帝会建设保持大规模红夷炮付火雷部队吗

冷兵器时代的“黑科技”,《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伏火雷存在吗?

~~~~~~~~~~~~~~~

红夷炮,看名字可知是舶来品,据说努尔哈赤就是被这个东西给轰薨的,爱新觉罗家族对它必然是印象深刻,对它的威力是非常了解的。外国竟然有这样厉害的武器,现在我们责怪当时的统治者没有应有的警觉性。

在外无敌国外患的时候,统治者们自秦始皇起都是兵刃化为铜人放弃备战的,几乎每一个现代人都有一个带几挺马克沁穿越回去夺取皇位的梦想,皇帝如何约束配备数千门大炮的部队是一个难题。

家园 努尔哈赤在宁远之后8个月,中间还征伐了一次蒙古才死。

后金打宁远时候努尔哈赤大营在距宁远城5里的龙宫寺,宁远城里的红夷炮有效射程只有1里。

历史上收天下之兵化为铜人的也就秦始皇了。秦在后面的朝代一般都是反面典型。

历朝一般都禁铠甲弓弩,明朝中期就开放地方军镇自造火器了,地方上红夷炮弗朗机都能造,红夷炮弗朗机也就形制上和大将军炮不同,没啥技术难度。

到了满清,地方上只能造点鸟铳和抬枪(这个日本人打完侵朝壬辰战争都淘汰的东东)了。弗朗机只能1000人装备4门。对比一下明军一个车营3000人,战车120辆,光是弗朗机就有240门了,还不包括更小的几百门轻炮以及几门大将军炮(后期增加了红夷炮),戚继光手下车营的战车超过1000辆,也没见皇帝怀疑过自己皇位不稳。

八旗虽然装备了最精良的火炮,不过200年下来,这些火炮不是在仓库里面积灰,就是连带炮车都随着地面下陷给埋土里去了。

这些年穿越网文还是进步很多的,带几挺马克沁就能大杀四方的文已经没啥市场了。

家园 那不是老鼠屎

那是二共背叛理想的耻辱柱。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只要不清算邓,说什么共产主义都是忽悠你当电池的。

家园 日本打赢甲午海战不也靠英国人的贷款

能从英国人手里借到钱,就说明英国对日本人能力的认可,左宗棠能从英国借钱打回回,李鸿章跑遍全世界都借不到钱,说明啥

我还想跟英格兰银行借钱组织雇佣兵去打三哥呢,可全世界有人会给我借钱吗?

家园 清朝甲午战争的经费也是找英国人借的。

1895年1月26日,清廷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2865万余两,年息6.5%,20年还清。满清自己户部仅仅筹了150万两。。。

对比一下日本,靠公债就筹了1.1亿日元,国内捐款还有快290多万日元(吊打满清户部。。。),加上战争期间的政府收入,日本一共筹到了1.7亿日元来打仗。

甲午打完,这些费用还没用完。日本发战争公债英国人买,这就说明英国人对日本的战争前景极为看好。

满清淮军等部队一年的经费也就400万两左右。

海军衙门一年300万,对比日本在海军上的投入真是差太远了。日本每年在海军上投入数倍于北洋水师。

对比下来,英国人不看好日本就有鬼了。

左宗棠能借到钱也是因为英俄矛盾。左宗棠平新疆的借款加上北洋建设的经费,再加上建设颐和园,光绪大婚啥的,满清的财政是负担不起了。结果就是1891年北洋海军建成以后就停了好几年外购武器。

家园 八旗军早期肯定也是骁勇善战

不然不会打败明军和大顺军。

只不过末期,就像一个发臭了的鸡蛋,整个都腐败了。军事只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罢了,不可能独自保持干净。

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组织能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