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 邝言

共:💬8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很长时间之内,我都没有发觉这是一部Jim Carrey的电影。

是的,由于我从不在看一部电影之前听别人解说或者参阅内容简介,因此当我随性地将这张借来的碟放入影碟机并按下Play的时候,我对我所要看到的毫无概念。

那个胡子拉杂的害羞男人是Jim Carrey吗?不可思议。我所知道的关于Jim Carrey的非纯搞笑片仅限于《Trueman Show(楚门的世界)》,并且那部广受好评的电影事实上并没有引起我足够的关注,对我来说,其间包含的哲学视域尚不及《Metrix(骇客帝国)》。但是这次不同。

其实原本我应该会失望的,当我在看到一个非常唯美的开头之后,居然出现了洗脑这样的情节之时,心底不禁开始叹息……我不喜欢非现实主义的电影,无论是科幻片还是荒诞片。但是既然开始放了,那么我就看下去吧。

全剧几乎没有什么情节,由于故事被设定在人的“记忆”中发生,因此整个剧情都处于一种迷幻一般的氛围之中,镜头零乱、抖动,画面琐碎、片断……几乎没有什么场面是有头有尾的。但奇怪的是,坐在屏幕前的我却丝毫没有觉得支离破碎,相反,全剧真可谓是一气呵成。我暗想:这大概可算是经典的意识流了。不是么?以往意识流的叙事至少其“意识”本身是明晰的,但是这部电影中的“意识”却是肢解和混乱的,不仅不能由此建构情节,而且反过来在颠覆任何情节的完整性,你甚至分辨不出哪一段是真实的回忆,而哪一段则是出自想象或者迷幻。就是这样的“意识”紧紧抓住了我,使我欲罢不能直到剧终。

也许,从哲学上讲,前者,更接近于“反思的”意识,而后者,则完全是情绪式的“前反思的”意识吧。

Jim Carrey有一天突然发现他的女友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尽管之前他同那个女孩的感情事实上已经几乎破裂,也就是说两人间看上去已经互相厌憎,但是Jim Carrey还是对女友采取洗脑的方法抹去了记忆这个举动感到愤怒。于是,他一气之下也去做“洗脑”。

洗脑的程序是这样的:被洗脑者必须将能够唤起他对所要忘却的对象之记忆的所有物品都带来,然后坐在仪器上一一展示这些物品,随即医生的电脑屏幕上就会显示大脑兴奋点,然后医生就分析所有的兴奋点制作出一张“记忆地图”,制作完成之后,医生就可以将关于这个对象的记忆全部抹去。

Jim Carrey先是一心一意地坐在仪器中,听任那些记忆一一被抹去,慢慢地,他进入了昏迷状态,电影画面随即开始变得混乱和破碎……观众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到Jim Carrey的“意识”中去了。由于洗脑的过程是由近即远的,于是,Jim Carrey依次出现在记忆的那些相关的角落,画面中他和那个女孩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先是各种情形下的争吵、埋怨……Jim Carrey很快地走过场,画面倒退,真实与幻想不时重叠又不时分离……应该说,影片的这个部分是最为沉闷和莫名其妙的,那些没有情节的情节,那些所谓镜头的镜头,好象都没有什么关系,观众只是机械地坐在屏幕前,等待到底会是怎么回事。以前很多所谓“意识流”的影片就是这样令我的等待成空的,因此我不能不有所担心。

直到有一幕:Jim Carrey和女孩在街头行走,其间又发生争执了。女孩掉头就走,Jim Carrey起初站在原地,可是望着女孩越来越远的背影,他紧追上几步,然后大喊:“我明天就会忘了你的!”背影无动于衷,那条街口在渐渐消失,Jim Carrey于是又再追上去几步(他已经换了好几个方向去追那个背影),继续大喊:“是你先删除我的!是你先不要我!”转过N次之后,Jim Carrey发现在哪个街口都再也追赶不上女孩的背影了,他便忽然陷入了某种恐慌之中……

直到这一幕,电影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其实并没有什么真的不一样,画面依然零乱,情节依然不知所云,但是,的确有什么开始不一样了。对于自己的记忆,Jim Carrey越来越象是个局外人,他越是想看清楚,画面就消逝得越快,并且,令人惊奇的是,有些根本就是原先出现过的镜头(那曾经令人想掉头不顾的厌恶的记忆),但此时却变得异常伤感。而伤感,我们知道,通常意味着某种怀旧和留恋。

终于,Jim Carrey意识到:明天醒来,这一切就不复存在了。无论是悲伤还是幸福,都不存在了。于是他睁大了惊恐无助的眼睛,失声喊道:“他们要把你从我记忆里删去!”当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切为时已晚。他只能在自己的意识中徒劳地大喊:“NO!”或者,“STOP!”但是没有人能听见,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幅幅画面在重演之后倏然消失。

Jim Carrey决定立即采取行动,他尝试了各种方法令自己苏醒,可是他正陷入药物作用下的深度昏迷,他对此无能为力。于是他拉着女孩四处躲藏,企图能够幸免,可是他的藏身之处一一被发现,然后删去。“至少让我保留这一段吧……”Jim Carrey哀求。无济于事。他依然看到记忆背景中火车站的人群一个接一个地消失,道路两旁的栅栏一根接一根地抹去……

Jim Carrey身边的女孩先是迷惑不解地问:“你这究竟是要把我拖到哪里去?”Jim Carrey来不及解释,只是四处狂奔。后来,女孩总算大致弄明白了,于是嗔怪了一句,Jim Carrey转身指着女孩道:“You did it first!”“Oh……”女孩似乎认命了,但是当Jim Carrey疲于奔命的时候,女孩更象是在开玩笑,开那些我们在炽热的恋情中常开的玩笑……她甚至出主意说,你把我藏到其他地方去吧!于是Jim Carrey奔回到他的童年的记忆,将女孩藏起来,这让那些医生颇为忙乱了一阵子:“他竟然跑出了地图!”程序员瞪大了眼睛。可是高手出马还是将Jim Carrey抓了回来。女孩又出主意说:“藏在那些你终身难忘的记忆中!”“终身难忘?”Jim Carrey迷惑道。“是的,”女孩更象是在恶作剧而不象生死逃亡,“比如受辱的记忆中!”于是,Jim Carrey又带女孩回到那些人生中极度难堪的场景之中,比如在自慰的时候被母亲撞见……看到这里我很想笑,Jim Carrey从没有放弃过他的幽默感,可是,我却无论如何笑不出来。我们都知道,那只是Jim Carrey一种近乎绝望的自我想象,一种对不可幸免的结局的最后的挣扎。

如果这种不可幸免不是出现在Jim Carrey的想象中,或者,不是出现在电影的虚构中,那么,它就会拥有另一个名字:命运。

很明显,Jim Carrey的所有努力还是失败了。记忆按照既定的进程无可挽回地回到了他与女孩相识的那一幕――那一幕的场景正是开头出现的画面。看到这里,观众仿佛突然明白到什么了。

女孩怯生生地问:“接下来怎么办?(Now what?)”

Jim Carrey耸了耸肩,“顺其自然吧。”那一抹笑容无限凄凉。那是Jim Carrey么?

于是,电影里最静止的画面出现了:静静的大海,静静的白色沙滩,静静的两个人,女孩和Jim Carrey。

他们最后说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不过那是因为这些已经不重要了。让我们将自己沉浸到那一幕中去吧――

大海是永远的,人的记忆是短暂的。就当Jim Carrey对他的女孩说着什么的时候,背后的海边别墅就如同布景一般无声地坍塌下来,其情形宛如世界末日。

是的,末日,纵然波涛汹涌,纵然世界沦陷,可那一刻,Jim Carrey和他的女孩是完全静止的――他们已站在时间之外。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记忆正是那样一种东西:源于过去,却一心要超越永恒流逝的时间,与其说记忆是发生过的现实,不如说从没有所谓“现实”的存在。

影片的结局仍然是好莱坞式的团圆。Jim Carrey按照最后的启示回到他与女孩相遇的地点,并且在那里与女孩重逢。而洗脑专家良心发现,将记忆的卡带交还给了被洗脑的人。于是,Jim Carrey同他的女孩最终获得了和解。按照电影的设定这个结局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按照电影已经创造出来的意境,这却是并无必要的。一部突破常规逻辑的电影却以这样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结束,不能不说,有些令人遗憾。

当然,我们不该对此再有更高的要求了,我们在电影中已经经验到我们的现实,或者说现实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算不得非现实主义。

回想起我们所亲身经历的那些爱情,一定已经有许多是终于无法挽回的,谁都不可能重新回到原初的地点。但是,在多年以后,故事如何结局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无论那些逝去的片段以怎样一种方式刺痛或者纠结着我们,我想我都绝不会选择放弃,而事实上也不能够放弃。那是属于我自己的过去,或者说,那些过去对我而言从未过去,我并不想同记忆中的其他主角们争辩一个谁是谁非,我所愿意记取的,自有我记取它们的一种方式,这样的记取是审美的,对我自己而言,它确乎就是我此刻的生存。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家园 hua!
家园 花,这就借来看。
家园 也许我们的今生,就是为了那一刻

当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整个人生将会改变。

家园 花!很喜欢Carrey在本片中的表演,很感动

除了Carrey之外,本片成功的另一位功臣是编剧Charlie Kaufman。此人是个怪才,他写的Adaptation和Being John Malkovich都让我有点感动,同时又有些晕头转向。。。他的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还没有看,估计也是差不多的风格。

家园 多谢提示,我会去找些这个编剧的电影看看。
家园 你是1300的。。。言吗
家园 否。我是野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