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成分在西西河的反映 -- 燕人

共:💬37 🌺264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农民的阶级属性

@胡一刀;@沾花富翁;@审度;@环宇7504

关于农民的阶级属性,我想我说的太空泛了。还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直接把沙皇俄国的农民状况搬到中国来了。

实际上确如诸位所说,中国农民的生活境遇完全不能和欧美的农民相比。欧美的农民多数是自耕农,自有土地,普遍是小资产阶级。有的会雇人帮工。当然也有大农场主,那是真资产阶级。在农场打工者是无产阶级。中国农民的问题是平均自然资源极度缺乏。

中国农民面对的另外一个重大问题是是否进入工业社会,加入市场经济。中共对旧中国的概述太准确了:半封建半殖民地。这是因为农村的地主阶级仍然行使封建时代的权力。新中国推翻了地主阶级,废除了封建权力,但是有很多因素制约农村进入工业社会。所以有些农村表现出先进的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力却不匹配的状况。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了解很多边远地区的农民实际上因为地理,交通,信息等因素,没有能够进入市场经济,因此还处于一种过去的农业社会的纯农民的状态。无论如何对这些市场经济之外的农民是不可能用工业社会特有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来划分。

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以农业为生的农民(不包括外出打工者或作房东者),他们的政治经济学上的属性还是小资产阶级。因为他们确实拥有生产资料,独立决定再生产的各种因素。赚钱赔钱都是市场的结果。

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的,所以理论上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是这个所有权不能转让。这是中共的理论创新,保证农民无论如何都会有口饭吃(特别是在当代免农业税的情况下)。如同在城市中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一样,农村对集体所有财产的管理是通过代理人进行的。这个代理人的重要性是农村生活的根本。以前有共产党在村一级的基层组织。现在恐怕不一样。

农村情况应该分布很不平衡。显然越靠近城市,越靠近市场,农业的盈利可能越大。因城市扩张而成为房东的农民已经实现阶级跨越了

就河里几位同学的描述,各种情况的都有。罗化生同学讲他的福建家乡还是不错的。假日归客同学的温州农村也可以。冻雨同学讲山东西部内陆地区只能维持,审度同学讲的广东某地区情况很差。醉寺学长也讲过江北地区他插队的地方,离南京不远还很穷。

马克思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不服不行

家园 对的呀,就是今天,某些地区农村的发展明显不如意。
家园 以前有个电视节目说欧洲小镇,景色确实好

我国本来也应该如此,然而,做不到,我记得十几年吧。

现在也是完完了。为啥,没钱,再说,中国搞特色小镇不是创造个欧洲小镇,搞啥意大利法国葡萄酒,欧色欧香就完事了。

关键还是自我,西方的,看一两天就拧歪了,没嘛意思。

可惜了。

家园 记得有类似的农场

东北有个保留传统农业生产的农场,忘记名字了。这种已经够了。不过真正的差距是精神上的。

也许自给自足称不上什么精神,但是真的能够放弃现代社会的便利选择这样的生活,比起国内的精神缺失还是要高上一筹。现在农村最缺的并不是经济,而是维系共同体发展的文化基础。仁义没了,共产也没了。地下宗教靠着钱和万能的许诺勉强补充一下,他们出于目的也不可能有所作为。那还剩下什么?精神追求的替代品,消费主义,也不可能在农村得到满足。所以农村衰败是必然的。

所以即便是能搞个样子,内里的缺失还是会暴露出来。正如艺术领域,拜物教和对流行的模仿,是不可能得到真正认同的。

以往总看到别人说土,我倒觉得,其实是还不够土。

本来是想说国内所有问题都是人口问题,地不够。结果上帖风格弄得有点像吹捧田园了。

抱歉现在才回,昨天因为等级受限制了。

通宝推:燕人,
家园 东北农场很多啊,北大荒,兴14村,新合村等等等

有些是国营的,有些是村办的。

家园 不是这种,是指接近农业时代活化石那种

保留的都是前现代的生产方式。

家园 中国的农民不是小资产阶级

你描述的农民生活不符合事实。

"如同俄国革命时期的富农一样,当代中国的农民是小资产阶级。从主要方面看来,他们拥有土地房屋,政府又免除了农业税,他们没有衣食之忧,只有衣食好坏的区别。"

其他网友已经指出了,我再重复一次,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不仅仅是承包的农田,连宅基地也归集体所有。所以农民并不拥有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农村的房子建在集体土地上,我们镇的大部分农房是过去三十年建的,作为房子的拥有者也时刻遭遇搬迁的可能性。我们那里人均承包地大概七分左右,四口之家就是三亩,就算早稻和晚稻的产量都是1500公斤,按我在网上查到的福州早稻122元和晚稻130元的价格,总收入是7560元,假设成本是3000元,那么获利4560元,平均每月是380元。所以靠种田只能管个饭饱,这和衣食无忧是天壤之别。更别说农民也要教育医疗娶亲嫁女等等。

我经常提到温州农村的情况还不错,是因为大部分农民不再是农民,而是出去做生意,打工,从事手工业等等。所以这些人只是户口本上还是农民,并不是真正的农民阶级。如果他们在外面遇到困难回到农村也不会依靠这点承包地谋生。

通宝推:燕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