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部下们:泰卢固人 -- 宝特勤

共:💬83 🌺50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气质完全是动态的表现

女性最能让人产生“美感”的就是气质,它能碾压任何级别的单纯的相貌美或者形体美。

最奇妙的是,与男士的好气质不同,女人的气质美不一定非得需要靠语言谈吐来表现,但却也离不开千姿百态,正是不同岁月里的动态展现。

青春少女的纯真和活泼,知识女性的敏锐和精灵,职业女性的干练和细心,贤妻良母的体贴和温柔,成熟女性的沉稳和大度,老年妇女的睿智和宽容,都会是“气质”的各个侧面。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种气质的“安静”,特别吸引人,实际上,动作的幅度极小,但浅笑细语的效果非常好。(前提当然是极其自然而不做作,是难能可贵的)

我个人的体验是:一般女性是化妆了后,都会更好看一些。而气质占优的女性则往往是在本色出镜时,更加耐看,更有品味。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宝特勤,
家园 十几年前,偶尔去过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首府,靠近阿富汗的地方。

当地也算鸟不拉屎的地方,据说阿富汗难民非常多。

当地很多人长的非常不错,特别是小姑娘,皮肤白皙,面孔精致,就是环境差衣服差点,一点都不像穷山恶水的苦孩子。

人种因素,影响很大。一般地方,男孩女孩的长相,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非常大。

家园 伊朗语系的女孩很有漂亮的

不过当地民风保守,漂亮的女孩不大出现在网上。这些照片不及当地女孩远甚。

北部,奥赛第

点看全图

东部, 塔吉克(包括中国塔吉克)

点看全图

西部,库尔德

点看全图

南部, 卑路支

点看全图

中部,伊朗

点看全图

通宝推:铁手,冻雨,桥上,
家园 无图无真相,把老法师请出来呗
家园 这个考验可非同一般
家园 一般来说,手机是没法跟相机比的了

毕竟相机的感光器件比相机小很多,即便是几个加起来了,也不够大,这意味着,从物理上来说,能接收的光线就少很多,背光的情况会是情况恶化,只能靠软件算法调整了。

一个懒人小窍门是,用手指点一下脸部暗处,这样脸部的曝光会正常,但是背景往往又会过曝,要两全其美比较难。

现在大部分的手机支持HDR模式了吧,就是用来对付背光的情况,原理是按不同的曝光度,拍几张照片,然后手机会用算法合成一张,缺点是手要稳,拍一张照片的时间会稍微长一点,容易错过拍照的机会。

通宝推:宝特勤,
家园 前辈说的是

比如伊朗语系(不一定是伊朗人)的姑娘们,有点家教的,因为文化的关系至少外在会比较娴静。加上她们形体条件好,很容易非常符合中国的审美观念。

家园 有些时候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更像男的

通宝推:桥上,
质感
家园 聊个往事 -- 有补充

也来聊聊“质感”的问题。

我也是一辈子的摄影迷,因为年轻时学过几天素描,临摹过一些人体解剖,所以对你们讨论的问题也非常有兴趣。

油画的质感确实要比中国画强些,是因为除了笔触外,还可以用堆砌颜料的厚度来达到目的,特别是在远处观看时,效果会更加强烈。

中国的的水墨渲染,也能产生一些质感的效果,但是要表现出厚重,能把层次和颗粒感也体现出来,那是大师们的级别。

在摄影进步到数码化后,我个人的感觉是“质感”上倒退了。精细化是可以不断地发展的,后期软件也能够改善,但是与胶片摄影的质感还不是同样的级别。因为我们失去了那些过去在“显影”过程中,控制化学反应来加强质感的手段,这是无法替代的。

数十年前,那些“暗房”里的高手,实际上是在“洗”和“印”的两个环节上,都进行艺术上的再创作的。

曾经我看到过局里宣传处一个朋友翻拍和放大的周总理的那张传世的鼎级照片(他花了一整天时间,前后十数次的反复地努力)。不但从肌肤、到毛发、到衣着都透露着“质感”,而且对与背景的衬托,神情的理解,气质的体现等等,都有自己的个人处理,非常到位和传神。

不但任何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他也说不知道是怎样回事。他觉得,可能是因为对总理离世的惊叹,让自己恍恍惚惚了几天几夜后,神魂离窍后的产物吧?

通宝推:铁手,桥上,月之回忆,宝特勤,rentg,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 -- 补充帖

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我对他说,你特别处理了三个地方:一是眼睛和它们周围,二是嘴角部分,三是没刮净的胡髭,是不是想突出一下“疲惫和隐憾”,“难言和难舍”,加上“力不从心”。他就是不肯正面地回答我。

宝河友发了一张照片,不知哪位还可以找到另外的两张主席与总理的握手的旧照片,一是重庆谈判归来,二是万隆会议归来,都是在机场拍的,都是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可以对比着看看,感慨岁月的流逝。

家园 伟人的照片

点看全图

杜先辈修贤所摄。

我的中文不足以表达我看这张照片的感受。

通宝推:GWA,
见前补充 4659557
家园 这个可以考虑一下富士的相机

在摄影进步到数码化后,我个人的感觉是“质感”上倒退了。

富士有Film Simulation 模式,有点胶卷的味道。

自我吹嘘一下,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我曾经用第一代的X100, 在几次团建,年会中拍了不少照片,后期稍微修一下,裁剪一下,同事都喜欢,都说跟普通的数码相机拍出来的不一样。

没玩过他们家的中幅机,想来质感效果应该更好吧

家园 我的个人习惯

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仅供参考:

我个人是不喜欢分辨率越来越高,测光点越来越多的新相机的,因为不需要(又不开展览会)和不习惯。

我基本上都是选择点测光,和手动档来调光圈和速度等的。我希望别人也能注意到,我为什么要拍这张照片?我选择的那个测光点,就是我自己的目光的聚焦点,是我自己最能感受到的地方,想表现出来的东西。我会在测光点确定后,去决定所有的设定,然后再调整取景,让其它的部分都与那个目标来匹配。

你也许可以试一下看看。

实际上,手机最容易这样做,对准不同的地方,用手指点一下,就直接可以看到不同的明暗变化了。不过千万不要拘泥于自己最开始选择的那个点来拍照,因为还需要“顾全大局”的,可以试着在那附近一边点一边看,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
家园 承前辈指教

前辈对摄影理解入木三分。

家园 不是不好,是完全不会

本地人只会说telugu,精英阶层说telugu和英语,即使是精英阶层也几乎完全不懂印地语,何况下层人。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印度前总理拉奥(Rao)就是海得拉巴人,我猜测他应该是会说印地语的,否则很难想象一个只会英语不会印地语的人怎么当总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