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冰眼看日本之六:老太老太也会“变态” -- 冰冷雨天

共:💬5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冰眼看日本之六:老太老太也会“变态”

如果你问一个日本男人:“你太太最希望的是什么?”,如果你和他熟到能开开玩笑,他很可能会对你说:“可能是盼我死吧。”

别笑,如果人与人之间真的是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的话,对于中年以上的日本妇女来说,死老公可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

好到什么程度?首先,老公的生命保险来了,一般日本人都有一亿日元以上的保险,这就是说老公死了,一百多万美元来了。

一百多万美元管一百多万美元,住房的分期付款怎么办?放心,那也有保险,借款的是老公不是,老公一死,债权没有了,一幢房子归了老婆。

光有房子有什么用?养育孩子不也要钱吗?没事,有母子家庭津贴,母亲工作不工作不管,按月发,到小孩成人为止。不仅如此,所得税免了,健康保险也免了。

小孩成了人,女人不要老吗?没关系,有“寡妇年金”,老公年金的70%归老婆拿了,加上自己的那一份国民年金,还怕活不下去?

你说,死老公是不是一件大好事?老公活着,白天不见人,晚上还添乱,每天好吃好喝的的伺候着,不高兴了还要吹湖子瞪眼睛,猫厌狗嫌的是不是?

其实在日本退休后离婚的事很多,退休前老公成天不在家,也不知道到底有多讨厌,忍一下也就过去了。这一退休,搁一个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的臭老头在眼前,看着堵心,碰着恶心,倒楣的是这臭老头还自以为是以主人公自居,对什么都要发表意见。得了吧,拜拜了您哪,离婚喽。

日本女人不是社会地位很低吗?不是很苦吗?为什么社会对这些寡妇又如此厚爱呢?其实这不是在厚爱女性,是做给男人看的:拼命去吧,死了也不要紧的,老婆,孩子不会饿死的!

日本社会男尊女卑,女人出去办事,肯定处处受刁难,最常听到的就是:“叫你们家主人来(日语称老公为“主人”,而称老婆为“里面的人”!)”,冰太为此受过不少气,老冰就教冰太一个方法:不说日语。冰太的日语其实可以,但现在办事起来不说日语,说英语,东洋鬼子怕西洋鬼子,哪怕只是女西洋鬼子,甚至是假女西洋鬼子,东洋鬼子听见英语绝对不敢再罗嗦,一般情况下不可以的事情这时也全部“哈依”。老冰怎么知道的呢?有一次老冰去淡路岛世界花卉博览会玩时一时兴起,用英语向小姐问路,结果是不但得到了满意的回答,而且会场派了一个PPMM全程陪同,细心解说,老冰舍不得离开那PPMM,在会场里转了整整一天。

而在日本家庭里则女尊男卑。很简单,“主人”离开了“里面的人”活不下去,家里还有多少钱?儿子读几年级了?“主人”日理万机,管不了。全是“里面的人”在管,和“里面的人”吵翻了,哼,看你明天穿什么内裤?有能耐你光着PP去上班!

那些倒楣男人在家里受了“里面的人”欺负,出去了就更加变本加厉地去欺负别人家的“里面的人”和那些就要成为别人家的“里面的人”的人,同时那些“里面的人”们也把一肚子气撒在自己的“主人”身上,整个一个恶性循环。

日本的老两口,女方先走了,男的很快就会跟着而去,而男的先走了的话,你看着吧,顿时女的年轻了起来,精精神神的准能再活个几十年。我有个客户,老爷子有一手绝活:能在金属上开直径细到0.2mm,深度达20mm的圆孔,而这是精密设备少不了的。养了两个儿子,全是国立大学毕业,一个进了水产公司,一个进了化学公司,嫌老爷子没出息,一辈子就开那么一个小作坊,要进大公司去发展。老爷子火冒三丈:“八格野郎,老子没出息?你们开的奔驰不都是老子给买的!你们就有出息啦?看你们将来有没有出息给你们的儿子买奔驰?”说着老爷子关门歇伙,退休不干了。

退休以后不到两年,老头就生了胃癌。两个儿子一个在泰国当厂长,一个在马达加斯加买章鱼,老爷子半夜3点钟走的,就老太太一人在身边。老太太也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医院的护士叫她打电话给亲戚朋友,这老太太当时可能真是糊涂了,就记起来我的电话号码了,半夜三点钟打电话给我。我一听电话就知道怎么一回事了,说我马上就到,医院离我们住的地方开车也就10分钟吧。我一边开车一边想,老太太呀老太太,老爷子兄弟八人你不喊,把我个老外喊去有屁用啊?到了医院我问她,你的电话号码簿呐?老太太这才明白过来,把电话号码簿给了我,又继续去哭她的“主人”去了。

说着话,那老爷子也走了三年了,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那老太太,整个越活越年轻了。原来成天在家里,人胖的象个桶,现在天天在外面打义工,帮忙护理残疾人,老年人什么的,累的都出腰身了。上个月去看爱知万博,没想到在那儿也碰到了她,自己掏钱去那儿帮忙捡垃圾。碰见我就告诉我今年又去过了那些国家,“印度的咖喱真难吃”什么的。

跑到世界哪个犄角旮旯,都能看到成群的日本老太脖子上挂着护照,在一面三角旗的指引下糊里糊涂地走向什么地方(老头也有,但比起老太来少得多了)。原来来中国的不少,现在改去印度了,反正她们也分不清中国和印度有哪儿不一样,是外国就行了。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长,日本老太太就更长了,平均85岁(老头77.8岁)。不知道是不是寿命长了,青春期也跟着长?反正有时候日本老太的举动,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变态”,老冰在“冰眼看日本之三”里举的老太追星族就是一个例子。有一次老冰在咖啡馆等人,边上一位老太太过来搭讪,拿出一摞照片,说是在韩国拍的,什么《冬季恋歌》的拍摄现场,好在就在此时朋友来了,救了老冰,否则老冰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光是裴勇俊,日本老太说起什么“贝肯汉姆”,“姚明”什么的也是情急吼吼,面红耳赤,比18岁的小姑娘有过之而无不及。哦,也不是,有一点肯定不及:18岁的小姑娘的机会怎么说也比60岁的老太要多吧。

关键词(Tags): #冰眼看日本#老太#变态元宝推荐:神仙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中国户口制度里面“户主”的说法,保不定是学日本的

真是好文章,大手笔。

家园 反了,反了!

中国户籍制度一开始就是男人当户主啊。

中国户籍制度始于战国,当时日本还是原始社会呢。

——————————————————

从历史资料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中国存在着四种基本户籍制度——征赋派役户籍制、世袭身份户籍制、人口统计户籍制和保甲治安户籍制。各类户籍制度产生与存续时间互不相同,它们的目的、功能和所起的历史作用也不一样。就持续时间、实施的范围和影响的深度而言,均以征赋派役户籍制为最,其余三类户籍制度都可以视为对它的补充。建立在全体编户齐民基础之上的征赋派役户籍制与其后始为独立的人口统计户籍制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户籍制度发展与演变的主线,而只对部分国民有效的世袭身份户籍制与时断时续的保甲治安制则只是偏离这条主线的若干插曲。

秦汉从现存史料看,至迟在战国时期已建立了这种制度。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献公十年(前375),“为户籍相伍”。孝公时,户籍制度渐臻完备,户籍上注明一家人的姓名和口数,生者填上姓名,死时削去,此制早已见于《商君书》中《去强》、《境内》等篇。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命令男子不论是否成丁,一律登记年龄,补充了旧有的户籍制度。云梦秦简《法律答问》提到人户迁居,应请求地方官吏“更籍”,地方官吏必须准确掌握所辖行政区域的户口,如果出现差错,则以律论罪。可见国家对户籍的管理相当严格。秦中央政府藏有全国户籍,刘邦入咸阳,萧何急进丞相府收取图籍,其中即包括户籍。

汉代户籍又称“名数”。汉代政府非常重视户口数,它是政府制土处民,征收贡赋,制造器物,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根据。因此,用以登记户口的户籍,当然受到重视,并制定有关政策,以保证户籍制度的推行。

战国以来,秦即实行户口调查登记。汉沿袭前代旧制,每年县、道官吏负责进行登记验查户口,当时称为“案户比民”或“案比”。案比的时间规定在八月。汉初采用秦历,以十月为岁首,八月案比,九月造册,适值岁末结束。这时也是一岁田功告竣的时候。案比时民户每人均须亲身到场。据《后汉书·江革传》记载,每岁案比,江革自己挽车送母亲到县廷接受主吏验视,可见汉代案比的严格。

在案比的基础上,县、道编造户籍。户籍的内容,包括每户男女人口、姓名、年龄、籍贯、身分、相貌、财富情况等。汉县、道有户曹,主管户口簿籍。编造户籍应属户曹职掌。岁终时,县、道上计于所属郡国,郡国上计于中央。丞相或三公之下也设户曹主管全国户籍。上计项目有本县、郡户籍民数、垦田数量、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户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关键词(Tags): #户籍
家园 说的是“户主”的称号,不是户籍制度本身

看清楚问题呀同学

家园 唐代“手实”中的户主

[IMGA]http://www.baicle.com:8080/cp/resource/graphics/C1/FIGURE/zsshou03.jpg[/IMGA]

唐宋时在基层官吏监督下居民自报户内人口、田亩以及本户赋役承担情况的登记表册叫手实。在唐代,它是制定计帐与户籍的主要依据,每年填报一次。吐鲁番出土有这种手实的残件。根据这些残件,知唐代手实的内容大体分为三大部分:①根据现状具户主姓名及户内所有良贱人口,注明年龄、性别、身分,并根据貌阅结果注上三疾(残疾、废疾、笃疾)或改正年龄疾状等情况。②在均田制下当户“合受田”总数及已受、未受亩数。已受田则分段记载其亩数,所在方位,所属渠名,及各段田地的四至,并区分口分、永业、园宅地。③户主的保证辞,都作“牒被责当户手实具注如前,更无加减,若后虚妄,求依法受罪,谨牒”。

 这显然是依照一定格式由户主亲自据实填报,所以称为“手实”。但是居民并非都识字能书,其中有的必然是里正或书手根据本人口述,代为填报。而且县府还派有巡人(又叫“巡儿”)监查,遇有不填报户口或外来流散人员,便要拘留审问。每户手实原件应是一张一张的纸片,然后按乡、里粘连成卷,为每年造乡帐、计帐以及每三年一造的户籍提供依据,用毕仍然要保存十五年,以备查核。据吐鲁番出土的贞观、载初年间手实,知唐初严格执行了手实自行呈报之制。安史之乱后。这种制度受到破坏,敦煌所出《唐大历四年(769)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手实》的骑缝处标明“手实”字样,而形式与正式户籍无异,并无各户户主的保证辞。可见它已是由里正、乡长等人所编制,没有经过自行填报的手续,与原来的意义有别。

北宋熙宁七年(1074),吕惠卿等鉴于五等丁产簿不实,免役出钱不均,请行手实法,即令百姓自供丁口、资产实况,各户家产参照官府所定中价折算,不出租生利者以五折一,依官式并丁口写状申报。各县据丁口、财产总数和役钱总额,分摊各户应纳钱额,公布于众,两月不讼,即定。隐寄财产许人告,以所隐三分之一赏告者。此制不久即罢。南宋宝二年 (1254),曾在两浙、江东西、湖南为排定保甲而实行各州军民户自报实占田亩数的“自实法”,亦称手实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