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驳acton,张艺谋的满江红,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皮,拿着民族 -- 不如安静

共:💬67 🌺714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过,私有社会的公田制从来不可信

总要被兼并。

家园 确实

从这个角度来看,岳飞应该感谢张艺谋等人

普通老百姓也要感谢张艺谋他们,因为这算是反投降主义路线在民众的一个反映,所以连胡锡进都劝那些有钱权一定影响力的人去看,让他们知道,民众心里想的是什么

家园 说得好。二十大后的新党章支持你的论述。

小平牌改开最大的败笔就是几乎革掉了中国人独立自主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出了个老习,重新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写进党章了。如果一直有,就不用多此一举了。

通宝推:不如安静,
家园 多明显的操作,不怀疑洗钱?
家园 霸王别姬是喜剧收场

程蝶衣小时候遭了罪,是封建旧制度的受害者。

拯救他的真正办法是让他永远别唱戏了,这玩意儿害了他一辈子。

但是电影嘛,只好由着他作,一路作。还好他最后终于死了,我长舒了一口气。

所谓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给人看。程蝶衣就是这么个无价值的东西。

譬如燕人网友珍视的关于台湾的一切,在我看来就是无价值的东西。我喜欢看那些东西毁灭,这是喜剧的力量。

通宝推:真理,strain2,何求,颐颢山庄,大道至简,金银鑫,大胖子,侧翼,李根,不如安静,
家园 他开口说你台湾人确实不好,但是你的态度也不友善嘛

你不是希望塑造好的西河环境么?你这样跟人交流的态度,肯定是迎头对撞,哪怕有些地方你有道理,对方也不容易接受啊。

我不是流浪地球粉,但是你有必要这么看不上么?总算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一点进步。总的态度难道不应该是鼓励么?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红线,十年前有人想塑个立像都被千夫所指,非跪下不可,永远也不许站起来。张艺谋这个拍法,很多人不适是正常的。

你跟民族主义者正面杠上有啥意思啊?他们是你的敌人么?难道不是团结对象可教育对象么?

家园 一个都不能少有那么好?

这片子我也看过,毫无你说的震动,丁点都没有。

当时是世纪之交,我本人在上海长大,对于农村地区的落后是明白的,细节当然不那么清楚,也没什么兴趣。落后就是落后,需要发展来解决,发展到上海郊县的水平,这些都不是问题。

至于如何发展,看不看电影都得不到任何信息。我等于是浪费了俩小时,电影没有告诉我任何新东西。所以我实在看不出,这部电影除了群众演员的噱头,还有什么别的东西。

譬如落后学生要补课,上课听讲做练习题一个一个知识点掌握就是了。你渲染三角函数多么难学头悬梁锥刺股大冬天的卖力学习多么悲苦,有意思吗?老实说真不行了就放弃,不差你这一个。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

家园 那会是不是还有一个叫希望工程的东西存在?

这个可以当募捐宣传片吧。可能更早一点,有个安徽大眼睛女孩,老贴在我们学校报栏,作用类似。当初一次班会我们团委老师想搞个大事情,去号召捐款。我就说国家有闲钱申办奥运会,没钱让他们上小学,哄鬼呢。这个团委老师人品很烂(不细说了),导致我长期对团派干部严重信心不足。他后来还当了我们学校党委书记,而我们班主任去了上海。我们那个地方,不要脸的总是容易升官一点。有本事又要脸的,不想穿小鞋,只能漂去大城市或者国外。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商鞅被你黑的好惨。

商鞅被你黑的好惨。明显是赵高秦桧慈禧于一身的有能力的伟大人物!一个是灭秦的主力,一个是南宋几十年的顶梁柱,死后封王的人物,最后一位同治中兴的皇太后,为大清绵延几十年的国运。集三者一体比商鞅厉害,改革为皮复辟为心。

家园 尴尬是穷人的自我否定,也是通往共产主义的精神棘途

尴尬是穷人的自我否定,也是通往共产主义的精神棘途

我个人喜欢《一个都不能少》,不敢指望大家都喜欢。

如果只讲主题,讲的是农村教育的困难和坚持教育者的精神。一句话就过了,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虽然深究起来,其实与改开路线紧密相关。

至于我特别喜欢,我说了很清楚,那就是那种尴尬感(embarrassment),当然不仅如此,也包括后来的那种执着。

穷不是问题,毛时代也穷,但因为大家都穷,所以没有那种尴尬感。

魏敏芝来到学校教孩子,那种手足无措的感觉,溢出屏幕。这种尴尬感与那种看别人讲话的尴尬癌是有区别的,后者只是让人不适。而魏敏芝的尴尬感来自于,她要生存,为了几十元钱,她必须得豁出去。但是,那种不适应,又是天然的。

表现穷,很容易,但表达出尴尬感,这一定是演员和导演,那一定是发自内心最底层的困难,以及依然对于这个世界和人类的热爱。

一个敏感的穷人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原罪的。只要有一口饭吃,她肯定会宅在家里,她会尽可能保护自己。但活着又迫使她走出来。

苏东坡说自己一肚子不合时宜,芥川龙之介说,要在心里看不起这个世界,但在外面尽可能不违背这个世界。其实很多人,——我猜像我这样的——天然有点不喜欢这个世界。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许多本来不愿意的事情。魏敏芝也是如此。

但苏东坡的说法还是有点装,因为即使有那么多不合时宜,你仍然是这个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得利群体的一员。芥川也类似。而且有一个问题,这种装逼的说法,最开始比较打动我,因为我好像也是这样。但后来慢慢就无感了。因为苏和芥川,有一个深刻的问题,那就是内心对于别人的鄙视,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的看不起。

让子弹飞,虽然有千般好,但姜文对于普通民众的居高临下感,也是非常突出的。主席不一样,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主席对于普通民众的尊重,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是真的浸入骨髓的。如果真把国际共运五大导师比较起来,主席是最尊重普通民众的。马克思似乎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而且即是理论,他对于小农的鄙视感,也是不言而喻的。主席对于所有的苦难,真的是蕴含着一种要承担人类苦难的味道。他读淮河水灾的报告,看到树人有人被蛇咬死而哭。他特别能够共情,尤其是普通民众的情绪。这方面,周总理就差他老远。这跟您讲的“老实说真不行了就放弃,不差你这一个。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一样,对于周总理来说,共产党已经够负责任了,已经尽可能减少死伤了。无论如何怎么说,也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政权都要好。因此,只需救个灾就行。但主席不能,他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个坎,他决定要花钱把淮河治理好。因此,他主动创议治理淮河——说到这里,也不能说姜文没有道理。主席对淮河有这份情谊,但也是淮河边的小岗村那帮人最先背叛主席路线的。

魏敏芝也不合时宜,也尴尬,显然不是东坡和芥川的那种内心鄙视感,她对高老师、对村长,包括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

这让我特别有感觉,特别能共情。自己在生活中许多地方,有许多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内心又不能不去做。但是,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看不起人,因为我多少也算这个世界的获益者。

说到底,这个不仅仅抽象的路线,还有蕴含在个体在这个艰难时世的细微而又无法言说的体验。我猜,主席之所以特别共情普通人,特别能够尊重人,这可能与他那自己的尴尬体验和丰富的共情能力有关。当然,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有人更愿意嘲笑那些内心很丰富的人,因为这种内心丰富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往往并不能构成精神动力,相反成为精神内耗。主席在北大感受到了北大教授们对于乡下人的鄙视感,有人因此认为主席后来打击知识分子,就是出于报复。这种人怎么能够理解主席的大爱。别的人我不敢说,我觉得主席的动机,真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这些知识分子能够感受、体验和共情底层民众,然后经过这翻体验之后,压缩膨涨后的自我,体验那种自己也成为普通民众的喜悦感。主席希望自己的那种喜悦感,也能够传递给知识分子。所以他说,他闻到粪,不觉得臭。但是知识分子是不会这么理解的。

可能他也没有想到,绝大多数人仍然是机会主义者,在那个时代讲改造的好,比如季羡林,到了改开又痛诉被迫害。只有极少数人,那些坚守内心最敏感、与这个时代不合时宜但内心又真正尊重普通民众的人,才会在改开年代,仍然念着主席的好。比如丁玲。比如钱学森。

我有一个感觉,那种来自底层的尴尬感,本质上,它才是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情绪本质。穷人在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被剥削,而且也是被侮辱。这种侮辱,不仅仅是来自客观的言说,也来自人们的不言说,更来自于穷人对这个世界的自我认知。是多少年社会结构内化后,投入到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每一句尴尬的话和动作,都是你咀嚼这个世界的恶意然后不得已的自我否认。只是,你虽然自我否认,但却没有对世界抱有恶意,因为你觉得自己没有做好,不想怪罪身边的人。当然这个世界,本质上是不好的(与热爱世界并不矛盾),最终而言,你内心渴望那种四海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张艺谋,但我猜,他对于毛时代的一种内心的同情与敬意,这是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完全可以说是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甚至可以说,改开年代以来,所有我们常知的那些的电影作品中,这方面是最突出的。但绝大多数人看不到,因为人云亦云。就好像明明有许多人喜欢《满江红》,但就是不承认,拿假票房说事。少数人看到了,看破不说破。有个胡锡进多嘴,然后很快就被压下去了。因为一般人都觉得张艺谋既然拿了国外的奖,那么就不许革命,不许他共情毛时代。阿Q,这个穷人都不能革命,你这个孙均,你还是一个既得利益者,怎么能够有资格喜欢毛时代。再说了,喜欢毛时代,这个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既然资本与权力都不喜欢,又何必呢。就当做不存在了。

突然想起《变形计》来,有人不愿意看到农村孩子来到城里的尴尬,大家看不到,这个世界就清净了。

《一个都不能少》,大家都当它不存在,于是每个人的世界观、电影观、张艺谋观都统一了。

通宝推:西江城,宏寺,燕人,潜望镜,
家园 拜托,别扯上毛主席,不挨边,很尴尬

您的精英解读和毛主席有一毛钱关系?您知道武训吗?

这个片子和武训啥关系?就靠您这么硬拉啊,您的张艺谋他信毛主席吗?

家园 刚弄了一个众筹

简直是地狱笑话,

q版秦桧书签

血色风波亭沙漏

白色宰相金牌香囊

要不是这电影团队一系列智障操作,我差点以为是卧底来害张摄影和四字太子

家园 领导的一个局而已,

球2剧组初四开始跑路演,满江红官博初七开始发疯,所为何事?配合宣传而已,工作日开始了,要保票房。

包括这个众筹,这么明显的都是冲着以往大众的最敏感的G点去的,我才不信弄的人是真不懂,都是套路。

还有这个大大的“令”,加上片中何立、武义淳的身份,我猜人家一定没有影射什么吧?

点看全图

@潜望镜

如果能讲通道理,四年前就讲通了,球粉四年之后没有任何变化,对于上了头的民族主义者只有正面对刚他们才能听得进去。所以他们是形左实右,你不展示力量,他就当你是槌子。

家园 先宝赞一个,但是有两点不同意,第一,魏敏芝的尴尬是训练不够

并不是什么贫穷。她的知识和历练都不足够担任教师这个职位,所以是赶鸭子上架。就像小孩子拿笔写字,一开始也尴尬,歪歪扭扭,谁都有第一次嘛。教上几个月,就不会尴尬了。

第二,我觉得你过于执着 “尊重” 底层了。正如你所说,

当然,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有人更愿意嘲笑那些内心很丰富的人,因为这种内心丰富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往往并不能构成精神动力,相反成为精神内耗。

九年制义务教育,本来就是告诉我们关于这个世界,太阳一点也不神圣,也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只是一颗恒星,有自己的性质,运行轨迹可以测量,而且非常稳定,比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东西都死板。人是碳水化合物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组成的,没有什么高贵神圣或者虚头八脑的东西。

我们看普通老百姓,跟游戏里的数据差别不大。对于他们本人是鲜活的生命,对于外人就是世界的一个分子,比蚂蚁重要些但有限。谁关心走路踩死了几个蚂蚁?

人民群众当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毛主席能够激发这种力量,正如核电站能够利用铀矿石的力量,对于一般人铀矿石就是无用的废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说水需要 “尊重” 吗?无非是小心点,欺山莫欺水。

你的内心是不是过于丰富了? 这其实可以通过训练来强化。我的意思不是强化共情能力,而是强化冷漠能力。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可以通过训练把这种恻隐之心去掉,变得冷血、铁石心肠、狼心狗肺。你为什么偏要执着于提高共情能力?

通宝推:不如安静,
家园 多谢老兄的文字

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要找来看看。或许会改变对张艺谋的看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