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恶俗 -- 探索一周

共:💬3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恶俗

小时候有一阵儿流行这身行头:绿军装上衣,蓝的确良裤子,比较猛的如果家里和老师管不了是喇叭裤,配带两道红杠的白袜子加片儿鞋或者运动鞋均可,再来一军挎,骑着车混迹于同样的打扮得同伴中,这么着才感觉时尚,正常。虽然有些家长头来的目光是犹如投枪匕首,切——,他们懂什么。你看纪录片关于解放前老北京人的生活,个个长袍马褂的,见面礼多的都挪不开步了。那就是当时的时尚。我们这身打扮,进教室可以听课,出校门可以搓伙装横,诸多好处,也是时尚嘛!

后来,改革开放把大家的品位搞活了,服装选择也丰富了,那身装束也渐渐过时了。还穿这身儿的反而有家里管的严的。谁要还穿这身到处乱晃找感觉,那是找寒碜呢:嗬,瞧这哥们,的俗。

生活好了饭馆多了。都装修,特流行铝合金加蓝色玻璃组合外带霓虹灯招牌。当时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两边的公司也是一个路数。正面一看,冠冕堂皇,看着就高科技,就现代化。往边上一绕看看侧脸儿或者后院,也就是一砖房儿。就像王晓波《青铜时代》里写的那个谁谁谁来着,穿一身凶猛的盔甲,还特突出那个地方的伟岸,后面却光着。到北京漂亮的大写字楼高层四下观望,也常能看见些背后的东西。不管怎么说吧,人靠衣衫马靠鞍 ,北京建筑靠外观,反正大伙本意都是往好看里奔呗!

以前中关村从燕园到黄庄那一溜,马路两边和中间隔离带多少棵大杨树啊!风一来树叶哗哗响,虽然两边小公司多,人多,乱,说不上山清水秀,可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啊。现在好,叫白一路了,即白花花一条光板儿路。看着两边的楼,高,大,全。树呢?那道风景是再也回不来了。曾经去日本一次,心里想的是学习先进经验将来好超过他们,因此是处处留心观察,第一印象就是日本怎么多树啊。到处是绿色。繁华的马路两边还有很多树。当时我真的很吃惊——原来搞现代化还可以有这么多树啊?后来在北京看报纸上报道,由于沙漠化,沙漠的边缘离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只有90公里了,要没有郊区的山挡着,各位现在可能是骑骆驼出门了。虽然骆驼吃苦耐劳,还有爱储蓄的习惯,我们老百姓也不差呀。

见过些大爷大妈,注意积极锻炼。早上坐车到郊外爬爬山山什么的,回去也不空手,灌点泉水——谁知道那里冒出来的——外带撸树叶,满满的几个塑料袋。绿色离他们太远啦,带点回去吧。希望那些树还有足够的叶子够他们撸的,也不要太早被砍掉。

童年的记忆里,夏天,这里是郁郁葱葱,蜻蜓,蚂蚱,扁担不计其数;傍晚,许多小蛤蟆在路上崩;晚上,群星闪耀。现在,都没了。有的是修的水泥马路,仿古的水泥亭子,一只水泥王八驼着块水泥碑。旁边还有一块“禁止随地扔果皮垃圾”白底儿红字儿的招牌。

家园 那时候见识的少

现在好多了

家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