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志愿军不但嫌弃炒面,还嫌弃鱼肉罐头 -- 忘情

共:💬15 🌺224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志愿军不但嫌弃炒面,还嫌弃鱼肉罐头

作者:忘情

电影《长津湖》中,出现了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啃冻土豆的镜头,也出现了饿急了的战士啃树皮、嚼草根的桥段。于是,又有人在网上带节奏了,说什么“待自己的士兵如牲口的国家,根本不值得为它卖命”。其实这种论调在此前宣传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所谓“一把炒面一把雪”,其实赞颂的是志愿军将士坚忍不拔,克服一切困难,誓与强敌战斗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倒并不是说炒面有多好吃,或者说国家只有供给志愿军炒面的能力,更不是国家小气,只肯拿这种东西填饱与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浴血苦战的志愿军肚子。

事实上,炒面这东西营养成分极不均衡,口感极差,不过胜在易制作、耐贮存,是特定历史阶段志愿军无奈的选择罢了。

不过,你如果认为炒面一直伴随着志愿军打满抗美援朝战争全场,而且这就是志愿军给养供应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志愿军给养供应的情况可比许多人想像的要复杂得多,而且各个历史阶段的给养供应可谓天差地别,不能一概而论。

1950年,总后勤部颁布了我军历史上首个统一的给养供应标准,规定陆军每人每天28两大米或小米、5钱油、5钱盐、6钱肉、1斤蔬菜。伤病员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了粮食供应,相应增加了油、肉和蔬菜的供应。建国初期的“斤”和“两”仍沿用30年代定下的旧制,即1斤500克,每斤16两。因此28两就是1.75斤。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和饮食习惯各异,因此各部队供应的粮食、油、盐、肉及蔬菜的具体品种,均为当地的大路货。

运动战阶段第一次战役,志愿军投入兵力除了13兵团的4个军、3个炮兵师、1个高炮团及后勤机关25.5万人,还紧急调动50军和66军入朝,实际参战兵力约33.5万人。此外还有数量不菲的随军民工。即便不计入后者的供给以及各种力畜所需,志愿军每日也需口粮58.625万斤,1.675万斤食用油、1.675万斤盐、2.01万斤肉和33.5万蔬菜。

早在1950年9月底,东北军区后勤部便在中朝边境地区储备了超过3348万斤粮食,80万斤食用油,86万斤盐,184万斤各种干菜和罐头食品,以及1893万斤马料和783万斤饲草。这些物资分别存放在安东至辑安,凤城至通化,本溪至梅河口,沈阳至四平这四条运输线的沿线。

虽说志愿军作战部队于1950年10月19日才开始入朝,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实际上从10月11日开始,东北军区后勤部就已经开始向朝鲜境内突击运送各类物资了。到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第一枪的那天,共向先期入朝志愿军各兵站前运弹药9200余吨,油料5300桶,粮食1650万斤,食用油和食盐共50余万斤,各类干菜和罐头食品310万斤。

按标准消耗量计算,这些粮食理论上可满足33.5万部队28天所需,油盐大体可满足15天所需,干菜和罐头大体可满足8天左右的消耗。但是,这些给养分别囤积在朝鲜北部边境的龟城、新仓、双芳洞、别河里、前川等地,离前线还有一定距离。虽然志愿军后勤部拼尽了全力,仍有许多给养在前送途中被几乎贴着树梢飞行的美军战机炸毁,其中副食品损失率高达80%。

由于运输组织欠缺经验,以及部队频繁调动等原因,好不容易运上去的给养在分配上严重不均衡。不少给养没法突破敌人的空地火力封锁送到前沿阵地,只能送到二线部队手中。38军和40军在战役期间没收到罐头,40军一些部队甚至连续7天都吃到食用油,而42军收到的罐头却相对较多。可即便如此,42军在黄草岭阻击战期间也曾断粮3天,战士们不得不从战场附近的农田里挖土豆充饥。40军有7个营整整3天都没吃上饭。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总部不得不和朝方协商,就地筹措了100万斤粮食,这才勉强保证了第一次战役所需。有鉴于战场运输异常困难,炒面这种集主副食于一体,方便运输和贮存的应急食品才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脱颖而出”,在志愿军前运给养中的占比急剧提高。

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对空掩护力量并未增加,运输条件未有改善,但增加了总人数为15万人的第9兵团,更加重了给养前运的困难。长津湖战斗期间,适逢朝鲜北部遭遇几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最低气温为零下40度。第9兵团的御寒衣物本就严重不足,又没有足够的食物入肚增加人体热量供给,导致出现大面积冻伤减员。其中,26军76师在投入战斗前,即已非战斗减员3000余人。这种普遍存在于第9兵团各部队的非正常现象,严重削弱了该兵团战斗力。这也是美陆战1师最终得以侥幸逃出生天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次战役前,志愿军已将战线从清川江畔前推到三八线附近,这使得后勤运输里程较前两次战役成倍增长,更加重了给养供应困难。好在第三次战役虽然未能成建制大量歼敌,但却迅速占领了三八线至三七线之间的广大地域,缴获了南朝鲜方面数个大粮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队缺粮的困境。这个时候,除了后勤部门仍努力前送以炒面为主的给养,前线各部队也利用缴获和在南朝鲜境内筹集的粮食自行加工的干粮,品种主要有馒头、烙饼、炒大豆和苞米花等。这些干粮有效改善了炒面单一的口感,但却没从根本上解决志愿军副食短缺,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指战员们体质普遍下降,病员比例增加。

在1951年召开的志愿军第一次后勤会议上,与会人员作出了伤病员每人每天增加2两半猪肉供应,住院期间全部供应细粮的决定。但鉴于糟糕的运输状况,直到3月25日,志愿军非伤病人员日常供应主粮中的细粮比例才由此前的20%升至50%,并规定元旦、除夕、建军节、国庆节每人增发1斤猪肉。为照顾来自国内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习惯,还规定1斤小米可折算成同等质量的炒面,大米或饼干,也可折算成1斤2两的白面、大豆或高粱。

第四次、第五次战役期间,虽说志愿军高炮部队、工兵部队、铁道部队源源入朝,苏联援助的汽车数量也大大增加,志愿军后勤部总结此前的经验教训,极大强化了运输效率,广大汽车驾驶员、火车司机与敌机周旋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但由于第二批入朝的第3、第19兵团以及完成休整的第9兵团投入了一线战斗,使得供给线末端需要保障的志愿军人数大为增加,因此志愿军给养供给的完成率仅仅从前三次战役的25%增长到50%。

那么,志愿军另外一半的给养需求是如何解决的呢?答案是主要由志愿军总部出面,向朝方协商借粮。据统计,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志愿军向朝鲜方面借粮超过12万吨。刚转入阵地战不久,由于朝鲜北部遭遇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加之美国空军集中力量对志愿军后勤补给线实施“绞杀战”,致使从鸭绿江畔到前线的铁路运输中断长达1个半月之久。为保证将士们最基本的口粮供应,志愿军在此期间先后在朝鲜的咸镜南道和黄海道等地筹措粮食5.83万吨。在1953年5月之前,志愿军分批次将在朝鲜所借之粮,如数还给了朝鲜政府和人民。

向朝方借粮的举措曾帮助志愿军渡过了难关。但这只是应急的无奈之举,断然无法持久。因为朝鲜半岛主要的农业区在南方,战前朝鲜北方粮食供应本就紧张。战争爆发后,朝鲜北方农业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适龄青壮年又大量参军,主要靠妇女、老人及儿童维系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可避免地大幅下降。朝鲜人民是在自身遭遇饥荒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支援志愿军。因此解决志愿军给养供给问题的根本办法,得靠全国人民的支援,得靠后勤运输战线的指战员们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951年国内共向志愿军提供了各种肉类4429万斤,油盐4449万斤,各种蔬菜11231万斤,各种干粮7957万斤。这不仅基本保证了志愿军生存需求,而且国内还尽最大努力丰富供应品种,改善口味,致力于让志愿军将士每日摄入的营养成分更加均衡。

以干粮为例,在7957万斤的总量中,共计有炒面4782万斤,占60%。饼干1675万斤,占21%。压缩干粮750万斤,占9.4%。其中,炒面主要集中在1951年上半年供应。从7月份开始供应量急剧降低,到年底就基本退出志愿军给养供应名录了。

最初的压缩干粮,是将榨过油的花生米加入适量盐,压制成长条型供应部队。这东西口感一般,但蛋白质和植物油含量远超炒面,而且很经饿。国内于1951年投资50亿元人民币(旧币,约合新币50万元)兴建了首个压缩食品厂,从1951年8月开始批量生产国产第一代军用压缩干粮。它用小麦粉、大豆粉、芝麻、大豆油、白糖、食盐等原料混合炒制,然后用机器压成块状,营养均衡度和口感均远胜压榨花生米,后者因此很快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饼干,可不是那种极度追求口感的休闲零食,而是专供军用的硬饼干。这种硬饼干由熟面粉、熟豆粉、花生米、蛋黄粉、干枣粉、胡萝卜粉、砂糖、精盐、牛肉屑和植物油等制成。其营养成分较为均衡,而且包装袋外又裹了层防潮的蜡纸,再置于铁皮箱中,方便运输和贮存。供给志愿军的硬饼干由不同厂家生产,生产工蕊和原料配比都不尽相同。指战员们普遍反映,上海益民食品一厂生产的军用硬饼干口感最佳。但也有些厂家生产的硬饼干过于强调耐贮存,因而含水率较低,导致口感过于坚硬。有时候甚至要先用手榴弹将饼干砸碎,再泡入热水中方能食用。

在蔬菜供应方面,由于鲜菜含水量大,易变质,很占贮存空间,运输损耗大,因此国内主要供应经过加工的蔬菜制品。例如,仅1951年1月,华北军区向朝鲜境内发运了各种干菜38万斤、虾皮24万斤。该军区全年共发运蛋粉280万斤、豆豉286万斤、豆腐干185万斤、花生米880万斤、辣椒面1万余斤、干菜咸菜117万斤。其中仅蛋粉一项,华北军区就动员了天津、丰镇、张家口、通县、阳泉、离石、沁县、长治等地所有的公私蛋粉加工厂开足马力生产。一些当时还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副食品,如萝卜干,豆角干等干菜,则依靠各地供销社从农民手中收购。

因为蔬菜供应来源广泛,又多未实现工业化加工,因此质量参差不齐。志愿军指战员普遍反映豆豉、豆腐干和咸菜的口味不太好。尤其是东北军区供应的豆腐干,又硬又干,天寒地冻时咬都咬不动。这些意见的提出,一方面显示志愿军给养供应水平有明显提升。因为人们只有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需要后,才会开始追求更好的口感。另一方面,这些意见反馈回国内后,有关方面积极想办法改进,客观上也促进了国内食品加工领域的技术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加工后的蔬菜类制品其维生素、纤维素和叶绿素含量都会有所损失,品感和新鲜蔬菜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志愿军仍然要靠在战地挖野菜作为蔬菜的补充来源。志愿军后勤部还从1951年下半年起,着手推广39军采集野菜的经验,并大量印制野菜标准图谱下发到基层部队,供指战员们鉴别,以防误食有毒野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肉类供应方面,因为鲜肉极易腐败变质,当年又没有专用冷藏设备,因此国内多在冬季向志愿军供应冻猪肉。为减少体积和无效重量,提高运输效益,国内启运前还特意将冻肉的猪头和四蹄去除后再发运。在其他季节里,志愿军的肉食供应主要以腊肉、咸肉、香肠、咸鱼、鱼干和各种肉罐头为主。

在旧中国,罐头无疑是奢侈品。大陆解放初期,全国仅有上海梅林、上海如生、上海泰康、哈尔滨松江、厦门、汕头、天津、旅大、成都等廖廖数家私营罐头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除成都罐头厂产品主要供应进藏部队,其他罐头厂都开足马力为志愿军服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新中国罐头产量的79%供应给了志愿军。

供应志愿军的罐头初期主要有红烧肉、肥牛肉、豆豉鱼等品种,到了中后期还增加了水果罐头等新品类。按现代营养学观点,动物蛋白质含量高,动物油脂含量较少、单位重量热量最低的鱼罐头最有利于健康,肥牛肉罐头次之,而动物油脂含量最高的红烧猪肉罐头若长期食用,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但事实恰恰相反,志愿军指战员们最喜欢红烧猪肉罐头,肥牛肉罐头次之,普遍排斥豆豉鱼罐头。

这个“反常”现象与罐头的口感无关,主要是当年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人体实际需求所致。淡水鱼的人工规模养殖技术,是解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旧中国,食用鱼来源全靠自然捕捞,人均年度鱼类消费量极低。很多生活在不沿江河、不靠海的人们甚至一辈子都没吃过鱼,连烹饪前必须扒鱼鳞,除鱼腮、去内脏都不清楚,因此一时间对鱼肉罐头的接受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打仗及构筑工事、抢修交通基础设施是高强度体力劳动,人体需要补充大量的热量和油脂,战士们认为“鱼罐头不顶饿,2两鱼肉还抵不过1两红烧猪肉”。而且就当年的供应条件,就算是以红烧猪肉罐头为肉食主要来源,每人每日也不过6钱,完全不必担心患“三高”。

不过,鱼肉罐头虽倍受志愿军指战员冷落,但咸鱼却并不受排斥。究其缘由,是咸鱼容易下饭。它由鲜鱼腌制脱水而成,单位重量蛋白质及热量高于罐头鱼肉,更高于鲜鱼。

1951年秋,志愿军粉碎了敌人的“绞杀战”,后勤运输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年9月5日,总后勤部将志愿军粮食供给中的细粮比例提高到70%。到10月份,又规定回国休整的志愿军部队在休整的第1个月内,每人增加1斤肉、10斤大豆的供应,每日油盐供给标准在原先基础上提高25%。

志愿军粉碎美军发起的“秋季攻势”后,前沿部队开始构筑以坑道为核心的防御体系。这个被称为“地下长城”的工程工作量极大,参与挖坑道的指战员们体力消耗很大。从1951年11月开始,所有参与挖坑道、抢修公路、铁路、桥隧及物资装卸的指战员每日粮食定量由28两增加到32两。其中,担负后半夜施工任务人员,再在此基础上增加4两夜餐补助粮。

进入冬季后,战地野菜采集日趋困难,所获远不足以弥补新鲜蔬菜供应缺口。因此从1952年2月起,志愿军后勤部要求各部队组织种菜,力争每年自行解决2至3个月的蔬菜供应,以此减轻国内负担,并相应减轻后勤运输压力。对此,志愿军总部与朝鲜方面达成了共识。具体土地供应问题,由各部队与驻地朝鲜地方政府协商解决,而且原则上不许占用朝鲜农田,只能开荒。

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还是宣传队,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在全世界属于独一份!据统计,志愿军1952年共计开垦菜地27万亩,全年收获青菜4578万斤。除此之外,还采集了268万斤各种野菜。

1952年10月,志愿军的给养供给标准得以再次提高,每人每天食盐供应量从5钱增加到7钱,食用油从5钱增加到1两,肉类从6钱增加到1两6钱,蔬菜由1斤增加到1.5斤。非但如此,每人每天还新增了2钱蛋粉、3钱白糖和1.3钱调料。

如果按修订前的标准,1952年志愿军种菜所得和采集的野菜,可供100万人食用48天。即便按修订后的新标准,也可供100万人食用32天。非但如此,许多部队还开始在战地养猪,满足指战员们对新鲜肉食的需求。后方运来的大豆,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炒熟后加点盐就充作战时干粮,而是开始发豆芽、磨豆腐。

与此同时,从1952年1月26日至6月30日国内开展的“五反”运动,沉重打击了在向志愿军供货时以次充好的不法资本家,运到志愿军指战员手中的各类物资,从此再也没出大的问题。主副食品供应品类愈加丰富,数量和质量均稳步增长,很好改善了志愿军指战员们营养摄入状况,1951年曾大量出现的夜盲症及其他营养不良的情况,到1952年年底基本绝迹了。志愿军战士的伙食标准,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当时国内的平均水平。

1953年1月,总后勤部再次将志愿军给养供给标准中的细粮比例提高到80%,其中其中大米和面粉各占细粮的一半。副食品供应也比过去更充分。

为应对敌人可能发动的两栖登陆,志愿军从1953年年初开始进行大规模抗登陆备战。除在朝鲜东、西海岸敌军易于登陆地段及其纵深地区进行永久筑城外,大量储备粮弹,以备敌切断我后勤补给线后,我军仍能长时间坚持战斗亦是抗登陆准备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后勤运输战线的不懈努力下,到1952年2月底,志愿军粮食储备量可满足8个多月的需求,蔬菜类可供全军食用167天。一线坑道部队也储备了可供2至3个月食用的给养,其中干粮储备在10天以上。一些部队甚至能在坑道里每餐吃上两菜一汤,每隔两天还能变换主食花样。炊事员们大显身手,让坚守在前沿阵地的干部战士吃上了包子、馒头、花卷、油条、、油饼、糖饼和饺子。

“吃饱饭才能确保战斗力”,这话说得一点没错。志愿军给养供应的不断改善,极大提高了部队士气。多是吃糠咽菜长大的志愿军战士们,每到开饭时吃到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丰盛饭菜,心中都很满足。他们知道自己背后有祖国和人民作坚强后盾,清楚全国人民已倾尽所有来支援前线。他们对赢得这场反侵略正义战争的最后胜利充满信心!

通宝推:阴霾信仰,楚庄王,轻松,心有戚戚,PCB,广阔天地,紫梁,林三,桥上,springisok,死扛着,西电鲁丁,GWA,心远地自偏,云山,hwd99,newbird,happyyuppie,赫然,绿色蔬菜我的爱,踢细胞,氵氵,五磊山,燕人,mhymark,chuchong,zwx650,真离,
家园 是洪学智和高岗的功劳开始我军确实后勤水平太初级了/祝朝鲜国庆

如果能够更好的控制美国的制空权,我们真能平推美国入海。

可惜我们的制空权就那个水平,工业能力也没用了,那么多的飞机真不是想想就有的,还得有飞行员啊。

朝鲜同志的工业也被打残了,飞机也不行,解决不了制空权。

热烈庆祝朝鲜建国75周年!!!!!!!、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5周年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致贺电。

  习近平指出,75年来,在朝鲜劳动党坚强领导和朝鲜人民不懈努力下,朝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近年来,总书记同志带领朝鲜党和人民,全力贯彻落实朝党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并取得重要成效。相信在总书记同志和朝鲜劳动党领导下,兄弟的朝鲜人民一定能够推动朝鲜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强调,中国和朝鲜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朝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培育的,已深深植根于两国人民心中,历久弥坚。我同总书记同志近年来先后5次会晤,通过多种形式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引领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中国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新形势下,中方愿同朝方一道,加强战略沟通,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朝关系与时俱进,取得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据朝中社今天(9日)报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民间防卫武装力量阅兵式8日在平壤的金日成广场隆重举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俄罗斯武装力量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成员、中国和俄罗斯驻朝外交代表也应邀出席。

  8日当天,平壤还举行了庆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央报告大会。

就差联合军演了。

《北京日报》记者:中方已宣布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能否介绍论坛筹备进展如何?目前有多少国家确认参会?

毛宁:今天恰逢“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10周年。中方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

截至目前,已有90多个国家的代表确认与会。他们之中有“一带一路”伙伴国的领导人、部长等官方代表,也有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工商界、智库和民间社会等各领域人士。很多国际组织负责人及代表也已确认与会。相信下一步还会有更多合作伙伴确认与会。

韩国广播公司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未来不排除与朝鲜举行联合军演。又有消息称,这次联合军演将由中俄朝三国参与。这是否属实?中国政府对此的立场是什么?第二,有报道称朝鲜和俄罗斯将进行首脑会谈。如果两国进行武器交易,将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此,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什么?

毛宁: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不了解你说的情况。

第二个问题明显是朝俄关系相关的问题,我不作评论。

记者追问:我觉得,如果朝鲜和俄罗斯进行武器交易,将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此,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什么?

毛宁:我不回答假设性问题。

韩联社记者: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将于9月8日访问朝鲜,请问发言人能否提供更多信息?

毛宁:中国和朝鲜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党两国一直保持友好交往传统。中方应邀派高级别代表团出席朝鲜国庆75周年庆祝活动并访问朝鲜,是中朝深厚友谊和中方对中朝关系高度重视的体现。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此访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推动中朝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关于此访的具体安排,双方正在协商。我们会及时发布消息。请你保持关注。

家园 这就是高岗的贡献,老彭101引他为豪是自然的,会计想抢功不易

即便不计入后者的供给以及各种力畜所需,志愿军每日也需口粮58.625万斤,1.675万斤食用油、1.675万斤盐、2.01万斤肉和33.5万蔬菜。

这段历史很重要,主席是保不住呢还是不愿保,中间的差别很重要,正如庐山。

家园 长津湖是极特殊的困难,不是后勤的事 -- 有补充

部队在前方潜伏,后方无法出动送补给,否则就会暴露企图。

想想一拉溜两个军七八个师的兵力,大规模补给咋隐蔽,因为出动部队本身携带的有限,战役发起时间又推迟了,兵团还不让前方部队打,是要把敌人赶到一起来个大胜利,对美军的补给场不让炸,怕把缴获毁了,可不就出现那些最艰难困苦的现象。

但这些在团以上是罕见,很多带长的军官窝在火生得暖暖的地窝子里小日子不错,就等兵团下令打呢。后来处理了20军的那些长们。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再多说一句 -- 补充帖

抗美援朝,所有管后勤的都被肯定,包括张令彬。

但打仗的指挥员被处分多少,贬低多少,大到兵团司令、副司令,小到师长团长,比比皆是。

家园 保不住,一个刘少奇就够了,再加一个高岗,而且还要强势

周总受不了的,要邓做总书记的,这种势力涨跌,周总理在苏联援助下,很难放手的。

其实那时的总理的工作真是很多,各种工作职务,他不会放权的。高岗能力比他强多了,理解毛主席思想也到位。

你一个我一个,增加副主席数量,肯定是削弱周派的。

家园 就是后勤的事情,只不过改善需要时间啊,从国内战争进步到

国际战争,还得非常小心应付美军轰炸,这需要探索新方式,以前的国内方式完全不够用了。

还有一个问题,其他野战军比东野实力差太多了,后勤差距也大,需要东野后勤领导全军后勤,同时还要扩大后勤服务规模。

当时,东野打的顺利,导致了宋时轮的巨大的盲目乐观,以为美军实力不行,这也是很大的错误(后来的其他野战军也是如此,才有了王近山等的盲目乐观,甚至彭总要求大家快速撤退,很多人没有做到,非常可惜,否则180师也不会被围)。进朝鲜时没有带足够棉衣。

宋时轮都能平均分配兵力打三个点,可见,他对敌人实力也不是不知道。

如果长津湖有炒面就不会冻死那么多人了。

家园 关键那个盲目乐观从何而来?

自认所用非人!

家园 没明白你的意思,盲目乐观是内战效应,太顺利了,不是有个笑话

美军说,美制武器国军什么能力我见过,我知道。

志愿军说,美制武器国军什么能力我见过,我知道。

结果一打,我去!!!

当然了,这是笑话,但是在我军进军朝鲜的时候,以为和内战一样,可以向老百姓征用粮草等等,但是朝鲜同志在开始很混乱,忙于撤退,配合很糟糕。

这不是咱们选人的问题,是后勤现代化改造需要时间的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时间的问题。

当然,也有问题,就是不要骄傲,明显的东野四野就听话了,甚至,梁大牙过于听话谨慎,错过了时机,被彭老总骂了,说38军窝囊,其实是梁大牙太谨慎了。

这就是林总的兵的特点吧。

然后宋时轮第一没换棉衣,当然也是九兵团的后勤工作能力不行,也没换人,也不像换人,认为还是对国军呢,结果美军真厉害。

第二就是打三个点,居然用平均主义,很明显是下竭隅里应该是重点。既然有了情报布置三个平均点,那么为什么不搞个重点呢?

26军布置太靠后,毛主席吩咐靠前的,同时,要求打一个营或者主攻南朝鲜军,但是宋时轮想搞美一师,所以这是宋时轮的错误。

入朝时,东野也指出棉衣等问题。

至于粮食,那确实是供给不够,意图拜托朝鲜老百姓。

还有就是四次战役供给过深,彭老总要求快速回撤,很多部队都没及时听从计划,这些都是盲目乐观。

除了四野的其他部队都有这个问题,当然四野也没起好作用,说美军好打。但是抗美援朝不能就四野一家人打啊?

唉,没办法,准备时间太仓促了,等到后勤统一指挥,国内抗美援朝总会成熟后,并且和朝鲜军民配合度提高之后,确实情况就好了很多了。

家园 这个说法, 对圣人的名声不利呀

在改开以来,倾向于将圣人塑造成一个完人。

您这种说法,似乎在如今是政治不正确喲😄

家园 我一个土老百姓,怕啥,我们这里人就是爱瞎唠叨

只是,确实很多说法根本就不合理啊。

再怎么样也比亚细亚那货强吧,哈哈。

家园 你小子钻到历史书里出不来了?

知道个大概就行了。

另外应该多读一点欧洲近代史,比如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那些,就能知道当年英国人被鸦片祸害的比例是大清的几十倍,英国还对那些佛系、躺平的无赖们先培训再劳改,最后实在不改的绝育后送集中营。对证券欺诈用尽了各种办法都不行,中间开了关,关了开。我们现在只不过是走在他们的老路上,一点新意都没有,而且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汲取教训,相反还全民一个劲地往封建皇帝那个老路上走,而且很坚定,定力十足。

见前补充 4926836
家园 为了宣传工业化,必须搞清楚东北等发展历史啊

不搞明白,大概是不够的,这段历史也挺有味道的啊。

我比较关心这块,工业、工业、一切都是工业,但是我却不是工业党。

家园 东北的事很简单

其实所谓的工业化,一需要资金,二需要科学技术,三需要人才,四需要土地。东北之所以发展的早,这应该从明末清初开始的那股不明的资金流入,如果没有这个资金,后金就没有资金支持搞造反。

回到工业化,也就是沙皇垮台后俄罗斯那遗老遗少带着钱和技术到了东北,再就是小日本了,这几股势力不管抱着什么样不同的目的,但是都发展了东北经济,这是事实。至于改革开放后,广东为首的就是靠走私,江浙那边就是靠假冒伪劣,当然了,还有前朝果党和海外华人的资金,形成了目前这个经济格局。

通宝推:真离,
家园 你这个说法流于表面了

既然是资本,盈利就是目的。资本进去是有原因的,你应该思考为什么在那些时候资本流入了。现在为什么资本流出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