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位新四军老兵,解放后讨过饭 -- 忘情

共:💬3 🌺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这位新四军老兵,解放后讨过饭

作者:忘情

最近一些年,一些人热衷于寻访、挖掘、鼓吹所谓国民党抗战老兵。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所谓抗战老兵几乎被国民党老兵所垄断,弄得好像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没抗过日似的。且不说那些发掘出来的国民党老兵的履历故事像鱼网般到处是漏洞和窟窿,就说抗日胜利后的经历吧,个个闭口不提,只提解放后过得相当凄惨,却不敢老老实实将解放后的判决书公诸于众,让大伙儿瞧瞧究竟是因为他们曾英勇抗战,才被人民政府判刑,还是他们曾在内战中做过伤天害理之事,理应付出代价。如果说曾为抵御外诲而战斗过,就应该获得免罪金牌的话,那么张青山、刘子善这样曾为民族解放流过血的功臣,也不该被人民政府枪毙。

好吧,题外话少说,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一位新四老战士的经历。那些所谓的国军抗战老兵和他老人家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以下是正文:

2019年8月23日午后,虽早已立秋,但南昌的天气却依旧燥热得很。很快就将迎来自己96岁生日的叶道清老人却无心午休,在自家客厅里整理一堆发黄的老照片。他打算等天气稍稍凉快一些时,在家里办一个“红色记忆回顾摄影展”,不仅邀请老战友的后代们前来观展,也向社会开放。希望老一辈革命者砥砺前行、一心为国为民的奋斗精神,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看着他的忙碌,听着他的讲述,专程前来拜会他老人家的笔者,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收获颇丰。

传奇,在峥嵘岁月、烽火硝烟中铸就

叶道清,1924年出生,祖籍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未出生时,父亲便病逝,母亲带其讨饭为生。11岁那年,母亲不幸病故,叶道清为葬母不得不卖身于财主恶霸为奴。1941年,未满17岁的叶道清参加了新四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叶道清参加的革命队伍,是皖南事变后新成立的新四军7师。熟悉历史的人们都清楚,7师是由皖南突围部队、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和无为游击纵队合编而成,成立之初仅3000余人,力量并不算雄厚。但其活动地域却颇为狭窄,且处在日、伪、顽三方势力的合围之中,斗争形势错综复杂,战斗频繁又激烈,生存和发展极为不易。

叶道清成为7师一员时,该师正处于最为困难的历史阶段,部队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艰苦卓绝的条件,丝毫没动摇叶道清的革命意志。因政治坚定、作战勇敢,他很快便成为皖南支队铜大2连的6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1943年的一次战斗中,叶道清被敌人的炮弹炸得全身血肉模糊,右腿骨裂,昏迷了一个星期之久。许多战友都以为他不行了,但意志坚强的他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几个月后奇迹般地康复归队了。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7师奉命北调山东。远离故土,到语言不通、风俗不同、饮食不适的他乡征战,很多人的思想一度出现了波动。但叶道清却坚决执行党的命令,并主动帮指导员做通战友们的思想工作。在山东根据地,令叶道清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小米做的杂粮煎饼不仅粗粝得难以下咽,而且吃了上火,便秘是家常便饭。但他却常说,这是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给子弟兵的。我没啥可抱怨的,唯有奋勇杀敌,保卫土改胜利果实,方才对得起人民的养育之恩。

叶道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北撤山东后,他所在的7师20旅被编入华东野战军6纵。从此,他随部队南征北战,飞兵吐丝口,合围孟良崮,鏖战沙土集、驰骋黄淮海。江、河、淮、汉间的广大地域,多处留下了叶道清战斗的足迹。孟良崮战役中,叶道清在抓整编第74师的俘虏时,右手大拇指在肉搏中被俘虏咬断,从此再不能伸直。战事之激烈可见一斑。在叶道清的军旅生涯中,类似这样惨烈的战斗可谓数不胜数。三年解放战争期间,他立下大功两次,小功无数。

叶道清最引以为豪的,是曾受到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和勉励。那是1948年2月,华野外线兵团利用战役间隙,集中在河南濮阳,开展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整三查”运动。朱德总司令百忙之中赶来濮阳,视察慰问华野外线兵团。当时集中在濮阳附近的华野8个纵队,共选派了40余名指战员向朱总司令汇报。叶道清作为6纵17师选出的贫雇农代表,也位列其中。叶道清至今仍然记得,自己代表全师指战员向朱总司令作的表态发言:“坚决服从党的指挥,排除万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4月,叶道清被调入第三野战军渡江先遣第9支队,在江南地下党和游击队的接近下,秘密渡过长江收集敌情。渡江战役胜利后,他所在的部队多次转隶,最后被改编成江西省军区警卫团。叶道清任团机炮连指导员,后又担任团政治协理员。

传承,在和平年代、铁路发展中践行

成立之初的江西省军区警卫团,不仅要剿匪和维持地方治安,还要承担繁重的生产任务。虽基本告别了炮火纷飞的战场,鲜有冲锋陷阵的机会,但在和平年代里,叶道清仍处处保持革命军人本色。不论党分配给他什么工作,他都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地做好。1949年11月,在赣江河堤抢险行动中,叶道清再立新功。1950年,为支援生产,江西省军区警卫团成立伐木大队。作为指导员,叶道清率领第3连没日没夜地苦干,提前4个月完成军区交予的年度伐木任务。时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陈奇涵、政委陈正人在表彰大会上为叶道清授奖。省军区《战士》报上,以整版篇幅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1952年,因革命事业需要,叶道清光荣退伍,服从组织安排,历任南昌铁路分局任萍乡地区党委组织委员、株洲铁路医院副政委、代书记、株洲铁路分局审干办公室主任。

1958年,叶道清调任衡阳工务段一区支部书记,率领600余职工参加京广铁路衡阳至广州段复线改造施工不久,就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一线工人每月近50斤的粮食定量骤减到35斤,干部更是减到27斤。当年缺乏副食,食用油更是珍稀,仅靠这点粮食难以支撑壮劳力经年累月地从事重体力劳动。从战争年代摸爬滚打出来的叶道清,组织工人们上山挖野菜、下河摸螺蛳、开荒种红薯、自榨菜籽油,千方百计渡难关,坚决保证不拖国家重点工程的后腿。

没过多久,叶道清调任衡阳铁路分局机关总支书记,他将这套办法带进了机关。领着机关干部把篮球场改造成菜地,将游泳池变成了鱼塘,极大改善了机关人员生活,减轻了国家负担。一时间内,叶道清成了远近闻名的“有办法的人”。

1960年,灾情进一步发展,衡阳铁路分局有2000余干部职工因营养不良而得了水肿病。为此,分局决定成立衡阳生活供应段,分局领导点将让叶道清担任段党委代书记、代政委,将为全分局职工做好后勤保障的重任压在了他的肩头。临危受命的叶道清组织人员南下广州、西进柳州、北上郑州,千方百计采购猪油、猪下水、棉花等物资,精打细算按需分配。等到别人的水肿病基本治愈时,叶道清自己却患上了水肿病。

手握食品分配“大权”的人,居然患了水肿病,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只有熟悉叶道清的人才清楚,他的三个女儿,分别于1954年、1956年、1959年出生。为养活她们,叶道清得从自己每月27斤的口粮中,再匀出10斤。甭管有多困难,他都坚持不揩公家的油水,只靠每月17斤粮食过活,不得水肿病才怪。曾有人将信将疑地突然造访叶道清家,亲眼目睹3个年幼的孩子饿得直哭,为抢一点稀饭而打架后,顿时对他肃然起敬。

1962年,叶道清去冷水滩检查食堂工作。路遇一位老太太带着小孙子饿瘫在路边奄奄一息。于心不忍的他拿出身上仅有的5斤粮票,悉数买了馒头送给祖孙俩。他自己无粮可吃,却又死活不肯告诉下属,不愿占公家便宜,于是便将铁路制服反穿,将脸弄脏,沿街乞食。不料,却被一位曾在叶道清麾下参加过京广复线建设会战的当地民兵队长认了出来。叶道清羞愧难当,百般否认自己身份。对方却从他的口音和语言习惯中,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万般无奈之下,叶道清只得道出事情原委。深受感动的民兵队长将他领回自己家中,给他做了碗救命面条。临走,还送他一袋红薯,助其渡过难关。

这件不甚“体面”的事,后来传遍了衡阳铁路分局。分局局长黄滨在大会上谈及此事,称叶道清“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1964年,铁路开展“四清”运动时,叶道清是衡阳铁路分局第一个过关的干部。

1965年,叶道清调任南昌铁路分局南昌通讯段总支书记,从1972年起又担任南昌生活供应段总支书记。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继续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严于律己、公道正派、一心为公。

传扬,在老当益壮、激励后辈中体现

长年的征战,让叶道清的身体伤痕累累,左腿里至今仍残留着一块弹片。艰苦的建设岁月,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进一步侵蚀了他的身体健康。百病缠身的叶道清,不得不于1979年提前离休。

按说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辛劳了大半辈子,功勋卓著,问心无愧,如今离休了,好好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孙辈绕膝的天伦之乐,是顺理成章之事。但闲不住的叶道清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却仍将传承发扬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革命精神视为已任。他四处联络老战友,无数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终于在1989年发起成立了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

这个研究会作为民间的非盈利组织,在研究、宣传、弘扬新四军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挖掘、抢救、考证新四军史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93年创办会刊《铁军纵横》,叶道清就是编委会顾问,担任这一职务至今。

在很多人看来,顾问一职是个虚衔,挂名而已。但叶道清却不一样。他不顾双眼都先后做过白内障手术,右眼因患青光眼几近失明,坚持为《铁军纵横》撰稿,一笔一画地留下自己宝贵的回忆,供后辈们学习、研究。医生苦口婆心地劝他,还是要以身体为重,万万不能过度操劳,但他却很固执:““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特别是要传承给学校里的娃娃们。希望他们好好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从1996年起,叶道清就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的骨干。23年来,他究竟为江西各大中专院校、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作了多少场革命传统报告,已经无从统计了。粗略估算,当面聆听过他谆谆教诲的后辈,应该早已突破10万人次大关。他的名声日渐远播,连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山东蒙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都派人千千迢迢来昌,诚邀叶道清参加各种纪念活动。

令许多活动主办方诧异的人,甭管参加什么活动,别管路途远近,叶道清都坚持自费前往,绝不肯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名气“谋取”哪怕是一丁点便利。有时到了饭点,主办方为老人准备了便饭,他也坚辞不受,每每让对方心感亏欠。非但如此,为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叶道清每每自掏腰包。以他近来着手筹办的“红色记忆回顾摄影展”为例,他为张罗此事,已前前后后破费了近万元。

2019年5月份,赣商学会开展红色家风传统活动,叶道清受邀参加。活动中,他偶遇一位解放军退役将官。闲聊中,这位后辈获悉叶老早在1953年便是行政17级干部,但现如今离休工资仅有7000元左右,却从来不向组织提要求,反而在自费传播革命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方面“大手大脚”,遂充满景仰地给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而叶道清却说:“钱算啥?比起那么多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够幸福了。党教导我走上革命道路,人民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我做的全是我应该该做的分内事,哪有伸手向党和人民要名、要利的道理?”

通宝推:青青的蓝,happyyuppie,懒龙,nettman,
家园 衡广复线

“1958年,叶道清调任衡阳工务段一区支部书记,率领600余职工参加京广铁路衡阳至广州段复线改造施工”

1958这次和80年代那次有啥不同?

记得1988年大瑶山隧道通车,衡广才算有了复线。

家园 三年经济困难期间下马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