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甜回回,酸犹太 -- 燕人

共:💬33 🌺1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女性割礼一般是非洲的吧

说实在的,男性割礼有一定的医学道理,但是也会造成某些男性性生活的一些困扰。女性割礼完全是对女性的摧残。

家园 犹太标准的肉类加工成本高

因为教法规定不可吃肉表附的脂肪,所以还得剔去。人工成本太高了。网上有说犹太屠宰场经常性只卖牛羊上半截比较瘦的部分给犹太肉铺,下半截卖给清真肉铺。还说目前只有以色列才有这样认真剔去肉表脂肪的手艺人们。别的地方的消费者不能够或者不愿意支付这个价格。

家园 伦敦砖头巷的肉夹馍好像也是犹太人的

2年前圣诞节去伦敦的时候专门慕名去吃了一次,排队的人很多,夹的就是文中所说的咸牛肉。对比一下金融城里对讲机大楼边上的那家所谓的中国肉夹馍太令人失望了。只是砖头巷附近停车不太方便走过去累死了。

家园 清真的标准比犹太要松

一般而言,符合犹太标准的就可以符合清真标准。清真的食谱比犹太要广很多,表明8世纪穆罕穆德时期的阿拉伯文化范围要比公元前的犹太人的远为广阔。一般以骆驼为例即可说明。清真对水产品的接受范围也比犹太广大。

家园 也许,生物基因学上,宗教的这些个食物禁忌

甚至还是有些"科学"道理的。

猪的一些器官,似乎是比猴子更适合人类的第一医用替代品?

还有中医所谓的食补之类,有其利必有其弊。利大弊也未必就更小。

病从口入,话不能乱讲,真要讲起来,东西也还真是不能乱吃。

家园 好像是

说实话也不知道细节,到底割的是啥。总之就是她们做为社会的附属品很痛苦就是了。当年上中学看亲戚家的杂志说的,印象很深刻。虽然不知道割的啥,但是大幅描写痛苦、感染和死亡。现在中非友好、中阿友好,这类文章应该少了。

男的割礼我知道是割包皮。大学同学好几个都是读了研究生,第一次处对象的时候割的。他们几个因为在同一个学校,所以约好了一起,弄得大家都知道。当时他们的说法是不割不能性生活,所以也有一点炫耀的意思。那时候内地信息闭塞,既穷又封建,大学本科期间谈恋爱很少。读研期间有女人可以过性生活是很大的面子。但是后来大家发现不是这样,只要包皮可以手动翻起来露出龟头,也可以过性生活。那会还没有微信,在一个类似1450这样的数字域名的同学录网站班级讨论,还有人控诉他们误导自己白挨了一刀。

家园 有个西方故事说给上帝献礼,脂肪是好东西

大意给上帝献礼。一个是皮裹着肉、脂肪的是好的礼物,另一个板油伪装里面全骨头是坏的礼物。上帝上当了(以为板油下面也是板油)。小时候不爱吃肥肉的我,惊奇于上帝居然爱吃板油所以印象很深。

家园 你们同学太单纯了

男性割礼最好在男孩子性发育前,否则光手术后几天的晨勃就能疼死人。我前几年在德国听一个讨论节目,说的就是这个话题。一个穆斯林还是犹太人就抱怨,由于没有包皮的遮盖,龟头敏感度降低,其实降低了性生活的乐趣。另外前些年看到广告,说阿拉伯男人因为吃他们的燕麦,所以特别持久,当然目的是卖燕麦产品。我个人觉得这和阿拉伯男性普遍行割礼有关。

通宝推:生产队的小鸭子,
家园 穆斯林之所以是”甜回回“

点看全图

犹太经典《出埃及记》中记载神对摩西许诺:

【我 下 來 是 要 救 他 們 脫 離 埃 及 人 的 手 , 領 他 們 出 了 那 地 , 到 美 好 、 寬 闊 、 流 奶 與 蜜 之 地 , 就 是 到 迦 南 人 、 赫 人 、 亞 摩 利 人 、 比 利 洗 人 、 希 未 人 、 耶 布 斯 人 之 地 。】

这当然是早期犹太人的自我想象。流 奶 與 蜜 之 地这句话可以说明犹太人也知道甜食是美好的。就我个人感受而言,牛奶里面加上蜂蜜又香又甜,给我非常的满足感。犹太人写这部书的时代,还没有蔗糖这样稳定供应的甜味剂。从收集蜂蜜到种植甘蔗,可以比作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采集阶段进入农业社会。

点看全图

从糖的历史看,穆斯林对甘蔗和糖的喜爱(人人喜欢甜味)使得甘蔗种植从印度传递到中东和欧洲。甘蔗的主要自然起源地是印度次大陆。印度次大陆北部的居民很早就能够生产固体蔗糖,并与其他地区进行贸易。中国文献最早叫蔗糖为”石蜜“。蔗糖往西方的贸易数量稀少作为药品和特殊的香料,未能对饮食产生影响,直到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才产生改变。

点看全图

6世纪时印度的蔗糖已经在波斯通行。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夺取波斯后,开始将甘蔗种植技术和蔗糖加工技术带回中东和帝国的其他属地,如美索不达米亚,黎凡特(包括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地中海东岸长条土地),埃及,北非,安达卢苏(如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到10世纪时阿拉伯人甚至将甘蔗种植到西西里岛。 阿拉伯人也改进了蔗糖的提炼技术。11世纪时巴格达有位大夫写了一本关于蔗糖的药用手册,被阿拉伯和欧洲的大夫们所重视。除药用外,阿拉伯人将蔗糖用于各种菜肴和点心中。阿拉伯人喜欢各种甜食,包括西式的糖果糕点巧克力等等,直到今天还是如此。我看到有人说这部分因为穆斯林不能饮酒。所以互敬甜食是重要的社会交往。穆罕穆德本人说过,对甜食的喜爱是从信仰而来。这话给所有喜欢吃甜的阿拉伯人提供了宗教的理论基础。

点看全图

阿拉伯文化中最知名的甜点应该是巴克拉瓦(baklava)。巴克拉瓦是总称,具体各种都有名字。关于这种甜点的起源,有土耳其和希腊两个说法,但是毫无疑问土耳其和希腊都曾经受过阿拉伯的重大影响,尤其土耳其,还曾经将希腊置于管辖之下。所以希腊起源的说法是很没有道理的。巴克拉瓦是典型的阿拉伯甜点,原料来自奶(奶油)和蜜,还有坚果。大众商业化的做法不用蜜而用糖浆。巴克拉瓦的吃口就是中国人说的香甜肥,因为奶油和坚果都是高脂肪。

点看全图Mamoul

阿拉伯的甜品有另外一个特色是椰枣的使用。椰枣是中东地区的特产,最早产于波斯湾地区,传播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黎凡特,是常见的平民食品。基督教圣经里讲圣母玛丽亚产下耶稣后,靠吃椰枣恢复了体力。这在生理学上是可行的。椰枣可以直接食用,可以制作糖浆,也可以如中国人一样制作枣泥馅点心。

点看全图

我在英国超市里买过埃及产的枣泥馅点心Mamoul,外观如同中国的枣泥月饼。不同处是它的外皮是类似桃酥那样但没有酥的掉渣,有油润而松软的感觉。这个Mamoul阿拉伯各国都有,外观也各有不同,椰枣枣泥馅和酥皮是共同的特点。

通宝推:生产队的小鸭子,
家园 主要是封闭吧

另外就是穷,搞对象就晚。大学期间偶尔有个看毛片的,还有进步的同学去指责。被指责的也真的感到羞愧。

后面你这是一对有意思的矛盾:得到乐趣和能力是相反的。不过现在国内的社会风气,男人或许还是更注重能力,被夸金枪不倒的精神回报快感远大于实际的肉体快感。很多老板宁可吃药也要干那事也是为了面子。

家园 这个估计是人之常情吧,糖份摄入是人体的重要指标,至于酸估计是

欧洲食品工艺解决不了,只好容忍就形成习惯了吧。

沙漠地区,相应农产品也糖分高啊,哈哈哈。

苏联爱吃糖,俄罗斯也爱吃糖啊。他们的食品超级甜。

其实我是想说陈毅和粟裕的分歧。其实,陈老总的军事指挥能力是一言难尽的,这点在新四军时期就一清二楚了,我前面说过,陈毅和项英是江南游击队人口最少的几支之一,他们作为新四军的高级领导人是不称职的。

笨狼只是基于贬低粟裕才有的抬高陈毅。

黄桥战役,几千对几万国军,主要是粟裕指挥,陈毅只在打哈哈,这个在国民党是秘密,在我军不是秘密。

华中军区由于重庆谈判失败而不得不放弃,不仅粟裕不愿意,华中领导集团也不愿意,而且大家对陈毅的军事指挥也不信任,这是一个关键点。

毛主席就当时的历史环境只能尊重谈判成果,给了计划,这点粟裕也应该是理解的,但是可能有对陈毅指挥有疑虑,同时抛弃建设很好的苏中根据地,这是很痛苦的。

而且鲁南贫瘠之地,大家心里都有谱。都不愿意去。不是粟裕一个人的事情,这些都只是表象。

合并一个根据地也不是不行,但是需要良好的军事能力,这是大家担心的,事实也印证了如此,合并后确实打了一堆败仗。

因为国民党军是美国用军舰运到青岛的,切割了华中和山东的联系。

毛主席是军事奇才,他对粟裕和陈毅的能力是完全清楚的,所以他在调解。大原则是不能变化的,但是人事安排,他要考虑周总理的感受,周总理是强行安排自己的小弟陈毅在这个位置上。

而陈毅不是很完全信任粟裕的军事能力,他和笨狼河友一样,啥也不懂,不太了解粟裕的军事能力,至于毛主席和粟裕谈的,他完全听不懂。

陈毅只知道按照周总理的安排进攻防守,不能够理解毛主席的战术意图,结果就是接连失败。

好在最后大家都想清楚了,陈毅去延安后来去中野,协调中野华野,虽然完成的也不太好,但是起码解决了华野的战略问题。

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的尸体上诞生的

老老实实地发展资本主义先。

朝鲜古巴道路意味着,你的说法,不够准确啊。而且美国要多少年才能社会主义呢?哈哈哈。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奶和蜜混在一起能好喝吗?

没喝过,但是我想起来觉得很糟糕的味道。

不过现在人不可理喻。当年有个邓丽君的歌叫《美酒加咖啡》我就觉得非常可怖。心想台湾人没文化,暴发户喝的不是味道,是钱。结果去年(还是今年?)大陆就出了酱香拿铁。

家园 这两种混合都可以试试

实践就知道了。

不过我得说酱香拿铁的概念还是把我惊蛰了。中国没有甜酒的概念。所以配咖啡还是存疑的。西方则不然。

通宝推:生产队的小鸭子,
家园 牛肉不肥,夹起来怕是不香

大家吃肉夹馍都喜欢有点肥的。

家园 这里有个中国的例子

【转载】昨天终于把钉子拔光了

不知道古代他们犹太人穆斯林怎么弄的,那时应该没这些先进的工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