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历史大片《最后的决斗》(2021) -- 翼德

共:💬27 🌺10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美国历史大片《最后的决斗》(2021)

承onlooker老兄推荐,我看了这部电影。谈一下感受。

点看全图

首先要说的是,雷导(雷德利斯科特)这次改动历史而达到的政治正确效果,我是完全同意的。如《艺术哲学》所指出,艺术家尽量模仿(再现)真实世界,在没有模仿(再现)的地方采用自己的创造,那个创造就反映出他对世界的观念。雷导在庭审阶段塑造的法庭环境和氛围不是中世纪的法国,而是当今西方美国的法庭。他故意将中世纪的女性所处环境与当今世界美国的“Me too”运动中的女性相比,从而表现出对女性独立的赞赏和支持。

点看全图

电影故事大部分还是很真实。不但故事情节,据说连很多对白也是直接从艾瑞克·杰格尔的2004年书籍《最后的决斗:中世纪法国战斗的真实审判故事》中摘取。

点看全图

雷导把故事讲述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挑战者让·德·卡鲁日叙述的真相,第二部分是应战者勒·格里叙述的真相,第三部分是让·德·卡鲁日妻子,强奸受害者,叙述的真相。最好看的部分是第三部分。

点看全图

剧本作者的说法是,他要让大众明白,每件事都必然存在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真相。这是千真万确的。勒·格里是否如让·德·卡鲁日指控,强奸了让·德·卡鲁日妻子?对此历史事件的争论一直就没有结果。在决斗结果之前,当时的公众舆论对勒·格里相当偏向。应战者勒·格里的后人也多次著书为祖上鸣冤。

点看全图

雷导的电影讲述方式给观众施加的印象是勒·格里的确强奸了让·德·卡鲁日妻子,只不过勒·格里认为那是两情相许下女方的扭捏作态。他只承认通奸。无论是历史还是电影都表现了勒·格里在死前以灵魂不得超生的重誓拒绝承认强奸。这誓言对中世纪的人是相当严重的。

点看全图

影片对让·德·卡鲁日夫妻的塑造相当成功,比勒·格里的形象更形象逼真。我看第一部分让·德·卡鲁日自述时的感觉相当压抑,对他感到同情。这是一个努力尽忠但疏于言表因而不受上司担待的武士。第三部分中他对妻子和财产的凌厉作风让他的形象更为丰满全面,表现出一个中世纪骑士阶层人物的心理行为动机。他曾经结婚生子,勒·格里还是他儿子的教父,可见两人关系之近。但是妻子都因不明原因死去,勒·格里也因此和他失去了家庭纽带的关系。他二次结婚的时候已经50岁,还为了金钱财产从军去苏格兰拼命。同龄的勒·格里因为受过教育,得以在共同上司阿拉松伯爵府上管理财务并得到伯爵厚赏。这导致他与勒·格里的关系每况愈下。

点看全图

让·德·卡鲁日的妻子于史记载很少,应该是很年轻,因为让·德·卡鲁日和她结婚的目的就是产生后代。我看到美国一篇影评文章说根本没有她庭诉的历史记录。法庭记录都是让·德·卡鲁日说这,让·德·卡鲁日说那。因此她是一个受摆布的妻子。雷导没有如此安排情节,而是塑造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头脑自由开放(能够欣赏勒·格里的外表和学问),对农户和普通人有同情心,与她粗陋不文的丈夫呈明显对比。最昭示其内心世界的现代人属性的,是当她公开被强奸的事情后,她的婆婆责备她让整个家庭受辱,说自己年轻时也被强奸,但没有和任何人说而是努力接受生存。对此她表示不屑,说她要真相。

点看全图

当让·德·卡鲁日在法庭上要求与勒·格里生死格斗的时候,律师告诉她,如果她丈夫战败,那是上帝决定她在撒谎。她会受到剥光鞭打(这是历史事实)活活烧死(这个是雷导的杜撰)的惩罚。律师说,据他所知,烧一个人需要20到30分钟才会死。她听后沉默一会儿,继而坚决表示她说得都是事实。这是她坚强一面。在决斗前她产下儿子。上决斗场地之前因为面临死亡威胁,舍不得儿子,她说她现在才明白真相与生存相比是没有意义。这是呼应了以前婆婆说过话。坚强的人在现实面前也会低头。

点看全图

最后要说电影的主题,生死决斗定罪法。中世纪时西方上对审判者所不能决定的案件有古老原始的定罪法,比如起自日耳曼传统的生死决斗,比如神明审判(如置人于水火中),等等为华夏文明所不能想象者。当代西方的审判已经进化到法官制度或者陪审团制度。如果证据不足以完成审判,则继续收集证据直到能够判案为止(或者拖下去)。但是生死决斗定罪法就比较干脆利落。正义能够得到伸张。表面上把事情的公平交给上帝来决定,实际上,按照让·德·卡鲁日妻子说的,是由两个56岁的老家伙(按中世纪标准)谁先疲惫得支持不住而决定的,谈何公正。但是决斗结束后,不但国王厚赏了让·德·卡鲁日,巴黎的公众也对他欢呼赞叹。电影中决斗一场最后的镜头是在群众对胜利的丈夫的欢呼中妻子落落寡合的面容。我觉得这真是嘲讽。为雷导举杯!

点看全图

电影的景物镜头特别关于14世纪的巴黎很有趣,能看到塞纳河上的桥和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四周是脚手架)。简陋的茅草农舍和高大的贵族城堡形成鲜明对比。当然雷导可能对城堡的建筑年代没有追究,导致有的镜头看起来城堡很舒适而实际上不可能如此。比如多次让·德·卡鲁日妻子多次通过玻璃窗看到丈夫归来。以让·德·卡鲁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他是不可能在14世纪的法国城堡安装玻璃窗的。

影片的票房相当不理想,搞到雷导说脏话,“我认为归根结底,我们今天的观众是在这些该死(fucking)的手机上长大的。千禧一代不想被教导任何东西,除非你在手机上讲给他。”雷导已经80多了,该退出舞台了😜。

通宝推:川普,多余6569,本嘉明,普鲁托,桥上,onlookor,
家园 雷德利的确老了

这片子俺没看,但从你的叙述看,构架类似《罗生门》的中世纪法国版。说白了就是个翻拍。

雷德利后头又拍了《拿破仑》。看预告片,俺还觉得雷德利宝刀不老。看全片只能说雷德利真的老了。

家园 还是老兄看得仔细,塞纳河上的桥和巴黎圣母院我是完全没注意到

净顾看美女了😅

家园 关键还是不好看

片子迎合了女权、女性觉醒这个政治正确的话题,按理说应该有好一点的回报。我怀疑这种话题让人腻歪了,好莱坞过了黑豹那种政治正确的热头劲儿。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电影不好看。这种脏兮兮的古装扮相多看了确实会让人不爽,故事也没啥出巧的,没笑点、打斗少、缺性感美女、优美风光……本来有点悬疑是女主是否被强奸,没想到看完都没个明确说法。

家园 连你都这样看

雷导真的很失败😜。

这件事本来就不清不白,否则还用三个人三个叙事角度来演出嘛?

不过这么搞电影,时间有点儿长。确实对观众不很友善。雷导也是自食其果。

家园 细节就是魔鬼

影片确构架与罗生门类似。

家园 关于强奸的诉讼

本片是对一件法国历史上的强奸诉讼的诠释。就历史事实本身而言,这件强奸诉讼在当时就引起很大争论。最关键的问题是被告人勒·格里与受害者让·德·卡鲁日妻子共处一室的时候没有第三者作证。在那房内发生的事情,按原作者艾瑞克·杰格尔经过对案件原始资料的整理(这些中世纪资料的留存也是奇迹因此对了解中世纪法国制度有重大意义),结论是没有除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能够得知发生了什么。

事件发生时勒·格里的一个体己人和让·德·卡鲁日家的一个女仆都在城堡里。这两人被法庭传唤,按照对待社会底层人的惯例被施以酷刑,以得到真实证言。这两人的证词都没有指证勒·格里。

点看全图

法庭人士

勒·格里本人幼时加入教会,是一个低品位的教会人士,受过教育,所以能够在伯爵府众扈从中脱颖而出。针对他的任何诉讼都可以在教会法庭里进行审判,这样他有很大机会脱罪。但是勒·格里拒绝了这个提议。他希望在世俗法庭上洗刷罪名。电影表现了这段。这个决定为他争得不少同情和支持。

从另一方面说,他在法庭反诉名誉损害,要求4万块银币的巨额赔偿。这也是宗教法庭所不能给与的。

如电影表现的,勒·格里向教会忏悔他犯了通奸之恶。他和伯爵也如此说但伯爵要求他不承认任何罪名以免招致麻烦。

点看全图

卡鲁日与宗主伯爵争辩

让·德·卡鲁日的角色是很有趣的。在看此片及了解相关历史之前,我不知道中世纪的法国是如此的法制化(相对而言,平民是无如此待遇的。英国也是如此。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滥觞英格兰大宪章也是针对贵族的保护而不是针对平民。历史进步是如此一步步实现的。)他为了财产争执已经两次将自己的顶头上司阿拉松伯爵告到法律机构。有一次可能司法部门压力过大,搞到阿拉松伯爵亲自去巴黎请自己的堂弟国王特批财产过户的合法性(封建时代国王的敕令通常是最终的法律条文)。电影里也表现了伯爵嘲讽让·德·卡鲁日一边夸耀自己的忠诚和责任,一边去法院起诉自己的宗主。让·德·卡鲁日怒曰,我对国王忠诚。他没有想国王对堂兄的照顾是否是对他的忠诚的嘲讽呢。

点看全图

让·德·卡鲁日的妻子是整个事件的中心。但是她的行为不是中世纪贵族妇女的典型,是导演有意塑造来影射当今社会的。

西方文化传统中缺乏与中国的“贞操”同等级的概念。按基督教观念,男性对自己的女人(财产权的表现之一)要求保持贞洁,但是有机会他们会与其他女人快活。这其实可以说明保持贞洁是很难做到的。中世纪欧洲著名文学作品有意大利的《十日谈》,英国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其中对妇女贞洁的观念简直不以为然。法国也应该是同样。电影里若干次表现伯爵与多女寻乐,勒·格里也是乐在其中。让·德·卡鲁日的母亲说她年轻时被强奸,谁都没有告诉。这大概是当时女性通行的做法。有一个场面是勒·格里被众贵妇羡慕其外面俊秀,其中一女说如果能快活一次死也情愿。除让·德·卡鲁日的妻子外,众女皆称和。这是当时的公论以为让·德·卡鲁日的妻子强奸指控乃捏造的大众心理基础。

点看全图

我看到一篇美国影评说,历史资料表明让·德·卡鲁日主导了此次诉讼。他的妻子仅是被动接受这个安排。电影中对此有一个暗示,让·德·卡鲁日要求与勒·格里初次见面的妻子用吻来表达卡鲁日家族不究往事。他的妻子表现出惊讶。让·德·卡鲁日的诉讼不是为了为妻子赢回公正,而是因为自己的财产被侵犯。这表现在他向法庭要求生死对决,但是没有告诉妻子她可能遭受的后果。电影中特别安排一女是让·德·卡鲁日的妻子的好友,向法庭指证让·德·卡鲁日的妻子曾羡慕勒·格里的外表(因而不可能不接受勒·格里的性要求)。让·德·卡鲁日因此感到面目无光,对妻子大发雷霆。说到底,他是一个狭隘贪财的中世纪贵族形象。

点看全图

由左至右:卡鲁日的丈人,母亲和朋友

巴黎法庭开审此案于7月9日。双方的证言证人都没有决定性的。勒·格里的策略之一是通过贬低卡鲁日的人格来表明其诉讼的不可靠。有一次勒·格里甚至提供不在场证据,说他在80公里之外某地,不可能来到卡鲁日的城堡。卡鲁日反驳说以勒·格里这样的骑士水准和家境,多备几匹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个推理得到法庭的认可。更关键的是一个关于勒·格里在外地的证人因强奸案件被逮捕,使得勒·格里的不在场证据被法庭拒绝。支持卡鲁日的主要是推理,因为卡鲁日家族不会从这个诉讼中得到任何好处,相反会在社会中身败名裂。

9月15日法庭决定两人通过生死决斗来证明真伪。就在这个决定之后,有贵族自愿为勒·格里做备胎,如果勒·格里打不动的时候他可以上场代替。同样卡鲁日的同情者也有做备胎的。整个法国都被此事兴奋。

通宝推:onlookor,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雷导确实很失败,不只是票房

这片又是大制作,又是大明星,走的是商业片的路子,在故事的商业化上就不应该采取罗生门式的叙事。

当马特戴蒙叙述完一遍后,差不多的一件事还要让邓布利多、艾米丽勃朗特再叙述一遍。电影院里的观众不得不去刷手机以等待最后那场打斗😁😄😄

不过雷导算不得真的失败,败完了最后的决斗,又败拿破仑,总有人给他投钱。我咋没这种待遇😂😂

家园 西方当然也有“贞操”观念

西方文化传统中缺乏与中国的“贞操”同等级的概念。按基督教观念,男性对自己的女人(财产权的表现之一)要求保持贞洁,但是有机会他们会与其他女人快活。

西方并不缺乏“贞操”观念,尤其是基督教。“不可通奸”是十诫之一,从《旧约》就开始了。《新约》里耶稣保护“通奸时被抓住的妇人”免于石刑,说的是“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但这只是说文士和法利赛人没一个好东西,都没有资格审判这个妇人,而不是说通奸无罪。

男性要求自己的女人保持贞节而自己可以乱嫖是古代社会的通例。但在明面上,不论宗教还是法律都是规定不能胡搞乱来的。

另外,《十日谈》虽然也是14世纪的作品,但不能拿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来套还处于中世纪尾声的英法德等地。就像不能拿现代美国人对性的开放程度来推测世界其他地区的风俗一样。事实上,直到亨利八世在位的16世纪,“通奸”仍然是可以废黜甚至处死王后的重大罪名。

家园 这可能确实让观众抓狂

【当马特戴蒙叙述完一遍后,差不多的一件事还要让邓布利多、艾米丽勃朗特再叙述一遍。电影院里的观众不得不去刷手机以等待最后那场打斗😁😄😄】

不知道你看到没有,马特叙述的故事是他在开始的战斗中救了邓布利多一命,而邓布利多叙述的正相反。其他细节差异也很多,体现了制作者的意图:每个人都只看到自己能看到的真相。

这个确实罗生门。事件也是罗生门。我只能说时代已经过去了。谁能坐两个多小时看电影都是够格的观影者😜。

家园 我的原话是“与中国的“贞操”同等级的概念”

基督徒当然不可通奸。但是如中国传统文化那样严厉制裁通奸者的事情,他们似乎没有。

本事件发生年代是1386年,不是中世纪晚期。

亨利八世杀自己两个老婆,罪名不是通奸,而是叛逆。国王的财产被人非法动用了,是对国王的不忠诚,因此是叛逆。

电影里男主角维护老婆的内在动机也是一样的。

家园 怎么不是同等级呢?

中国女子通奸要被浸猪笼,西方按照《圣经》要处以石刑被石头砸死。

古希腊人对于捉奸在床的处理和中国人一模一样,对于奸夫“杀死不论”,甚至还立法明确了这一点。罗马人也一样,老加图说“倘若你捉到妻子与人通奸,你可以不待审讯而杀死她,你是无罪的”但反过来妻子捉到丈夫通奸则不能杀死丈夫。到罗马帝国时代稍微文明了一点,法律规定“犯奸的妻子会处以罚没半数财产,以及三分之一的地产,并流放海岛。奸夫罚没半数财产,并流放到与奸妇不同的海岛。”而《关于处罚通奸的尤里亚法》中明确规定丈夫、父亲如果捉奸在床可以将奸夫淫妇杀死。

欧洲中世纪基本沿用罗马法,而蛮族的日耳曼传统法同样规定捉奸在床可以杀死奸夫。倒是到了中世纪晚期,教会认为丈夫无权杀死通奸的妻子,而要通过教会审判。但实际操作仍然是丈夫杀死通奸的妻子无罪。

在中世纪,除了将通奸妇人杀死,还有各种酷刑。例如将通奸的妇人绑在马桶上游街,或者割掉她们的鼻子或耳朵等等。

而到新教兴起后,对于两性关系反而更加严格。不但婚后不可通奸,甚至婚前也必须保持贞节。而保持贞节主要针对女性。这和中国严格要求女性保持贞节也是一样的。

西方在新教兴起后,各新教国家对于两性关系其实是采取压抑态度的。例如《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A Romance)里描写的17世纪的美国,通奸(婚外孕)需在胸前配戴一个象征“通奸”的红字“A”,让其觉得丢脸、羞愧,此外还需站在断头台上三小时,让众人羞辱。

西方直到“性解放”才算彻底放开。而这个运动的兴起其实和二战死了太多男人也有关系。与其说是因为思想“进步”或“堕落”,不如说是二战过后,社会“报复性”反弹,要多生育,自然要把传统丢一边。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铁手,onlookor,
家园 罗生门叙事是一种富于哲理的方式

重放隔河开打的时候我还以为剪辑出了问题,或者播放倒带了呢😄,后来才明白这是叙事方式。这种方式雷导不是应该把它用到某部文艺片里去么,以雷导的功力,这不是问题。

这片不知道是不是编剧坑了他,不会是他自己编剧吧

我觉得《英雄》采用罗生门叙事做得比较好,梁朝伟一开始就说不是这么回事,然后画面完全不一样。

家园 很多人都提到了罗生门

但这部片子显然不是罗生门,它把结论封闭了,无条件地支持妻子的证言。而片子的其他方面却又显示,妻子的证言可能是有问题的一一丈夫可能有预谋,后面又反悔;婆婆和贵族妇女暗示这种强奸、通奸的普遍性;教会和王室都采用了耶酥一样的态度,存而不论,不支持追究真相。可以说,这起事件背后真正的压力承担者是丈夫而不是妻子,是体制而不是正义。

作为一起历史事件,其真相并未披露,雷导把它做实成"me 2 ",个人以为不如留下一点疑问来得意味深长!

现在的情况是:要求用石头砸死犯了奸淫的妇女的犹太人听了耶酥的话,准备散去,彼得却跳了出来举起这个妇女的手,要求惩罚奸夫!

通宝推:翼德,
家园 有点明珠暗投的意思

老孟你讲的有理,但是这儿不是地方。

少有人到我主贴下读你的帖子。

你开个新帖。我跟定支持😂。

西西河好久没有讨论热点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