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教父小说电影花絮 -- 元亨利

共:💬29 🌺3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教父小说电影花絮

先说一下教父名字的发音:Vito Corleone,问题在他的姓,按英文的发音规则,应是科列奥,在下也听过老美如此叫。一次偶然机会听一位语言老师说意大利词没有辅音结尾的,立即想到教父的姓应读为科列奥尼。

教父在电影里由马龙白兰度扮演,当时是1971年。马龙在四五十年代如日中天,《欲望号街车》,《码头风云》(On The Water Front), 《野小子》(The Wild One)等确立了他的影帝地位。但六十年代他的事业走下坡路,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作品,所以此时马龙急于再上一层楼,证明自己宝刀未老。他主动到影场请战试片,在嘴里塞进纸巾让腮帮子鼓起来,操着沙哑带口音的英语,一上场就让人信服他就是教父。马龙的片酬只有二十万美元,从这也可看出他当时的地位。教父一炮打红,马龙重振雄风,片酬也直线飞升。后来在《超人》里他只露了一下面,马龙只拍了四个星期,片酬却是天文数字--四百万美元。

除了马龙,教父一片集聚了一大批优秀演员,Al Paci

no演教父三子麦克,当时他的名声还不怎么响,中途片厂对他没信心,几次想换人,是导演考普拉坚持让他演下去(考普拉自己也差点被换,结果是马龙力挺,给保下来了),上映后帕其诺声望狂飙,大红大紫,成为大明星。

教父长子桑尼的表演给我留下极深的引象,后来一直想知道扮演者的名字,却很长时间找不到,直到买了一本带剧照与演员表的小说才惊奇的发现演员的名字叫杰姆斯。康恩,看过他不少片子却不知他就是桑尼。

另外演军师哈根的罗伯特。杜维尔,演麦克妻子凯的戴安。基亭都是名角。不太有名的,演二儿子的约翰。克载尔在《猎鹿人》中出演,他本人没有太大的名气,但他是女演员梅尔。斯特里普的男朋友,后来死于骨癌。最近在纽约时报上读到一篇讲教父另一位演员的文章,他是演教父女婿的吉亚尼。拉索。这位是意大利人脚踩黑白两道,从小就在纽约街头混,与一些黑手党头头来往颇密。教父拍片时,制片人与某位现实生活中的黑手党老大发生矛盾。老大认为该片是对美裔意大利人的侮辱,要他们停止拍片。结果拉索出面调停摆平,片子继续拍,而且制片人让拉索扮演教父女婿一角作为报答。说到黑手党,教父拍制过程中,常有一些党徒在拍摄现场晃来晃去,马龙也说一次,一条彪形大汉,高两米左右,重在三四百磅,来见马龙,当他踏上马龙的移动车房(Trailer),整个车子被压得矮了一截。后来FBI还怀疑马龙与黑手党有染,故意假装成黑手党给马龙打电话想让他上钩。

教父作者马里奥。普佐是意大利后裔,恐怕也只有意大利人能写出黑手那种味道。普佐回忆说有一次在一个社交集会上一位黑手党员上来套近乎,说您写得那么逼真,尤其是黑手党的事,您一定是本党中人,否则不可能。普佐当然极力否认,说全是自己想象着编的。从在下看教父小说的体会,书里黑手党的组织形式,作案手法等不可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普佐一定有内部的关系。这还不象金庸写武侠,普佐如果自己编可是一点依据都没有。黑手党在美国一直低调,政府,警方长期连黑手党的名子都没听说过。就是教父书,电影等让黑手党成为家喻户晓的东西,普佐没点硬邦邦的黑后台,别说编情节了,恐怕命都危险。记得另一本黑手党老大级的人物的回忆录里就说到,这位老大回忆了一半跟作者说,不能说了,黑手党中委传话了,要停,否则这位老大的命就不保了。

小说出版后的一大副产品就是对号入座。关于教父就是这位或那位黑老大,众说纷芸。但一般美国人最感兴趣的是书中那位意裔歌星方坦尼是谁。焦点集中在弗兰克。申拿屈(Frank Sanatra)身上,而且基本上是公认的事实了。申拿屈一再否认,说他与黑手党是纯粹的商业关系,人家请你去演出,你不可不去。但最近有报导说FBI的密秘文件显示申拿屈与黑手党确有很深的干系。

实际上,除了演教父女婿的与黑手党有关系外,剧组中还有一些人也是。演刺杀教父的索罗佐的演员就是,他与新泽西的黑手党一位老大是亲戚,还专门按派剧组去那位老大家作客游玩,爽了一把。

教父的流行,也丰富了美国人的日常语言。今天恐怕无人不知那句已被用滥了的“我会给他一个他没法拒绝的提议”。另外还有“复仇是一盘冷了才最好吃的大餐”,“每个人只有一个命运”等。普佐在写教父长子桑尼被刺后,教父招及全国黑手党代大会,会上教父在其发言中第一次杜撰了一个在自己圈子里与丘吉尔的“铁幕”一词同样有名的词汇--“我们的事业”(Cosa Nostra),该词后来成为黑手党的代名词。连红极一时的情境喜剧《Seinfeld》也专门有一集模仿教父情节。

在下第一次读教父是在国内,来美后去了纽约。去曼哈顿专门去小意大利寻访黑手党的踪迹。今天的小意大利实际上已被唐人街一点一点蚕食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条墨白利街。后来在报上读到小意大利一家文申特餐厅给黑手党洗钱,在下去唐人街,经常路过这家餐厅,外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处。探头往里看看,希望能见到几位黑手党人。另一次报上说政府没收约翰。高帝(John Gotti)的一间俱乐部,在下还专门跑去看,只是一幢单元楼而已,没任何招牌什么的,大盖是内里别有洞天吧。

元宝推荐:履虎尾, 通宝推:年青是福,
家园 写得好

不过马龙怕是保不了科普拉。派拉蒙当初让科普拉选主角的时候,曾经说选谁都行,就是不许选马龙。

最后是科普拉给马龙定了个妆,拍了一段试镜,拿给派拉蒙的制片人看。制片人说哎呀呀这个演得太好了,然后仔细一看,说:TMD,你小子还是把马龙找来了。

骂归骂,老总还是觉得这个妆放弃了可惜,就让步了。

科普拉半路上想辞职,原因是制片人对剧组干涉太多,一会儿解雇这个,一会儿解雇那个,最后科普拉火了,说你把我也解雇好了。

说实话,科普拉在电影小子那一群人里,真的是大哥地位的,斯皮尔伯格卢卡斯这些人,某种意义上都算是他带出来的。所以虽然后来拍现代启示录,拍教父三都砸了锅,但是那群已经成为亿万富翁的小弟见了他,还都是客客气气的,这就是交情。

都70年代了,美国警方不会还对黑手党两眼一抹黑吧?阿利卡庞和情人节大屠杀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家园 有人看过现代启示录么?

当灯光打到马龙的头上,一个不知怎么形容才好的声音响起。。。。

叹!!马龙马龙 无人能及阿~`

家园 你给的这段也不错。

教父3是不怎么样,不过我挺喜欢里面的Al Paccinno的女儿,确实漂亮。

教父二应该是最成功的一部了。

家园 不错的花絮。

很多都没听过,老兄很有毛主席提倡的亲自调查研究的作风啊,呵呵。

对了,我手上有本教父的电子版(英文版小说,不是screen script),谁有兴趣的话,给个邮件地址,我都给寄过去,大家同乐。

家园 好文

喜欢《教父》,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故事。

另有一部德尼罗演得《好家伙》,也很不错。

家园 看过,不过我不太喜欢这部片子

玩虚的玩得过头了。

越战片,我感觉还是Full Metal Jacket拍的最好。

家园 好文

好文
家园 不准灌纯水!

害我多点了一下鼠标!

拍拍马屁也好啊.

家园 好文!另,导演大卫.科波拉将门虎女,女儿执导的《迷失东京》也是好片
家园 演青年科列奥尼的也是偶的至爱

罗伯特·迪尼路真的太酷了!

家园 老大,那个就是科波拉的女儿啊

《处女自杀案》和《迷失东京》的导演。

不过现在老了,鱼尾纹都出来了。

说起来科波拉拍教父系列,也有点家族店的意思。演教父女儿康妮的,是他的侄女也不是外甥女啥的。

不过这些个裙带关系,也确实是有实力,包括该女子,在《洛奇》系列中的表现,也不枉了名头。

不过在科波拉当时,恐怕还是为了省钱的关系。

都想不到拍这片子,穷到什么地方。拍教父一开头的婚礼场景,那场面壮观吧。可是回忆一下,就不记得画面上,有什么西餐大宴的特写。

那意大利人,可是欧洲鬼子中,最以烹饪出名的一族……

只是剧组当时,摆不起那个谱,一张张的餐桌上,放的都只有三明治。

三明治上还贴着条儿:阿尔·帕西诺的,罗伯特·杜瓦尔的,ABCDEFG的……

谁也不许拿错,拿错了,别人就没得拿了……

家园 抽烟牌子不一样,这个完全一致。
家园 哈哈,老兄观察得可真细啊。

佩服。

家园 这个也要赞一下

他也是我的最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