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和印度谁更有发展前途? -- 子玉

共:💬28 🌺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和印度谁更有发展前途?

新华声 2004-4-24 19:30:22 地球经济论坛

中国和印度谁更有发展前途?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个伪问题。因为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都无法证实自己而证伪对方。比如,10年以后还是中国领先,并不证明中国在20年内还是比印度领先。

但是,笔者认为,换一个提法,可能更有意义:中国和印度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笔者认为,中国还是印度,谁能够更长远更持续的高速发展,主要看哪个国家的发展模式能够更有利于就业。换句话说,人口问题衍生的就业问题,对这两个国家是发展模式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中国印度都是人口超级大国。中国这么发展了20多年,面临的问题的核心主要还是就业,而且这个问题还在扩大。印度的人口控制比中国差,10年之内,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就业需求是滞后的。也就是说,印度的就业问题在人口超过中国之后大约20年,其就业问题的需求也将超过中国。因此,可以看到,届时这两个国家的就业问题,将是什么规模。

笔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印度,也一样。

从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来看,中国模式对于就业更为有利:

1。中国近20年来主要发展的是制造业,以劳动密集的行业为最。特别中国的体制决定了本届政府以及今后的政府都把就业作为一个最主要的执政任务。而中国的体制似乎在就业方面比印度体制更主动。而中国在人力资源上的廉价和充足性优势将有利于劳动密集的产业不断在中国扩散和发展。

2。印度按照西方的说法,是发展“世界办公室”,相对于中国的“世界工厂”。所谓“世界办公室”是指承接发达国家的外包IT业务。两种发展很明显是中国的模式将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对于就业人口的培养成本更低。

3。中国以及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拷贝印度“业务外包”模式,因此印度的所谓服务业发展在中国也将发展,最后谁的规模更大,还不好说,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在数百万一年的生产大学毕业生。而印度这几年在这方面的人力资源已经开始有些短缺了。

4。印度在制造业工业方面早晚要走中国的道路,也要发展世界工厂的工业。这是双方今后激烈竞争的领域,由于中国领先了20年,而中国人力资源的庞大,使得印度作为后起之秀,在追赶中会比较吃力。这可能是导致最后双方差距的关键。

5。由于中国比印度领先10年跨过1000美元平均GDP临界点,社会服务的兴起更早爆发,因此中国在服务业的普遍化方面也将领先印度。

笔者认为,双方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竞争,将成为致命的关键。印度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中国也好象没明白。但是,笔者认为这一点很快就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

最近印度发表制造业战略白皮书,使得这个问题浮上水面。笔者将进行新的评论,特此找出这篇旧作,算是引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谢兄好文.

兄从人口就业的角度论述发展问题,让人耳目一新.弟愿在此讲个关于”人”的小段,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拍砖.

我在美国读书这几年,老印见了不少,总的来说,他们喜欢投机取巧.

选课时,只要这课与某些好找工作的热门领域有关,老印就呼呼地来了(当然也有大量的咱们同胞).

上过前两节的INTRODUCTION, 老印就越来越少,直到快考试了一些人才开始露面.

那课上的课程设计(PROJECT)怎么办?往往用很多非常花哨的FLASH 和ANIMATION来凑数,听PRESENTATION时,他们是砍得天花乱坠,没费多少时间,通常拿到好成绩.可仔细一想,SLIDES 空洞无物,他们真从课 中学到了多少东西? 只有天知道了.

另外那些老印呢?人家来听INTRODUCTION,就是为了知道个大概,了解几个专用词汇, 然后在简历里就敢写精通某某领域! 反正等面试时再砍.

例外的不是没有,可是大多数(>80%)的印度学生就是这样. 我曾转弯抹角问过原因,答曰,家里穷,想早点工作. 这也是工程系老印往往读硕士的原因.

所以兄弟我很不看好印度发展“世界办公室”的战略. 那是耍嘴皮子的. DELL 把客服全搬到了印度, 那有什么技术含量?在办公室可以砍,在工厂里必须实干. 只要我们抓住了核心技术,战略产业, 老印根本没戏.

决无种族歧视之意.

家园 似乎遗漏了金融方面

我不懂金融,不过据说印度在金融方面比中国完善,中国的银行体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未来可能是一个不得不开刀的脓疮。话说回来,印度的金融也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健全,是经济地水平时的健全,和中国改革开放前银行没有坏帐、国家没有债务一个意思。

印度的道路是有很大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是印度“新经济”的依附性。“世界办公室”的基点是英语仍然作为世界经济的通信语言,这个假定在未来20年内或许仍然有效,50年呢?如果英语不再是主流语言,印度人就不过了吗?印度的软件业也是一样,在本质上和中国的芭比工业没有差别,也是来料加工。

中国的高就业发展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使广大人口就业,提高基本生活水准,提高国内消费能力,这样,持续发展就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印度的以精英发展带动全民发展的模式,可能有问题。在教育和科技不发达的国家,精英很难带动平民。

家园 只从政策看是不够的

一个国家自以为是什么,和它实际上的情况,总是有很大差距。有些民族问题,是政府自己也羞于承认的。印度的这些问题恰恰最严重地束缚他们的创造性。我并非想说中国已经完美,不过是比印度在这些方面要好些。

一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婚姻是家庭包办,不赞成跨种姓恋爱的国家,一个一多半的人仍然被迫从事他们一千年来的祖先的职业的国家,一个政客们把对宗教的虔诚和祖先的规矩置于改善生活水平之上的国家,很难看到有什么创造力。有创造力的人,对生活有点梦想的人,都离开了而且不再回来。

所谓“美国梦“其实是个虚妄的新闻性的东西。一百万个人里也只有一个阿诺,开始是建筑工人,后来是巨星,再后来是州长。美国的迅速飞腾在于它给了人们的创造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论是坑蒙拐骗还是产业事业(奥亨利的小说里,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是个骗子层出不穷的地方)。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天资,无论是修铁路还是造汽车,虽然修铁路的是大多数。除了他们本身以外,没有社会的或传统的束缚。

如果不是英国人用枪炮威胁,印度恐怕今天还在火葬堆上烧死寡妇,以“民主“的名义。他们的“民主“,其实就是暴民作主。如果印度不来一次对传统陋习的大扫荡,它永远只能当欧美提供脑力资源的基因库,让剩下的生命被传统的磨子磨碎。我的一些印度朋友从印度带来的轻工业品,如纸张信封邮票,婚礼衣裳,贺卡,食物包装盒袋,都简陋惊人,和中国六十年代的水平差不多。不能想象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有多大的创造热情。

家园 两国的制约

对于经济的制约,中国的在于政治制度,印度的在于社会制度。另外,文化上都需要适合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不过,中国在政治上可能最好是逐步的改良,而印度需要在社会层面进行激烈的革命。

曾经有一个印度室友,谈到的印度的情况大概和我们了解的差不多。

家园 支持!最近对印度,伊朗一带比较感兴趣,希望多些这方面的报道

谢谢好文!

再接再厉!

家园 表示赞同!

在打工经历里,印巴人比老黑还可恶,专挑软骨头肯,而且非常歧视中国人。

在学校的话,老印是不理我们几个中国人的,所以我们也不理他们。

不过老兄说得很对,他们真的很能说,虽然俺听不太懂,不过他们能说很长时间而不停顿,我十分佩服。我再说什么前都会思考一番,他们好象不用想,上去就侃,简直是偶像!呵呵!

家园 印度的等级制度是太可怕了!

我一个师兄告诉我,老印的胡子都不能乱留的,不同等级的人留不同的胡子,如果留错了胡子会有很大的麻烦。

后来看了一下世界通史的印度部分,发现印度确实是很可怕的国家。如果说他们现在的民主对我们国家的专制,我宁可要我们国家的专制了。

另外他们的语言也太多了吧,好象有10多种,而且互不通用,比咱们的方言可怕多了,是完全不同的语言。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样好象难以真正团结吧。

家园 我来补充点,印度的识字率建国的时候是

del

家园 这个道是我最不看好印度的东西

del

家园 关于印度的一点话

del

家园 他们的语言复杂的多

del

家园 受教了

虽然不懂金融,一直隐隐有一个怀疑:西方有些人对印度金融的赞扬,可能更大的原因不在印度的金融有多么好,而在于他们想弄一样东西说明中国有多么坏。

不过印度的化工和医药,一直听说有多么好,怎么没有看出来?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吗?

十分同意关于中国教育和医疗的观点。

家园 印度的根本问题是人口

国家因为宗教原因无法实行人口控制政策。别的都可以慢慢解决,这个是没有办法的。

家园 是这样的

没听说印度的化工水平多高,医药上也不过是吹嘘一下他们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而已(有个Dr. XX's lab好象不错),看看他们基本化工产品,大众药的产量都很差。老印最喜欢把规划中的东西说得好象已经实现了,所以听他们的话要挤水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