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纪事】转述北美教育体制的思辨 -- 子玉

共:💬5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纪事】转述北美教育体制的思辨

新华声 2005-10-4

这个题目可能起的大了点。注意这里是转述,但不是转载。笔者最近休假,没有游山玩水,就写些文章,也是自娱自乐。

关于这个问题,就是关于北美教育体制的问题,笔者曾经早就写过一篇文字,指出所谓“素质教育”完全是国内(好像从一个留美的教育学博士始)的杜撰,英语里连这个词都未必有。而北美的教育体制,是因为北美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不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思想的产物。

关于这点,笔者曾经指出,北美中小学教育主要的困难在于人力资源价格过于昂贵,导致中小学师资匮乏。这样的结果形成中小学教育不再有专业分工,教育质量下降。同时,师资的匮乏形成比较放任的教学方法,又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教育的多样化,就是教的角度不再强调主课,而对学生的主动探索更加鼓励。

这个观点这里不再多讲。而这次主要转述的是北美教育人士对这种教育体制形成的一种解释。这个观点倒也是不无道理的,笔者一直想要写下来,没有时间。今天将如愿以偿。

笔者大约在10年前,在北美一所小学等人,无意中看到墙上一页剪报,是关于教育问题的,很是不错。于是饶有兴味看了。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有新意,此后就记在心中,至今不忘(笔者并不是过目不忘的人)。现在转述,当然不可能是完全原样,但是主线应该是不会错的。

这篇文章是一个教育部的官员写的,是因为学生的家长们对于小学教育质量非常担忧,投诉现在的学校有下列问题:

1。学校的数学教育非常差,学生数学能力比起亚洲来的学生差的太多;

2。不但是数学,就是英语语文水平,也是不断下降。写作能力堪虞;

3。学生的纪律非常涣散;

4。为什么不采取私立学校的教育方式,重新走类似亚洲学校的教育路线?

这里面可能有亚裔特别是第一代移民中的学龄儿童成绩普遍比较好这样的因素在内。而教育局官员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这样的问题写的。

下面,就是他的观点:

人类的教育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人类一开始是没有分工的,除了传种接代之外,父母就是后代的老师。当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知识传授。

人类的分工逐渐把一部分人放到了教育也就是传授知识的位置上,从此父母基本上就不再进行教育自己孩子的教师工作了。

真正的革命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工业革命造成了对大量的产业工人的需求。那么产业工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呢?需要纪律(discipline),需要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机器,也就是需要比如数学物理这样的基础知识和进一步的技能。

于是就产生了大量这样的学校。换句话说,大工业的需要使得学校成为我们所传统上认识的那种学校。

然而,时代不同了。欧美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社会需求不再是那种产业工人了。我们现在的工业在不断缩小规模,大量的服务性工作是不需要这样的纪律和技能的。

如果我们的学校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从事那些传统的课程的教育,那么我们的产出,就是毕业的学生,就反而不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或者反而会有失落感。

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即便现在的教育在传统科目上差一些,大家也不必担心。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工业时代了。

由于我们不在乎传统科目的教育水平,我们就能够在学生自身的兴趣发展上放开手脚,就能让他们快乐地在学校活动,发展自己喜欢的能力。而在后工业时代,他们这种多样化的教育背景将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以上为转述的观点。

家园 这个观点倒是很新颖
家园 客观!
家园 其实也对,地主家的孩子学什么穿针引线呢?有丫鬟代劳的
家园 好,让美国人都去这么做吧

我们还是踏踏实实的抓我们的第一生产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