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加班有感 -- 草纹

共:💬88 🌺5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首歌描写的是女子出嫁前的心绪,和さだまさし所作的其他的歌一样,纤柔,

细致,带着淡淡的哀伤和温柔。

在网上找了些译文感觉都译得不到位,本想试译一下,觉得不太容易,只好空缺了。

好像在国内流行的是山口百惠所唱的版本。

家园 清水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加班呢?

偶感觉日本的男人和女人好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经济条件好了之后,这也使得不愿

受结婚束缚的男女越来越多,恐怕也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吧。

家园 俺可怜啊,赚得少加班也少啊!

再说日本人家庭的事么,外人真不好说。反正男人出来疯,有些女人也不甘寂寞,新宿那些“鸭店”生意多好。

呵呵……算是解放么!?

家园 其实很多中国人也在天天加班

我在航天系统某研究所工作过十多年,几乎天天加班. 当年一周六天工作制时对我们基本就是七天工作制. 后来一周五天工作制时对我们就是六天工作制.而且不一定什么时候一个电话过来就要去加班, 有时可能是半夜. 一年3次黄金周我们只有春节那个能享受到. 要是赶上大型试验就连春节也要在发射场过了. 加班费在有劳动法以前是没有的,只有一合合饭. 后来有了,一小时2块.

这几年航天系统的经费多一些了,可工作量更大了. 前几天给以前的同事打电话现在他们已经从制度上恢复六天工作制了,还是天天加班, 加班费还是一小时2块.

大家看到飞船上天都很自豪,可是这后面多少人的甘苦在里面呀.

家园 さだまさし=佐田雅志,就是唱电影《人证》插曲的那个
家园 工作神圣吗?

草纹MM读了下面这些可千万不要生气,我只是讨厌日本人那种生活那种宣传,所以不自禁地就越说越尖酸。仓促之间也懒得改了,MM恕罪则个

现代人只要提起工作勤奋似乎就是一件高尚的事情,然而韦伯早以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讨论过了, 这也只是一种历史现象,一种社会现象而已。人类历史上并不是将工作视为神圣的,恰恰相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工作是一件身份卑下的事情。只是新教的伦理将其与信仰结合起来改变了这种状况。在中国其实也类似。虽然大家强调男耕女织,但也并不认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是一件多么高尚的事情。只是自社会革命以来,深受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其实和新教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劳动,进而工作才变成了一件神圣而高尚的事情。

我觉得首先一条是要分清劳动和我们所说的工作。劳动实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意味着财富的创造,但是工作则不同,工作在很多时候有具体的意义,在大多数时候,它指我们以维生的职位,实际上是相当狭义的。所以忍不住想说一句,为什么加班勤奋就是一件好事呢?工作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一些人来说,工作是一种乐趣,工作是尽情地发挥个人的才智。然而很遗憾的,这种情况不多,至少我所见到的不多,英语中一句TGIF(thanks god it is Friday)我想就足够说明问题了。也就是说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我希望把它做得更好一些(一般来说是如此),但我也清楚这只是我谋生的手段,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它更重要的东西,我想对这绝大部分人来说,加班并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

当然若再往高尚一点说,勤奋的工作使我们的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象日本人那样挂在嘴边的,那也不失为一个理由。但可惜很多人并不这么想,尤其是象我这样的小人物,我把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看得比公司,比国家更重要。我觉得我在上班时间的工作以经尽到了我自己的义务,在下班之后,我更愿意做自己的事情,更愿意享受自己的生活。说实在的,勤奋的工作在很多时候于我个人来说并不是要使国家如何,更多的不过是为我个人的野心而已,想要升职,想要发财,而我也不觉得这样就有多么的高尚。至于日本人创造出一个以公司为家,以国家为家的神话,我只好说那是日本人的自由,我个人是没有这种兴趣的。而且我很怀疑日本人在内心深处到底有多相信这些话。因为一个日本朋友和我说,日本人总是生活在恐惧中,你想不加班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会显得你懒惰,会显得你特殊,而在日本一旦你失去了一份工作,是很难再转到其他的公司的。所以我觉得,与其相信日本人多么热爱自己的国家,多么热爱自己的民族,不妨说,他们的公司在榨取员工的血汗上,更加有方吧?因为我总以为,人的常情总是希望生活的更舒适一些,更闲适一些的。

其实日本人的做法中国人是早就实行了。所谓垂拱而冶,就是这个道理,大抵也不过是要改变你的思想,使你在内心深处狠斗私字一闪念而已。不过,这时也没见得我们的国家有多进步。古人要把天王圣明臣罪当诛这样的东西灌输到每一个人的脑子里,只可惜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太滑头,逼得没办法了,也就要造反。所谓加班就是勤奋,在我看来也不过如是而已。没有什么比让你自觉自愿地榨干自己更有效果的了。所以越是资本家,越是要大讲本分勤劳地工作是如何发家致富的神话,一个工人整天呆在工厂里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象我这样的滑头,第一他得给我加班费,第二他得给我升职,否则我可没那么共产主义。

贬了加班那么多,现在我要大唱闲适之歌。我以经写了很多对夫子不敬的话,那就不妨再多加几句,论语就有专门地一段描写夫子休闲在家的。不干活,就支楞着胳膊在那儿晒太阳。而且夫子这懒惰不工作在待坐一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家子路冉有大谈工作他不叫好,就来那么一个大春天不去春耕跑去游泳唱歌的他就要大赞吾与点也,可见咱们中国人不如大和民族之勤奋用功,自古皆然啊。圣人都是如此,还有什么指望?都是老祖宗造孽啊。

而且话也说回来,我这人不光懒,而且还三心二意。你要我一天到晚自觉自愿地加班,我心里就会放嘀咕,好容易追上手的漂亮夫人,这会儿不知道在琢磨啥呢?她又不知道象人家日本太太那样一心为公,老公不回家还开心,隔三岔五的踹了我也难说。还有我那小孩子,一天到晚不爱读书只爱玩,若是我老了,也不知道认不认得我。可怜生活中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却怎又一个加班了得!

说得尖酸了些,草纹MM别生气,我只是瞧着那个日本教授一本正经的样觉得特滑稽而已。要想做出点成绩当然是得用功一些。但是何必摆出那么一幅大义凛然的样子。想着觉得逗

元宝推荐:履虎尾,
家园 好,与我心有戚戚焉

我有一个朋友,工作很勤奋,经常加班。有一次他的老板同他一起Review他的表现时说: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用这么老加班啊!

家园 有理有据,送花!
家园 【擂鼓助威】纹兄与楼下字母兄,

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说一个问题,第一回合下来,不分高下,各得一分。

非常欢迎这样有理有据、心平气和地讨论,两位不妨继续,其他人等莫做壁上观,请踊跃下场参战!

家园 也是一方!送花加精!
家园 多谢虎兄

就不知道我自个还能蹦达几天

家园 也说说考拉加班的酸甜苦辣

// 人没压力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出油——电影《创业》台词

——最满足的一次加班

当年给日航干的一个CGI项目,前期设计占了不少时间,到后来所剩的开发时间已不多,有些地方还在

扯皮的时候考拉和担当在客户的开发现场顶了起来。“帰れ”,考拉最后竟把担当给开回了公司。真是

那句话:出生牛犊不怕虎。活干到那时,公司也只好为我是从了。

当时不说C没正经写几行,CGI也是刚知道个皮毛。还有中间平台—Net.Data—谁都没摸过。举个简单的

例子。现在要想调整两个文字之间的表示间距可以有不少选择,那会儿就知道用空格。加完了到画面上

一测,不行,加多少都是一个空格的效果。最后还是一哥们想到了:用全角(双字节码)空格不就齐了。

现在是个菜鸟可能都知道这招,那会儿是99年。

最后哥几个(还有个MM)加班加点还真把那系统给完成了。考拉那一个多月差不多天天末班车,碰上

难题,周末也搭上了。最后算下来的月作业时间达到了250小时。后来部长对还够意思(公司效益也是上

升期),不知用个啥名义补了20万。考拉此后的两年多,一直就靠那系统吃饭着(后期维护,系统升级)

// 考拉一直是FA(个人契约),和公司的契约中加入有关加班的附加条款是那之后的事了。

——最不满的一次加班

IT泡沫已经破裂,公司效益也是一期不如一期,契约中加入的那个附加条款也没有了。那日子真是叫

老太太过年...... 寄人篱下没法子呵。这时,参加了新日铁(NS-SOL)的一个项目。还是用C,还是CGI,

可是这次和最终用户隔着一家,自己实际成了派遣。(公司、个人都饥不择食了)最要命的是那工期

从作预算时就出了问题。说是改造,实际上70%以上全要重做。到了开发着手时才发现那个坑,没法子,

用人添吧。那会儿都已是Java、.Net的天下,那儿找那么多的玩儿过C的PG呀。新日铁的质量管理还

一点儿含糊不得,怎么办,加班吧。又是天天末班车,周末也搭上了。这么多年自己屈指可数的熬通

宵日子,那个项目就占了两个。最后算下来的月作业时间达到了300小时(此纪录仍在保持中)。惨!

// 糖儿甜,糖儿香,吃吃玩玩喜洋洋;读书苦,读书忙,读书有个啥用场?

// ——电影《向阳院的故事》台词

关键词(Tags): #加班
家园 今年的中日翻译2级考试里面就有个问题是关于加班的。

给出一个短文,然后选择答案。

短文就是那个很有名的关于日本人打工的文章:某人因公到日本,顺便看其就职的弟弟,到了会社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看到满屋子的人,就问为什么,回答是大家都不愿意走,留下来再呆会。于是此人就感慨此情景类似于国内5、60年代等等。

问题也有趣,问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提早回家;如果一个人经常早回家,大家怎么看他;如果能早回家,对于家庭关系有什么影响。

家园 不要误导!! 日本人真实的加班心理:

主管不走, 下面的职员就不敢早走, 所以很多人在单位里面磨洋工。过去的日本企业的三种神器中的年功序列和终生雇佣已经受到质疑, 很多企业为了摆脱赤字作了人事制度的很大改变。

很多教授作的研究就是似是而非的忽悠人的工作, 在法人化之前, 很多教授纯粹在闭门造车。

使日本经济腾飞的那批人主要是60年代日本学潮中的那批学生, 他们中的大多直接从学校里面退出进了企业, 当时的加班也是有事加班(看看NHK的回顾70-80年代的企业技术革新发展的短片就知道了)。

家园 我认识一个IBM的朋友前天给我讲过件事

一个美国人,汉语说得极好,他讲的最逗的是加班的原因,象个传奇故事一样。一个银行的备份系统是IBM做的,银行由FEDEX专人护送4盒备份磁带到另一地去,可是到了之后,最重要的一盒磁带就没了。简直就跟电影里一样。可怜这朋友加了两个月的班为银行做了一套加密系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