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胡说水浒(八) -- 桃李不言

共:💬38 🌺3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继续与票兄抬杠

问题就是智取生辰纲这个case,正好反映出吴用的无用,远远谈不上漂亮和经典。至少比上一年的劫匪弱智。

另外,若论设局精彩,智取生辰纲远比不上陆谦的风雪山神庙,以及石秀捉奸。

家园 我觉得吧。。。

得到巨额财款讯息,只要是不安分的人,都会想要干他一票,以后的事以后考虑。而且吴用已考虑到事情的凶险,也看准了到梁山落草的后路,所以在笼络三阮时要强调“不是我坏心术来诱你们”。

作案地点虽在济州境内,但毕竟不是在郓城县,还是基本遵守了不在窝边吃草的原则。再离远了倒是增加了破案难度,对自己有利一点,但案犯也转移这些贵重财物的难度也增加了,弄不好会被黑吃黑,犯不着。

案发后,之所以显得仓猝,是没料到白胜被捉。何清认出白胜也算偶然事件。

取生辰纲的过程施的计策的确是严丝合缝,还是那句话:如果知道了宝物的行藏,文的武的怎么都好办,关键是他们怎么知道杨志一行的底细?莫非每过一伙客商他们就来这么一出?那样估计白胜没少浪费酒水,笑~~

家园 梁山的后路似乎是临时想出来的

吴用如何有把握梁山一定能够收留他们(事实上王伦的确不愿收留他们),和凭他们几个一定夺下梁山,假如王伦对林冲好一点,林冲不反水,未必能轻易夺下梁山,这样就算夺下了梁山在江湖上名声也坏了。

何清认出的是晁盖不是白胜,这也是偶然的必然。押运士兵们提供了线索,卖酒的、当地人又突然暴富,公安机关过一下就能找出白胜了。刘唐有朱砂印记,这样明显的特征,如果协查令到了郓城,雷横或他几个见过刘唐的手下也能认出来。不杀人灭口,此案早晚会破。

取生辰纲这个计策的成立前提如兄所言,要事先对杨志一行的行踪了如指掌,还包括要知道杨志仅带了10来人,若按照梁中书原先的安排带个200人来,那要准备多少酒?

请看俺的case study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14196

家园 回头再聊:)

现下兄弟正忙着发稿,争取明天应和一下

家园 这里面的偶然因素太多

且说晁盖与吴用、公孙胜、刘唐三人道:“你们认得那来相见的这个人么?”

吴用道:“却怎地慌慌忙忙便去了?正是谁人?”晁盖道:“你三位还不知哩!我们

不是他来时,性命只在咫尺休了!”三人大惊道:“莫不走了消息,这件事发了?”

从宋江通风报信之后的这一段对话看,吴用并不认识宋江,而且对官府的动作没有丝毫的警觉性。而且宋江遇到何涛得知案情也是个偶然事件,如果那天是别人值班事件发展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至于朱仝私放晁盖,吴用有可能知道他们的交情,如果说算到了这一点倒是有可能。不过如果是何涛带队去拿人,那就只有开打了。

家园 老吴充其量不过是个民办教师

估计连个LICENCE什么的都没有

家园 这个我有点异议

吴用要是个乡巴佬,没见过市面,那他怎么会认识戴宗的。而且看他们两人的交情,交往肯定是远远早于吴用上梁山。

家园 呵呵,其实我和你的想法差不多

但总觉得里面有漏洞。

我在白胜里面其实本来还有一段白大骂吴用,大意是为了把晁盖逼上梁山吴用特意在智取生辰纲时候露出破绽,存心把白胜给牺牲了。

可是后来又把这段给删了,因为我也觉得有个大漏洞就是无斋先生和桃李他们说的:吴用凭什么就认定宋江能来报信,让他们可以从容准备逃走。即使认定朱雷一定会对他们网开一面,那他们也应该时刻准备着,时刻处于一见苗头不对挑着担子就能开溜的状态。可事实上宋江提前半天来报了信,直到晚上晁盖还在磨蹭。

从心里说我不愿意承认吴用真的是无用,否则整部书就没劲了。但至少在生辰纲事件里我觉得他没想得太多,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

另外,萝MM说的那个通报杨志小分队行程的大名府里的内线可能是个关键人物,也许就因为有这么个人的存在让吴用他们有恃无恐,可关键时刻那个家伙又掉了链子,没及时通知已经抓了白胜。这个要好好动脑筋研究研究到底是谁。

我瞎想啊,那个家伙甚至可能是闻达李成周谨,动机就是为了把杨志搞掉。杨志跑了以后,破不破案、晁盖吴用们的生死他们就不关心了,所以后面的事情就不继续通报了。但这个人至少要和刘唐或者公孙胜能联起来,难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