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ZT对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的探讨 -- 造船厂

共:💬4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ZT对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的探讨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探讨———兼以纪念解放战争胜利55周年

作者:李百齐,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刊于《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

版)》2004年第1期

今年是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战争胜利55周年。开始于1946年6月的那一伟大战争曾

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在战争的第一年,我党领导的解放区曾大片地被敌军占领,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回旋余地也大为缩小,解放区的经济更是十分困难,人力、物

力不足与战争需求的矛盾一度非常突出。为了扭转全国战局,同时也为了使解放

战争能继续进行,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适时作出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

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抉择,并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

豫野战军和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以及陈赓、谢富治野战兵团大举出击中

原。这一战略举措迫使国民党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扭转了全国的战局

。在这一伟大转折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更起到了战略进攻的先锋作用。刘邓

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

,该部12.4万名指战员为人民解放战争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垂青史。但刘邓大军

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也历尽艰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

牲,这一损失使刘邓野战军的战斗力遭受很大的削弱,以致对后来中原战局的发

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总结分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作用和历史经

验,就成为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一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之一,刘伯承、邓小平统率的晋冀鲁豫解放军的前

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9师,是一支身经百战的英雄部队。刘邓所部向以战

斗作风过硬、善打巧仗闻名,因而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取得了与华东野战军不相上

下的辉煌战绩,这中间,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战略战术素养高、指挥能力强是重

要因素。众所周知,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他身

经百战,战功卓著,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世人常将他称为中国少有的军事奇

才之一。刘伯承对游击战、伏击战、攻击战都有深入研究,样样精通,处处显露

大将风范。刘伯承指挥的许多战役,都是战术史上的典型战例,以致蒋介石不得

不说,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然而这支常胜之军在转战大别山的

战略行动中却元气大伤,部队野战能力大为降低,以致在中原逐鹿中战绩欠佳。

刘邓所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战略反攻前,组建有1O个纵队和一个军共28万人。战

略进攻开始后,刘邓率1、2、3、6等4个主力纵队13个旅共12.4万余人渡河南征

,可谓兵强马壮。在鲁西南战役中,面对强敌围攻,刘邓指挥若定,充分发挥我

军运动战特长,一举歼敌5.6万,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但在转战大别山的

斗争中,刘邓所部却遭到严重削弱。从1947年8月到1948年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

山艰苦转战6个月,部队减员5万余人,加之在进军大别山途中通过黄泛区时,被

迫将重武器全部丢弃,致使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1948年春夏间,在中原地区

作战的刘邓所部共7个纵队(第1、2、3、4、6、9、11纵队)15万人,加上已改为军

区武装的原第1O、12纵队和38军,实际上包括了除第8纵队两个师以外的原晋冀鲁

豫军区全部正规军。这一时期,中原野战军除陈赓率领的第4纵队外,转战大别山

的几个主力纵队均表现出野战能力较弱,所进行的几次战役规模都较小,战绩也

不理想。其间进行的襄樊战役歼敌两万余人,属较大胜仗,但该役歼灭的仅是战

斗力较差且处孤立分散状态的“绥靖区”守备部队,敌据城市亦非坚固设防之地

。而这时期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共6个纵队外加兵力不足3000人的两广纵队)虽也

属外线作战,却战绩颇佳,尤其在豫东战役中,表现出强大的野战和攻坚能力。

而在1948年底华野与中野共同进行的淮海战役中,两军的作战能力更表现出相当

的差距。淮海战役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决战。我方投入决战的华东野战军有15个

纵队36万人左右,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但仅有15万人(1)P409 。淮海战役共歼灭国

民党军5个野战兵团、3个绥靖区部队计55万5千人。在被我歼灭的敌5个兵团中,

有4个兵团是华野在中野配合下(主要是阻击南线援敌)歼灭的,中野仅在华野三个

纵队参战情况下歼灭了黄维兵团。纵观整个战役,中野部队在刘伯承、邓小平率

领下打得英勇顽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全军上下士气高昂,但由于兵力有限,

部队装备差,攻坚能力弱,因而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打得十分艰苦。中野为围歼

黄维兵团,投入了全部7个纵队和两个独立旅,到战役最后阶段,除陈谢兵团的4纵

、9纵以及6纵因兵力较充足尚能攻击到底外,1纵、2纵、3纵以及11纵都丧失了攻

击能力。(2)(P302) 由于对部队攻击能力估计过高,刘邓首长原估计将黄维兵

团包围后三天时间就可全歼敌人,结果经过21天激战才解决战斗。到总攻阶段,

鉴于中野已无力单独完成歼敌任务,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先后调华野7纵、3纵、13纵

及华野全部炮兵参加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并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华野7纵、

3纵、13纵和中原6纵组成的南线集团作为主要攻击力量,才最后完成了这一艰巨

任务。而华野在战役第一阶段围歼敌黄伯韬兵团(与黄维兵团战斗力不差上下)时

,只投入5个纵队进行攻坚,战役后期,华野总部又将其中的两个纵队先后调去南

线打阻击,整个战役也仅用了12天时间。中原野战军这一时期之所以野战能力不

强,主要原因在于千里跃进大别山及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时遭受了严重损失。如前

所述,刘邓部队在通过黄泛区时,将重武器特别是大炮全部丢弃,这无异于将几

个主力纵队解除了一半武装。据统计,参加淮海战役的中原野战军其全部重武器

只有几十门大炮、200多门迫击炮,而华野部队在济南战役前,就拥有各种大炮1174门

(3)P47)。相比之下,中野攻坚之困难就可想而知了。没有重武器,打不了大的

歼灭战。没有大的胜利,装备就难以改善,兵员也难以得到补充。因此,刘邓野

战军经过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外线出击,总兵力反而有所减少,这种情况在全国各

战略区中是仅见的。前面提到,1947年6月刘邓大军出征前,晋冀鲁豫野战军总兵

力为28万,数全军第一。到解放战争第二年结束时,我军正规部队总数由一年前

的103万发展到149万,增长45% 以上,其中东北野战军发展最快,达到70万人,

华东野战军由27万发展到34.6万【4P47),而中原野战军却降为不足15万人。所

以出现这种状况,除刘邓野战军有两个纵队(第10、12纵队)和一个军转为地方武

装外,转战大别山过程中的严重减员是主要原因。一个由著名军事家率领、在解

放战争第一年和鲁西南战役中战绩卓著的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却在创建大别山

根据地的斗争中,人员、装备遭受重大损失,作战能力严重削弱,这就使人们不

能不提出疑问,同是外线进攻,刘邓所部遭受比陈粟、陈谢两军大得多的损失,

原因是什么?这种损失是否为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需?换言之,这种代价是否可以避

免?如果说,建立大别山根据地是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需或最佳选择,那么这种牺牲

乃是必然代价,反之就应另作他论。二

刘邓大军为创建大别山根据地付出巨大代价,其根本原因在于从政治、军事、经

济、地理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别山地区当时都不适合于我强大正规兵团在

此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第一,大别山的地形特点,不适合于我大部队运动作战。

大别山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是淮河与长江的分水岭,而淮河则是我

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大别山区,“山脉重叠、绵亘,部队通视与运动均困难”

,(1)(P 85)从总体上看仅适于游击战争而不适合于大兵团运动作战。刘邓大军进

入大别山后,由于山路崎岖,部队运动遇到很大困难。部队上山,大炮、辎重都

要战士抬着走,行军速度大大减慢。而国民党却利用大别山周围交通便利的优点

,极易调集兵力。因此,我军进入大别山初期,在敌情并不严重的情况下,曾于

1947年9月两次企图围歼敌58师,一次计划围歼敌85师,都因部队不适应山地作战

,调动不及时,终未达目的。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半年多,仅进行过两次成功的

歼灭战,这就是1947年10月的张家店战役和高山铺战役,此后再也没有捕捉到有

利战机。解放战争史表明,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我军开辟新的根据地,必须充分

发挥我军运动战的特长,给敌作战部队以较大歼击,然后才能广泛发动群众,建

立起巩固的根据地。毛泽东在此期间曾强调指出,我军“必须在歼灭敌人几十个

旅之后,方能在中原建立起巩固根据地”(1)P871。由于存在种种不利条件,特别

是地形条件,刘邓所部大量歼敌的目标未能实现,敌强我弱的格局也就始终未能

改变。再者,由于大别山的地形条件不利于大兵团作宽大机动,我主力兵团在强

敌进攻时也就难以在此立足。1947年12月,面对敌人即将开始的大举进攻,刘、

邓首长经过反复研究,认为大别山区不适合留置过多兵力,遂决定采取分兵作战

的方针,由刘伯承率领第1纵队和军区及中原局机关转至淮河以北进行休整。留在

大别山的三个纵队在邓小平、李先念指挥下采取了以旅为单位分散活动的方式,

与敌人在大别山周围兜圈子。这一时期部队虽作战频繁,但战绩不大,歼敌对象

仅限于保安团之类,每次也仅几百人为限。而同一时期,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到

11月底,经3个月作战,即歼敌5万余人,在豫西地区建立了29个县的政权和8个军

分区,在伏牛山地区站稳了脚。陈粟大军于9月下旬挺进豫皖苏,一个月内解放县

城24座,重建了豫皖苏根据地。此后,为支援大别山的斗争,陈粟、陈谢两军于

1947年12月联合进行了历时22天的平汉路破击战,歼敌4.5万,解放县城50余座

,沉重打击了敌人,并迫使国民党从大别山抽调13个旅回防平汉线。与此相比,

刘邓所部坚持大别山的斗争则显得代价大、战绩小。第二,大别山地区当时的群

众基础实际上并不适合于我在此建立根据地?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把大别山作为刘邓大军战略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下决心

在此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其中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大别山是老革命根据地,这里有

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人民群众,适合于我军特别是由大别山起家的红四方面

军发展而来的刘邓野战军在此建立根据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别山地区的确

是老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和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5师都先

后在这里建立过根据地,刘邓大军的不少高级干部就是大别山区人。但由于我党

在此建立根据地后接着又进行转移,我军每次撤走后,国民党都卷土重来,对根

据地人民进行残酷的反攻倒算,实行骇人听闻的白色恐怖,尤其是土改积极分子

和革命军人家属更遭到疯狂的屠杀,革命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一般老百姓也被

国民党杀怕了。刘邓部队初到大别山时,老百姓一见就跑,并且是整村整村往山

里跑。部队行军打仗,别说靠老百姓支前抬担架,就连找个向导都非常困难。另

一方面,为了防止革命势力再起,国民党在此建立了牢固的统治基础,实行保甲

联防、“五家联坐”,还有各级民团组织。特别是反动地主、乡保长和革命叛徒

指挥的被称作“小保队”的保安队,更是一支死心踏地的反革命武装,他们不但

熟悉当地的风俗民情,且熟悉我军的一整套游击战术,比起国民党正规军来,对

人民的危害更大、更残酷。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也深受民团之苦,特别是伤病

员更是大批遭到这支武装的残害。此外,国民党桂系军队在此长期驻扎,经营20多

年,上至师团长,下到连排长,甚至老兵门娶的都是当地媳妇,因而统治基础深

厚。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发动群众的工作极难进行,许多参加过大别山斗争的老

同志回忆当年的情形,都说部队当时简直就像没娘的孩子,感到精神极度痛苦。

由于大别山敌情严重,我军先后占领的数十座县城不长时间都得而复失,敌军占

领我根据地后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反动统治,我政权或被摧残,或被迫转入地下

,这样,建立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任务也就未能真正完成。第三,大别山的气

候和经济条件也不适合刘邓大军在此立足?

位于淮河以南的大别山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已属我国南方地区。刘邓大军长期在

北方作战,除部分上层领导外,广大指战员都是北方人,有着能适应北方气候的

丰富的作战经验,对大别山的生活环境却很不适应。大别山大部分地区地广人稀

,有时部队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战士饿着肚子行军作战是经常的事。再说,大别

山区水田居多,到处是田塍小路,北方战士不习惯行走,车炮都扔掉了仍解决不

了行军问题,加之南方多雨,北方人的布鞋经不住水泡,战士又穿不惯草鞋,战

士脚上常常流脓淌血,又连续行军作战,真是苦不堪言。此外,南方蚊子多,毒

蛇多,不少人被蛇咬伤,或患上疟疾,为此牺牲者不在个别。在这种难以想象的

困难条件下,部队减员非常厉害。刘邓部队在大别山转战半年,减员过半,战士

逃亡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状况在解放战争中是极为少见的。三

刘邓南征大军在大别山遭受严重损失,除前述客观条件不利和敌情严重外,也与

部队在没有后方依托的情况下劳师远征直接有关。在历史上,我党领导的军队几

次大的远征行动,都曾遭受过重大损失。所以,我党特别是毛泽东同志从土地革

命战争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建设,提出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

地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方针。因为根据地是革命战争的依托,没有根据地作后

盾,革命战争将极难进行。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在内线作战,以1比3.5的兵力

劣势反而取得了歼敌112万的辉煌战绩,其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内线作战的种种有

利条件。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沿途遭敌重兵堵截,兵力和装备受不少损失

。到大别山后,远离了根据地,部队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得不到当地群众的支

援,处境非常艰难。特别是由于远离根据地,伤病员的安置成为最严重的问题。

安置在地方上的伤病员,在我军撤离后遭国民党保安团大批杀害的情景,更让人

不敢与闻。再者,无俘虏可以补充,无法动员农民参军,使得刘邓部队兵员不断

减伲

家园 【文摘】华岳论坛铁流兄的回复

似是而非的思路

一方面说是在探讨“战略得失”,另一方面却脱离整体南线态势说大别山的得失

。要是刘邓应该在豫皖苏作战,陈谢岂不成了孤军远出?陈粟岂不是还得留在内

线?尾追刘邓到大别山的那十余个整编师岂不是还在黄河一线压迫山东?

家园 此类的文章的弊病是

从战术眼光谈战略,本末倒置。

家园 以下这段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战争的第一年,我党领导的解放区曾大片地被敌军占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回旋余地也大为缩小,解放区的经济更是十分困难,人力、物力不足与战争需求的矛盾一度非常突出。为了扭转全国战局,同时也为了使解放战争能继续进行,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适时作出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抉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