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军帽 军帽 -- 风起天涯

共:💬16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军帽 军帽

小时候有个响当当的绰号:李玉和,在20年前这个名字和现在的李宇春一样,在大江南北会有很多的粉丝,可是我当时是一个小孩子,怎么会得到这么一个绰号呢?您可能会想,这小子可能会唱两句《红灯记》,的确,我的父母确实有一个京剧团的朋友,那老戏骨每回到我家串门见到我就诱惑我说:“参加戏校的干活,出国演出的机会大大的!”父母当时也确实动了心,生拉硬拽把我拖到了戏校,一看那个平时爱说爱笑的演员朋友手里拎着小棍,凶神恶煞的边上一站,一队小演员打着跟头过来,谁稍有闪失就是一棍子。父母看到这个阵势,心中不忍,遂打消了这个年头。所以,京剧我是一句不会,要说这个绰号,得从军帽说起。

小朋友们凑一起,玩的最多的就是打仗的游戏,玩来玩去,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都是小木棍当冲锋枪的,后来都缠着大人买了玩具枪,家境好点的还买了全套的军装,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叫cosplay。记得有一个同学,有一个亲戚在南美做生意,给寄来了一套南美某小国将军服的儿童版,哎呀那浑身上下的配饰极其奢华,那下溜的小肩膀上抗着金星,胸口的勋表花花绿绿一大片。一跑起来流苏翻飞,惹的我们这些当时脑袋上还只是戴着柳树条编的伪装帽,海魂小背心,各色小裤衩打扮的小杂牌军流出了不知多少口水。于是乎纷纷要求自己的家长也要把自己武装起来。

当时觉得戴钢盔的人最酷,就非缠着大人给买一顶。要说这个要求现在也不是十分容易就能满足的,商店里没有买的,都是各色大檐帽,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军品店,就即便有,给我买一个仿真的头盔,还不把我的小细脖子给压断了?真不好办,父母费心费力的找了好久,都不能买到,后来有个叔叔得知后从建筑工地给我找了个安全帽,把边给锯了,乍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高高兴兴的戴上跑出去玩,迎接我的是小伙伴们的一阵哄堂大笑,谁都不愿意和一个带着安全帽的家伙为伍,没办法,只能羞愧的跑回家了,可怜当时有如康夫般尴尬的处境,身边却没有机器猫能帮我一把。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有一次爸爸出差无意中发现了一种给小孩戴的塑料钢盔,赶紧给我买了一顶带回去,我一见真是爱不释手,恨不能睡觉都带着。那钢盔是仿解放军88式的,墨绿色,当中有颗红星。缺点就是塑料特别薄,还很脆。

高高兴兴的戴上钢盔出了家门,一脸的幸福,原以为这下能在小朋友面前扬眉吐气了,果然看到我的小朋友都呆住了,随即怒喝一声:“鬼子!打呀!”在小朋友的眼里,戴钢盔的除了德国鬼子,倭寇,花旗鬼子,老蒋的队伍,没有一个好人。你说我怎么喜欢戴这玩意啊!戴着我这又薄又脆的钢盔抱头鼠窜,后面穷追不舍的是口呼革命口号的“八国联军”。不时还有土块从耳边呼啸而过,我真是狼狈至极。惊魂未定的我回家摘下头盔一看,几处凹凸,几处已经裂了,唉,从此只能戴上在家里照照镜子,过过瘾了,再也没有戴出去过。

天气凉了,同伴们的小脑袋上都顶上了小皮帽,我也有一顶,就是仿坦克兵的那种,开坦克的贝塔戴的那种帽子。那个时候物资相对匮乏,儿童服装样式比较单一,冬天的帽子也就几种,这种坦克兵小皮帽当时最受我们欢迎。放学的时候,大片戴着这种小帽子的伙伴们跑出来,颇有近卫装甲部队的几分气势呢。

在冬天的时候戴着皮帽和小伙伴们打雪仗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春暖花开,小伙伴们又陆续戴上了各色的大檐帽。我便央求父亲也给我买一顶。父亲爽快的答应了。一天放学回家,就看见我的书桌上有一顶蓝色的大檐帽。为什么要买蓝色的,我现在想可能是父亲那时候看内参电影《啊,海军!》《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受的荼毒太深。给我买了一顶海军军官帽。这在小伙伴中间是绝无仅有的一顶海军军官帽,而且大家都不认识,如果是水兵的毛子,大家还都知道,可惜这顶军官帽大家就都没怎么见过了,而且他们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把海军帽和铁路列车员戴的帽子混淆了。所以当我出现在小朋友面前的时候,他们第一反映就是我又弄来一顶铁路列车员的帽子妄图加入纯洁的武装队伍,而且我也有前科,上次是安全帽。真是百口莫辨,况且我自己也认为那帽子就是列车员戴的。而当时最有名的铁路工作者非李玉和莫数了,于是乎我就得到了那么一个绰号。不过这顶海军帽到没给我带来太多的烦恼,毕竟当时大家还都是“盒饭”,我也充回英雄!

通宝推:桥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花

想起军训那会儿戴的军帽,没有帽沿,圆咕隆冬的不是很好看:)

家园 这个一定要花!

想起戴军帽的日子。

家园 献花,真是好文,想起我童年的玩具了

我小时候和同伴们是玩枪的干活,无非就是些木头疙瘩,有少数高级的就是铁丝绞的弹弓枪,这些都是家里有哥哥的小伙伴们才有的宝贝,看得我眼热的不行,便天天在父亲面前吵闹。

一日,父亲夹回了一个“真家伙”,戏剧团用的道具枪,盒子枪,那可是铁的,扣开拉簧,塞上纸炮,还真是那么回事,出去把邻居小孩唬得一愣一愣的。

现在想来,那把道具枪搞不好还真是李玉和用过的呢

家园 呵呵,献花.

我小时候也有顶军帽,是女军人戴的那种,中间一个红五星,是上海的亲戚送的,戴着可美了,可惜后来跟母亲去澡堂洗澡给丢了,哭了很久,再也没见过有卖的.

家园 哈,在河里见到老乡了

你那个家族故事让俺花了一下午去读。。在青岛

那么多年,好多事还第一次听说。

家园 是吗?呵呵

谢谢你花了那么久的时间来看那些,那是个系列贴子,一共五部分,恐怕你看的是第一部分.呵呵,不过也数那些最精彩了.

家园 基本看全了。

基本看全了,可能中间漏了一点。不过我看的五好像没

填完坑啊。。哈

劳山的几条线都前后走过,只见过一个道士,道姑更

不要说了。。不过也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家园 我爱青岛,我爱竹岔岛,最爱的是炸蛎黄
家园 还好是现代在古代那军帽就是头盔

又称兜鍪,二三十斤重呢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转,据说当年欧洲骑士顶上二三十斤的盔,六七十斤的甲,上马要人扶,下马要别人用螺丝起子拧开盔甲才能出来。这种盔的现代版也有卖的,作为装饰品,但要是谁家孩子戴出去,那估计脖子就该转筋了。

写到这儿,想起一件三国的故事来,猛然觉得又有个案子可翻。

那是《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公孙界桥大战,赵云冲阵,袁绍所部大乱,田丰劝袁绍躲进夹墙逃命,袁绍不干,“绍以兜鍪扑地,大呼曰: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众军士齐心死战,赵云

冲突不入”

当时的感受是袁绍这家伙人称“凤貌鸡胆”,是继上还挺有勇气的。

现在忽然明白了,他那哪儿是有勇气阿,是明白戴着这么二三十斤重的玩意儿无论怎样也跑不掉的,先扔了再说,嘴里说得好听,行动上是为了逃跑做准备呢!

家园 甲虫一般是装死

甲可不能弃了

家园 海魂小背心

多年前的最爱,尘封多年的往事

不经意间。。。。。。。。。。。。。

家园 真是学富五车 信手拈来
家园 请问哪里能看到全部五部

给个link吧,谢谢。

家园 脑袋上顶着二、三十斤,成年人也得脖子转筋

秦俑坑里挖掘出来的石胄一顶才三公斤左右...

头顶上吃一斤比身上负十斤还要耗费体力... 人的脖子在设计上就不应该长期承重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