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最喜欢的怀旧电影------80年代,《青红》 -- handiman

共:💬14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最喜欢的怀旧电影------80年代,《青红》

一般人上了岁数都喜欢怀旧。我呢,不知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喜欢怀旧,喜欢怀旧电影。在这儿开个系列,写写对我触动最深的怀旧电影。打算单独成篇,避免挖坑不填之嫌。

国产电影这十几年出了几部比较好的让人怀旧的片子,要按年代分,我觉得自己最喜欢的有这几部:《青红》代表80年代,《我的兄弟姐妹》代表70年代,《阳光灿烂的日子》代表60年代。

《青红》虽然在国际上的了奖,但在国内并没太多的好评。但这部电影对我非常触动,为什么呢?因为家庭关系吧。

和影片中青红的父母一样,我的父母也是上海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北国边陲支援边疆建设,简称支边。不过他们那时不是自愿的。据说当年市里领导发现他们就读的大学里党的领导极为薄弱,所以特从哈尔滨调来了一位延安时期的老革命来。老革命一辈子性格豪爽,敢说敢干,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从当年的父母那一届找20多毕业生来交换。于是20多个人就这样来到了哈尔滨。

我曾经看过他们当年的老照片,20多个人在火车站上和家人告别,20多个人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站成一排踌躇满志。父母的一些老笔记本上还写着“好男儿志在四方”“支援祖国边疆建设”等赠语。于是我的父母在这里熟识了,(嘿嘿,他俩儿大学期间基本没说过话),在这里结合了,在这里有了小handi。这一干就是近40年。父亲是2002年为了照顾年迈的奶奶回到了上海的,母亲又干了两年,2004年才回上海,整整40年。他们是20多人中最后离开哈尔滨的,其他的陆陆续续早离开了,有曲线调动的,有嫁走的。其实还有一位阿姨没走,她在40多岁上一次过铁道的时候用手撸了一下头发,没注意到火车...永远地留在了哈尔滨。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阿姨。

我其实现在还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上海人那么恋家。要说是生活条件吧,很多父母后来的上海同事甘愿放弃北方的正副教授职称,3室一厅住房,工资福利减半也甘愿回到上海一家人挤在一套小房里。那是对故土的依恋吗?其他地方的人远离故土的也很多啊。我是1岁半去的哈尔滨,在那之前是奶奶,外婆带大的。到98年离开为止,我住了23年,一旦离开我也没有什么留恋。我离开了中国8年了,好像也没想到那种程度。也可能我从小就生活在一种人在天涯的感觉里,心变得像风筝了吧。

其实从父母回到上海后的生活我看到一些端倪。比如父亲常和我炫耀今天又在google上找到了一个老同学,老朋友,又聚了一次;今天又路过了哪里哪里,那是小时候常去的地方;今天...所以说上海人人在天涯,心在上海是一种想家的感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你家他家不如回到自己的小家。其实我小时候每次和父母回上海也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一早起来就闻到淡淡的黄浦江味儿,生炉子味儿,街头的小吃味儿,他们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让我心醉的感觉,我不用正眼静就知道我现在在上海。大概是因为我是生在那儿的缘故吧,可能人一生下来最早闻到的气味一辈子都忘不掉。现在不行了,上海已经不是我的上海了(虽然我从来就没曾拥有过),人变了,味道更是荡然无存。记得去年去上海,有一天和母亲一起买菜,菜场边有一个跃进电机厂,一个隐在街道里的小厂子。看见大牌子,我和母亲相视一笑,母亲说:“你当年大学毕业要是能分到这儿,不也会乐得屁颠屁颠的?”是啊,虽然当时我已经开始办出国手续,但真要是有这机会,我也免不了俗。

有了这种想家的情节,就注定大多数全国各地的上海人在所居住的各地最喜欢和当地的上海人混在一起。说上海话,讲上海事,吃上海菜。我母亲就是一个地道的“化思乡为吃”(我媳妇总结的)的专家,和咱这儿Grace教授一样。小时候基本上每周日我们家都有些“特色菜”吃,可惜都没照下来留个存照。

了解了这些,你要是再看《青红》就好理解了。全片主题就3个字“回上海”。回了上海就有一切,不回就是永世不得翻身。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没办法,国家大,孩子多,照顾不过来。其实我的父母最后离开哈尔滨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对国家的抱怨,命运有时不是自己能掌握的。他们觉得自己的一辈子过得很满足,晚年很幸福。

回到主题把,说说《青红》。

先说说导演王小帅。这人起名字真的不能瞎起,起反了让人觉得不舒服。不过我倒是觉得将来王导和高元元是一对。不是说美女总嫁xxx男么?虽然高元元前一段和徐静蕾,张亚冬三角得挺厉害的,那都是玩儿。我要是张亚冬就一个也不要,都不是省事的人。王导还是很有才气的,最起码这部《青红》拍的就很不错。故事连贯,细节一丝不漏,主题鲜明。

第一次看见高元元是在《17岁的单车》里。当时惊为天人,没见过长这样还来演电影的,她更像一个化妆品模特,长得没有任何缺陷。《17》里她的确是个大花瓶,导演(也是小帅)没事儿找这么个大美人配给那个傻小子,鬼才信呢。但在《青红》里高元元表现不错。虽然有些不入戏,虽然有些“拿着”,但这种不协调恰恰是她这个人物的特征----融不进外部社会,外加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剧中人物“吕军”最早是从青红好友的口中被说出的,据说是“特帅!”等他一上场,就是那段地下舞会的戏了。穿着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的确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夸张”。等他往舞池里一边摇摆一边上时,我不禁大呼一声“真是帅呆了”。他那段舞的确是80年代的摇摆舞,现在任由你去全国各地的犄角旮旯也找不到这么跳舞的了,仅凭这一点,我就服了王导和“吕军”了,哪儿找来的。虽然这段和全剧的悲剧情节不太和谐,但作背景还是很不错的。

李滨演的小轻工也不错,挺像那么回事。其他的演员,作为配角演的都没得说。总之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而且把我抓住了。

看完了,我不禁想,全国各地会有好多的家庭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流泪,会感慨万千。

我甚至都没向父母推荐这部电影。

在这里祝那些曾经远离家园,为祖国建设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一辈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不论您身在何地。

元宝推荐:雪个,
家园

哪里可以看到?

家园 好像哪儿都有。对不起,忘了老叶的地理位置了。

你要是在北美,去tigercool.com就买到了。

家园 没看过

说起上海人的上海情结,我真是印象深刻。因为我父母所在的企业就是从上海迁过来的,当初好象说支援内地建设,五年就回去。结果呢,不知道多少个五年都过去了。。。

一开始,我们那里的上海人基本上不跟本地人通婚,都抱着回去的念头。他们在家都说上海话,在外才说普通话。所以我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是三种语言交替使用:上海话、湖南话、普通话。呵呵。。。

后来就陆陆续续自己想办法回上海。态度是:宁愿回上海扫大马路,也不愿在湖南当干部。

家园 上海/纽约/孟买

这三个城市的人其实很相像

家园 花你一个,因为你重入江湖。(下意式:TNND,又没得着通宝)
家园 ~~想不到河里还有人和我一样是三线的,看来还不少~
家园 孟买人也这样?没概念。

纽约人我知道,买哈顿就是世界中心,连新泽西懒得去。

家园 嗯,孟买人跟上海人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至于纽约人,纽约人眼里的美国由三部分组成,纽约,上州和外州

家园 从摄影的角度来说,

孔雀也很棒。

三线厂一下班,一群的蓝蚂蚁从厂门口出来...想起了偶的童年。

家园 孔雀的摄影是不错,顾长卫是导演吗。

可惜这部电影中间张静初的表演有些不连贯。太照着剧本了。所以看着她的有些举动莫名其妙,有些精神病之嫌。当然这个毛病是很多电影里的通病。

其他几个人演的都非常非常好。

家园 顾是导演,

估计他也兼了首席摄影。

他的画面,构图平衡,色调统一;而且出色的一点是具有感人的细节。

类似的画面,曾经在王家卫的2046里看到。

家园 2046本来是个挺好的电影,可惜被章子仪霍霍了。

巩俐在里面也稍稍有些不和谐,不过还好,她戏少。其他几个人表演得比较驾轻就熟。看来王家卫有些着急,否则再等他10年,和花样年华拉开点,就更好了。我前两天刚看到《阿飞正传》,感觉是---天哪,那是1989年的电影吗?王家卫在不经意间流漏出的深层次上的意义正是最近张艺谋陈凯歌拍的大花瓶电影所缺少的。

家园 2046很见功力,

能把碎片编排得这样流畅,看到了王以前的多部作品在这里浮现出若明若暗。

王的重庆森林,旺角卡门 和阿飞 片都不错。

KG缺的岂止是第二层含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