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没有答案----打和不打,孩子教育 -- 简单飞翔

共:💬52 🌺5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没有答案----打和不打,孩子教育

没有答案----打和不打,孩子教育

昨天和今天,简姑娘接连挨了两次打。昨天是我,今天是简夫人。

  挨打原因各不相同。昨天是学习问题,今天是吃饭的问题。简夫人笑言,简姑娘活不出来了。

  昨天,她要和小朋友在家里玩。这我不反对,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不能或缺,也不可弥补。

  看过一篇文章,一个非常成功的男士,小时候接受父母各种学习技能的培训,对小朋友玩得邀请的口头禅是“没有时间”,倒也一帆风顺,以至于博士后,立业,成家。有次,他的妻子突然半路回家,看到她的丈夫在家里,正坐在地板上,兴致勃勃地玩一堆玩具……。

  看后我还和简夫人探讨这个问题,孩子学习固然重要,但玩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写的几篇玩乐的故事,其实也是对少年快乐的追忆。

  没想到现在我也因玩的问题打了简姑娘。

  我对可以玩的前提是:先把自己的事做好,然后我鼓励玩,陪着玩,变着花样玩。简姑娘挨打是因为,她在应付作业,以至总是出错,要反复修改。按照平时她的学习能力,这些作业根本不是问题,这就是因为玩分了心。这几天我的心情也不是太好,这板子就打在了简姑娘的屁股上。

  今天,简夫人早就做好几个菜,她的水平还是不错的,只等我们趁兴入口。但别看简姑娘文质彬彬,一个乖乖女形象,却是很有主见,尤其是吃饭和穿戴。穿戴不提,吃饭是历来挑食,对各种绿色菜一概拒绝,只偏好肉食(她属虎,这是原因?)。

  看到别的同龄孩子都比她高不少,令我们有些着急。今天她又是这样,挟起一块青椒,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把青椒的化学成份都研究了个遍,就是不吃。然后一松手,菜掉在地上。简夫人的忍耐终于到了头……

  其实我们都没有使劲打,而且只一下。就这样,简姑娘的眼泪那是止不住了。真奇怪一个小小的女孩子哪来这么多的眼泪?

  我现在有些后悔,不该打孩子。想想咱以前,不也因贪玩让我爹痛打过?

  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当讲道理已成无用功时,是不是可以采用另一种手段来改变状况?因为,打了以后,简姑娘的作业立刻全部做对,绿菜也吃下去了。

  真让我有些哭笑不得。是不是有些欠揍或欠饿?当然这样说自家的孩子不对,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这也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

  打骂孩子,大多数父母源于一个想法: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或成凤。我的一位朋友常说,别恨铁不成钢了。铁就是铁,钢就是钢。要是那块料,到时自然会成为钢的。虽不完全对,但很有一定的道理。

  我倒没有想她将来如何成就一番大事业,我对她的期望相对简单:有一项技能维持生活,有一份快乐的心境,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至少要孝顺父母,不婢躬曲膝吧)。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挠我的:父母的期望是否就是孩子需要的?

  我是学教育的,知道这个等式是不完全成立的。我见过太多的家长,给孩子上这种那种兴趣班,全然不考虑孩子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还美其名曰社会竞争力强。只是喜欢听别人说好罢了。

  这样的虚荣心我倒没有多少,但现在的问题是我无法在期望和孩子的需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是切入点。

  咱是第一次当爹,没经验啊。

  想想自己,看看周围的人和事,有几个长大以后,是靠自己的专业生存的?这应当是一个教育体制和国家用人体制的问题。不想探讨,说也无益。

  现在我无法改变社会,就只能适应社会。像《采薇》那样吗,没想过。

  打与不打,没有答案。我现在的想法是,偶一为之可以,多打负作用大于正面影响。

  美国的教育学家曾做过研究,让一群孩子随意画东西。一个孩子画的是树,树杆上布满斑点。后来研究者分析,这个孩子幼年时期肯定受过打击,以至在心灵深处留下了伤痕。后来证明确实如此。

  试验不是几句话这么简单,还有配套措施和分析方法,这里不多说了。但说明一个问题,小时留下的印记,是会记很长时间的,甚至伴随终生的。我在《一本流水帐》里,也随口提过这个观点。

  完全不打孩子就能培养成花朵吗?

  美国有一事。一个家长把学校教师告了,原因是他告诉孩子“上帝是不存在的,圣诞老人也是不存在的”,以至让孩子失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结果,教师要倒歉,再告诉孩子那些都是存在的。

  我当时看了以后,无话可说。适当地教育孩子,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是大多数的,这我不反对。全是正面的东西吗,好像也不符合事物发展(教育孩子)的规律吧?

  一个接受全是正面教育的孩子,满怀信心地走向社会,以为迎接他的全是灿烂阳光,那他很快就会看到乌云也能把阳光遮住,大地也有黑暗之处,就会相应产生极度的失望,甚至全面推翻过去所接受的教育。他们对社会的适应力,肯定比不上从小也接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

  所以,简姑娘经常问我,动画片里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时,我通常是很难回答的。只好告诉她,他在这件事上做得不对,在那件事上做得对。好人不可能做得全是好事,坏人也不可能做得全是坏事。听了这话后,相信她比我看言情剧更迷糊。

  好人和坏人,动画片里好区分,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容易区分的。

  我不想让她的思维简单到只有好或坏,是或非的地步。我也告她,大灰狼吃小白兔不对,但如果没有了大灰狼,小白兔也会疯狂增多,影响其他动物生存的。我也不管她能否理解,先这样讲着吧。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按理说,孩子看到的接触到的全是阳光了,成长后也应当是阳光少年或成人了。但实情好像不是如此吧,犯罪也罢,侵犯人权也罢,好像都不少吧?

  美国人的例子和打不打孩子无关,但和教育孩子有些关系。温室里栽培出来的不一定都是花朵。

  打与不打,取决于已。但教育的效果,不取决于想法,而是取决于“打了”还是“没有打”。

  孔子在教育他的两个贤人时,曾因一件事,让一人想到就去做,因为他性子温和,主动性差;让另一人想到后,先不要去做,再等等,因为他性子急躁,思虑欠周。不走极端,寻求一种均衡,这是不是教育的部分目标?

  这是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吧,也可用于教育孩子。

  打与不打,因“事”施教吧。这是没有答案的答案。

  另:这两年,我对孩子是否要进行“教育”表示了疑问。“教育”这个概念让我感到很模糊。这是别话,后提吧。

关键词(Tags): #打和不打#孩子教育元宝推荐:懒厨,
家园 沙发花

家园 关于圣诞老人

我老板曾经谈过圣诞老人的问题。他是彻底的无神主义者。但他说他孩子们小的时候,他还是告诉她们圣诞老人是存在的,他还会在客厅里弄成圣诞老人到访过的样子。他说,因为那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快乐,让她们在相信那一切的时候多享受一些这种快乐是万金难买的。孩子大到一定时候也就会自己判断了,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家园 对。

他说,因为那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快乐,让她们在相信那一切的时候多享受一些这种快乐是万金难买的。

当时那篇文章最后也是这个意思。

家园 唉,是个难题。
家园 同情简姑娘。我小时候也不爱吃青椒

蜡笔小新的名言:“美女~~~,你敢吃青椒吗?”

其实我们都没有使劲打,而且只一下。就这样,简姑娘的眼泪那是止不住了。真奇怪一个小小的女孩子哪来这么多的眼泪?

作为一个曾经被打的女孩子,我很理解简姑娘的心情。小时候我爸几乎从来不动手打我,但是一旦动手就是打头,而且打得很疼,耳朵里嗡嗡得响。每当这时候我都非常委屈,虽然知道自己错了,该打,但是不理解为什么老爸下手这么狠,觉得他不爱我了,然后眼泪就下来了。我至今还记得被他打的那种感觉,想起来很不好受,可以说是心理创伤吧,呵呵。

我妈呢,最擅长的就是唠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唐僧。抓住我做错的一件事可以数落我三四十分钟不带停的,而且必须两个人都站着,她不嫌累我倒累了。。。虽然我妈也打我,但是下手有分寸,而且上了中学以后就很少打了。所以现在回想起来一点儿都不记恨,还很理解她,哈哈。

所以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呢,唐的效果比动手好,或者说长期效果比较好。被打之后孩子虽然老实了,但那只是暂时的,大多数时候还是不服气,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会埋怨家长而不是反省错误。讲道理当然费时间,又不能立竿见影,但是长期下来孩子多多少少会听进去的。

家园 虚心接受批评。

以后再遇这种事,咱先和简姑娘商量一下,给她三个选择:是想挨打,还是自觉改正,抑或接受简夫人的长舌攻势呢?

家园 今天看到一些东西,有些相关。主要有两句话

一句是:

do it for him or do it to him?

也就是说,采取措施的时候,考虑的是,为他的好呢,还是仅仅是一种处罚。

另一句是:

for him or for you own

比如你说的那种兴趣班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为小孩还是为父母自己的考虑。

家园 分享感受而已,可不敢说批评

可怜天下父母心,打也好唐也好,还不都是为了孩子。相信简姑娘是讲道理的孩子,多跟她谈谈心

家园 搀和两句:我是倾向于不打的。但如果一定要打,

也有正确的打法和错误的打法之分.

先说不打。我觉得可以通过谈判达到制服小怪的目的。一般小怪都有自己的“奢侈”消费,要制服他,只能在这个方面下手。在基本消费上惩罚他比如饿他一顿那是虐待孩子,要蹲大玉大。

小怪的奢侈消费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每天要看一小时的某电视节目、让妈妈给讲故事书、吃冰淇淋,等等。

如果小怪不听话,比如不肯吃青椒,就警告他:再不就范 就剥夺你奢侈消费的权力。

如果小怪拒不合作,就真的剥夺他的奢侈消费。

如果他因为被剥夺了奢侈消费而大闹天宫,比如摔家里的东西耍无赖,那就属于找打了,非给丫点颜色看看不可!

但同是打孩子,必须遵守两个原则:

1 打孩子的目的是要让他明白那样做是极端错误的、会受到严厉惩罚的。打孩子不是为了自己出气泄愤。所以当与小怪出现敌对状态时,作父母的应该特别警醒:不能为了自己泄愤去打孩子。

打孩子必须心平气和地、理智冷静地、快乐地打。不能是火冒三丈情绪失控地打。

2 打孩子要特别注意不能令他感到羞辱感和太深的伤害感 (一点伤害感都没有那不现实)。

所以打头打脸非常坏,打屁股也不太好。最好的办法是用尺子打手板。这种方式较少羞辱感而较多惩罚意味。

家园 说得好!支持!

有个疑问:打手板会不会被学校老师揭发?(在北美)

家园 谢MM赠花。俺是乱谈的,不作数

如果打手板怕被孩子举报,那任何体罚孩子的方式都有可能被孩子举报。

但这毕竟仅仅是一种可能...

不知在座的各位有谁从来就没有 speedy 过?有谁从来都在 stop sign 那里停满三秒?

原则上你超速、没停满三秒,都会被处罚。但那仅仅是一种可能...

没有鼓励大家超速和不停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一哈法律规定与现实通融之间微妙的关系...

打手板控制得好,是一种低烈度的体罚,所以即使被举报,consequence 最多就是被警察警告一哈。如果谁家小怪为打手板就举报自己的父母,那... 和和,俺只能对那小怪的父母说一声:鼓的蜡克!

家园 同意。

应当看目的是什么。打与不打毕竟只是个手段。

家园 多谢。理智而温情的思路和做法 。
家园 都来听听孙子是怎么说的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战也。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