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扑朔迷离的“传国密诏”与左良玉的“清君侧” -- 壹壹

共:💬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扑朔迷离的“传国密诏”与左良玉的“清君侧”

陈寅恪曾说:“吾人今日之读史,应注意其所言马士英,左良玉,郑芝龙一节,盖此三人乃当时之实力派。”杨凤苞尝云:“明末南都之亡,亡于左良玉之内乱。”

椐史载:公元1645年四月初(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朝马士英,阮大铖弄权朝野,宁南侯左良玉以“奉太子传国密诏”,“清君侧”为名,统兵八十万,从武昌顺江挥师东下,进逼南京。马士英急调江北四镇迎击左军,致使江淮防线陷入空虚。于是,清军乘虚大举南下,抵达扬州城下。十日,左良玉病死九江,其余部被黄得功击败。二十天后,清军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朝覆灭。

综观整个弘光朝历史可知,左良玉的“清君侧”之举,乃是南明东林―复社集团与马,阮阉党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日益激化之必然结果,也是促使南明弘光朝廷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以为,称南明“亡于左良玉之内乱”实不为过。

早在南明弘光朝出笼之时,以史可法,钱谦益为代表的东林―复社集团与以马,阮阉党集团,在迎立“新君”上,就曾展开一次较量,最终以东林―复社集团的失败而告结束。而后,东林―复社集团又置清军压境,国家危亡而不顾,联络左良玉欲与马,阮阉党集团再争高下。这左良玉虽不是东林―复社党人,但却与其有着密切的政治利益关系。他早年就是东林党人侯恂所一手提拔,与东林―复社集团关系一直甚好,却与马,阮相互猜疑。譬如,盘踞武昌的左良玉对自己被马,阮排斥于南明弘光朝的决策圈之外,一直耿耿于怀。陈子龙曾曰:“北立也,不与拥戴,(左良玉)心常怏怏,即专制荆楚,益桀骜。”又如,公元1644年5月间,福王朱由崧被马士英等推上皇帝宝座,将登基诏书下达武昌之时,左良玉曾一度拒不接受,后经江湖总督袁继咸再三说服,才勉强奉诏。左良玉对马士英等之不满,可见一斑。

而东林―复社集团却一直把左良玉视为其政治上的同盟和军事上的倚伏。为此,马,阮对左良玉暗中防范。椐《明史`左良玉传》载:“马士英,阮大铖用事,虑东林倚良玉为难,漫语修好,而阴忌之,筑板矶城为西防,良玉曰:‘今西何防,殆防我耳。’”

左良玉与马士英的正面冲突,源于其部将黄澍的朝廷面斥马士英之事。《明史`左良玉传》载:“今朝事日非,监军御使黄澍挟良玉势,面触马,阮。即返遣缇骑逮澍,良玉留澍不遣。”由此可见,黄澍敢于在朝廷上痛斥马,阮,乃因有左良玉在背后撑腰。从此,左良玉与马士英“如水火而不相容”。

又椐《明季稗史》载:当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挥师东下的消息,传到南京后,“马士英力请亟御左良玉,帝谕士英曰:‘左良玉虽不该举兵以逼南京,然看他本上意见,原不曾反叛,如今守淮阳,不可撤江防兵。’士英曰:‘臣已调得功,良佐渡江矣,宁可君臣死清,不可死良玉之手。’遂嗔目大呼曰:‘有异议者当斩。’

我以为,拥兵自重的左良玉,发兵东下是早晚之事。问题是如何选择一个最佳的时机和“理由”。

椐《明史`左良玉传》载:“澍与诸将以清君侧为请,良玉踌躇弗应,有北来太子事,澍借此激众以报己怨。召三十六营大将与之盟。良玉反意乃决,传檄马士英,自汉口列舟二百里。良玉疾已剧,至九江,邀总督袁继咸袁继入舟中,,袖中出密谕,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袁继袁继当时却认为,这密诏“不知何人传来,乃正辞拒之。”

在此,我们有必要回溯,当年震动南明朝野的“太子案”和扑朔迷离的“传国密诏”。

一种说法是,大明王朝崩溃前夕,崇祯立下传国密诏交给太子朱粮慈,嘱咐他逃往南京,希冀旧臣保他登基。太监王承恩托侄子王之明保太子连夜逃出皇宫,来到南京。然而,弘光帝担心自己的宝座被他夺去,便定其为假太子,投入监狱之中。另一种说法见〈弘光实录钞〉:公元1644年12月,鸿胪寺少卿高梦萁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见一少年,,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份,少年自称是皇太子。抵达南京后,高梦萁密奏朝廷。弘光帝乃派内宫宣召。而后,下谕查明其真实身份。大学士王铎曾担任东宫教官三年,自然熟悉太子的摸样。他在奏疏中曰:“此假人假事。太子岂其然乎?”此事因牵涉弘光帝地位的合法性,对朱由崧继统合法性不满的钱谦益便大做文章。曰:“宁可信其有,而毋信其无。”又椐〈明通鉴〉:“左良玉也疏请保全东宫以安臣民之心。谓:‘东宫之来,实有付验。”于是,围绕着太子的真伪,东林―复社与马,阮,展开了新一轮的争斗。

至于那扑朔迷离的“传国密诏”,据说,被王之明临死之前,投入大海。但此事却不见正史。的确,查遍〈明史〉,〈弘光实录钞〉,〈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等书,均不见这“传国密诏”的内容。

我以为,“传国密诏”也许并不存在,这不过是左良玉发兵东下,“清君侧”的“理由”而已。

从历史上看,以编造“密诏”的方式“清君侧”,大有人在。如三国时代,魏国的丘俭闻司马师专权,便诈称太后有“密诏”,兴兵讨伐司马师。又如,当年康有为在海外号召华侨和留学生,参加保皇事业的“密诏”,就是他精心编造的。

我们不妨再做一个简单的推论,一是,如果朱慈梁真的有这个“护身符”,他为何不示于天下,以验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二是,左良玉如果手里握有“太子密诏”,也为何不公布于世,那样做对他不是更有利吗?

顾诚先生认为,左良玉假借“太子密诏”以“清君侧”,固然有避免同大顺军作战和专横跋扈等原因,却同一些东林―复社党人所造舆论是一脉继承的。

事实上,弘光朝廷当权者各派之间的勾心斗角,加之四镇之间的顷扎,致使弘光朝廷根本无力北顾图强,而左良玉的“清君侧”,加速了南明小朝廷的分崩离析。这场内乱,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

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子案”和“传国密诏”,已变得无关重要了。

军魂 2002.3.15

家园 11兄今天的文章贴得好啊。
家园 哈 哈 , 今 天 转 的 文 章 条 理 都 通 顺 吗
家园 这样的文章,欢迎欢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