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Nature网文:西方科学与传统知识虽异,但不同的学问应互相学习 -- 衲子

共:💬9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Nature网文:西方科学与传统知识虽异,但不同的学问应互相学习

Western science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Despite their variations, different forms of knowledg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Fulvio Mazzocchi

Institute for Atmospheric Pollution of CNR,

Monterotondo, Italy.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BO reports 7, 5, 463–466 (2006)

(EMBO代表"欧洲分子生物学协会")

-----------------------------------

最末四段摘译:

现实世界之复杂,使之不能被压缩至一套静态的概念化形式之内。对付这种复杂度, 我们必须采取开容的、愿意发现并学习的策略和手段。...

例如,一些作者提议,传统知识对于研究复杂系统会很有帮助. ...

勿庸置疑, 现代科学一定能从这种对话(指科学与传统学问间的对话)中获益良多. ...

这些考量(指整合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的知识)对研究生物的、生态的、乃至社会学的现象(这类现象包含了不同层次的复杂度)极有意义。 ...传统学问不仅更有整体观, 而且似乎能较好地对付作为自然系统本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

全文: 外链出处

(较好的大学院校应该都有订阅"自然"的电子期刊. 若有网友想阅读全文,但不能登陆此链接,我可以将文章贴上来.)

家园 2006年5月PNAS刊文: 海豚象人类那样交谈,且个个都有名字

科学家研究发现:海豚有自己的语言且个个有名字. 它们通过呼叫对方“名字”的方式来彼此交流. 它们能认识到自己和该物种的其它成员是具有不同身份的独立个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海洋哺乳动物研究组成员文森特·雅尼克表示:“每只海豚在出生后头几个月里就拥有独特的署名叫声,而这种叫声似乎被用于(海豚间的)个体识别。”

雅尼克的研究对象是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湾的一群宽吻海豚。这群海豚已被研究30余年之久,它们的模样、家庭关系和“社交”活动则被研究人员掌握得一清二楚。

研究人员将那里每只海豚的叫声全部录下来,并把认为是署名叫声的部分从中分离出来。研究结果推进了先前人们的猜测,那就是海豚有其自己的语言,甚至每个个体都有“名字”。

雅尼克发现,宽吻海豚是能够记住新声音最快的动物之一。“同人类一样,宽吻海豚传达身份信息不依赖特定个体嗓音。”

“我认为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这意味着这种动物已经进化出和人类一样的能力。现在我们知道,它们跟我们一样,用名字来给每人作标志。”

2006年5月8日 BBC新闻链接:

外链出处

关键词(Tags): #海豚#语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发表于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该论文摘要及pdf文件链接

V.M.Janik et al., "Signature whistle shape conveys identity information to bottlenose dolphins," PNAS, May 23, 2006, vol. 103, no. 21, pp.8293-8297.

Abstract

Bottlenose dolphins (Tursiops truncatus) develop individually distinctive signature whistles that they use to maintain group cohesion. Unlike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fication signals in most other species, signature whistle development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vocal learning. This learning ability is maintained throughout life, and dolphins frequently copy each other’s whistles in the wild. It has been hypothesized that signature whistles can be used as referential signals among conspecifics, because captive bottlenose dolphins can be trained to use novel, learned signals to label objects. For this labeling to occur, signature whistles would have to convey identity information independent of the caller’s voice features. However, experimental proof for this hypothesis has been lacking.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bottlenose dolphins extract identity information from signature whistles even after all voice features have been removed from the signal. Thus, dolphins are the only animals other than humans that have been shown to transmit identity information independent of the caller’s voice or location.

-------------------------------

全文:

外链出处

(您的学校或课题组必须有订阅PNAS的电子期刊, 才能下载这个pdf文件. 若不然,只好去泡图书馆了.)

家园 【中国日报网】科学家首次惊人发现:老鼠能"听懂"人类语言!

外链出处

2005-01-11

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发现除人或猴子之外的动物具有这种本领。这一研究表明,在语言形成之前,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已经具备了一些使用和开发语言的潜在能力。

据路透社1月10日报道,在美国心理协会出版的最新一期《实验心理学杂志:动物行为过程》(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上,来自西班牙的科研人员公布了上述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表示,老鼠身上显现出来的这种语言分辩本领,与成年人、新生婴儿以及南美绢毛猴的情况均具有显著的相似性

...

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那些接受过日语训练的老鼠,对荷兰语没有反应;而接受荷兰语识别训练的老鼠,则对日语没有反应。另外,对于日语和荷兰语的倒放录音,老鼠们都不能识别。

而且,老鼠可以分辨单一说话者所读的句子,但是,如果句子由不同的人读出,或者不同的人说出不同语言,它们就都分辨不出来了。

研究人员表示,过去的类似试验表明,人类的新生儿在分辨语言时与老鼠存在相同的问题但绢毛猴就“厉害”得多了,不管是同一个人还是不同人说话,它们都能轻易辨别出来

关键词(Tags): #动物#语言
家园 【人民网】03年1月 猩猩能说人话,挑战"动物无语言能力"论断

外链出处

简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猩猩“坎兹”在键盘上自言自语

 ●会说“香蕉”、“葡萄”、“果汁”和“是”

●能听懂“你想吃香蕉吗”等短语并作出反应

●从小和人类生活在一起,但没有人教它说话

据《新科学家》1月2日报道,一只名为“坎兹”的非洲倭黑猩猩在实验室中令人惊奇地发声说话,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猩猩能像婴儿一样、用不同的发声表达不同的意义,“动物没有语言能力”这一科学论断由此遭到巨大挑战。

猩猩“坎兹”能说会听

无师自通学说人话

“坎兹”能够说出四个不同意义的单词:banana(香蕉)、grapes(葡萄)、juice(果汁)和yes(是)。在说出这些单词时,“坎兹”声音的音调趋于一致。塔克里特拉对此表示:“我们没有教它这些单词的发音,它是自己‘领悟’到的。”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坎兹”仍然还是第一位能够确切证明猿类能够“说话”的猩猩。沃勒说:“‘坎兹’的发声明确地表示具体事物和意义,这一点非常罕见。”

对此有不同解读

观点三 动物语言之谜仍难解

最近对生活在非洲象牙海岸的猿猴研究表明,有明显的证据证明猴子有着自己的语法规范。科学家也观察到,当一只非洲黑猩猩见到食物时,它会发出高、低、不高不低等三种音,其他的猩猩都能明白。

猩猩“说话”的事实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约翰.米特里表示:“这个事实给关于猿类的研究带来了一线阳光,不过,我们距离彻底揭示动物的语言问题的奥秘还有很长的距离。”

家园 故老相传,在放老鼠药时是不可以谈论相关话题的

理由就是说话会被老鼠听去

家园 《科学》04年6月10日 狗学语言的能力象人类的小孩

科学家发现,一只博得牧羊犬能很快想出办法推测一个不熟悉的单词的意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系列严谨的实验显示: 它有200个词汇量, 甚至能做科学家原本以为只有人类才能做的事情, 即: 运用排除法推知,某个它先前没听过的发音一定是一个玩具的名字(这个玩具它先前没见过).

这个壮举(发表在今天出版的一流学术期刊《Science》上)说明: 许多狗的主人声称他们的宠物能听懂人的语言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这些人可能一直都是对的(不幸科学家们原先都不相信这些民间的传言).

全文:

华盛顿邮报 外链出处

AAAS(美国促进科学发展协会,是《Science》的出版者) 外链出处

(其内有关于那只狗的实验的视频链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节选】一个养狗者从他的亲身经历说明:狗一定听得懂人类语言

全文 外链出处

(当然,这不是学术论文,所以其确凿性待考.)

通过我的长期观察发现,家养犬对于人类语言的理解远远超过我们的估计,实际上家养犬对于人类语言的分辨和掌握绝对不亚于我们对于英文4级的掌握范围要少。尤其是老犬,经过多年和人类的共同生活,耳喧目染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其外文听力(人类语言对于犬当然是外文啦)和判断力经常会使我们惊讶不已。如不相信,有案例为证:

案例一:当北京第一次对家养犬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时,我们全家对于犬是否继续养进行了争论。因为每年都要交纳价格不菲的注册登记费。这个问题我们从未向玛莉小姐”(具有英国Lancashire Heeler 血统的小型牧羊犬)说过,而是在我们人类之间进行理性的探讨。而恰恰在这个时期,玛莉小姐的情绪显著的萎靡不振,饭也不吃,对我们也很不愿意理睬。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天。直到有一天晚上,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的时候,我决定性的说:“玛莉小姐一定要养,哪怕我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一些,哪怕是再多的钱,只要我们有饭吃,就一定要遵纪守法,就一定要交纳养犬注册费!”我的话刚刚说完,没有想到的是,玛莉小姐立刻扑到我的怀里,眼睛里面闪耀着激动的泪光,然后在屋子里面欢快的转了一圈后立刻到饭盆边吃饭去了,使我们在场的全家人都惊愕不已。因为玛莉,我们第一个交纳了养犬注册费,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个养犬注册人,犬牌号码是:00000001号。

...

案例四:在我们经常遛弯遇到的狗友中,有一条三岁的巴哥公犬名字叫“皮特”。每次小狗们晚上都要在一起聚会,相互都认识。皮特对另外一条母狗“阿多”很感兴趣。有一天晚上,我们和其他小狗聚会完往回走,路上遇到了皮特和它的主人,我把皮特抱起来对皮特的主人说:“我们刚在草地上回来,它们都在。”别的我什么都没有说,可是这个时候,一向让我随便抱的皮特奋力挣脱了我,拼命向500米外的草地奔去(中间隔着中轴路还要过地下通道)。而我根本就没有提到任何狗的名字,这让我们都大笑不止。

...

综上所述,我得出的结论是:狗是绝对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动物,只是它们不会说话而已。我们家的玛莉小姐甚至能够长时间的看电视连续剧和动物世界栏目,晚上会和人类一样做梦并且说梦话。有高兴的梦也有恶梦,当它做恶梦的时候还要我们半夜将它唤醒。

家园 这个要花,以前俺建议一位狗权主义者学狗语,他非说狗语是俺的语言

现在,俺有科学理论支持了,嘿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