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聊聊金庸小说(原创) -- 三言两拍

共:💬59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聊聊金庸小说(原创)

《神雕侠侣》是金庸15部小说中我阅读次数最多的一部,应该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其中第四部尤为精彩。该书主要是以情动人,杨过与小龙女生死不渝的爱情,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郭襄对杨过的单相思,都非常感人。该书的人物塑造较之《天龙八部》略有差距,但在金庸小说中也算是一等一的水平了,风陵渡一段从侧面写杨过,反而较正面描写更为出色,后面一系列情节设置一直到杨过跳崖也十分引人入胜。只是为了给杨过做铺垫,让黄蓉的性格有些割裂,16年前在襄阳通过几次救命她对杨过的误解早已解除,但16年后她对杨过仍然恶意揣度就太不合乎情理了。《神雕》最后一部不仅通过郭襄的眼睛树起了杨过的大侠形象,还通过杨过展现了郭襄清纯可人活泼可爱的形象。《倚天屠龙记》第一部之所以引人入胜,也是沾了《神雕》的光,因为《神雕》最后一部实在太精彩了,匆匆结束只能让人大呼“不过瘾!”

喜剧固然让人愉悦,正剧让人振奋,但最能打动人心、引人思考的还是悲剧。杨过小龙女的恋爱正是因为历经坎坷、曲折反复、几番沧桑,而又那么纯洁真挚,方才感人肺腑。杨过的形象最后光彩夺目,也并非全因武功高强,而是他的悲惨经历,先是被郭芙砍掉一臂,小龙女又被毒针误伤,跳下悬崖,夫妻16年不能相见,凄苦的经历把他从一个小顽童磨练成了一位义薄云天的大侠,且是侠之大者,完全可以说是乔峰之后的第二座丰碑。其他诸人,如郭靖,虽然武功盖世,心地善良,深明大义,但他的经历过于顺利,没有杨过丰富多采,所以不够丰满,小龙女更是太平面,远不如郭襄程英等人,着笔不多,反而形象更加突出。  

除了《神雕侠侣》外,我最喜欢的另外三部金著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龙记》。

《笑傲江湖》可打95分,不足之处主要是对魔教下属那群江湖人物的描写前紧后松,刚出场时,个个身手不凡、武艺高强,也算是一方地面响当当的人物,但后来都蜕化变质成了跟班的小喽罗,有点虎头蛇尾。该书对任盈盈的描写非常出色,有人说过,如果在金著的女性中选老婆,盈盈应该是首选,对此我深以为然。该书的情节描写属令狐冲智救恒山派一段最为精彩,这一段和《神雕侠侣》中从风陵渡到揭露霍都一段、《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光明顶一举成名一段是我在金著中反复阅读次数最多的部分,简直是精彩绝伦。

《天龙八部》可打98分,该书的不足主要是谜面设置太离奇,谜底揭开后反而觉得牵强。比如刀白凤和段延庆的苟合就甚不合乎情理;乔远山杀死乔峰养父师傅等一干人的理由也难以成立。该书最突出的是人物塑造非常出色,尤其是乔峰,是金庸塑造的所有英雄人物中最出色的,是大英雄大好汉千古人杰!可以说侠骨柔情这个词就是为他而设的,这个情不仅是爱情,还有友情和亲情。他从头至尾的悲剧经历更强化了这一点。其次,该书的武功描写也高于其他诸书,“凌波微步”、“北冥神功”、“六脉神剑”等只听名字就令人悠然神往。该书把金著的三大精华:扣人心弦的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丰厚的文化底蕴发挥的淋漓尽致。

《倚天屠龙记》相比之下稍差些,只能打90分。该书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几个主人公不够丰满。张无忌虽然武功高强、心地善良,但过于善良软弱,有点善恶不分,不大符合人们对武侠英雄的期望,在最后一部中表现尤为突出。赵敏这个形象有任盈盈的影子,但较盈盈单薄的多。作者赋予她的特殊身份使她始终处于尴尬位置,先是敌人,自然无法浓笔重描,后来爱上了无忌,但无忌率领明教主要是反对蒙古人,于是她又无法有所作为,让人感觉无忌抛弃周芷若选择赵敏理由并不充分。不过,最近看了一部港版电视剧《倚天》,黎姿演的赵敏光彩照人,的确让人心仪。张三丰这个形象也显不足,作者开始把他抬的太高了,但最后看来,论武功,他没有多少精彩表现,论心胸,他也嫌狭窄,对明教的态度就不够宽阔,有偏见,缺乏一代大宗师的眼界,而且屡遭挫折,先是不能保护门下弟子,后又受辱于少林寺,还遭到敌人的暗算,可以说,张三丰神化不够,人化太多。另外,朱元璋等人的行为与明教扯在一起也过于勉强。朱元璋等人地位甚低,却一直竭力反元并成就大事,而明教四大法王两大护使五大散人却整天无所事事,教主更是忙着救义父、多角恋爱,甚至与蒙古大元帅之女拍拖。明显明教首脑的表现与朱元璋等人是两条线,作者硬拉在一起,又无法不留痕迹的自圆其说,显然是漏招。不过,该书的前三部还是成功的,毛病主要是最后一部。

《射雕英雄传》总体和上述四部一个档次,但情节上没有特别出色的部分,人物塑造上只有一个黄蓉可以进入金庸小说一流人物行列。《侠客行》水平接近《射雕》,但不过瘾。《碧血剑》略显质朴,少些华丽。《连城诀》过于单薄。《书剑恩仇录》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红花会群雄从陈家洛开始,都是一帮武功高强却头脑简单之辈,身为江湖中人却要掺乎政治,结果尴尬人尽遇尴尬事。

金庸书中人物有好人也有恶人,最多的却是亦好亦坏、亦正亦邪,邪中有正、正中有邪之人。其实,人类大都是这样,一半是人性、一半是兽性,好人无非是发扬人性、抑制兽性,坏人则是发泄兽性、抑制人性,在这方面,环境是很重要的。普通动物有两种,一种食肉、一种食草,人则既食草又食肉,所以有两重性格。

人的自私心理就是人兽性的表现。私有制社会一切机制都是以人的自私心理为基础而建立的,不管是激励机制还是约束机制莫不如此。基于人的自私心理而激发人产生创造和工作的动力,同时遏制自私心理的过度膨胀以避免对社会造成破坏。由于自私心理是人的天性之一,所以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社会制度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但社会终究是要进步的,这个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体现在精神文明的发展上,那就是兽性最大限度的遏制和人性的最大发扬,只有公有制能做到这一点。

家园 说得好啊,不过金庸小说好像是15部(连越女剑)
家园 精辟

其实从文学角度,兄弟感觉《碧血剑》,《书剑恩仇录》火候还差些,到了后面就炉火纯青,越来越华丽,但金先生的毛病也不是没有,就是每部作品的收尾都显得仓促草率,大概是连载带来的毛病。

家园 神雕我以前一直是避免阅读的,原因是怕狗尾续貂 射雕

看来还是值得一看。

天龙的确把各种人物性格塑造的非常突出,有正有谐,有情有义,唯一的缺陷是王语嫣的形象描述与任盈盈不可以比,虚的很。

家园 以前我也是一样的心态,不过后来,神雕是我反复看得最多的,特别是风陵夜话那段。

两个字,过瘾。

家园 不喜欢神雕。

金庸书里感觉最爽的情节是两个:

笑傲里面梅庄一段;

倚天里面张无忌成名的光明顶大战。

不喜欢陈家洛,他跟香香公主、霍青桐的关系怎么看怎么别扭。

不喜欢胡斐,对程灵素太薄情,对袁紫衣太莫名其妙。

不喜欢杨过,因为我最喜欢黄蓉,哈哈。

家园 梅庄那一段 的确精彩,扣人心弦。

还有一个是段誉和王语嫣逃官兵追捕的那一段。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明知道不会有事,还是让人给急的。

家园 说实在的,金的长篇里我最不喜欢神雕了

先不说黄蓉被写坏了,关键是杨过这个人物有先天的缺陷。

金的小说人物武功高低主要取决于内力,杨过和东邪,南帝,老顽童差两代人,看书里至少差50岁,内力该差多少?

金本人也很清楚,为了让最后杨过能列身五绝,设计出了让杨在海滔里练功,让神雕给他叼蛇胆等情节,但我总觉得这些情节太牵强。不过也没办法,50年的内力差距怎么写也不会自然缩小。

我看书比较喜欢看第一主人公。从这点上说,笑傲和射雕是比较好的。天龙如果没有乔峰我根本就不会看第二遍。我觉得张无忌和段誉是同一类型的,稀里糊涂地得了一身绝世武功,却毫无见识,不知道该用这身武功干什么。

还有,鹿鼎记也很好,不过主人公有点另类。

家园 握手呀。天龙还有一段好看的:天山童姥,诡异得很。
家园 切,没眼光。
家园 我很喜欢倚天里的爱情,虽然实际了一些。

神雕射雕什莫的觉得太理想化,童话化;尤其是神雕,

感觉杨过和龙女的感情来的多少有些突兀。另外我觉得

金庸的本意龙女非死不可,只是屈从于观众的压力才

让她又活了过来。

倚天里的主人公窝窝囊囊,不怎末招人喜欢,爱情也

拖泥带水,可是不知为何,我从第一次看就有“亲切

感”,后来更加觉得这样的故事其实更接近生活的实况,

当然我们一般是没有老张那末多选择啦,哈哈。

家园 哎,小龙女死了就好了,我最喜欢的郭襄就可以和杨过厮守终身了。
家园 俺这也是道听途说。

听说当年连载时,老金自己有让龙女16年前就死了的意思,

但读者大哗,老金不得已又想办法把龙女变活了。其实

郭襄找杨过这个组合挺好的,符合我见到的很多女孩找

大哥哥的希冀。

家园 不不,数量也许还可以达到,质量很难跟人家比啦
家园 我以为小东邪跟何足道更合适,他们才是一对知音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