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里有多少苹果fans? -- smd

共:💬13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里有多少苹果fans?

家园 我算一个吧

用过一段时间G3,对MAC OS最深的印象是,软盘退出的方式......经典的BUG

家园 不算苹果的fans,但是算Steve Jobs的fans

软盘退出方式?没用过苹果,如果大盗指的是需要通过eject命令弹出而不是可以象PC一样在外面按一下弹出的话,呵呵,我在大学里面用的Sun工作站也是这样的,不仅软盘,CD-ROM也是这样的,U*ix及其子子孙孙似乎都是这样方式。

这种方式我个人认为比PC要好,一个是因为安全,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把你忘记带走的软盘拿走;另一个是因为U*ix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系统,如果一个人(user)随便就把正在被另外一个人(root)使用的CD-ROM给拿走的话,恐怕不是什么好主意。

而且一输入命令,“卡”的一声,软盘跳了出来,感觉很cool,我就曾经这样让一个MM“啊”了一声,当时她找半天不知道怎么把软盘拿出来。

家园 NO,你理解错了

1、Mac是标准的个人电脑。跟Unix不一样,MAC就是给一个人用的。

2、的确可以用指令退出软盘,但这不是我当年惊异的原因。当年是惊异于要把桌面出现的软盘图标拖至回收站(垃圾箱)才能弹出软盘。我愣是试验了好久,也没找出这个方法,还是一个MM教会我的——插一句,这个MM现在就是贱内——当时真是大开眼界。

3、类Unix/BSD的操作系统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Solaris/AIX/HP-Unix/SCO/BeOS/Linux,主要还是接触的各类服务器,工作站较少,不过当时一直羡慕工作站上19'甚至21'的珑管显示器。当年用了那台MAC G3,也是看上了显示器,17'特丽珑。

家园 记得第一次折腾苹果的时候,死活打不开光驱
家园 同意。最近学linux,软盘和光盘都要mount之后才能操作,

mount之后的光盘就拿不出来了,必须umount之后才能拿出。

这种方式虽然操作起来会觉得有所不便,但是是科学严谨的。

回想以前练习汇编时,曾经把一个软盘的FAT覆盖到另外一张软盘上,导致严重混乱。

家园 呵呵,没错,19'柱状平面的显示器感觉超棒

比液晶强太多了,球状平面的显示器简直是垃圾,所谓纯平看着也别扭,奇怪的是为什么后来在市场上见不着了。

MAC确实是个人电脑,不过一帮从来都是玩主机的家伙给苹果写个操作系统,恐怕还是忍不住有不少多用户多任务的影子,Jobs后来搞的NeXT也是一个Un*x类型,现在更进一步,干脆用BSD内核了。

家园 在服务器上

还是Unix/BSD family的OS好用。

现在我们一个业务用了两台Win2003Server,那种感觉简直要抓狂!太不方便了,简直叫人没法用。

珑管显示器成为显赫的过去了。当年SONY的特丽珑和三菱的钻石珑一直是显示器的王者啊,至今还忘不了第一次接触这类显示器的惊艳感觉!坏处是,屏幕上两根细细的阻尼线(17'以下只有一根)让人不爽。

家园 个人电脑也可以是多用户的话啊

我觉得自己不算mac的fans,但是用了快5年了。它的多用户多任务确实方便,我们组各自有自己的mac,但是共享起来非常方便,需要的时候,跑上去就用,不用管别人在干什么;平时把文件放在别人的电脑上也不怕出问题。组里还有一台pc,公用的,“多用户”完全谈不上,根本没有privacy可言。我想这与osx的*nix血缘分不开。ps. 下面说的NeXT是电脑的代号,其上面的os是nextstep,也就是osx的直接祖先外链出处

mac一直以易用性著名,但是我老板(死忠mac fans)经常惊异与我能够轻易翻页到文档末/行末之类的小trick,让我总觉得osx更像*nix,是给“专业”人士准备的,另外它死活不肯把双键鼠标作为标准配备,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否则大盗兄也不会不知道怎么弹出光驱/软盘了

家园 以前一直神往

小学时候也用过APPLE电脑编程序,现在记不得感受了。

后来就从I-Pod开始用了。现在放弃了。我的结论是价高质次,不注意细节。听音乐的东西耳机差,还偏偏不让别人换耳机。配件贵得要死,而且质量狂差。什么东西都狂费电,但是电池很差。

家园 三年的坟也挖

没觉得Apple质量多差啊,也没不让人换耳机啊,电池也很好用啊。。。

你的iPod不是山寨吧

家园 算我一个

特佩服Apple的创造性。

家园 老麦客来捧场啦!!

俺是十三年的老麦客了.....中间基本没短过.....当然时不时PC还是要用的.

不过一直坚定不移地走麦客的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