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水寒)对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兼评计生委) -- 东东山

共:💬12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转载】(水寒)对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兼评计生委)

一,评中国能达到16亿人口的宣传

计生委多次恐吓国人说中国将达到16亿人口上限(其实我在《光明观察》周刊的《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人口问题》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84一文已经指出这个16亿上限根本是错的)。看看下面两则新闻,可以看出计生委是怎么计算16亿人口上限的,看看我们的人口政策掌握在什么人手里:

中新网 2004年8月3日:中国人口在接近16亿后方能零增长(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4/Aug/625850.htm)。

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日前透露,今后20年左右,中国总人口仍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16亿后方实现零增长。

中新网1月6日电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中国第13亿名公民在北京出生(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1-06/26/524913.shtml)。京华时报报道,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秘书长顾宝昌说,中国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10年就有1个亿的新增人口,这样推测再过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极限。

按照堂堂的张主任和顾秘书长的说法,每年能有1000万的增长,计划生育确实是个长期的工作,计生委撤不得。但事实是这样的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计生委要是不相信国家统计局的资料,那为什么在统计局宣布的13亿人口日瞎闹腾?)看看中国人口增长情况再说吧:

年份----人口/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

-----------------------------------

1987------109300

1988------111026------1726

1989------112704------1678

1990------114333------1629

1991------115823------1490

1992------117171------1348

1993------118517------1346

1994------119850------1333

1995------121121------1271

1996------122389------1268

1997------123626------1237

1998------124761------1135

1999------125786------1025

2000------126743------957

2001------127627------884

2002------128453------826

2003------129227------774

2004------129988------761

-----------------------------------

很明显,人口增长在逐年减少。以年份为X坐标,以每年增加人口为Y坐标,直线回归拟合,方程如下:y = -60.914x + 122802,拟合优度(R2)达到0.9779。以这个公式推算2004年以后每年人口增长情况,得出2005年只增加人口669万,由于已知2004年底人口为129988万,因此2005年年底人口数为130657万。如此类推,到2016年中国人口达到顶峰13.4亿,然后负增长。

年份-----增加-----总人口/万

-----------------------------------

2004-----761-----129988

2005-----669-----130657

2006-----609-----131266

2007-----548-----131814

2008-----487-----132300

2009-----426-----132726

2010-----365-----133091

2011-----304-----133395

2012-----243-----133638

2013-----182-----133820

2014-----121-----133941

2015-----60------134001

2016---- -1------134001

2017--- -62------133939

2018--- -122-----133817

2019--- -183-----133633

2020--- -244-----133389

-----------------------------------

推测图如下:http://forum.xinhuanet.com/upfiles/00DD6D96.002C

我是根据前16年人口变化推测未来16年人口变化。当然人口增长远比这个复杂,比如1980年代的出生高峰现在还刚开始到育龄期,但要是坚持现有严厉的生育政策,由育龄妇女峰所引起的生育峰不可能很高,比如六十年代的出生高峰由于受到生育政策的限制,八十年代的出生峰就明显小多了。我的这个推算至少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秘书长顾宝昌的说法要可靠。

我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份年度妇女人数和2004年国家统计年鉴分五年妇女人数,每年生育妇女以类似1986年的偏正态曲线(http://www.cpirc.org.cn/yjwx/picture/wang17.gif)(考虑现在晚育增加,我将所有数据后移两年,即生育高峰年龄从23-24岁后移到25-26岁,我不希望今后的生育年龄再延迟了,再延迟意味着残疾儿的增加),寿命以平均10年增加1岁计算(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均寿命在2300年达到100岁),以1,1.3,1.8,2.1的生育率粗测今后人口变化(今后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正常的105:100计算,而不像前几年的121:100)。粗测图如下:http://forum.xinhuanet.com/upfiles/00DE7F16.002C。

继续目前的1.3左右的生育率,中国人口达到顶峰13.7亿后快速下降到2100年的4.7亿(每一代只相当上一代的62%);停止计划生育,但不鼓励生育,中国估计能达到1.8的生育率就错了,以1.8的生育率推算,中国人口在2023年左右达到顶峰14.3亿,然后慢慢减少到2100年的10亿;要是鼓励生育,使生育率达到2.1,中国人口才能保持稳定。

有人说我们就是要将人口减少,但即使以1.8的生育率(由于不孕、单身、丁克的存在,主流家庭需要生育两、三个孩子),100年内人口减少到10亿,看看计生委以1.8的生育率预测今后60及65岁以上人口占全社会比例(http://forum.xinhuanet.com/upfiles/00DF65AB.002C)。

现在实际只有1.2-1.3的生育率,今后老龄化程度远比该图要严重。现在的计划生育可以导致暂时的“富翁”,但2050年却有四亿“负翁”。

现在人口已经超低增加了

以下网站是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docrkxx.nsf/641f4f9fbd38303348256b250009e4bf/db7dec76980a8d5148256f47002a9e41/rtfi_zw/0.155C?OpenElement&FieldElemFormat=gif)。其中的出生率应该是用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相加算出来的。难怪计生委说现在每年还出生1600万,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www.chinapop.gov.cn/rkkx/ldjh/t20050107_18620.htm)也说还有1.8的生育率。那么我们比较一下根据该表的出生率计算出的每年新生人口与人口普查数据中历年新生人口:

年份--总人口-推算出生-实际出生

-----------------------------------

1987---109300---2550--- 2528

1988---111026---2484--- 2458

1989---112704---2432--- 2514

1990---114333---2408--- 2621

1991---115823---2279--- 2008

1992---117171---2137--- 1875

1993---118517---2144--- 1791

1994---119850---2121--- 1647

1995---121121---2074--- 1693

1996---122389---2078--- 1522

1997---123626---2048--- 1445

1998---124761---1951--- 1401

1999---125786---1842--- 1150

2000---126743---1778--- 1379

2001---127627---1708--- 1283

2002---128453---1652--- 1283

2003---129227---1604--- 1283

-----------------------------------

注:1987到2000年实际出生人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1年到2003年出生人口据2004年统计年鉴。

可见,1990年前两个数据基本一致,自从1991年以来,根据上表出生率算出来的出生人口比普查的客观数据多三分之一,可见计生委所说的出生人口就是这样算出来的。

不同来源的生育率资料显示目前的生育率只有1.2-1.3,说明人口普查和统计局的客观调查数据是基本可靠的。出生人数基本准确。

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已经很缓慢了,因此现在6‰左右的死亡率也是可信的(随着四、五十年代的人口老化,死亡率将不断增加)。问题是计生委的出生率的算法。他们是将增加人口减去死亡人口,然后得出出生人口,算出出生率。就是说他们将13亿人口各年龄别的误差全部放在一年的出生人口上。那么就意味着自然增长率是不可靠的。 那么现在能有13亿人口?实际上是不是早已接近人口负增长了?或者现在的人口“增加”不过是统计误差出来的?

举个例子说明误差有多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1950年到1990年共有85754万,但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1950年到1990年共有84876万。照道理说2000年的数据应该比1990年的少,因为毕竟这个年龄间还是有非正常死亡的。但调查结果反而是2000年的结果比1990年的多出878万。但要是将878万放在85754万里看,误差不过1%,但要将这878万放在当年的出生人口里面算的话,等于增加一半。但由于计生委对外往往简单的通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要是不这么算的话,自然增长率就不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了。

有人可能会说,可能是1980年代超生的在1990年普查时候不敢报,到2000年因为读书等原因躲不过了要上户口读书才报上来。那么五普显示1968年出生2772万,四普显示只出生2455万,五普比四普多出317万,1968年总不能说是超生的原因吧。

我比较五普和四普,即使有误差,每年的误差最多在10%左右,问题不是很大。就是说现在的每年统计的出生人数1283万左右即使有误差也不过10%左右,绝对不可能有计生委宣称的1600万。

比如2000年根据调查出来的出生人口为1379万,出生率只有10.88‰,调查出来的死亡人口817万,总人口增加961万。但调查出来的出生人口1379减去死亡的817万,等于当年只增加562万,与调查出来的961万差399万,这399万本来是从所有年龄组误差出来的,误差不大,但计生委将这399万都加在2000年当年出生人口上,使本来的1379万变成了1778万了。这399万除以126743万人口总数,误差只有0.314%,但除以1379万,误差就达28.9%了。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对《财经》如此解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调查结果是1.22,但是由于人口漏报的比例是1.81%,于是重新把这部分填回去进行误差校正,总和生育率就成了1.75,社会上一般讲1.8左右。”看看,作为人口学副会长的水平就这种档次。将所有的人口漏报误差全往近几年的新生人口里校正。

就是说现在每年调查增长的700多万人口中实际只增长只有500万左右,还有300万左右是误差出来的。中国人口实际严重程度比我推测的还要大!

“以人为本”,人口是国家之本,计生委和统计局都人口数据如此草率对待人口数据,胡编乱造,误导中央,愚弄百姓,所造成严重后果他们能负起这个责任吗?玩物不过丧志,计生委却是在“玩人”,玩人丧德!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中国社科院:中国人口高峰值提前(只有14亿左右),老龄化问题更严重

http://www.itpub.net/472952.html

中国人口今年年初达到13亿之后,国际间有论调称中国的人口峰值在2050年到来,最高可达到16亿人左右。但中国社科院最近完成的研究报告指出,按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预测,即使在不同的假设方案下,中国未来的人口峰值都达不到16亿。参与调研的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专家张翼指出,在中国人口已经转变为低生育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这个“三低”时代之后,人口峰值就会提前到来。根据世界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规律,在正常情况下,人口峰值来得越早,人口峰值所达到的最高值反而会越低。按照相关方案假设,中国人口峰值分别有可能在2025年和2030年到来,预计峰值人口在13.87亿和14.5亿人左右,而并非原先估计的16亿。但专家也警示指出,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以及未富先老的现象,使得家庭和社会养老压力同时加大。这对于人均国内产值的提高存在不利因素。(LLH)返回目录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谁能精确统计中国人口?

收网:挡获7个卖花童4个大人

  昨日下午4时许,办案民警将7个卖花童和幕后4个大人以及一个跟随卖花童一起嬉戏的流浪儿,带回治安大队接受调查。4个大人中,天津男子刘福来自称身无一技之长,不得不让年仅13岁的女儿卖花;仁寿夫妻蒋俊霞、万里膝下有6个子女,自称不得已带着两个子女出来卖花;安徽妇女叶学美称自己为生活所迫,让15岁的女儿当“班长”,带着3个不满14周岁的小孩出来卖花。对于他们的交代,民警进行了一一核实。

  

[URL=http://news.sina.com.cn/c/l/2006-07-26/041910534479.shtml][/URL]

家园 个案说明不了什么

西方白人妇女生育率在1.2、1.3,仍然有不少生育七八个孩子的。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膝下有6个子女”之类的能作为新闻出现本身就说明了这件事的罕见。如民族自治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那样,家家都有七八个十来个孩子的,“膝下有6个子女”的还会成为新闻吗?

家园 回田舍兄: 这倒一点不难! 你只要坐在有空调的书房里

用计算器加家减减不就行了?

俺觉得,根本就用不着那些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白养活他们了...

家园 我最佩服老孔! 什么事儿没有他不敢张嘴的!

"如民族自治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那样,家家都有七八个十来个孩子的,“膝下有6个子女”的还会成为新闻吗?"

您作过调查? 您的调查报告呢? 能否让我们看看? 我们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算不算民族自治地区? (别的地儿我没去过,不敢乱说) 哪里有什么"家家都有七八个十来个孩子?" 这么多孩子,那么容易养活,您当是养兔子啊?

注1: 老孔说的"如民族自治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那样,家家都有七八个十来个孩子", 恐怕只限于民族自治地区的农村的少数地方(我真想问孔老大,你这么说依据何在? 你去过多少中国的民族自治地区?).比如说,在中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某些地区,如在银川市,你也"家家都有七八个十来个孩子"? 可能吗?就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不是象你说的那样吧? 说话要谨慎啊,人总要注意自己的声誉吧?

注2: 老孔,你还是解释下你的高论" 中国应该有30亿人"吧...我们愚钝啊..感谢先...

家园 汗~~~~~~~~

俺的意思是:

在现行户口政策、人口政策下,“黑户”肯定是黑的看不到底的,新疆很多地方都有所谓盲流村,多半都是河南、四川逃避计划生育的。

对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俺是有意见滴!一是破坏了各民族平等这个宪法基础!计划生育可以按地区实施却不能按民族实施!边疆地区的汉族应当享有同样的生育权!二是破坏了多年来形成的民族平衡,要诱发边疆地区的不稳定滴!

家园 您别老拿他老弟来比成不成?

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没有子兄不语。

家园 人口统计可验证,可回归。是统计中较容易的门类!

比如小学生的数量,初中生的数量。有很多机会验证。所以是统计中较易

跟踪实际的门类。

2006年教育部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家园 专家称中国人口峰值不会至16亿 人口红利快结束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现在一些人,在谈到中国人口问题时,多是以将来可能达到的16亿峰值作为内在压力。

这种人口描述,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在某种程度上给世界一种“恐慌”:某些西方学者就

以未来可能出现的16亿的人口来计算中国的能源需求和粮食消费,并得出一些不切实际

的结论。其实,在中国政府不懈努力之下,自20世纪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的增长就表现

出了许多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年初总人口达到13亿之后更加明显起来。

13亿人口日之后中国人口出现五大新特征

第一,未来中国总人口不可能增长到16亿,而应在14.5亿左右。这是13亿人口日之后中

国人口的最大特征。2004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是12.29‰,但受老龄化的影响,死亡率略

有增加(6.42‰),去年净增人口761万。如果城市化程度继续加快、如果未来城市吸纳农

民工的数量继续增加,如果我国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继续执行,那么,在出生率进一步

降低的过程中,我国每年净增人口还会继续减少。受此影响,我国未来的人口峰值会较

早出现,大约会在本世纪20年代中后期会盈利人口峰值———但这个人口总量的值可能

不是媒体平常所说的16亿,而应在13.7亿到14.5亿之间。

第二,我国人口已经完成了转型。现在我国人口已经从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低死

亡率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低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三低”人口增长模

式。这一模式到现在已经维持了十多年,基本稳定下来。这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经过几十

年不懈而艰辛的努力才实现的。正是这些努力,才有效地减轻了我国和世界的人口压力,

使“世界60亿人口日”至少推迟了4年。

第三,“人口红利”会一直维持到2020年。现在我国人口金字塔底部收缩的态势明显,

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70%左右。在未来的15年当中,劳动力人口所

占比重都在70%左右。这正是我国收取“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只要我国

妥善地解决就业问题并逐步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口的人力资本,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那么,在2020年之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加深时期,就会有更多的应对余力。

第四,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将逐渐增加。受人口金字塔底部持续性收缩的影响,我国

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将越来越大。现在,从总量上来说,我国正在走出最严峻的就业

困境,未来每年新增加劳动力会处于持续性下降的态势,一直下降到2015年之后,即会

出现劳动力人口的负增长。受高等教育每年扩招人数的影响,每年新增加青年壮工的数

量会持续减少,而大学生就业压力和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未来数年内,每年毕业的大

中专学生会迅速增加到400万到500万左右。低端就业人口的短缺(如保姆和民工的短缺)

和高端人口的失业将并存于劳动力市场。

第五,女性初婚年龄将进一步推迟,这会持续降低人口出生率。现在,全国女性初婚平

均年龄已经上升到了24.45岁左右。伴随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

都将更加看重专业教育。受教育时间越长,就业年龄就越大,结婚年龄就越迟,人口出

生率就越低。

要实现从控制人口数量到调整人口结构的转变

如果说原来我国人口政策的重点在于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话,那么,今后,我们工作的

重点应该由“就数量谈人口”逐步转移到调整人口结构、“就发展谈人口”上来。主要

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从年龄结构上来说,我国的老龄化水平将逐渐加深。新生人口下降速度越快、老

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会越大、老龄化水平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这就会使

新生劳动力人口的负担压力逐渐加大。国内外近期的人口预测都发现,在2020年之后,

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将呈加速度态势,至2050年,在每100个人口中,就有30个左右60岁以

上的老人———这将比其时世界平均老龄化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第二,从性别结构上来说,由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导致的婚龄人口的挤压现象将逐渐凸

现。国家生育政策对数量控制的有计划性与家庭生育选择性别偏好的有计划性之间的矛

盾,导致了我国新生人口性别比的一直上升。近年来,新生婴儿性别比就一直处于上升

之中。2000年0~4岁人口的性别比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19∶100,最近公布的数据达到11

9.86∶100。在婴幼儿出生性别比上升时期出生的这些人口,在进入婚育年龄段之后,会

碰到前所未有的婚姻挤压,从而挑战着我们社会的和谐。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是:

15~19岁年龄段的人口,已经进入了婚恋期,他们逐渐地会感受到性别比失衡所带来的

负面影响。

第三,从民族结构上来说,伴随少数民族人口的迅速增长,其聚集区的生态环境压力大

大增加。近些年,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大量增加的人口给那些地区本来就趋于恶化

的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加沉重的压力。从长远来看,这极其不利于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可

持续发展。

第四,从劳动力人口供给上来说,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将逐渐下降。虽然我国现在仍然持

续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就业压力,但从人口学角度来说,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人口,已在

各级学校的教育分流中逐渐减少———实际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压力在慢慢消退:在上世

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生的那代人进入劳动力大军之后,我国每年的新生劳动力将会明显减

少。现在一些地区出现的所谓的“民工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了最近几年新增劳动

力不断下降的影响。如果大学和高级中学入学率仍然如前几年那样上升,那么,由农民

工转化来的壮工的数量会更加缺乏。

制订人口战略要有的放矢

在这样一种人口形势下,讨论未来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就必须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而有

的放矢。

第一,人口生育政策要逐渐统一。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实行因地区、因城乡

、因民族不同而有所变通的人口控制政策,即城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夫妇

可生育一个以上的孩子;少数民族夫妇可生育比汉族夫妇更多的孩子。应该说,分地区

、分城乡、分民族的生育政策有利于降低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

创造了巨大的城乡结构性流动空间,但这一政策在城市大范围形成了家庭抚养关系的4∶

2∶1结构,既刺激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也导致了城市家庭

养老微观人口结构的消解,使城市未来的老人不敢奢望子女的养老。而少数民族聚居区

的环境状况,也因为人口的迅速增长而遭受更多的压力。即使是在农村地区,由于不同

的省份有着稍有差异的出生率选择,也客观上造成人口增长率的差异,给中西部地区的

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压力。

第二,人口政策要立足于人口结构的和谐、要防止未来劳动力的短缺。近来一些政府部

门和学术界将争论的话题集中在人口政策与劳动力是否短缺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应继

续不折不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生育率,只要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劳

动力的需求问题,就没有必要顾虑所谓的劳动力短缺。也有人主张改革人口生育制度,

他们从人口急速下降会导致未来劳动力短缺这一可能趋势出发,希望改变现有的一孩化

政策。实际上,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除需要一定经济活动人口外,还需要一定比例

的家庭劳动人口,以支持老年人的居家供养和必要的新生人口的生殖。日本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徘徊不前,就深受家庭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影响。因此,在思考未来人口发

展战略时,应该着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和谐程度去思考人口政策,要防止未来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的劳动力短缺。

第三,人口政策要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缓解老龄化水平。在我国人口增速已经极其缓慢

的基础上,人口总量问题就成为一个常数,而结构调整则转变为一个更加对社会和经济

发展有利的自变量。因此,我们要在人口总量达到的峰值与老龄化水平的高低之间作一

个衡量,既要控制人口总量,防止人口增速反弹,又要通过人口结构调整,缓解老龄化

水平,这样或许更符合当前我国的利益。

第四,要用两个“五年计划”将人口出生性别比降低到正常水平。在人口结构之中一个

最重要的结构是性别结构———尤其是新生婴儿的性别结构,直接影响着未来婚龄年龄

段人口的婚育问题。生育政策的调整既可平滑新生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也可缓解出生

性别比的畸升。从现实调查可以看出,实行一孩化政策的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远远高出

生育1.5个孩子的地区。在生产力水平需要逐步提高、生育文化需要逐渐改变的前提下,

生育率的降低会伴随出生性别比的升高。

总之,在人口社会学上,和谐社会除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和谐外,另外一个不得

不考虑的指标,就是看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人口是否和谐。因而,在人口战略设计上,

要落实以人为本并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大人口方针,有效地协调各阶层人口之间的关系

。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何谓人口金字塔

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的一种特殊条形图。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子与妇女人数或百分比分别

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图形呈下宽上尖的塔形。人口金字塔能形象直观地反映人口年龄构成,便于说明和分析

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家园 你的数据在哪?你嘴上光剩空调了!
家园 【文摘】臆想的“第四次生育高峰”

http://www.chinareform.org.cn/cirdbbs/dispbbs.asp?boardID=2&ID=93488

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十一五’时期面临着第四次生育高峰。第四次生育高峰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呢?第一,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将近1亿人,这1亿人70年代到现在,大部分是二十到三十岁了,这部分人进入了生育旺盛期,就该结婚了,结婚就要生孩子。这个数量是为数不少的。 第二,80年代中期,中国的生育政策做了调整。1980年时我们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4年到1987年,在农村允许生了一个女孩子的再生一个孩子,这个生育政策的调整,所增加的相当一批人也已经进入生育年龄,他们也要结婚,也要生孩子,这也会增加一部分。所以低生育水平在小高峰到来的时候要稳得住,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无论如何不能动摇,这是“十一五”期间坚定不移的态度”。 

 

看来计生委认为计划生育不能动摇的原因是有于第四次生育高峰。计生委认为的生育高峰是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二是1984年后农村允许生育1.5个,这些孩子今后几年到生育年龄。笔者分析一下计生委的理由是否存在:

现在平均初育年龄是25岁,1980年以后出生的女孩成为生育主体,1980年到1990年之间出生的女孩影响今后几年的出生率。“近1亿独生子女”主要是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实行后出生的(并且1990年以后独生子女家庭比例才增高),相对于近5亿总出生人口来说,比例不高;就算这“近1亿独生子女”在1980年到2005年平均分配,那么每年只有400万独生子女,由于这25年出生性别比为112:100,那么每年女孩只有189万;而1980年到1990年总出生人口平均每年2200多万,就是说今后几年1个独生子女育龄人口面对的是1个独生子女和4.5个非独生子女育龄人口,他们的配偶都是独生子女的概率很低,这189万女孩中只有34万左右与独生子女男孩结婚(可以生育二胎,政策生育率2.0,比现在的1.38的政策生育率高,每年只多出生20万左右人口),对总人口增加几乎没有影响。要是考虑到“近1亿独生子女”中还有少部分是1970年代出生的,尤其是农村(甚至城市)独生子女在1990年后才增多,那么19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每年就不到400万,女孩就不到189万。

有人可能会说,城市在1980年开始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城市独生子女婚配比例高一些,每年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生育夫妇就很高了。那么,我们看看1980年代出生的城市独生子女到底有多少?中国城镇人口比例1982年为20.6%,1990年为 26.23%,2000年为36.09%,2005年为42.99%。就是说,整个1980年代城市人口比例平均为23%。以平均25岁生孩子计算,1980年到1990年孩子的母亲是1955年到1965年出生的女孩,1955年到1965年这段时间全国共出生1.01亿,平均每年918万,23%是城市人口的话,城市每年211万。这些女孩到1980年代是育龄妇女,假如都生育一胎的话,每年出生211万(依照正常的105:100的出生性别比计算,每年出生女孩102万),1980年代出生的这些女孩现在开始成为生育妇女。而2005年相对于1980年代来说,城市人口比例增加1倍,并且比例还在增加,这增加的人口中,大多是农村素质比较高的,他们进城后在婚配选择中并不居于弱势,就是说城市的每年102万的女孩只有一半左右(50万左右)是与城市的男孩结婚,这50万每人多生育1个孩子,每年也只多出生50万,相对于每年出生1000多万的总数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并且1980年代城市人口并不全部是独生子女,比如1989年上海妇女总和生育率还有1.51(每个妇女平均生育1.51个孩子),那么城市中目前到了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女孩每年就没有102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城市夫妇不到50万对,对总人口影响更小。尤其是,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生二胎,即使允许二胎也是空的。

再看看实际情况,据《兰州晨报》报道( http://lovelife.com.cn/page.php?wid=1103400417&id=1144746589;2006-04-11):2002年9月27日,甘肃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对《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当天开始施行,其中增加了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二胎的新规定。但是截至2005年,全省共有21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夫妇提出了申请,截至目前,仅有6对夫妇生育了二胎(其中5对夫妇为农村户口)。

甘肃可是西部贫困省份,是城市人口心目中喜欢超生的地方。全省三年多才有6对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那么全国情况可想而知。因此国家计生委担心因为独生子女而引起生育高峰的说法站不住脚。

要是不调整生育政策的话,还因为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可以稍微增加出生人口;但要是调整人口政策的话,就是全部可以允许生育二胎或以上的了,不光是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二胎了,那么张主任用“近一亿独生子女”来反对人口政策调整本身就没有意义,调整人口政策后影响生育高峰的是全体育龄妇女人数而不是独生子女人数。

即使在1984年后农村实行1.5胎的政策,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生育意愿下降,1984年后生育率并没有上升,反而下降(1980年到1983年平均生育率为2.54,1984年到1990年只有2.36, 1990年之后更是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可见国家计生委这个担心纯粹只有理论意义,没有现实意义(理论上1984年后生育率应该增加,但是事实上反而下降),可见计生委担心因为1984年生育政策的改变而引起生育高峰的说法也站不住脚。

可见计生委的所谓“第四次生育高峰”的两个理由都站不住脚。19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妇女在1980年代达到生育年龄,引起1980年代的生育高峰。但是1963左右那么大的一个高峰,在1980年代仍然有2.4的生育率的情况下,1980年代那个高峰就已经明显降低,那么现在光是靠1980年代生育峰在目前的生育政策和生育意愿下能够引发“第四次生育高峰”吗?1980年代初出生的女孩现在成为生育主体,但是近几年出生人口并没有明显增加,以至于2005年又只增加758万人口,远没有计生委预期的1167万。既然事实已经证明计生委反对调整人口政策的理由不存在,为什么不立即恢复常态—停止计划生育?

1980年到1990年平均每年出生1084万女孩,现在这些人正/将成为生育主体,扣除15%不生育人口,还剩下921万妇女,这些人平均生育2个(还有相当部分人只愿意生一个,就必须允许生育三个)的话,每年也只有1843万,减去每年死亡870万左右,每年增加人口只有973万,达不到“十一五规划”要求的1049万。可见现在需要立即停止计划生育。

在计生委和人口学界担忧“第四次生育高峰”的时候,中国“第三次单身浪潮”飘然而至,“恐婚”风盛。一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中国单身人群正日渐庞大:1982年中国的单身户是174万户,到了1990年有800多万人没有婚配;1990年前后,北京的单身男女在20万以上,而现在仅南京市这个数字就达到了40万,北京和上海两地已经冲破百万之众。另有一组上海人口情报研究中心关于沪市婚姻的演化数据:1980年结婚人数为18万对;1990年是12万对;1997年是10万对。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数据还是在婚龄人口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出现的,而其中单身女性的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和前两次单身潮截然不同的是:他们不是被动单身,而是主动选择单身。

计生委反对调整人口政策的理由是担心生育率会大幅反弹: “现在是一个半的政策,生育率是1.8。如果普遍可以生两个,那可能就是2.3、2.4”。

中国现在在停止计划生育后都不可能达到1.9的生育率,更不可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反弹,“弹”何容易?就算真的1.5的政策生育率导致1.8的现实生育率,那么普遍可以生两个真的可以使得生育率相应达到2.3、2.4? 依照这种逻辑,要是允许生育15胎,岂不是生育率可以达到15.4了?

大家每餐需要0.4斤米才可以吃饱,只有0.2斤米的限量时候,肯定会有抢劫、偷窃粮食的;但要是给大家的粮食供应量是每餐2斤,还会有抢劫、偷窃粮食的吗?要是有每餐2斤的粮食,却编造谎言说粮食不够,只给人分配0.2斤,今后知道真相后,老百姓看到饿得残疾的身体,反应会怎么样?

荀子曰:“君子性非异,而善假于物也”。我们应该吸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教训。即使中国担心今后在社会制度调整后生育率会上升,人口会膨胀,但是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西方国家几十年来都在寻找提高生育率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成功(美国接近成功)。在日本等国找出提高生育率的制度和方法后,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可以借鉴;在日本等国因为新的制度导致人口膨胀后,中国能有几十年的时间调整政策,担心什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