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经济杠杆在土地政策中能够起的作用 -- 月华斋

共:💬11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经济杠杆在土地政策中能够起的作用

[其实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环保的,不过河里好像还没有相关版面,所以就在这里刨个小坑]

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也叫嚣这么多年了,环境依然还是一天天的恶化下去。如果那天一不小心多看了两条有关环境的报道,简直都会生出捶胸顿足,仰天长嚎的悲怆心情。

远的也不用说,就说今年中国的台风,真是‘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更何况那个碧丽斯,乍快乍慢,飘忽而难以预测,古之罕见,我坚定不移地以为这肯定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还有大不列颠岛,据说历史上夏季历史上最高气温都不带超过30度的,(传闻去年28度的时候,火车都不得不减速来防止铁轨变形)所以房屋不仅很少有空调设施,建筑材料还都拼了命往保温方向设计;结果今年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高温,气温飙升到35度,举国上下一片发懵。

不才住的是学生宿舍,窗子被锁掉了,只能打开一条苍蝇都能给卡住的缝,光钻蚊子不透风,管理处说法是为了防止有人喝多了从窗户跳出去(!!!),死活不给开;建筑材料就更好了,冬天有时候都不用开暖气,结果整个楼就成了一烤箱,几个非洲来的哥们都热得受不了半夜跑到外面遛弯。还有报纸报道说,因为英国小学禁止男孩子穿短裤,所以有个小男孩一怒之下就穿了条裙子上课(是诺丁汉的好像,反正不是苏格兰地区)。

有时候静下来自己想,总觉得《后天》中的故事离我们怎么都不会太远。于是就会想要是想找点刺激,根本都不用看恐怖片,把这些材料搜集搜集再看看科幻就已经毛骨悚然了。

这个仅仅是气候而已,要是再看看其它方面,比如固体垃圾污染,自然资源枯竭之类简直都要抓狂和绝望。至于什么景观破坏,历史遗迹消忘,物种消失什么的我都已经不要看了,怕自己一不小心闹出个心肌梗塞脑血栓什么的。

又想到《京都协议》签订时候布什那份嘴脸,说什么‘俺是美国总统,要把美国利益排在第一位,世界气候就顾不上了’,真恨不得把这厮抓来扇两个大嘴巴子。不管布什智商如何,这个厥词肯定不是正常人能放出来的。

关键词(Tags): #环境#经济
家园 又有沙发坐。月华斋MM好象也有段时间没来了?
家园 【原创】(续一)关于‘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的争论

事情大概是这个样子的,话说西方列强侵略够了掠夺够了仗打够了经济发展得也没什么再发展的空间之后,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把地球祸害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假模假式地关心起环境问题来。

怎么关心?先从理论和哲学高度关心。

在这里插一句,要说东西方思想不一样,那是哪哪都能看出来。看中国一号召‘可持续发展战略’,那真是全民行动,上至耄耋尊者,下至三尺顽童,都能白话上两句;可是一较真什么叫‘可持续发展’,说法就千奇百怪,花样迭出了。但是大家天生都能抓住问题的要害,‘保护环境呗!’。不全面,但是挺实际的。到了西方,这事就复杂了。人家先要把概念弄清楚,结果就是先要搞清楚自然和人的关系。

你说这事放中国还用想吗,天人合一啊,寄情山水啊,回归自然啊,万物皆有灵啊,诗词歌赋一摞一摞的。外国不一样,上帝教导他们动物是给人当奴役[人类中心说,英语还专门有个词叫这个的anthropocentric],那么自然也应该是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人祸害自然也没什么了不起,那么干吗还要保护环境呢。这方面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牵扯到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如果保护自然,势必要对‘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人权加以限制,对这种限制,我们必须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于是环保主义者们纷纷对基督教义进行试探性冲击,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人类需要对环境负责吗?’‘环境是否为人类服务?’‘动物应该有权利吗?’等等。

其中‘动物权利’讨论最为邪门。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权利是道德层面上的定义,且和义务相对。动物们既无法理解道德,也不会履行义务,所以就没资格享受权利。这完全是弱肉强食的逻辑, 完全是大恶狼和小绵羊故事的翻版,‘虽然你在下游,但是我刚定的规则,只要你喝水,就是侵犯我的权利,我就有权利吃掉你’。 这条规矩太野蛮,自然遭到很多人的质疑。质疑没问题,质疑的逻辑让人受不了:假如杀人算谋杀,杀动物不算,那么杀害人类的亲戚——大猩猩怎么算?

1979年的时候,有个叫James Lovelock的学者提出了个息事宁人的观念:“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敬”。在他的Gaia理论中,整个生物圈是一个整体,人类是这个生物圈的一部分,和其他生物没有太大的地位差异。(1979年啊,饿滴神啊!宇宙飞船都上天了还在锵锵这个)

依据这个理论,有个叫帕斯莫尔的学者对‘自然’和‘环境’两个词分别给予定义。帕子曰:自然是除了人以外的所有东西;环境则是将人类行为和理念整合进去之后的世界。 (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并没有违反保护人类的原则)。至此,关于保护环境的必要性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关键词(Tags): #环境#自然
家园 地球气温现在并不算高

中国现在的气温,比起夏商时代要低得多。

气温升高是利还是弊?难说得很,几家欢喜几家愁。气温升高5度,西伯利亚将变成粮仓,所以至少俄罗斯人是希望气温升高的。

气温升高对中国是利还是弊?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历史经验来看,气温升高时期,对应的是强盛的中原王朝,是汉族向外扩张时期。而低气温时期,对应的是衰弱的中原王朝,是周边少数民族压迫汉族的时期。

家园 老大,怎么一开说,就往青史那里跑呢?
家园 气温升高对中国有利否还取决于别的因素

降水是否提高和均匀,尤其北方降水,否则一年来个两次大水,粮食到那儿找去?

水土保护如何,森林覆盖面积多少,否则气温越高,表层土壤保不住墒,就回干旱,大风一刮,沙尘暴就更猛烈了,人还活吗?

家园 标题党啊

关于变暖的话题,半调侃半正经的说,人进化到体温40度就解决了。

关于续一的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我想说的是,人类提出保护环境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归根到底还是anthropocentric

家园 对,没必要跟着西方的“主流舆论”

没什么“普世正确”的。如果“保护环境”的前提是人类不能在这个“环境”中活动,这个“环境”不保护也罢。

前几年西方反“全球化”也很时髦,官方WTO谈判,总有大批西方民间人士紧跟着抗议。中国不少前卫人士也跟着西方屁股后面反“全球化”,是昏了头了。“全球化”对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有伤害,但对中国是有利的。

家园 这个要花下,顺带坐下沙发
家园 和一百年前保护鲸鱼是一个论调

del

家园 【原创】[续二]环保主义的各种流派

在好不容易找出保护环境的理由之后,西方社会终于决定开始正式考虑这个问题。

在这里要插一段,颇有言论批评中国人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应该多多向西方自由民主国家学习云云,其实西方人钻起牛角尖来比东方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他们的思维模式天生处于一种法治的状态,而中国文化向来以人治为基础。这点想法是和室友们夜谈的时候灵光乍现的。好像是谈到自杀这个问题的时候,基督教的说法是生命乃由上帝所赐,人类无权自我了断; 而中国人一向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西方社会,不知道为什么家庭观念相对淡薄,整个群体中的所有人都直接从属于上帝(顶多中间多个教皇),并依照《圣经》行事。一直搞不清圣经是如何传世的,但是显然现存《圣经》残缺不全,而且并不能合理解释所有的事情(最大的疑问就是耶稣为什么从来没去过中国);而西方人宁可拼命去找各种理由来完善圣经(具体过程极其类似今天的红学家),也不愿意对《圣经》本身进行质疑。换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凡事都要自己动动脑筋。结果就是大家都觉得‘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上帝再万能,下界这么多事他也不可能全顾得过来;不要说上帝,就连活生生客观存在的实体皇帝,都不仅被不同地方的人民演绎成不同的形象[在陕西天天吃油泼辣子,到江南天天吃菠菜,到东北天天吃饺子],且在基层没有太大的权力(‘山高皇帝远’‘不怕官,就怕管’)。 更有甚者,‘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连现打不赊帐的皇帝都敢招惹,更别提那个虚无缥缈的玉皇(大抵相当于上帝在中国吧?)了。所以没有‘君父--父母官--父母一级级’的管下来,光凭个《日常行为规范》还实在不太容易。

但是西方人好像比较好骗,人家说个什么他们就听着。这给他们的法制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很多时候也让人很郁闷。

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在意识到环境危机之后,绿坛上(姑且称之为绿坛吧

)霎那间百家争鸣。

最开始是1972年的‘罗马俱乐部’。窃以为意大利人比较擅长锦上添花,但是形势稍有不利便兵败如山倒(两次世界大战均如此,足坛上也颇有此风),这次自然不例外。罗马俱乐部很快出台了一分报告叫《发展的烦恼》(the limits to growth), 其论调相当悲观:

1。如果世界人口数量,工业化,食品生产和资源耗费仍然像现在一样发展的话,在未来几百年内将迎来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2。这种情况有可能被改善。前提是设计出一个全球平等化的方案,使每个人的最低要求都得到满足(那岂不就是共产主义了?)

3。如果我们想要第二种结局的话,那我们就应该开始行动,越快越好。

我的意见:除了梦话就是废话。要是世界能听他们的,马克思费那么大劲闹革命干什么。

所以这份报告立刻遭到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反击。反方观点认为,经济杠杆的作用被忽略了,资源在被消耗以至于稀缺的时候,价格自然会上升,买的人就少了,这样就会起到保护资源的过程。

两大阵营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结果越打流派分支越多。

几个主要的流派如下:

1。法西斯主义--极端的右派,一开始就蛮横霸道不讲理。其主张是,立刻停止一切发展,已经发展完了的就算了,没来得及发展的算他们活该,最好让社会原地踏步以维持现有的生态水平。支持理论,‘群体悲剧’和‘救生艇道德’理论:因为总有人想占小便宜拿公家东西,搞到最后大家都拿公家东西才不吃亏,可是公家破产了谁也跑不了。所以大家要假装自己在救生艇上,必须排除万难,同舟共济。

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才能想出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得理论,拿到非洲饿殍遍地的国家试试,肯定落得个给食肉寝皮的下场。实施度:0。

2。保护主义--大概相当于孔子那一类的,崇尚过去的好时光,满嘴说的是‘人心不古’。方式是陶渊明的,躲到深山老林里去,划一块地出来,自耕自读,基本上与世隔绝,除非逢年过节出来显摆显摆,给大家做个榜样。威尔士还有个这样的地方,我还有幸去参观了一下,进去的感觉就是,‘哇,好一个民族村啊!’跟东北大跃进时候的生产公社基本一个模式,成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除了一个风力发电机之外,没有任何稀奇的地方。

这种方式倒是有一定可行性,前提是地广人稀。比如你拎个铁锹要去塔克拉玛干种个树林子肯定没人管你,但是跑到长江中下游一段抢地盘估计会受到人民政府的严肃处理。还有问题是,小打小闹还行,让全世界都这么干,是不是就得划地为王了?实施度:1。

3。自由主义--疑似非典型资本主义。口号是‘市场决定一切’。这个流派实际上非常不负责任,因为其宣扬经济杠杆能够自动调控一切,如果经济杠杆调控得不好,那是因为社会结构没搞好。自以为领导,指指点点,除了找个借口什么实际活都不干。不幸的是,目前这个主义好像最有实际市场,虽然很多政府标榜其很注意环保。实施度:4。

4。社会主义--热泪盈眶吧。 这种流派进行环保的手段是——消除贫富差距,对资源尽心个合理的再分配。它和自由主义有相同点——总算认为社会应该继续发展了; 也有不同点——这个大家估计都背得比较熟。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最适合中国大概是因为其理论上具有很大的可伸缩性和模糊概念。比如其在宏观上的观点十分合理(消除贫富差距啊,省得富人浪费资源,穷人又要挖新的资源!),但在微观上的操作又很含混(强调政府的重要性,但是不说应该怎么实施),环境道德上更是妙——一开始马克思同志传承西方思想认为环境为人所用,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敬畏自然;等到中国一拿来,便有了‘老吾老及人之老’的风范,要是人不受太大影响,那就也给自然点活路吧。

但是这种流派的缺陷是,目标定得有点远。除了富有伟大发明和创造力的中国人民摸索出一条新路之外,谁也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苏联老大哥还给搞砸了一次,吓跑了不少小弟)。 实施度:2。

5。共产主义——这个目标就更远了,比涨工钱还远。两个论调,生态问题是由不平等造成的;自然和人是一样平等的。那意思就是要先消除人类之间的不平等,然后再消除自然和人之间的不平等,然后就和谐了。

就一句话,‘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结局……’,实施度:未知。。。。

6。女权主义——这个流派比较酷。首先,它有两个分支。分支一的口号是“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其认为,以前,妇女和其他物件一样,属于男性社会的附属品,可以被随意支配。但是,现在妇女解放了,其他物件(自然)应该以妇女们为榜样,奋起抗争取得自我解放。分支二口号简单,就是“女人的直觉”。 其认为,女同志心眼比较好,如果大家都用母亲的胸怀看待自然,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实施度:不好说,分支一得看自然的态度;分支二得听男同胞的意见。

概括起来,这些流派似乎除了花团锦簇,一惊一乍之外,仿佛没有太大的价值。而实际上,正是这些意见的交锋和争鸣,引出了本文的主角,生态现代化理论[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待续)

关键词(Tags): #环境#生态现代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